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治療皮膚科病症---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多形性皮疹,成片狀或瀰漫狀,傾向於濕潤部位,對稱性分布,易於複發和慢性化,自覺劇烈搔癢為主要臨床特徵。根據其發作情況,可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三類。
中醫學按發病部位及其特點而有不同名稱,浸淫遍體,滋水極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為主的稱「血風瘡」,發於嬰兒面部的稱「奶癬」,發於耳部稱「旋耳瘡」,發於手部的稱「瘸瘡」,發於陰囊部的稱「腎囊風」,發於下肢彎曲部的稱「四彎風」。其發病原因多為濕熱侵襲肌膚或血虛有熱,生風化燥,肌膚失於濡養所致。急性以濕熱為主,慢性多兼血虛。
由於本病發於肌表,部位多較局限,早在六十年代中,就已試用皮膚針治療,療效頗令人滿意。
近十餘年來,應用穴位注射、針刺、電針等,不僅能治療各類急慢性濕疹,對一些頑固性的陰囊濕疹也有較好的效果。進一步的臨床觀察還證實,針刺或穴位注射可以使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有所提高。這可能是針針灸治療本病的機理之一。
【辨證】
濕疹急性者可見丘疹、水皰、膿皰、糜爛、滲出結痂並存。初起為密集的點狀紅斑及粟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皰疹,很快變成小水皰,破潰後形成點狀糜爛面。瘙癢不能忍受,影響睡眠。亞急性濕疹為急性濕疹遷延而來。見有小丘疹兼少數皰疹和水皰,輕度糜爛,癢感較劇烈。病程可經數周而愈或轉為慢性。慢性濕疹由亞急性濕疹轉變而來,也可一發病即為慢性者。患部皮膚粗糙、增厚、觸之較硬、苔蘚化,常有色素沉著,抓痕,間有糜爛,滲出,血痂及鱗屑,病程較長,可延至數月或數年之久。
1.濕熱證
急性者濕疹多見。丘疹紅腫、糜爛、浸淫成片,瘙癢不堪,或伴有身熱,大便秘結,小溲短赤,苔黃膩,脈弦數。
2.血虛證
慢性者濕疹多見。病程遷延,反覆發作,皮疹色淡,增厚,脫屑,呈苔蘚樣變,間見搔痕色素沉著、血痂,伴有頭昏唇淡,肢軟乏力,舌淡,脈弦數。
【治則】
濕熱證以清泄濕熱為主,對濕重者,佐以健脾化濕。取手陽明、足太陰、督脈經穴為主。針用瀉法。
血虛證宜養血潤燥,取足陽明、太陰經穴為主,針用補法。
【治療】
穴位注射(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足三里、曲池;2、長強。
(二).治法
藥液:第一組穴用維生素B12(0.1毫克)注射液;第二組穴用非那根(12.5毫克)加維生素B1(50毫克),主要用於陰囊濕疹。
以5號齒科針頭,刺入穴位得氣後。第一組穴每穴注射入藥液1毫針,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第二組穴,將藥液全部注入長強穴,3日1次,2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述第一組穴治療50例頑固性濕疹,結果顯效以上佔84%,總有效率達96%;第二組穴治療頑固性陰囊濕疹35例,結果治癒26例,有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4%。一般而言,以病程短者效果佳。
體針
(一)取穴
主穴:濕疹點。
(二)治法
先找尋濕疹點,令患者背向光亮處,在背部仔細尋找出低於皮膚,灰色發亮,針頭大,散在的小點,此即濕疹點。找到後,用左手拇、食、中指捏提皮膚,右手持一寸長的毫針,直刺該點,進針七、八分,小兒可淺刺,進針後提插二、三下,快
速出針不留針,每次可針10~15個濕疹點。每日或隔日1次。另可配合服用維生素C200毫克,異丙嗪50毫克,強的松10毫克(小兒酌減),每日3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476例,治癒433例,治癒率達90.9%。
電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皮損區(下同)。
(二)治法
以酒精消毒皮損區後,毫針由皮損邊緣刺入皮下組織,針的方向與皮面平行,針刺數目按每塊皮損大小不同,用2~6根不等。然後接通電針儀,用疏密波,頻率20次/分,強度可逐漸增大,至病人感覺適度為止。每次電針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慢性濕疹26例(內包括神經性皮炎患者),治癒8例,顯效14例,有效4例,總有效率達100%。
穴位注射(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曲池、足三里、肺俞、三陰交、血海;2、箕門。
(二)治法
第1組穴用於治療全身性濕疹,每次選2穴,交替按順序輪用。用10毫升注射器,先抽2.5%拘櫞酸鈉注射液0.6毫升,再抽患者自身靜脈血液6毫升,立即搖勻,得氣後注入所選穴位。每周1次為一療程。第2組穴用治陰囊濕疹,雙箕門穴交替選用,以當歸注射液於得氣後注入,注畢艾灸15分鐘。每日1~2次,2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全身性濕疹46例,痊癒40例,有效4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5.7%;陰囊濕疹42例,有效24例,好轉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8.1%。
耳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肺;2、對耳輪(耳廓區域)。
配穴:神門、內分泌、交感。
(二)治法
第1組穴和配穴用毫針刺法,每次取1~3穴。先將浸濕3%硫酸鋅的襯墊緊貼於皮上,依次接電極板,蓋以塑料布並用膠布固定。術者將毫針刺入耳穴,接通直流電針儀,負極接耳針,正極接極板;治療15分鐘後,交換極性,再治療5分鐘,日1次,6次為一療程。第2組用刺血法,雙側均取,用左手固定施治之耳廓,使對耳輪部充分暴露,用右手持鋼筆式緊握{10}針(或三棱針)針柄,按對耳輪弧形切線的垂直方向,用針頭於對耳輪輕輕劃割,長度小於5毫米,劃痕間距2毫米,使之微微出血,再用消毒棉覆蓋創面,約3~4小時後去掉,血痂待其自然脫落。
(三)療效評價
以第1組治65例,痊癒45例,顯效9例,有效13例,無效4例,有效率93.8%;第2組治療12例,全部治癒,痊癒率達100%。
刺血
(一)取穴
主穴:肺俞、委陽。
(二)治法
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後背上部和雙腿。先以三棱針點剌肺俞,然後擠壓穴區出血,即在其上拔罐。之後,再點剌委陽出血加罐。每穴留罐10~15分鐘。隔日1次,3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手部頑固性濕疹38例,痊癒26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7%。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大椎、膀胱經線(大杼至白環俞段)。
配穴:血海、風市、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加,慢性患者應加阿是穴。令患者取俯卧位或端坐位,以皮膚針自上而下彈剌,重點為背腰段,叩剌強度中等,至皮膚潮紅為度。穴區可在直徑25pxm內反覆叩剌至潮紅。阿是穴可從外向內圍剌,法同上。每日1次,5~1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共治40例,臨床痊癒28例,顯效8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5%。
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馬淑然教授認為:
一、濕疹以濕、熱、風、毒、瘀為基本病機關鍵。濕疹是臨床容易反覆發作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其癥狀雖然表現為皮膚肌表之疾,但內與臟腑經絡氣血息息相關,外與風、濕、熱邪有關,所以中醫濕疹辨證應全身與局部並重,內服外洗、表裡相兼、臟腑經絡氣血並調。由於濕疹誘發因素較多,所以還應避免相應的誘發因素。臨床分型雖有濕熱,脾虛濕勝,血虛風燥之分,但往往諸證相兼,諸型交錯,但總以濕、熱、風、毒、瘀為基本病機關鍵。
二、純中藥內服、外用綜合治療濕疹療效好。針對濕疹病機關鍵濕、熱、風、毒、瘀,採用活血解毒、燥濕清熱、祛風止癢的內服藥「濕疹脫敏湯」系列,外塗「止癢湯」,內外結合治療濕疹,療效顯著。每1個月一個療程,大多患者1-3個療程治癒,病重日久者3-5個療程治癒不再複發。中藥治療濕疹,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深受廣大患者信賴。
三、純中藥與針灸並用可以縮短濕疹療程。中藥內服和外用以調節臟腑和局部功能為主,針灸以調節經絡為主,二者結合,則可以使臟腑、經絡並調,因此,在服藥和外治同時配合針灸或耳穴壓豆法,會進一步縮短療程,提高療效。
四、濕疹患者的衣食住行也至關重要。由於濕疹容易複發,並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日常護理非常重要。患者應在衣、食、住、行四個方面注意調護,以減輕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衣———濕疹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存在異常,皮膚對外界物質高度敏感,所以要選擇全棉質地、寬鬆、透氣性好的衣褲,盡量不穿絲、毛織品或人造纖維服裝;貼身衣物最好不帶顏色,去除衣物商標,以減少刺激;洗衣後要多漂洗去除肥皂、洗衣粉、香料等殘留物。
食———對於濕疹患者來說,吃刺激性食物或「發物」可使病情加重,因此發病期間或平時應忌食海鮮、牛羊肉、公雞、鯉魚、鴨、鵝、榴槤、菠蘿、芒果、香菇、竹筍等腥物、發物以及煎、炸、燒、烤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濕疹患者一般都存在脾胃虛弱問題,過於生冷的食物要禁食,飲料也要慎重選擇,特別是含有酒精的飲料可明顯加重濕疹患者的瘙癢癥狀。有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令人體難以分解,如牛奶、豆類等,應少吃為佳。濕疹患者絕大多數存在脾虛濕熱的表現,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建議患者在飲食中酌加健脾、清心火的中藥進行食療,可多選用冬瓜、薏米、紅豆、魚腥草、炒黃連、山藥等煲湯。
住———濕疹表現為皮膚滲液或乾燥,遇熱或者遇冷時瘙癢不適感均會加重,所以居住環境首先溫度、濕度要適宜,室溫以25℃左右為宜;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另外,建議不養寵物,不鋪地毯,經常除塵。因為塵蟎、毛、皮屑等及易引發或加重過敏反應,加重病情。家中盡量避免使用 空氣清新劑。
行———不要讓陽光直曬著患濕疹的地方等;可適當鍛煉身體,但需注意減少汗液分泌刺激,建議運動後馬上洗澡。另外,不去花草樹木過多的地方,可以明顯減少過敏。病者亦應避免各種刺激皮膚的因素,例如搔抓、用礆性強的肥皂或過熱的水洗浴。
五、中藥治療濕疹是可以根治的,但要有一定療程。中藥和針灸醫治的重點不是僅把表面的皮膚病症消除,而是要徹底改變體質,因此醫治需要一定的時間,並非一兩個星期便能速效。此外,病者需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因為吃藥初期瘙癢癥狀可能會加重,這是因排毒反應所致,不過,這只是復原過渡期的短暫反應,無須過慮,待一定時日後癥狀會自然減輕直至痊癒。
●中藥內治法:
1、急性濕疹:多屬濕熱,皮疹是以紅腫、水泡為主,宜清熱瀉火,涼血祛濕,方用龍膽瀉肝湯或消風散加減(當歸10 g 生地10 g 防風10 g 蟬蛻10 g 知母10 g 苦參10 g 胡麻仁10 g 荊芥10 g 蒼朮10 g 牛蒡子10 g石膏30g甘草10 g 木通3梔子10 g 黃芩10 g)。
2、亞急性濕疹:多屬「脾虛夾濕」, 皮疹是以潮紅、落屑為主,宜健脾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蒼朮、厚朴、陳皮、豬苓、澤瀉、赤茯苓、白朮、滑石、防風、梔子、木通、肉桂、甘草)加減。
3、慢性濕疹:多屬「血燥」型,皮膚會變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膚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澱、皮膚干而不濕。宜養血祛風,活血潤燥,方用四物消風湯(防風6,蟬蛻6,荊芥6,知母9,甘草6g,木通6,苦參9,地黃9,當歸9,石膏12,黑芝麻9,牛蒡子9,蒼朮9)加減。各期濕疹均配合有不同的外治湯液外塗。
●中藥外治法:
急性濕疹外用苦參30g土茯苓30g地膚子30g白鮮皮30g紫草30g黃芩30g黃連30g黃柏30g水煎外塗。
亞急性濕疹外用苦參30g土茯苓30g地膚子30g白鮮皮30g 丹參30g水煎外塗。
慢性濕疹外用苦參30g,地黃30g,當歸30g,地膚子30g水煎外塗。
●飲食調養: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建議濕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有助於濕疹的痊癒.
●生活調攝:避免生活節奏過快,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
推薦閱讀:
※初識中醫---針灸辨證
※【針灸】節氣灸——秋分
※人紀系列-針灸目錄
※20150813X診所視頻和筆記:李鶴,冬病夏治,三伏貼,艾灸,溫針灸
※自然力的智慧——五行針灸提高班分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