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與GDP,離民生更近的那個最重要
CPI和GDP在中國成為了兩個受熱議的關鍵詞,但是顯然這不是「熊掌」與「魚」之間如何選擇都會享受美味那樣的問題,而是如何選擇痛苦才小一些的問題,因此就成為了有關部門的「兩難」。
據央視報道,2011年GDP可能繼續保八,CPI升幅則有可能由原先的3%升至4%。央行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的2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對物價滿意度為調查以來(1999年四季度)最低,當期物價滿意指數降至13.8%;73.9%的居民認為物價「高,難以接受」,較上季增15.6個百分點;24.8%的居民認為物價「可以接受」,較上季降14.9個百分點。
對於CPI與GDP之間的關係,多數人的看法是二者之間呈現正相關的關係。這個看法的理論源於「菲利普斯曲線」。
經濟學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用英國100年的數據驗證了失業率與工資變化率二者之間負相關,這是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線。1960年,美國兩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和索洛驗證了菲利普斯原理,提出了失業率與物價上漲率二者呈現負相關關係。1962年美國經濟學家奧肯提出,在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間具有負相關關係。後來,菲利普斯曲線演化為物價上漲與經濟發展具有正相關關係的變種形式。
但是此後的理論和實際都證明了菲利普斯曲線的局限和無效。
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主要發達國家發生「滯漲」現象,經濟發展停滯,但是通貨膨脹卻很高。9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較快,而通貨膨脹卻很低。
所以美國經濟學大師弗里德曼揭示:貨幣作用是中性的,在長期內,通貨膨脹與失業不存在替代關係。也可以推論出,在長期內,物價指數與經濟發展之間,不是鐵定具有正相關關係的。也就是說,二者之間不具有內在的、邏輯上的、正相關的因果關係。
雖然菲利普斯曲線已經不再有效,但是卻主宰著一些人的思維和決策,甚至有些人認為「只要GDP數據較高,即使發生通貨膨脹,也值了」。因此,為了GDP數據,不管是財政手段也好,貨幣手段也好,雖然這些手段幾乎肯定會推升物價水平,但是還是長期保持如故。
既然CPI與GDP之間,從長期來看,二者不具備正相關的因果關係,那麼,以推動或者容忍CPI居高的方式,來保證GDP數據達到某一定的數據,實際上也靠不住。
因為GDP達到某一數據,只能說明以貨幣計量的產品增加值達到某一程度,不能說明廣大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國民經濟的提升。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還需要實際收入的提高,與能夠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數量的優良。
但是,許多年來,GDP的數據增速明顯高於人們工資收入的增長速度,同時貧富差距拉大,這說明普通人群的實際收入明顯沒有跑過GDP,所以GDP的增長對於普通人來說意義不大。相反,CPI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影響就太大了。收入多年未曾增長或者增長很慢,在不斷高攀的CPI面前,人們的生活水平將明顯下降。
所以,GDP與CPI,對於民生影響更大的,自然是CPI。即使GDP的增長數據低一些,只要CPI保持在較低水平,那麼普通民眾實際上是得益的
推薦閱讀:
※2012申論熱點——民生幸福
※公廁應由政府「買單」 民生要從「方便」做起
※賈也:民生銀行「泰迪小虎」事件——業績可苟且,底線豈能苟且?
※【陸家嘴觀察】分紅花樣多 民生送股要花錢買
※泄私憤罔顧民生 反對派拉倒730億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