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國產牛奶到底能不能放心喝?這裡有答案

前不久,被譽為食品界「諾貝爾獎」的「世界食品品質品鑒大會」舉行頒獎典禮,三家中國本土乳企在這屆大會上大放異彩:現代牧業、飛鶴乳業、宜品乳業分別獲得不同品類的大會金獎。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認為,三家中國乳企同時獲得國際大獎,只是以一種方式向市場表明中國奶業已經達到的水平。目前,無論從更深還是更遠的角度看,中國奶業整體素質、質量、競爭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已經具備和國際一流奶企同台競爭的資格。

連日來,《經濟日報》記者探奶源、走工廠、看市場,感受到奶業人艱苦的努力與由衷的自豪。

圖①:君樂寶優致牧場採用全自動轉盤式擠奶。常理攝

圖②:中鼎牧業養殖的奶牛正在休憩。喬金亮攝

圖③:在現代牧業檢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常理攝

加工全程看不到一滴奶

9月14日清晨5點多鐘,天蒙蒙亮,位於北京大興區瀛海鎮的三元食品工業園內已是車水馬龍,來自北京各個奶廠的儲奶車在這裡匯聚,奶製品加工廠一天忙碌的工作自此開始。

劉秀蘭,是加工廠預處理中心主任。所謂預處理,顧名思義,就是在鮮奶進入加工廠之前進行的一些必要檢測和安全性處理。這個環節看似簡單,卻是鏈接上游牧場和中游加工廠之間的關鍵步驟,保證了每一滴進入加工環節的牛奶都是安全可靠的。

「每輛儲奶車在到達預處理車間後,會有一位取樣工對罐內的奶品進行抽樣,並隨機生成一個條形碼,然後送到檢測車間進行檢測。如果檢測沒有通過,工作人員可通過掃條形碼獲取奶品的批次,追溯到是哪一罐奶出了問題。」劉秀蘭告訴記者。

整個抽樣檢測過程通常需要3個多小時,主要檢測指標包括奶的溫度,不能超過6攝氏度;菌群數量,通常達到10萬CFU/ml以內;農藥、獸葯、三聚氰胺、重金屬殘留,要完全達標,等等。

「如果有任何一項不達標,都拒收。」工業園檢驗室主任張雙說:「前段時間,我們拒收了一車鮮奶,因為它的溫度達到了6.5攝氏度,雖然只是超過標準0.5攝氏度,但是制度就是制度,我們必須執行。」

「以前這些環節都是抽檢的,但現在是車車檢。每輛送奶車在運送途中都是嚴格密封的,到達預處理車間才可開啟封條。而且每輛車上都帶有GPS衛星定位系統,哪輛車什麼時候出牧場,開到哪裡,全程可控。」北京三元食品工業園副總經理蔡浚澤告訴記者。

在通過檢測後,送奶車開至專門區域,接上管道,鮮奶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加工廠內部。再經過不同加工流程後,一部分鮮奶被製成巴氏奶,一部分被製成常溫奶、酸奶、奶粉。

記者順著參觀通道徑直走進加工車間,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來採訪的是奶企,只看生產線真的是難以辨別是什麼企業,因為加工的全過程除了看到高速運轉的各種機器外,看不見一滴奶。

「為了保證奶品質量,所有加工工藝都在密閉環境中進行,工作人員是無法接觸到奶的,這樣的加工流程使得鮮奶完全沒有機會被污染。」蔡浚澤如是說。

菌落總數是反映奶牛場衛生環境、牛奶保存和運輸狀態的一項重要指標。生鮮乳中菌落總數過高,會影響牛奶口感,還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從國際上看,美國對於菌落數量的標準是每毫升小於50萬CFU,歐盟是小於10萬CFU。

在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工程總監王彥民的記憶里,以前奶品的菌落數超過百萬甚至幾百萬很普遍。這些年,君樂寶通過對加工設備和工藝流程的整體提升,將優質牧場的菌落總數降到了1萬以下。

除菌落總數外,還有幾個重要指標是衡量乳品質量的標準。前不久公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顯示,2015年,標誌著乳品品質的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平均值分別達到3.14%和3.69%,分別高於我國《生乳》國家標準0.34個和0.59個百分點。體細胞數降至33.3萬個/mL。

此外,《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99.34%,三聚氰胺等重點監控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100%,乳製品抽檢合格率99.5%。

「這幾組重點指標,標誌著我國乳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農業部奶及奶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王加啟說:「奶業全產業鏈嚴密的監管體系,已經構建完成,我國完全有能力生產出安全優質的奶製品。」

進口奶粉催逼奶企降低成本

這幾年,奶粉代購,成了一個流行詞語。

有孩子的父母在聊天時,幾乎不可避免地會聊到「你家孩子喝的什麼奶粉」這樣的話題。很多家長會回答,我家孩子喝的是紐西蘭的,是澳洲的。在選擇奶粉的時候,「越貴越好」似乎是國內消費者的評價標準。

記者日前走訪了北京幾家超市,發現很多國際知名品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動輒三四百元一罐,價格昂貴。

農業部奶業辦公室主任王俊勛認為,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價格存在虛高成分。

而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魏立華的說法更為直接:「如此高的價格是針對中國消費者盲目相信國際品牌採取的營銷手段,奶粉價格已經完全脫離成本。」

「在國外,奶粉的價格最多就是一百多元錢一罐,嬰兒奶粉又不是奢侈品,它是嬰兒的口糧,是口糧為什麼要那麼貴?」魏立華深表不解。

今年8月,君樂寶宣布,以「內地香港同質同價」進入香港市場,每罐售價208元港幣,摺合人民幣170多元。君樂寶此舉,無疑把海外代購的洋奶粉與國產優質奶粉拉回到同一跑道,讓公眾對國產奶粉的真實品質有一個更加全面清晰的認知和比較。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認為,各種品牌所用的奶粉都是鮮奶噴粉形成的,有些高端奶粉增加的所謂高端營養成分,每桶成本不會相差太多。「牛奶應該恢復其快銷品的本質,它不是高附加值商品」。

如果說進口洋奶粉對我國奶業造成了很大衝擊的話,那麼,進口廉價大包粉對中國奶業的衝擊更大。

所謂大包粉,實際上就是鮮奶直接高溫噴粉製成的工業奶粉,可用於生產復原乳、酸奶、冰激凌等。由於鮮奶不可能實現完全供需平衡,因此多餘的鮮奶將被製成大包粉以便儲存。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進口了178.7萬噸乳製品,約佔國內乳品總量的三分之一,而大包粉的數量又佔到進口總量的30.9%。

國外奶粉的衝擊,在中鼎聯合牧業有限公司總裁孫國強看來,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國外奶粉成本低,二是很多人認為國外奶粉質量好。「質量現在已經不是問題,我國乳製品的質量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問題出在成本上。」孫國強說。

據了解,目前,進口大包粉的到岸價約為每噸1.8萬元,而我國大包粉價格約在3萬元左右,每噸比進口價高出1萬多元。因此,國內奶企多使用進口的大包粉生產乳製品,放棄使用國產原奶。

孫國強告訴記者,國外很多依靠乳品出口的國家,如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由於規模化程度較高,而且屬於自然放牧,生產成本比較低。「如果我們的成本和國外奶品成本差價在20%左右,那麼國內乳企還會有競爭的空間,但如果再高,就很難了。」孫國強坦言。

「因此,當前乳企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降本增效,降低生產成本、運輸成本、組織成本以及各種財務成本,保證乳品的價格具有競爭力。」王俊勛認為。

調整結構擴大奶業優勢

最近蒙牛換帥,至於原因,網路上各種說法很多,但核心一點是不可迴避的,就是蒙牛的業績出現下滑。作為奶業龍頭老大,都面臨這樣的困境,其他企業的日子可想而知。據農業部定點檢測,目前我國奶業虧損面已超過50%。

「奶業確實是困難,但也是相對的。國外的奶農也在虧損,紐西蘭奶農虧損面達到85%。」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認為,即使困難,但從發展歷程來看,我國奶業仍處在歷史最好時期。

幾組數據足以證明:2015年,我國奶牛100頭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達48.3%,比2008年提高28.8個百分點;全國機械化擠奶率超過90%,加工廠的管道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更高;蒙牛、現代牧業等中國奶業前20強企業乳製品產量、銷售額分別佔全國的51%和54%,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在我國,奶業是個新興產業,真正得到快速發展也就是最近十幾年。2000年時,我國人均奶製品消費量才7公斤,2015年達到33.8公斤,增長了近5倍。但儘管如此,我國人均奶類消費水平仍不足亞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村市場的開拓,以及二孩政策的放開,奶製品消費需求增長空間巨大,奶業發展前景廣闊。」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表示。

農業部奶業辦公室主任王俊勛認為,在未來奶業發展的過程中,品種結構還需進一步優化,要加大巴氏奶和乳酪產業的發展。

所謂巴氏奶,就是採取80攝氏度以下的溫度對食品進行加熱殺菌處理,由於溫度較低,巴氏殺菌法能儘可能地保存奶中的營養物質。但巴氏奶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的全過程都要求在2至6攝氏度冷鏈條件下進行,保存期一般為2至7天。因此在推廣上具有局限性。

「無論從營養學角度還是衛生角度,奶製品都是越早進入人體內越好。為什麼剛出生的嬰兒都要趴在母親的身上喝奶,因為這是最天然最完美的喝奶過程。喝牛奶也是這個道理,保質期越短越好。」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說。

另外,乳酪也是低溫加工的乳製品,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牛奶里的活性物質。國外人均奶製品消費量為什麼那麼大?因為有70%左右都是乳酪,一斤乳酪相當於十幾斤鮮奶的營養成分。

目前,在中國,人們並沒有吃乳酪的習慣,但這幾年國內乳酪的消費呈現出快速增長。2015年乳酪進口7.56萬噸,是2010年的3.3倍,年均增幅高達27%。高鴻賓認為,習慣是培養的,口味是逐漸適應的。未來的乳製品市場發展一定是逐步提高的,一定是多元化的,乳酪可能是我國奶業轉型升級、產品更新換代最重要的抓手。

新聞多一點

奶業振興需各方形成合力

奶業,是一個組織程度較高,產業鏈條完備且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

近十幾年來,我國奶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2001年、2004年和2006年,我國牛奶產量連續跨越了3個1000萬噸的台階。我國奶製品人均消費量也從2000年的7公斤增長到2015年的33.8公斤。奶產業的迅速壯大為中國人的營養健康和國家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2008年的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事件,沉重打擊了我國奶業,使國產乳企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從事件本身來看,它是部分奶農和奶站在鮮奶中摻雜使假所致,但深層次的問題是源於我國奶產業鏈上下游不協調、利益機制不統一、話語權不對稱等因素。

奶業的產業鏈條很長,它的上游屬於畜牧業,在全國範圍內擁有150多萬養殖戶,涉及到各種飼料的進口、生產、加工,奶牛的育種、種群優化、繁衍生息,奶牛的養殖、擠奶、初加工,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十分關鍵;奶業的中游是638家規模乳品企業,人們在市場上所看到的任何一種奶製品都是通過這一環節製造出來的;奶業的下游是中國13億人口的龐大消費群體。

因此,不少專家表示,奶業的發展程度是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最好體現。一個農業發達的國家,一定擁有競爭力較強的奶業作為支撐。

應該看到,經過2008年的行業危機之後,我國奶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畜牧業和加工業的整體水平和8年前相比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在連續數日的採訪中,不難發現,我國奶業在各環節間的銜接上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

比如上游牧場和中游加工企業之間的利益鏈接機制並不完善。在行情好的時候,乳品企業願意收購國內的鮮奶進行加工;而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很多企業就違約去購買進口的廉價大包粉進行生產,導致國內牧場所產的鮮奶無處銷售,倒奶殺牛等現象也由此發生。

加工企業購買進口大包粉,追求成本最低無可厚非,雖然能夠短期緩解企業的財務壓力,但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全行業的發展。如果國內牧場由於銷售不暢導致大面積虧損甚至倒閉,那麼奶源就無法保障,奶品的安全就無從談起。實際上,今年以來,國內很多大型牧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從中游加工企業和下游消費市場看,中間存在的最核心問題是信任上的缺失。用君樂寶董事長魏立華的話來形容,就是「我國乳品中的三聚氰胺已經消失,但是中國人心裡的三聚氰胺並沒有退去」。國內消費者對於國產奶還是抱有懷疑態度。

誠然,任何一個產業,在發展中都會經歷這樣那樣的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每一個行業都有可能受到來自本行業、其他行業,甚至其他國家和地區所發生的貌似不相關的事情的影響。因此,在開放的市場狀態下,任何一個行業、一個企業都要做好應對大災大難的準備,都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

再來看我國奶業,既然現在國產奶品的質量已經完全合格,那麼奶業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做到更好,並以此推動、影響消費者重新認識中國乳品。奶業要想重拾信心,健康發展,僅靠某一個環節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全行業,產業鏈上中下游共同努力,建立合理的利益機制和信任機制,形成發展合力。


推薦閱讀:

王開東:答案在學生手中——學生對我的一次考試
愛情的「正確答案」
根據情境填詩句(附答案)
清晨三件事和八個答案

TAG:牛奶 | 國產 | 調查 | 答案 | 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