北海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史(二十一)

北海市政府門戶網站 2010-04-12 09:06:44 來源:北海日報 作者:[ 字體: ]

合浦漢墓出土的小擺件

合浦古窯址出土的制陶工具至今還完好無損廣西合浦漢墓群發掘收穫頗豐12月9日,考古人員對漢墓進行清理挖掘。從2003年11月開始,文物工作者對廣西合浦境內的漢墓群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搶救性挖掘。據介紹,此次發掘漢代和三國時期的古墓共10座,其中,小孩墓、古墓柱洞、金色穀殼和華南地區首匹大型青銅馬等為這次發掘的重大發現。合浦漢墓群是一處包括漢代社會各階層的墓葬群,總面積約69平方公里,包括墓葬近7000座,現已發掘400餘座。大洋網訊近來連續報道的合浦風門嶺古漢墓考古,9日爆出重大發現:前一天剛剛發掘出的半個馬頭和半個馬身的大型青銅馬,還拉著一套罕見的青銅馬車。至9日下午5時止,青銅馬車已在白膏泥中露出部分輪廓。據現場考古專家稱,這是我國嶺南地區乃至整個南方地區在發掘古墓中首次發現青銅車馬,考古意義極其重大。據合浦縣博物館一位負責人稱,1971年廣西文物工作者在合浦望牛嶺發掘了一座郡守級人物的大型古漢墓,出土了轟動一時的國家一級甲等珍貴文物銅鳳燈。眼下正在發掘的這東漢早期大型土坑木槨墓,是繼32年前望牛嶺大型古漢墓發掘之後,合浦古漢墓群中發掘的規模最大的古漢墓。整個墓區包括墓室和墓道,墓室長7米,寬4.6米;墓道寬2.5米,長近20米,為斜坡型。此墓規模宏大,隨葬品豐富,根據目前發現的情況,正在發掘清理的只是該墓墓室的器物室,棺室還未清理到。估計除墓室外還有一個前室。現已決定將墓道也全部打開,估計墓道里也有珍貴隨葬品。因工程量大,大約要5天以後才能打開墓道。目前正在發掘清理的器物室里,應放置著一個裝置隨葬品的大木箱子,而且是分上下兩層的,上層放置青銅器,下層放置陶器,在白膏泥中和器物旁邊,還能看得到箱子的木屑和油漆的痕迹。整個嶺南地區至今已發掘了3000多座古漢墓,但從未發現過銅車馬。這座古漢墓中發掘出的一匹青銅馬已經全部露出泥土,青銅馬高93厘米、長80厘米。青銅馬車只露出車廂的一角,根據目前狀況判斷,應是兩輪車,但到底有幾匹馬幾輛車,目前還是個未知數。據漢書文獻記載,漢代不同級別的人物,配置的車馬數量是不同的。由於目前還未清理到棺室,墓主人隨身佩戴的物品還未清理到,因此墓主人的身份、性別尚不清楚。但估計墓主人隨身佩戴的物品里,應有官印或私印等印章,只要發掘清理出印章,墓主人的身份便可明了。但目前可以推測,有銅車馬隨葬的,定是有特殊身份之人,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官員。現場有文物工作者猜測,墓主人可能是流放邊關的皇親國戚或者王侯之類的人物。近日,廣西區文物考古工作隊在對合浦古漢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掘出一座罕見的漢代嬰兒墓葬。據考古專家稱,這是在兩廣地區首次發掘出嬰兒古墓。據悉,廣西區文物考古工作隊在合浦古漢墓發掘工作中收穫頗豐,至12月4日,文物考古工作者已發掘了十幾座東漢古墓和西漢古墓,出土了陶倉、陶灶、陶井、陶盆、陶瓮、銅鏡、琉璃珠、薰香爐和已經碳化的香產等珍貴文物。繼上次在一夫妻合葬墓中發現了黃澄鮮亮的稻穀殼後,在已發掘出的10來座漢代成年人墓葬中,竟有一座漢代嬰兒墓葬。這座嬰兒墓位於合浦古墓群範圍內四方嶺的一片木薯地中,埋藏較淺,是一座袖珍磚墓,墓坑高30厘米,寬28厘米。這座嬰兒墓未發現嬰兒骨頭和盛嬰兒骨頭的器皿,僅發掘出一個陶罐。廣西合浦古漢墓考古珍品頻現出土實心大青銅牛繼出土青銅馬後,廣西合浦風門嶺6號古漢墓日前又首次出土了保存相當完好的兩隻華南罕見實心大青銅牛與一隻漢代大陶缸。據專家介紹,和以往發掘的木墓(即土坑墓)相比,風門嶺6號墓做得頗為講究,墓室的上下前後左右都用白膏泥塗封;墓頂上的回填土用黃土層層夯實,結實度很高。該墓後室右側安葬著一名女性,據考古專家判斷,是富貴人家的貴夫人,身高約l.6米,頭部有石膏粉,估計是用於防潮,左右手部位均有串珠手鏈、銀戒指。墓里還有銅馬車、銅鴛鴦、銅馬、銅燈、銅杯、銅碗、陶罐、陶灶和銀碗等隨葬品;使專家們驚訝的是,有一個青銅吊桶外表纏繞著金黃色的藤編,距今近2000年了,卻一點也沒有腐朽。日前連續報道的合浦風門嶺古漢墓考古,17日進入尾聲,廣西文物工作隊按照中外文物考古專家們前日上午現場「會診」後開出的「方子」,給出土的文物打上石膏,連同文物底下的泥土一起搬取,搬取工作今日可結束。據文物考古專家介紹,損壞的文物大部分能夠修復。據廣西文物工作隊隊長藍日勇介紹,經初步清點,6號古漢墓共出土文物150多件,計有青銅、陶器、金器、銀器、玉器、水晶、琉璃、瑪瑙、錢幣、骨頭、頭髮、粉末等多個品種,其中最珍貴堪稱國家級文物的,是那套青銅車馬和那對青銅水牛,這3件文物在南方均為首次出土,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藍日勇隊長笑道:已有文物販子對青銅水牛估價,認為每頭青銅水牛至少價值600萬元人民幣。」其實國寶級文物是無價之寶,如何估價都不為過。因為它們是研究當時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工藝、生活和風俗的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合浦漢墓考古新發現千年黑髮將「說出」墓主人特徵新桂網———《廣西日報》合浦1月17日訊漢墓里發現兩根頭髮!12月16日下午5時15分,經自治區考古人員初步鑒定,這兩根頭髮為墓室主人又一重大發現。據介紹,有了這兩根頭髮,就定出墓主人去世時的年紀以及血型、性別等問題,解開墓主人特徵之謎。截至l2月16日下午6時,6號漢墓已發現青銅長頸壺、青銅鼎、青銅盆、青銅鏡、銅錢、陶屋、陶提筒、五聯罐、泥制冥幣(在合浦首次發現);金戒指、銀戒指;還有為合浦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提供重要佐證的舶來品琉璃珠、水晶瑪瑙;青銅車馬(華南地區首次發現)、特大陶瓮、實心銅牛(廣西首次發現);墓主特徵。從現場器物種類和擺放位置看,墓主人下葬時,應該頭部置於石膏枕上,頭旁邊有其生前鍾愛的銅盒,從枕頭部旁邊出土的蓮花底座銅瓶初步判斷,該墓室主人可能已開始奉承剛剛傳入中國的佛教;墓主人下葬時,手戴瑪瑙、琥珀、玉珠的兩組串飾,手指戴有銀戒和鑲有金箔的銅戒指,下葬時手執玉管;兩腳底下堆滿了銅錢,放有玉璧。除了這些,隨葬器皿多為碗、盆、罐和女性常用生活用品,沒有發現刀劍等明顯表明男性身份的葬品,鑒定墓室主人應該是相當富有或者權勢家庭的貴婦人,身高在1.60米左右。在最近4天的發掘中,重大發現仍不斷出現。l2月12日,發掘出土一個置於外方內圓青銅水井中的青銅器。不同的是,這個水桶周圍裹住一層藤條編織而成的藤筐,令人驚奇的是這個經歷近2000年的藤筐竟然完好。l2月15日,考古人員在該漢墓的墓道內,又發掘出一長4米、寬1.8米、約2米高的祭祀坑,這是國內罕見的於墓道底部建祭祀坑的的型制漢墓。更令人驚奇的是,就在這個獨特祭祀坑中,考古人員發現一對實心銅牛(約0.4米),一隻陶瓮(高0.55米、上口徑0.3米、最大腹徑為0.45米),是目前廣西發現最大的漢代陶瓮,也是廣西首次發現的陪葬品,在國內也屬罕見。「青銅車馬」首現華南合浦漢墓發掘填補考古空白新桂網—《廣西日報》合浦12月10日訊12月9日下午,剛剛從合浦縣風門嶺6號漢墓出土的一套青銅車馬,讓正在進行漢墓發掘工作的自治區文物隊隊員一陣驚喜。這是我國首次在華南地區發現完整青銅車馬,同時也是11月上旬以來在合浦進行近年最大規模漢墓發掘工作的又一重大發現。青銅車馬作為陪葬品在漢代一直是一種權勢和財富的象徵,在國內考古中多見於中原地帶,華南地區曾出土過小型象徵性青銅車馬相關構件,此次完整青銅車馬的出現填補了這一地區考古發現的空白。記者在發掘現場見到,這匹青銅馬高約0.9米、身長約0.8米,神態栩栩如生,其身後0.5米處一個半露於土層中的車廂依稀可見。此次發掘的漢墓墓室長7米、寬4.6米、高7米,墓道長約15米、寬2米.這也是30多年來僅次於1971年望牛嶺西漢晚期大型土坑墓(長7.8米,寬5.1、米,高8.8米)的合浦漢墓。目前已出土大量的珍貴文物有:青銅鴛鴦、青銅長頸壺、青銅鼎、青銅盆、青銅鏡、銅錢、陶罐、陶壺、陶屋、陶提筒、五聯罐、泥制冥幣(在合浦首次發現);金戒指、銀戒指;還有為合浦漢代海上絲綢路始發港提供重要佐證的舶來品琉璃珠、水晶瑪瑙;最為特別的便是青銅車馬。器型豐富,做工精湛,從器物和殯葬方式來判斷此墓為東漢早期墓,距今近2000年,墓室主人身份還有待確認。廣西發掘合浦漢墓有五大收穫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對合浦縣境內漢墓進行近年來最大規模搶救性挖掘,共發掘10座漢代、三國古墓。其中小孩墓、古墓柱洞、黃澄澄的穀殼、建立古墓劃分標尺和發掘6號漢墓成為此次考古發掘五個重大收穫。在合浦縣廉州鎮羅屋村,一座南北朝向,長2米、寬52厘米、內長1.77米、內寬28厘米、高30厘米的小孩墓,讓文物工作者興奮不已。墓葬很完整,有前後室,還有一小節墓道。這是嶺南地區第一次通過科學挖掘發現的小孩墓。小孩的厚葬,說明了當時的文明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已相當高。在一座成人墓葬,專家發現了10個柱洞,基本對稱地分布在墓室東西兩側,口徑15—55厘米,深度5—25厘米之間。這也是嶺南首次發現。在縣城西南部風門嶺,考古人員發掘4座漢墓,第一座是個夫妻合葬墓,先打開的是女墓室,整體很完好,所有隨葬品擺放很整齊,只蒙上一層薄薄的塵土,墓頂沒塌,這在合浦古墓發掘中十分罕見。穀倉與陶井、陶灶是漢墓中常見的陪葬物,但見女墓室陪葬物陶倉里的稻穀,黃澄澄的新鮮如初。在一個香爐內,文物工作者還發現了碳化的香料,原產地為馬來西亞、印尼、泰國一帶,這印證了歷史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友誼。合浦漢墓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當地發掘的400多座古墓中,出土了上萬件文物,遺憾的是沒有把東漢和三國的文物系統地區分開來。通過這次發掘,有希望把東漢和三國墓的劃分建立一個標尺。現場考古人員告訴記者,三國墓的墓磚比東漢的大,墓道比較短,不及墓葬的開口。後室接受面部分側有磚柱。從隨葬品來看,三國已沒有東漢的厚葬之風,簡約之風逐步盛行,銅器越來越簡單,而陶器則越來越精緻,比東漢高一個檔次。在風門嶺發掘大型的一座,儘管一側因挖掘受損,但整體還較完好。其做法相當講究,做工精緻,應該是很高級別官吏的;墓壁很直,每25厘米夯一層,夯窩非常清晰,防潮措施很嚴密。墓道和墓室之間有一個沙槽,沙槽下面是一層白膏泥。距墓室開口1.9米的深度有一個陶罐,應是東漢早期的文物。這種形式的墓葬在東漢早期的中原已經消失,而在南方還存在。考古專家將這座漢墓編號為6號墓。廣西漢墓出土新鮮如初的稻穀殼考古人員日前在發掘廣西合浦縣一座漢墓時,出土了作為陪葬物的稻穀,黃澄澄的穀殼新鮮如初,令人稱奇。這樣的現象在以往的發掘當中從未見到過,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這些穀殼能夠保存得如此新鮮目前還不清楚。這些穀殼盛放在一個陶制穀倉內。穀倉與陶井、陶灶是漢墓中常見的陪葬物。在一個香爐內,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碳化的香料。這種香料曾在廣東的漢墓中出土過,它的原產地為馬來西亞、印尼、泰國一帶。考古人員據此判斷這是「一個殷實人家的墓葬」。這次發掘的是一座男女合葬磚墓,初步判斷為男墓的東側墓室已經坍塌,並被盜掘一空,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支盜墓者留下的鐵鑿;而可能是女墓的西側墓室則完好無損,陳列的陪葬品除了陶倉、陶井、陶灶外,還有陶盆、陶瓮、銅鏡、琉璃珠等,均按原狀擺放。以前在漢墓中很少發現陶井井蓋,現在才揭開這個謎,有些漢墓陪葬時陶井沒有井蓋。廣西合浦縣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浦漢墓群所在地。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當地發掘的400多座漢墓中,出土了上萬件文物。在合浦縣博物館展出的一個出土的密封青銅酒器中,仍盛著半罐產於2000年前的酒。2003年12月18日合浦漢墓發掘再爆料千年青絲飄動,青銅漢俑安然新桂網———《廣西日報》合浦l月17日電「考古發掘不止,新聞報料不斷」,12月17日合浦風門嶺6號漢墓又一重大發現再次印證這一說法。當天上午一尊高10厘米左右的青銅俑在考古人員的精心發掘下再現人間。這尊青銅俑是在墓室器物室的下部發現的。高約10厘米,呈半蹲立狀態,左腿曲立、右腳跪地,銅俑左手扶住一塊銅板,因建築施工原因,銅俑右手下半截被鏟壞殘缺。記者看到,這尊青銅俑雖腐蝕較為嚴重,但其形態仍然逼真可認,乍一看去就像一位正在浣洗的婦人。在12月17日的器物清理過程中,在祭祀坑中發掘的兩件高約20厘米、長約40厘米的實心青銅牛憨態可掬。一頭牛脊凸出略微雄壯的牛為雄性,另一頭為雌性。據《周禮》記載,古代殯葬祭祀有相當嚴格的等級制度,隨葬祭祀品一般有豬、羊、雞、牛等牲畜,其中以牛為最為隆重,風門嶺6號漢墓兩頭實心青銅雌雄牛的出土為墓主人顯赫身份再添重要物證;記者看到,在放置棺木的範圍內,只有唯一一隻拳頭大小的小陶碗,碗口圓潤、厚度均勻、陶質細膩。此陶碗應屬東漢早期陶藝精品,墓主家人將其置於棺木內可見其珍貴:在備受關注的青銅車馬車廂上,考古人員清理出於鵝、魚、青蛙等銅飾。值得一提的是這隻青蛙銅飾與鑲嵌在銅鼓上代表壯族圖騰的青蛙形狀基本相似,是歷史的巧合,墓主人是1700萬壯族同胞的先民?考古專家說這還是一個謎。從精美的銅鏡到晶瑩剔透的水晶串珠,從神氣活現的青銅馬到健碩的雌雄銅牛,從工藝精湛手掌大小的帶釉陶碗到肚量宏大的巨型陶瓮,再加上歷經千古完好如初的墓主人黑髮以及纏繞於青銅水井上紋質如初的藤筐……合浦風門嶺6號漢墓出土的珍貴文物囊括了銅器、漆器、陶器、玉器、藤器、水晶、琉璃、鎦金等諸多種類,其墓道形制之獨特、器物種類之豐富、研究價值之高引起了考古學界極大的關注。17日上午,正在參加華南和東南亞史前考古紀念暨甑皮岩發掘30周年活動的中外專家以及南寧的文物專家40多人,不約而同地趕到了合浦,一睹這些稀世珍寶芳容。日本考古學者西村昌也對這些精美絕倫的文物不住地嘖嘖稱奇;越南國家社會科學與人文中心考古學院前院長阮文好先生表示,合浦與越南漢墓考古發掘中一些相近的青銅物以及琉璃、水晶、瑪瑙串珠的一些相近特徵,也證明中華文化的博大。廣西文物考古工作隊隊長藍日勇研究員認為,從這座墓里發掘出土的許多器物不僅創下了多個廣西考古之最,而且更加豐富了合浦漢墓文化的內涵。發掘10座漢墓,專家談合浦發掘五大收穫從11月上旬開始,廣西區文物工作隊在合浦縣境內對漢墓進行一次近年來最大規模搶救性挖掘。這次共發掘10座漢代、三國古墓,收穫頗豐,小孩墓、古墓柱洞、黃澄澄穀殼、建立古墓劃分標尺和發掘6號漢墓成為這次考古發掘五個重大收穫。一、夭折小孩進行厚葬這次搶救性挖掘,首先在合浦縣廉州鎮羅屋村展開的,用7至8天時間挖掘了4座古墓,最讓文物工作隊興奮不已的是一座南北朝向,長2米、寬52厘米、內長1.77米、內寬28厘米、高30厘米的小孩墓,墓葬很完整,整個嶺南地區首次發現」,熊昭明如是說。據介紹,這是第一次通過科學挖掘發現的,以前連資料記載都是空白。漢代風行厚葬,哪怕是一般人,生前所住可能很簡陋,但死後下葬的地方像宮殿一般講究,墓室富麗堂皇,活人不如死人風光。這些都是指成人而言,但小孩如此厚葬是罕見的。南方秦漢考古權威人士、廣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長馮永驅聞訊也興奮不已:據我所知,廣東境內都沒發現過。」他表示近期要到合浦看一看。剛開始發現這種墓葬,考古人員按照慣例推算有三:一是二次葬,即起棺後,將死人的骨頭重新安葬;二是假墓,即真墓的「克隆版」;三是小孩墓,因為挖下去發現只能放下一個小孩,而且不是入棺而葬,還有隨葬品。這座墓雖小卻「五臟俱全」,有前後室,還有墓道一小節。但是。千百年來,包括現在,人們對夭折的小孩都會「草率」了事。有專家分析,小孩的厚葬,說明了當時的文明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已相當高了。這座小孩墓距成人墓100米左右,按照當時墓葬形式是個縮小版。儘管有小孩厚葬的發現,但由於無棺材的痕迹,究竟是裹布而葬還是裹席而葬,無法判斷,只能推測是個殷實人家的小孩夭折後的墓地。二、豪華墓葬發現柱洞在羅屋村一座成人墓葬的發掘中又有重大發現,墓室兩側有10個柱洞。洞內有木質灰黑色粉末,洞邊沿土質質量鬆軟。這些柱洞,分別在墓室東西兩側,基本對稱,口徑15—55厘米,深度在5—25厘米之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個縣先後發掘了大大小小數百座漢墓,卻沒有發現哪座有柱洞的。考古專家稱,這也是嶺南首次發現。如此看來,這樣豪華的墓葬是比較少見的。據推算,這10個柱洞是用於墓室上方搭建棚架之類,來支撐重物的。遺憾的是,這座古墓已被人盜過,剩下很多陶片等器物,可以想像這座墓的主人隨葬品是相當豐富的。三、隨葬穀殼新鮮如初在縣城西南部風門嶺,考古人員發掘4座漢墓,第一座是個夫妻合葬墓,打開女墓室,很完好。所有隨葬品只蒙上一層薄薄的塵土,整整齊齊地擺放在那裡,連墓頂都沒有塌下來,這在合浦古墓發掘中也是罕見的。而男墓室就沒那麼幸運了,被盜墓者破壞得一塌糊塗。考古工作隊員還發現了一支盜墓者留下的鐵鑿。在女墓室,隨葬品陶倉里作為陪葬物的稻穀,黃澄澄的穀殼新鮮如初。除穀倉與陶倉、陶井、陶灶外,還有陶盆、陶瓮、銅鏡、琉璃珠等,均按原狀擺放完好。其中淘井還意外地發現有井蓋。以前在漢墓中從未發現陶井的井蓋,現在這種說法變得清晰起來了。那就是,陶井附帶井蓋是極其稀罕的。另外,在一個香爐內,文物工作者還發現了碳化的香料。這種香料曾在廣東的漢墓中出土過,它的原產地為馬來西亞、印尼、泰國一帶,這便印證了歷史上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友誼源遠流長。四、東漢、三國墓葬劃分標尺以前,人們在發掘古墓時一不小心就會將漢墓和三國墓「混為一談」。通過這次發掘,有希望把東漢墓和三國墓的劃分建立一個標尺。三國墓的墓磚比東漢的大,墓道比較短,不及墓葬的開口。後室的前門兩側有磚柱。從隨葬品來看,三國時已沒有東漢的厚葬之風,簡約葬禮逐步盛行。另外,到了三國,隨葬的銅器越來越簡單,而陶器則越來越精緻,比東漢時高出一次檔次。五、合浦漢墓考古又有收穫男性墓找到了昨日,記者在合浦風門嶺漢墓考古現場了解到,經過數天的鑽孔探測,考古專家猜測的6號墓附近的男性古墓已經找到,就在6號墓北面20米左右,可能跟6號墓的規模不相上下。專家推測這個墓的主人與6號墓的貴婦可能是一對夫婦。6號墓的墓道是正西向,這個墓的墓道是西北向。此外,在6號墓室的墓道中已發現有一個高約40厘米的陶瓮,這個陶瓮因底部已破裂成幾塊,目前已用白膠紙捆封住;在陶瓮的旁邊有兩個一立一側的青銅動物已露出一角,但由於上面有當年裝載這對動物的木箱炭化物糊住,未能肯定是什麼動物。有關人士觀察在墓室前墓道中的這個10多平方米的區域內,有火燒痕迹,加上新發現的器物,推測可能是當年祭祀墓主人的地方。2001年,為配合某單位基建,廣西文物工作隊會同合浦博物館在城南約4公里的九頭嶺發掘墓葬6座,除一座為明代墓外,其餘均為東漢墓。墓葬有磚室墓(4座)和磚木合構墓(1座)兩種,所出土的器物共211件(組),絕大部分出自分別代表這兩種型制的保存完好的M5和M6a,其中陶器l27件,銅器57件(組)、鐵器14件、滑石器3件。此外,還有金戒指、銀戒指、銀手鐲、骨刀、石硯及一大批飾品,品種豐富、數量眾多。不少屬於精品。在墓葬型制上,這次發掘填補了合浦漢墓乃至兩廣漢墓一些型制上的空白,更難得的是這批墓葬給我們建立了當地東漢墓與三國墓分期的標尺,如M6a、M6b出土的B型II式、III式、D型和E型陶壺,A型II式、III式、8型II式、IIl式、C型、D型陶罐等器物在屬於東漢前期的M5中都沒有出現過,差別十分明顯。此外,墓葬中還出土了數量可觀的黃金、水晶、瑪瑙、琥珀、琉璃珠飾品,對於研究漢代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及海外貿易等有重要意義。羅屋村漢墓發掘是配合羅屋村村民住宅建築的搶救性考古發掘項目,於2003年11—12月進行,共清理墓葬6座,均為磚室墓。該處墓葬被盜擾較為嚴重,隨葬品多已無存,甚至連鋪地磚都被撬走,從墓葬形式及有限的出土器物特徵來看,年代應為東漢晚期,甚至可能延至三國。本次發掘有兩個新的發現:其一,在M3墓口兩側發現兩列縱向柱洞10個,排列整齊,兩兩相對,這應是墓室上方搭建棚架的遺存。其二,墓區西邊的M6,遊離在墓群之外,其平面呈長方形,蓋頇平鋪,墓室長1.75米.寬僅0.3米,高僅0.2米,其內除一小陶罐外,未見其他遺物,這座小型墓葬的主人應為一孩童。這些發現為廣西漢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l991年7—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會同合浦縣博物館為配合縣糧食局直屬倉庫的庫房建設在城南約2公里的母豬嶺發掘墓葬6座,編號M1一M6。這批墓葬的規模較小,屬中、小型墓,均為磚室墓,分屬東漢中、晚期,其中M2、M4、M6為單室墓,MlM3為雙室基,M5為帶通道的雙室墓。除M1外,其餘5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批墓葬出土的隨葬品種類以陶器為主,水晶、瑪瑙、琥珀與琉璃珠等飾品較多,銅器、金銀器和石器較少。隨葬物雖然不多,但其造型、裝飾等均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為合浦東漢墓的分期提供了重要資料。
推薦閱讀:

紀錄片絲綢之路新篇
喀什綜合保稅區將成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強力引擎
對《絲路山水地圖》專家學術水平的質疑
絲綢之路上的天文與地理
南方絲綢之路

TAG:絲綢之路 | 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