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主播這個夢想,一直在我心裡:讀《不如溫暖過生活》

時間:2015-05-25 

我們竭盡所能去探尋生命的意義,最終才發現,它不過是一個始終變化的過程。

那些磅礴的、激烈的、洶湧的情緒和心事,都會化作退潮的海浪,浮現出海洋本身的模樣。

而夢想,就是這片海上亘古不變的光。

有人覺得,它什麼也不是,但海知道,是它,想讓自己盪向更遠的遠方。

聲音,是我留住這個世界的方式

小的時候,我總是容易對新鮮的聲音表示出極大的好奇。

我會蹲在樹下聽鳥叫的聲音,直到腿麻也不回家。我喜歡在媽媽嚼脆脆的食物時,湊到她的嘴巴旁邊,根據「嘎嘣」還是「咔嚓」來猜測她在吃什麼。又或者,研究自己的耳朵,發現戴著耳機時,將耳朵從後向前捂起來,會瞬間加強立體聲,像是自備高級音箱。

作為一個臉盲重症患者,我無論再怎麼努力,都依舊會百般歉意地忘記別人的面孔和服飾,但是,聲音卻是我記憶里最牢靠的存在,深刻而鮮明,帶來畫面,引發回憶。所以,我的筆記本里有一個叫作《聲音旅行》的文件夾,偶爾我會一個人坐在電腦前,戴上耳機,將那些音頻從頭到尾播放一遍,讓它們施展魔力,開啟記憶。

第一個音頻是一段老音樂。那時我在上海的一家紅酒吧,伴隨著秋日彌散的桂花香味,我和朋友薇薇久別重逢,聊起彼此剛剛結束的旅程。就著她從巴黎帶回的巧克力,我們喝光杯子里的酒,看著其他客人帶來的薩摩耶在玻璃窗外的草坪上自由奔跑,相視而笑。

第二個音頻里響起海浪和沙灘摩托的聲音。這是有一年春天出差到海口,在白沙門錄下的。當時結束了白天的工作,晚上便留給自己和這座陌生的城市相處。我一個人打車到這裡,人不多,稀稀落落的幾盞燈微微照著燒烤攤和沙灘摩托租賃處,我用手機的燈光照著腳下的路,深一腳淺一腳地朝著海的方向走,坐在沙灘上,頭頂是皎潔明亮的月光,遠處黑暗的海洋翻湧的浪花,遊客騎著沙灘摩托尖叫和大笑的聲音,伴隨著潮濕的海風,都化作這段音頻,成為紀念品,被我帶走。

第三個音頻是風鈴聲,這是清邁古城的清早,我在小小的、不出名的一間寺廟裡舉著手機錄下來的。那天一隻打瞌睡的貓和我坐在一起,聽佛塔頂端的銅鈴清脆而悠遠地吟唱。這一刻坐在電腦這端深吸一口氣,彷彿依然聞得到熱帶的冬天裡潮濕溫暖的氣息。

有人拍照,有人攝像,有人繪畫,有人寫字,而聲音,便是我最能讓世界留下的方式。錄下的這一段段聲音,都是開啟記憶的密碼,只要按下播放鍵,那一刻的心情和眼前的畫面,就會瞬間翻湧而來,聽著聽著,就點亮了過往。

所以,當陝西交通廣播的小美聽到了我在朋友茉莉的公眾微信平台做的5分鐘讀書小廣播後,她在微博上找到了我。她問我:「小暖,我有一檔旅行的節目,想給你開通一個版塊,你把那些錄下的聲音,旅途的故事,放在我的節目里播給更多人聽,好不好?」

當然好。自此,青島八大關清晨風吹動櫻花的聲音,成都錦里街頭藝人敲著手鼓唱的歌聲,重慶磁器口古鎮里火鍋咕嘟嘟的沸騰聲,首爾樂天世界花車遊行熱鬧的歡呼,三亞碼頭的輪船鳴笛,曼谷乍都乍周末市場里的喧鬧,PAI午後咖啡館裡咖啡機運作的聲音... ...這一路的聲音,終於不用在我的電腦里孤單著,它們擁有了一個美好的出口。旅途化作了一段段音頻,搭配上我的講述和好聽的音樂,融合成這檔被我命名為《聲音旅行》的節目,陪同無數人在聲音中開啟一趟旅程。

慢慢地,不斷有人開始通過各種方式留言給我,他們說:「小暖,我好喜歡你的聲音。」甚至有人會在微博里發來長長的私信,告訴我:「每天晚上回到家,我都會用手機循環播放你的節目,聽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睡著。」

我將這些珍貴的反饋在微信朋友圈裡和朋友們分享。同在電台工作的好朋友果子留言說:「你是我見過對電台和聲音最執著的人,小暖,你為什麼會開始收集這些聲音呢?」

有個下午,我們約在世貿天階的一家咖啡館,坐在落地窗旁邊,我為她慢慢講述了這個十年來從未變過的夢。

夢想,就是用來堅持的

在初二的時候,我擁有了一台迷你收音機,從此,那小小的、藍色的收音機里傳出來的聲音,成為了我讀書時代最溫暖的陪伴。

每天醒來,我就會第一時間打開它,用聲音和這個世界相連。那個年紀,網路還沒有盛行,學業的牽絆也不允許我們守在電視機前。因此,除了用僅有的零花錢買幾盤卡帶之外,聽音樂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那些音樂電台。收音機整天開著,我在它發出的唦唦聲中醒來或入睡,好像無論什麼聲音,通過這小小的機器播放出來,都染上了特別的味道,悅耳又動聽。我開始養成習慣去收聽固定的調頻,也慢慢地記住了許多主播的聲音,好像認識多年的老朋友般熟悉。

有個再普通不過的下午自習課,插上耳機,我把其中一條耳機的線從袖口一直穿到領口,再塞進耳朵里偷偷地聽。FM97.4的點歌節目一直在播英文歌,主持人韓力偶爾說幾句話,聲音柔軟又動聽。頭頂的風扇吱吱呀呀響著,周圍每一個同學都埋頭寫著作業,而這一切本是尋常的畫面,卻將耳朵里傳來的聲音化作一種難以推辭的蠱惑。

那一刻我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如果坐在電波那端的人是我,該有多好。

晚上對著鏡子刷牙的時候,我望著那個近視、扎馬尾、放進人群中就立馬不見的普通中學生微微笑了笑。我啊,不過是和大多數十五歲的女生一樣,每天踩著單車上下學,對未來沒有任何把握。可是,音樂老師總喜歡叫我領唱,路上問路的陌生女生也在轉身離開前笑笑地說:「你聲音很好聽耶。」那麼,或許、說不定、可能,也有一天,就會有奇蹟發生在我身上?

回到房間,我寫了一封給韓力的信,寄到電台,講述著我的期望和夢想。這封信像是投遞一個無以名狀的期望,在扔進郵筒的那一刻,彷彿一個沉甸甸的石頭掉進浩瀚的海洋,只是帶著熱情的一份拋擲,哪敢奢望會得到任何回應。

可是幾天後,我卻突然在節目里聽到了自己的名字。那個好聽的、熟悉的女聲一字一句地說:親愛的小暖,如果你在聽這檔節目的話,那麼我想告訴你,所有的夢想都值得堅持。希望在我三十歲的時候,可以和你成為同事。

我媽正在炒菜,驚恐地看著我抱著收音機淚流滿面。這麼多年之後,韓力並不會知道自己當初的那一句話,給這個十五歲的女生帶來了多大的影響。但是,就算依舊不知道未來會怎樣,這句電波中傳來的祝福,將「電台」理所應當卻又好像不明所以地和「夢想」這個誇大、遙遠的詞,緊密相連,成為了好像可以抵達的遠方。

我好像有那麼一點勇氣去幻想未來了。

有那麼幾次,爸爸開車經過電台里提過無數次的「建外大街14號」北京廣播電台,我都會趴在車窗上,望著那棟在長安街沿線上的大樓,想像著那些讓我築夢的聲音就是從這裡傳出來的,那一刻,我的心愿有了更清晰的模樣:好想在未來能夠去那裡工作。

青春的豪言壯志,得到了家人鄭重的珍視。爸爸說:那我們約定,到那一天我會像現在這樣,開著車把你送到這裡,然後我在車裡等著聽你的節目。

從此,電台里的聲音成為了生活的伴奏。我開始留意主播們說話的語調、語速,這一切是我一個人的角色扮演遊戲,他們介紹完一首歌曲,我也會配著音樂,自說自話地敘述一次,然後將它們錄下來。

我想,能量槽總有一天能儲蓄到滿格,說不定,就會擁有我要的未來。

還好,我從未放棄

高考時,我的第一志願毅然是播音和錄音專業,可出分的那一天,心底所有的引以為傲,都崩塌淬滅。並不擅長讀書的我,只落入了一所普通的高校讀傳播學,和播音系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開學第一年,看著模特班、主持班閃閃發光的女孩子在練唱、發聲,每個聲音都像是對我的諷刺,讓我低著頭落荒而逃。久違的自卑又重新回歸到生活里,除了遙遠的夢想,我突然發現好像我什麼也不曾擁有。

傍晚五點,學校的廣播台會定期播音樂或讀新聞。我總是假裝不經意地在這個時間去洗衣服,因為那裡能最清晰聽清節目。我是難過的。就連學校的這個喇叭都離我那麼遙遠,又更何況電波那端的距離呢。

所以我在日記本里寫:夢想如果太遠,就換一個吧。可是過一會又把本子掏出來,把那一頁狠狠撕掉,我問自己:如果夢想能輕易被放棄,我還好意思說它是夢想嗎?

大二那年,廣播台最後一次對外招生,宿舍的姑娘興奮地衝過來告訴我消息。我的心底開始有兔子蹦躂著打鼓,忐忑,害怕,期待,這些情緒成為一手心的汗。

要去試試嗎?這個問題,反反覆復敲打著自己,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宿舍已經到了熄燈時間,女孩們都沉沉地睡著,我爬起來,戴上耳機,將這些年錄的音頻又聽了一遍。其實答案早就有了,不過只欠缺一份勇氣。而這份勇氣,在這些稚嫩的、帶著無數瑕疵卻也無比真誠的音頻里,被我找到了。

我對自己說,就當作是最後一次機會,如果我真的不適合這條路,那也算給自己一個交代了。

我報了名,然後帶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走進了學生會的教室。面前坐著六個學長學姐,是台長、副台長和四個組的組長。我儘可能投入在文章的內容里,讀完,向他們禮貌地鞠躬,轉身離開。沒有人發現,我拿著筆記本的手,其實一直在顫抖,就連紙張都被汗水揉爛了。

走出去的二十四個小時里,腦海里好像有兩個小人在吵架。一個人說:哎,你要做好失敗的準備。另一個人卻反駁說:誰說的,肯定會有好消息。心底那隻昨天在敲鼓的小兔子,今天開始死命奔跑,期待和害怕,交織成複雜的情緒。我想,全力以赴過後,也只有得失隨緣,聽天由命。

直到我收到那條錄取簡訊。

如今想來,那不過是大學生活里一個小小的光亮,和很多真正考入電台、與話筒為伴的人相比,渺小而微不足道。可是那一剎那對我而言,卻是夢想第一次重重地、真實地照進現實,看完簡訊抬起頭,我甚至覺得整條走廊的燈光都因此而蒙上了電影里才有的光輝。

我的聲音,終於要通過話筒,從電波傳出去了。

第一次例會結束時,台長說,當時面試結束後,四個組的組長都想把我招到自己的部門。我給他講過我之前的忐忑,而他告訴我:你呀,總是不相信自己,但事實向你證明了,你真的可以。

眼眶裡有差點掉下來的眼淚。我點點頭,鄭重而真誠,將這幾年的期盼化作一個全新的開始。

那是青春里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幾近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留給了錄音設備和那個十幾平方的廣播台空間。我自學錄音軟體,買書,把電台里的節目片花都錄下來當作資料和範本。我下載了幾個G的音樂,將它們按照詳細的分類放進不同的文件夾。那些年對電台的關注以及對音樂喜好的養成,讓我播的節目在兩周內得到了最多的關注。一個月的時間,我被升為組長,半年升為副台長,一年後,我坐在學校的廣場上,以廣播台台長的身份,面試大一的新生。秋天的風吹過,雲舒展成自由的形狀,我等待著更多如我一樣對聲音懷有夢想的學弟學妹們加入。我迫不及待想告訴他們,實現夢想的感覺是這麼的好。

還好,當時從未放棄。

夢想,就是用來實現的

畢業後,我誤打誤撞進了圖書公司,編輯過幾本書,做過一年的青春文學雜誌,又轉去做了企劃和市場推廣,帶著作家們天南海北地到處跑,周轉於校園和書店之間。

電台這個夢想一直藏在心裡,看似沒有進展,卻始終陪著我前行。

《聲音旅行》在陝西交通廣播開始播出的時候,每個周一的下午,都會增加一些陝西地區的微博粉絲。而節目播出後的第二天,我也會上傳到網路中,通過我的微博發布。然後手機客戶端的有聲電台應用開始盛行,我將它們匯總在「荔枝FM」的APP中,節目也開始有了更多的形式,不定期更新,偶爾讀讀文章,偶爾講講旅行。

很多個下班後的夜晚,我會在卧室里關掉手機,躲進聲音的世界。我用大學時學過的軟體,製作著一期期節目,用並不昂貴的話筒,記錄著千金不換的時光。然後早晨醒來,打開荔枝FM,看著聽眾的留言,當作一份燦爛的早安。

那個曾經渺小自卑的自己,就此成為了很多人耳邊的陪伴。《聲音旅行》分享著旅途的回憶,以及那些一路上錄下的聲音。《暖文章》節目則播送著一篇篇柔軟溫暖的文章,讓文字擁有溫度。《夢想家》是一檔訪談節目,我趕往那些有夢想的人身邊,和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們聊著青春與夢想的交付。《暖歌單》每周五準時更新,每期一個音樂主題,邀請聽眾在這一刻戴上耳機,放慢心情,專註聽歌。

做這檔個人的網路電台,就像追一檔喜歡的劇集,固定時間等待綜藝節目的播出,每個月定時買最新一期的雜誌,成為了生活里充滿熱情、持久不變的習慣。

每期節目的錄製過程,佔據了很多的時間精力。二十分鐘的節目,往往要用五六倍的時間定主題,選歌,寫文案,錄製,剪輯。而三十分鐘的訪談,要錄一個小時的內容,然後剪兩三個小時,才能讓交談的內容有更集中的表現,節目達到足夠好的效果。

可是,一切都很值得。

八月,北京的盛夏在夜晚化成溫柔的風,計程車開過閃爍著橙黃色燈光的長安街,我打開微博,看到一位聽眾發來的私信。她說:小暖,我在二十幾個小時的火車車程中將你所有的節目都聽了一遍。你做著我夢想做到的事,謝謝你散發的光芒,提醒我,夢想,是用來實現的。

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輕輕柔柔,卻在那一刻轟然成為一場下在眼睛裡的雨。

夜幕中漫長的公路好像開不到盡頭,我在想,如果那個十五歲的我,能知道未來的這一刻,會有人對自己說這樣的話,成長路上,她是不是就會更勇敢一點?

夢想總會在生命的某個轉角,與你不期而遇

荔枝FM的收聽率慢慢上升,從十萬到五十萬,再到一百萬、兩百萬,越來越多的認可都向我證明:我好像終於對得起十年前那個留給自己的夢了。

在泰國北部的拜縣旅行,坐在街頭的餐館裡和服務生聊天。他端上來一杯泰式奶茶後,笑著用英文和我說:「你的聲音真好聽啊。」

我想起年少時,曾經在街頭也這樣得到過陌生人的稱讚,可那時的我,卻紅著臉不知如何是好,連表達感謝的勇氣也沒有。這一次,就像是彌補當年的缺失,我回應他一個感激的笑容,「謝謝你,」然後我補充了一句:「在北京,我是一個電台主播。」

是啊,我想我是的。雖然如今的我,並沒有常駐直播間,成為話筒的真正主人,但夢想,是平凡世界裡的英雄嚮往,它是一個掛在心中的御守,帶來著幸運,讓很多溫暖、珍貴的陌生人,在茫茫人海中與我相遇,將耳朵交給了我的嗓音。

我終於開始明白,追逐夢想的路途中,所有磨礪都是化了妝的禮物,不要為自己設限,拋開迷茫和恐懼做成的束縛,勇敢一點,不要放棄,夢想便總會在生命的某個轉角,與你不期而遇。

而這個夢想也帶我實現了當初的心愿。後來,在各種機緣下,我真的走進了那年讓我仰慕許久的北京廣播電台,以嘉賓的身份去做客直播節目。而我的爸爸也兌現了那年的約定,在電台的樓下,坐在車裡,聽我的聲音從收音機里傳出來。

這個年少的夢想,經過了這些年的生根發芽,它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肯定,卻成為了落入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陪伴。

或許,對大多數人來說,夢想早已變成了一個不切實際的白日夢。它在光怪陸離的現實社會裡,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那個年少時一提起就奮不顧身想去努力實現的夢想,就像青春期愛著的人,恨不得用盡全部力氣去付出和給予,卻一不小心,在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丟得無影無蹤。可是,夢想就是繁複世界裡的支撐點,它不該是這個也行、那個也可以的選擇,它必須是百分之百的交託,是唯一,沒有之一。它渺小卻充滿力量,足以陪伴你走過那些脆弱的時當。你做的每一個選擇,遇到的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決定的每一件事,都有意義。無論它們在時是讓你痛徹心扉還是心力交瘁,每次經歷最終都會化作養分,住進你的生命里,催促你成長。

只要擁有在迷茫時仍拼盡全力奔跑的勇氣,夢想總會成為翅膀,帶你飛越千山萬水,前往你想去的任何遠方。(摘自韓小暖新書《不如溫暖過生活》)

推薦閱讀:

你是怎麼理解「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這句話?
用最低的價格移民捷克
生活賜予了你什麼,又帶走了你什麼!
昨天小調查的結果

TAG:生活 | 夢想 | 溫暖 | 電台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