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丹道修鍊與養生學》節選——陳禾塬

(分享給有緣的朋友們。這些都是本人按照原書整理而成。希望看到以後感興趣、喜愛的朋友,可以買來原書閱讀、品味與收藏

。若其中有因本人疏忽而輸入的錯字沒有發現並改正的萬望糾正和諒解,謝謝。)

督脈:為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出自《素問.氣府論》:「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督」者,「都」也,以其為人體陽脈之總綱,故名。其循行路線,中醫認為,起於小腹內,從會陰部向後,行於脊里正中,上至頂部(風府),入於腦,上行頭頂,沿前額正中,到鼻柱下方及上齒。丹道修鍊家認為:督脈起於尾閭骨端長強穴下的會陰部,沿脊柱直上至頸項風府穴,脈氣入於腦內,上行顛頂,沿前額正中下行到鼻下方,至於上唇兌端穴而止。也有說起於下丹田,到上鵲橋止,又名前弦。

破譯《內景圖》的玄機

(一)關於命功和性功

道教修鍊內丹,分為命功和性功兩個階段。命功重在形體,故以煉精為主;性功重在精神,故以煉神為主。

那麼,《內景圖》應屬哪個階段、歸於什麼範疇呢?《內景圖》圖示、注文所揭示的武當山丹道修鍊家內丹修鍊秘訣,可做這樣劃分:其一為「丹道周天」,即屬命功;其二為「三田結丹」,主要屬於命功範疇,即煉精化氣,鍊氣化神應屬命功範疇,而煉神還虛則屬性功範疇。由此確認《內景圖》所揭示的健身延壽秘法雖是性命雙修的法訣,但更主要的還是闡明命功的修鍊方法。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把握了破譯《內景圖》的總鑰匙。

所謂命功,與性功相對,是指以調節人體呼吸為主,重在形體修鍊,進而培補元氣、元神的內丹功法。命,指腎精以及身軀有形物體。命功修鍊者,從形體修鍊入手,體健而精滿,精滿而氣足,氣足而神旺。所以其練功階梯大體有補虧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等階段。動功修鍊,要求大起大落,大開大合,伸筋拔骨,舒經通脈;靜功修鍊要求自呼自吸,似春沼魚,如百蟲蟄,灝氣融融,靈風習習,不濁不清,非口非鼻,無去無來,無出無入,返本還源。煉功時多為抱元守一,清修靜養,等待下丹田大葯出現而進入採藥育胎,養育丹元。如丹道周天功及各類強壯功、築基功等多屬命功,本書推薦《採氣功》,以採取大自然清氣,融合體內水谷精微和先天之氣,用以補填精虧,培補真氣;推薦《太乙五行樁》,以伸筋拔骨,舒經通脈,調和五臟,滋潤六腑,以便將所采之氣充養臟腑之神。所以此類功法在吐故納新,調暢氣機,益氣補元,調節臟腑功能等等方面效果是十分顯著的。當然,對於一般氣功修鍊者來說,命功修鍊主要強調「氣」的鍛煉,強調氣的培育、儲存、運行,重點在於促使人體內的「精氣」、「真氣」充實和使「內氣」循經運行等等。此一階段有利於促使人體絕對消除「亞健康」,實現真正健康。因此一般氣功修鍊者的命功修鍊與武當道士的此一階段補虧築基修鍊是基本相同的,但是接下去的修鍊可就大不一樣了。其中一支進入武術鍛煉,一支進入硬氣功訓練,一支進入軟氣功練習,一支進入傳統醫學研究,能保留下來從事丹道修鍊的已經是很少了。

所謂性功,與命功相對,是指以調節人的精神意識活動為主,輔以吐納導引、胎息辟穀的內丹功法。修鍊性功者,主要從鍊氣化神入手,漸次進入煉神階段,完全集中於意識活動的鍛煉。性功的修鍊多基於命功的修鍊,開始多從上丹田練起,或不加意念,任其自然,主張止念、息念、無念,內外兩忘,專事一處。要求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形無其形者,身空也;心無其心者,心空也。此類功法重在調和精神,使臟腑神旺,腦神安閑,所以此一階段尤其注重涵養道德,以便先天之氣各歸其元。武當山五龍宮流傳的《心性圖》和《修性篇》即屬此。對於一般養生功修鍊者來說,性功是指在練功時強調「意」的修鍊,這個「意」是指神意,即指大腦的意識、精神活動,強調意識、意念、意守和入靜,其中尤其注重人的品性修鍊,這與武當道士的丹道功法相去甚遠。

所謂性命雙修,是指道家將修性與修命相結合、同時修鍊的內丹功法。修性即修心,與禪宗的明心見性大致相同;修命即修術,即養氣鍊形,與儒家的修身養氣大同小異,非道教所特有。《性命圭旨》:「持戒、定、慧而虛其心,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保則命基永固,心虛則性體常明;性常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何死何生。」可見,命與精、氣、神相結合,以精為根,以氣為命,以神見性。此神乃識神,此性乃秉性。性與戒、定、慧相關聯,以戒為基,以定為度,以慧為真性。此神乃元神,此性乃真性。可見,武當丹道修鍊家也吸收了佛家的一些養生真諦。

道教內丹各派,均以性命兼修為宗旨。呂洞賓《敲爻歌》云:「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至於先修命抑或先修性,又有不同說法。北宗主張先性後命,性是主,命是賓。丘處機《丘祖語錄》云:「吾宗三分命功,七分性學,以後只稱性學,不得稱功。」南宗主張先命後性,張伯端《悟真篇.自序》云:「世間凡夫,卒難了悟,黃老悲其貪著,先以修命之術順其所欲,漸次導之於道。」故道以養性,術以延命,性命雙修,可達形神具妙,與道合真。

由此,我們再一次確認,《內景圖》所揭示的丹道秘法主要是命功修法,其中包含「丹道周天」修鍊之法和「三田結丹」的主要部分。而且在先修性還是先修命的步驟上,《內景圖》所揭示的丹道秘法也做了明確答覆,即先修命而後修性。如「降橋」、「氣喉」、「飧咽」,講的就是小周天運行中接通任督脈的「搭鵲橋」;「十二樓台藏秘訣」,講的就是呼吸吐納之秘訣;泥丸、中丹田、正丹田,講的就是三田聚氣、育胎、煉丹的初步功法;尾閭下關、夾脊中關、玉枕上關,講的就是通小周天時必須聚氣貫通的三個關隘等等。

(二)關於督脈三關

道教關於「三關」的論述有很多,基本歸納為三種說法:一是「前三關」,即印堂為上關、重樓為中關、絳宮為下關。《內景圖》中沒有這樣的標註。二是丹道修鍊的三個關鍵性階段,即煉精化炁為初關,煉炁化神為中關,煉神還虛為上關。顯然《內景圖》中也沒有這樣的標註或暗示。三是「外三關」,即以手、口、足為三關。《上清黃庭內景經.三關篇第十八》云:「三關之內精氣深,九微之內幽且陰。口為天關精神機,足為地關生命扉,手為人關把盛衰。」自然《內景圖》中也沒有這樣的標註或暗示。四是「女子三關」,指女子的乳溪、臍內、子宮三處,是女丹修鍊的三個重要部位。乳溪為女子丹田,臍內即為女子下丹田,子宮即女子血海。《女功正法》云:「功始上關乳溪,繼在中關臍內,終歸下元子宮。」顯然也不是《內景圖》中所指三關。五是「督脈三關」,指人體背部沿脊柱中線分布的三處關竅,即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所以也叫「後三關」。要想通過丹道修鍊達到周天開通,首先就是要衝開督脈三關。《內景圖》中所指三關,可以肯定地說,是指「後三關」。

《內景圖》中所指督脈三關,對於整個丹道修鍊來說,是理法上的要求;而對於貫通大周天來說,卻是技術上的要求。因為欲要貫通大周天,就必須首先貫通小周天;欲要獲得丹道修鍊的階段性成果,又必須首先開通大周天。所以貫通督脈三關既是丹道修鍊的基礎,也是丹道修鍊的關鍵性技術內容。張三丰說:「夫道者,其層次須知三候三關。」「急下手,采先天,靈藥一點透三關……玄中妙,妙中玄,河車搬運過三關。」至於督脈三關的名稱、具體位置等,《內景圖》是有明確標示的。如:在一片海洋之上,有一個城郭關隘,表示尾閭下關;在「織女運轉」的對應位置有一團火,這就是夾脊中關;在頭部後位,又繪有一個城郭關隘,表示玉枕上關,並標註為「靈峰之穴」。這與道家內丹經典是吻合的。陳攖寧批註《丘祖秘傳大丹直指(抄本)》中說:「尾閭關在背後夾脊下,脊骨盡頭處,其關通內腎之竅。直上至背後對內腎處,謂之夾脊雙關。又上至腦後,謂之玉枕關。三關通起一條髓路,號曰漕溪,又曰黃河,乃陽熏上升之路。」

所謂尾閭關,又稱龜尾,指督脈起始的第一關,位於脊椎末端,處於穀道的後上方,為後三關的第一關,即太守關。所謂夾脊關,指脊中穴,位於椎骨第十一節的下面,與內腎相對。一說與中丹田相對,一說兩肘尖連線與脊椎相交的位置,一說背部脊椎兩旁的穴位。現代中醫學則將其分為胸夾脊與腰夾脊。此為後三關的第二關,即轆轤關。所謂玉枕關,指腦後枕骨,位於玉枕穴之中間,前與鵲橋相對。一說在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凹陷處;一說在腦戶穴旁開1.5寸處。現代醫學認為在此有枕大神經分支和枕動、靜脈。此為後三關的第三關,即天谷關。至於如何貫通督脈三關及其作用在《內景圖》中尚未說明和標註,但在《修真圖》中已有明確標註和詳細說明,所以在此不再重複。

(三)關於丹道周天

《內景圖》的繪圖部分,總體上呈現出一個端坐修鍊內丹的人體側面形象,以山岩表示人體骨骼,以奔流而上的「漕溪」表示人體氣血,其中又在人體的對應位置描繪一些暗示性圖畫,從而表現出丹道修鍊家在修鍊中形成的一幅內景圖像。

在圖的最下部,有一男一女兩個兒童,正踩著「陰陽玄牝車」的車水輪子相顧嬉戲。女童隱喻奼女,男童隱喻嬰兒,各自代表陰陽。所謂奼女,乃丹道修鍊家的隱語。《周易參同契》上:「河上奼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塵埃。」明代蔣一彪《集解》引蜀彭曉云:「河上奼女者,真汞也,見火則飛騰,如鬼隱龍潛,莫知所往。」劉禹錫《送盧處士歸嵩山別業》詩:「葯爐燒奼女,酒瓮貯賢人。」又稱鉛為嬰兒,謂二者交合,乃結聖胎。崔希范《入葯鏡》滄溟(李攀龍)詩注曰:「奼女妖嬈性最靈,嬰兒二八正青春,黃婆媒合為夫婦,產出明珠無價珍。」

丹道修鍊家的金精玉液,也就是含有「金童玉女」的元精,不能從常人的「生門」而出,而要在其「玄牝之門」逆水而上,使元精元氣不泄不漏,並用「真意(元神)之火」烹煉之,進而不斷培補「真元之氣」,使之精滿氣足,為結丹打下基礎。這裡所說的真元之氣,因含有元精、元神、元氣、元血,精滿而強,氣足而壯,神旺而靈,所以它如同頑童一般,不斷地去撞擊那猶如「九重石鼓」般的尾閭關,直到把尾閭關撞開。接著真元之氣循行人體督脈又相繼貫通夾脊關、玉枕關,上至頭頂。一時間真元之氣布滿整個頭顱(包括皮肉脈絡層和顱內各組織),並緩緩向下浸潤,猶如「醍醐灌頂」。這一過程就是「坎水逆流」的真實寫照,正如《內景圖》下部批文所述:「眾妙之門何處求,機關撥轉水逆流,萬丈深潭應見底,甘泉湧起滿山頭。此長生之機要也。」以及《內景圖》上部批文所示:「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根。」

此時只是督脈之氣貫通,接著經「上鵲橋」(內齦交,舌根)與人體任脈相通。丹道修鍊家盤腿端坐,虛目之中有「白毫之光」用來「目觀鼻,鼻觀心」,冥冥之中似乎處於一片混沌的氤氳之中。再施以「綿若抽絲」甚至「胎息」的呼吸秘訣,以至真元之氣順利貫通「十二重樓」(氣喉,喉管),循人體任脈下行復歸「玄牝之門」,再接通「下鵲橋」(會陰,穀道),與人體督脈相通,從而使任督二脈形成迴路,真元之氣遍布全身。體內精氣旺盛,神意融融,如頑童之快活,如嬰兒之呼吸,最終達到回春延壽之目的。這就是丹道修鍊家對「丹道周天」的描述。

這一描述,在《內景圖》的上部繪圖中得到進一步「點化」,即在「白老頭子」的左右,各繪有一個圓圈,右邊為雙層圓圈,左邊為單線圓圈;在清宮如意館藏《內經(景)圖》中這兩個圓圈的形狀卻不同,即右邊的圓圈為黑色的球體,左邊的圓圈則為白色的球體;在武當拳法研究會整理的《內景圖》中這兩個圓圈卻都被繪成了放射性太陽狀,表現出刻版者對此圖案的理解不同。實際上,這裡點化我們,這是一幅「人體太極圖」。左右兩邊的球體各代表太極陰陽魚的「魚眼」,右邊的黑色球體代表陰,左邊的白色球體代表陽。同時任督脈在此繪成一個封閉性迴路,暗示著小周天的陰昇陽降,即指督脈之氣上行,任脈之氣下行。

武當丹道修鍊家的上述「丹道周天」功法,與丘處機《大丹直指.論河車》所論如出一轍:「元炁積聚丹田,上無路可通,只得下穿尾閭。由尾閭而夾脊、而玉枕、而泥丸,,則背後炁通也。前降之炁,愈引後升之炁,上而復下,下而復上。玄門所謂『河車運轉』、『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尊』者也。總之是任督二脈通。任起中極之下,上至咽喉,屬陰脈之海;督起少腹以下,至上鵲橋,屬陽脈之海。二脈通,則百脈皆通。」

這裡,丹道修鍊家的「丹道周天」與一般養生氣功修鍊家最大的不同,就是丹道修鍊家於清凈無為的內外環境中等待脾胃腐化水谷精微上輸於肺,肺將水谷精微融合大自然之清氣並通過逆式呼吸將其下輸於腎臟,腎臟通過納氣功能將肺輸送來的後天之氣與其自身的先天之氣融合,進而使人的元精元氣得到充養,又通過元神的下照,下丹田的鼎爐中盛有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的混元體,在元神下照的自行熏蒸中,不斷生髮出真元之氣,而且越聚越多,越是要注意藏精保元,待真氣聚滿之後,任其自己去貫通「三關」,從而才有「醍醐灌頂」之妙。而一般養生氣功修鍊家習慣於使用意念去導引、引領內氣,甚至使用很多小巧門去貫通「三關」和大小周天,從而達到養生延命之目的。當然一般養生氣功修鍊家的一些小巧門並非百無一用,我們在後邊的功法介紹中還要集中、詳細、有所選擇地加以探討,這裡恕不贅述。

(四)關於三田結丹

武當丹道修鍊家的煉丹意志,猶如鐵牛(意念)耕地(意守丹田),始終不渝,這樣才能「種金錢」(炁:體內真元之氣),結「金丹」(內丹),最終長生久視,到達「紫虛之天」。

內丹家依據《老子》及《周易》陰陽八卦學說,建立了內丹修鍊的理論和方法。他們認為,《老子》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是順行。修鍊內丹則要逆而行之,方使萬物合而為三(精、氣、神),三複化為二(鉛汞、坎離或叫陰陽),二復歸於一(即「聖胎」或「金丹」),從而達到重返本源,常住永生的目的。

又因漢河上公所作《無極圖》,經陳摶傳火龍,火龍傳張三丰,從而奠定了武當山丹道修鍊的「順則生人,逆則成仙」的修真理法和「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基本步驟,從而形成了武當山丹道修鍊的基本骨架。武當丹道修鍊家根據上述方法和理論,歸納、總結出了「三田結丹」的內丹修鍊方法,應當是武當文化的精髓,也應當是我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將會成為人類養生長壽文化的核心內容。當然我們僅停留在淺層文化現象的研究上,意義不是很大。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其方法理論和技術體系,而「三田結丹」正是這一方法理論和技術體系的核心內容,其遵循的原則自然也是尊崇「逆行修鍊」的方法和步驟。

第一階段:築基,包括丹道周天中的「補虧築基」。築基為基本功,重在填虧補虛。由於人生勞心損力,先天元精、元炁、元神多有虧損,不宜驟然煉丹。而應先行補虧,以達到精全、氣全、神全。基礎堅固,方可煉精化炁。武當丹道修鍊家在此一階段通過動功「太極球」、「卧功」和靜功「丹道周天」來實現填虧補虛。本書所介紹的《採氣圖》和《太乙五行樁》也屬於這一類功法。

所謂補虧,即補益精氣,使之達到青年人的健康標準。主要是針對童體已破,精氣神有所虧損者所言。《靈寶畢法》云:「十年之損,一年用功補之,名曰採補還丹。」精氣補足的標誌,是說煉丹者回復到了16歲未漏精之前的生理特徵,男不漏精,女斷月經。若修鍊者有疾病,補虧的第一步則須先治病,通過藥物、一般氣功,或武當「太極拳」、「太極球」、「睡卧功」及靜功,治好各種疾病,使身體健壯,精氣充足,從而為「煉精化氣」下一階段的修鍊做好物質準備。

補虧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叩齒漱液,吞津生精的方法運用,從而達到積精累氣的階段性目標。每當行功之中,常有津液(唾液)產生,千萬不要隨意吐掉。而要將津液鼓漱吞咽下行至下丹田並加以烹煉,以加速補益精氣的目的。如果沒有津液產生,就應當使用一些小竅門加以解決,如「赤龍攪海」,以舌在口中攪動,使其生出津液;或如「龜縮鼻息」,即通過伸縮舌頭,使舌下的兩個腺孔打開並排除津液。《修真圖》中曾告訴我們,「舌下有兩孔,左為玄膺,右為澧泉」;張三丰《玄機直講.返還證驗說》云:「舌根下又有兩穴,左為丹井,右為石泉,此正是廉泉穴」;而且又有中醫理論告訴我們,左生津而濡臟腑,右生液而澤體外。所以煉丹人有「惜精如命」、「津液生精」等說法。

此一階段的修鍊秘訣,是由《內景圖》的上部所繪「天池」(只有圖而沒有「天池」圖注)、十二層塔樓等圖示,以及「升法之源」、「氣喉」、「降橋」、「十二樓台藏秘訣」等圖注文字加以暗示的。

第二階段:下丹田「煉精化炁」,即運轉丹道周天,使真元之氣循環往複於任督二脈,並將精、氣、神「三味葯」放在下丹田中反覆烹煉。所以《內景圖》在這裡繪畫出丹鼎旺火,暗示煉丹人在此要加大意火。經過陰昇陽降,文武火候,元精元氣即可凝成大葯(炁),即所謂「玄牝」。這樣說讀者很難讀懂,正是道門內口傳心授之所在。這一階段又稱「初關」,即於靜定恍惚之中採取第一階段所聚真元之氣,行河車運轉,即將真元之氣運轉於全身臟腑經絡,以便在大周天運轉到一定時候,出現全身通透,三花聚頂。大周天一般運轉360次,有如地球一年360天繞日一周,所以才稱得上「大周天」。這一階段,包括採藥、封固、沐浴溫養等功夫。此時只需以真意微微寂照住那個丹田中氣,並用餘光普照於下丹田之中、兩腎之間的虛境,以便觀察黃芽白雪之內景變化,待陽光三現,大葯煉就,聖胎形成,便可進入「中關」。

在《內景圖》的下部,即下丹田位繪製一個圓鼎,稱為「丹鼎」、「水火交接地」。丹鼎內烹煉的熱氣之中升騰著4個小小的太極球。太極球環繞著「丹母」飄忽不定,形成一個「太極環」,並繼續被意火烹煉著。我們將這個太極環稱之為「炁」,也是「鐵牛耕地」所種的「金錢」。同時在「正丹田」的對應位,繪有一片樹林,一般認為是「鐵牛耕地」的田上樹蔭,沒有特殊隱喻。實際上,這片樹林向我們暗示,它們是「金花樹」,「花似黃金苞不大」。還在一片「金花樹」前繪有「織女運轉」,從而點化我們:織女正將這些「金花」源源不斷地運轉到中丹田,以便鍊氣化神。「金花樹」在武當山又稱「沖虛庵」,這足以說明武當山古神道的宮觀廟堂的設置與武當丹道修鍊的步驟是暗合的,而且無一不是對丹道修鍊的提示。

這一階段的修鍊秘訣全部隱含在「正丹田」對應位的批文中,即:「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穿。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白頭老子眉重地,碧眼胡僧手托天。若問此玄玄會得,此玄玄外更無玄。」意即:堅定執著的意念像「鐵牛」一般,反反覆復地「勤耕」——堅守丹田處,久而久之丹田中便會種下一粒粒「金錢」、「大葯」,即「炁」;真元之氣(炁)這個「刻石兒童」不斷地把那代表水、木、金、火、土等五行的心、腎、膽、肺、肝等「五藏神」貫穿起來。經過修鍊凝結成小小的「一粒粟」,即「金丹」,它包含著「真陰」、「真陽」的大世界。沒有鼎蓋的「半升鐺內」反覆地在下丹田與上丹田之間烹煉著「金丹」,鼎內的熱氣升騰,猶如雲霧翻滾直達頭頂。煉丹人盤腿端坐,眼帘垂地,虛目中一片白毫之光,猶如白髮老人「眉垂地」。丹道修鍊家的「搭手印」,加速了內氣發動和貫通周天;「搭手印」中所生藍光,如同「碧眼胡僧」上接垂地白光,水火相接,喜結金丹。如問此中玄妙如何獲得,除了靜中內守體悟之外,沒有任何外求的方法。

這段批文雖然超越了「初關」煉法的範圍,但其主旨還是「煉精化炁」,即圍繞著「煉精化炁」這一主題,所做的圖示、圖注。

第三階段:中丹田「煉炁化神」,就是將真元之氣歸於各個臟腑之中,以養臟腑之元神,為下一步的「煉神還虛」做準備。但是對於煉丹來說,需要有一個煉丹過程的連續性,所以還必須接著第二階段往下走,即在第三階段需要煉去「金錢」、「大葯」的陰質,使之成為純陽之金丹,而且純陽之氣越來越純,金丹越來越小,越來越金光燦爛,最後才能達到泥丸之中。即經過反反覆復的大周天運轉,第二階段便會產下聖胎;再經過本階段在中丹田和下丹田反反覆復烹煉至聖胎的陰質漸盡,元神與元炁凝結成一個丹坯;由於丹坯已經在聖胎的基礎上去掉了部分陰質,所以丹坯又比聖胎要小一些;又由於丹坯在「七返九還」的修鍊中變得越來越純,最後才能成為真正的金丹。因此這段丹法以中丹田為鼎,下丹田為爐進行烹煉,故稱為小爐鼎,大周天。

煉炁化神階段又稱為「中關」。這一階段分大葯服食和守中過關兩段功夫。所謂大葯服食,是說已經煉就的聖胎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繼續採藥、溫養,並一次次地封固、沐浴,這就需要不斷地採取丹藥,即元精、元氣、元神,來沐浴溫養,一直到聖胎成熟;再經過「大周天」的反覆烹煉和「七返九還」的長期修鍊,最後使葯變為胎,胎變為坯,坯變為丹;隨著金丹的不斷純化,純陽者輕而上升,一點「純陽」落入黃庭,這就是「大葯服食」,也叫「金丹服食」。行功時間,一般是分三個階段過三關,即「百日築基」、「十月胎熟」、「九年丹成」。這一階段是跨越「十月關」和「九年關」的關鍵時段,所以必須「守中過關」即意守中丹田,只需以真意微微寂照住那個落入黃庭的「一點純陽」,如日之照臨下土即可;並用餘光普照於中下二田之間的虛境,以便觀察出金丹的變化情況。

在《內景圖》的中部,繪有「牛郎橋星」、「織女運轉」,並以「刻石童兒」暗示真元之炁,以圖表示用真元之炁貫穿、滋養「五臟神」,正是隱喻了鍊氣化神的訣竅。

結合《內景圖》,上述丹法可做如下描述:第二階段凝成的真元之炁,或曰「金錢」,或曰「大葯」,再放在中丹田這個「半升鐺內」烹煉,不斷除去陰質,所生真元之炁經「牛郎橋星」這個「刻石兒童」貫通於「五臟神」,即「心神名丹元字守靈,肺神皓華字虛成,肝神龍煙字含明,膽神龍曜字威明,腎神名玄冥字育嬰」。所煉之炁不足以化神,自然通過「織女運轉」源源不斷地、反覆地向「刻石兒童」輸送「金錢」、「大葯」。「大葯」的陰質消盡,與元神凝結為「金丹」。「金丹」即成。可謂:牛郎橋星中丹田,織女運轉下丹田,兩丹之間反覆煉,化神還虛五臟元。

這一階段的修鍊秘訣主要隱藏在中丹田對應位的一段批文中:「我家耑種自家田,可育靈苗活萬年。花似黃金苞不大,子如玉粒果皆圓。栽培全藉中宮土,灌溉需憑上谷泉。有朝一日功行滿,便是蓬萊大羅仙。」其意為:丹道修鍊家只要專心一志地意守自己的丹田處,就可培育出靈苗、黃芽。果真如此,則可長生不老,延壽萬年。丹田處的靈苗、黃芽,色如黃金,其子如「一粒黍珠」,顆粒如「金丹」。若要栽培這顆靈苗、黃芽,全憑中央戊己土,精心扶植培育,並且常需口中津液這樣的「上谷之泉」,鼓漱吞入丹田加以灌溉。一旦順利實現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各個階段的修鍊成果,便會享盡蓬萊仙境、大羅天上的奇景妙境。

同樣此段批文亦超越了這一階段的丹法範圍,但其主旨乃是隱喻了「煉炁化神」的要求、過程和方法。

第四階段:上丹田「煉神還虛」,即要對成熟的「金丹」精心呵護,沐浴溫養,達到虛寂無為,由有入無,復還虛空。這一階段又稱「上關」,就是金丹、「陽神」歸於「無」的階段,是武當丹道修鍊之大成階段。此時,精氣神三寶經過百日、十月、九年的合煉,只剩下元神了。我們只需要對元神進行沐浴溫養就行,也就是說,在修鍊方法上只需要虛靜無為,常定常覺,寂定觀照,一切歸於自然,自己的形體、氣血均已沒有了運動變化,只有元神在「強健」、「靈動」,並最終達到陽神出遊,進入「煉虛合道」階段。煉神還虛之功,被武當丹道修鍊家歸類為「性功」。其實性功的修鍊在每一階段都存在,只是這一階段的修鍊更集中、更顯著、更典型罷了。

「煉神還虛」的修鍊方法與前三階段有著很大區別,也是命功與性功的根本區別。《靈寶畢法》將這一階段分為朝元煉炁,內觀交換,超脫分形三節功。其修鍊方法為:先將在中丹田中煉就的純陽金丹遷就於上丹田泥丸宮中,然後以真意微微溫養,至3年,再煉3年「金丹返還」之功,然後陽神成就。「陽神」即已受到控制,就要練習「出神」;「出神」煉就,標誌著「煉神合道」的結束。

在《內景圖》的上部,即頭頂部位繪有一個小圓球體,隱喻泥丸宮中有「一粒粟」。其上有一句注文,即「一粒粟中藏世界」。這個「一粒粟」即是煉就的「金丹」,經過沐浴溫養,即可復還虛空,即陽神出遊,進入紫虛之天而合於大道。武當丹道修鍊家追求成仙飛升,其實是陽神的飛升,並不是肉體的飛升。即使是道教的宗教信仰相信、追求、宣傳「得道飛升」,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筆者自然不能附和。但達到煉神還虛階段,確實能使人體健康步入一個新的境界,使人經常處於無比愉悅的狀態中,而且從已「修成正果」的丹道修鍊家考察,確實能使人延年益壽,這是其他任何一種養生和延年益壽的方法,都無法與之媲美的。

此一階段的修鍊秘訣主要隱含在《內經圖》的「題注」或上丹田所處位置附近的4句批文,即:「法藏云:紺目澄清四大海,白毫宛轉至須彌。慈氏云:眉間常放白毫光,能滅眾生轉輪苦。」意即唐代高僧法藏說:坐禪時自然有一片白毫光氳氤宛轉的展布在虛眯著的眼帘下,久視著清亮的血海、氣海、髓海、水谷等人體四大海,一片甘露升至頭頂,並很快潤澤全身。佛家大師常說:如能端坐法壇,吃齋念佛,雙眉之間的天目穴常放白毫之光,不僅自己可以成佛,而且可以超度芸芸眾生的輪迴之苦。

上述「三田結丹」之法,與丘處機《大丹直指》所云正相符合:「金丹之秘,在於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潛於頂;命者地也,常潛於臍。頂者性根也,臍者命根也。」

一陰真君《還丹歌》注

【原文】

北方正氣為河車,東方甲乙名金砂。兩情含養歸一體,朱雀調養生金華。金華生出天地寶,人會此宮真正道。子稱虎,卯為龍,龍虎相生自合同。龍居震位當其八,虎數元生在一宮。采有日,取有時,世人用之而不知。收取氣候若差錯,萬般工力徒勞施。至神至聖極容易,先向宮中求鼎器,溫養火候審陰陽,安排爐室須擇地。不得地,莫妄為,切須隱密審護持。保守莫泄天地機,此葯變化不思議,陽真砂,陰真汞,時人求之莫妄動。無質生質是還丹,凡汞凡砂不勞弄。逢此訣,會此言,煉之餌之成真仙。

【陳摶譯文】

北方正氣為河車:

北方黑帝,極尊也。人之下元,陰也。正氣者,屬水,人之血也。河車者,北方氣流歸南方,以火煉水成塵,得變為河車,下元精也。北方黑,屬水,人之腎也。腎為人生根本,分作日月之精,虛無之氣。腎旺即化為赤子也。

東方甲乙名金砂:

東方為青帝,主肝。甲乙者,以北方水,南方火,火生於木,以水養之,鬱郁生於青翠,故曰甲乙也,屬木,主人丹田也。生金砂者,令天下水有恆河,只如漢江之水、嘉陵之江中,自生金砂,工人淘取,煉成黃金也。故又法以采於人身者,居上丹田,有屋宅,號為玉泉洞,洞中有玉泉水,名為清凈源,采之功志,名號大功德神水,不知涯岸,納至下丹田,日久自結為砂。

兩情含養歸一體:

兩者陰陽也。天為陽,地為陰,左為陽,右為陰。陰陽者,夫妻也。在身上丹田為陽,下屬陰,含養四時,運動五行,天地交感,百物自生。日含月自然光明,月含日自然生星宿。夫順妻和,遂生男女。今以法采上丹田大功德神水,修鍊納至下元玉室含運。

朱雀調養生金華:

朱雀者,火也。在地者,南方丙丁火。在天者,熒惑星也。在地為火,在人為心。其火生滅由人。大包天地,細入毫釐,制之則止,放之則狂。經中呼為明火。調運者,修鍊為泥,以火燒作瓷瓦,千萬年不朽。木以燒作炭,在土中,以得千萬年,其炭還在。人以調伏,采上丹田玉泉中水,以心火修鍊之,入下丹田,鎖之玉牢之關。玉牢之關,別有陰丹之法,自然別生其魂。日月久深,自然色煥以結成,號曰金池也。太丹訣云:金父木母真鉛汞也。鉛含五彩,屬北方水;水中有金,金作堤防,故號金華。

金華生出天地寶:

金華者,似漢江之水,金砂自然生其中也。采丹於水中,居人下部精室之中,日久水中精成金,塵自然為珠,以號水中火出。又一法:留下部之精,以心火運轉居上元,自然結為珠,居泥丸宮,以號火中出水。故《黃庭外景玉經》云:「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也。

人會此言真正道:

會者,非凡人。人不信道。道號虛無。故經曰:大道非常道,道如虛空無所依。訣云:如魚在水,不見其水;人處道中,不見其道。龍不見其山石,鬼不見其土。此言者,豈妄說也?真正道者,人之精華也。多失泄於婦女,即生男女。更面貌形神,真似父母,根性若也。結留住在己身。又采上元之水,用合下田為丹,名曰珍寶。故《陰符經》云:陰陽相推,自然調和。人會此言,真正道畢矣。

子稱虎,卯為龍,龍虎相生自合同:

此二語,兩支事。子虎者,屬陰。陰者屬女,女之水性,故號北方壬癸。此是水之位。黃帝訣云:呼之為黑鉛,能伏汞為砂。若人得真道,入陽丹田以用之,子後午前是也。龍屬木。木者東方木,訣雲汞也。汞者屬火,又呼為水銀是也。一雲綠水銀。若有葯制伏得伏火,即成世寶。若人身中,即精華是也。訣云:以陰煉陽,其真可長。其法須在一支,屬陰也。丹論云:「陽動不能伏,陰殺不可伏」也。若養之令伏,陰死陽生。生者如水銀伏火,以成世寶。陽汞伏於陰不動,定為身寶。故經雲;就養靈柯不復枯,閉塞命門保玉都。舌上采結,行之子後午前。采上玉泉中水,亦曰陽汞;將含陰時采者,鉛水號曰雙龍虎。故《天豐上經》云:始青之下月與日,兩物相和合成一,出彼玉池入金室,人各有之慎勿失。子若得之萬事畢。豈在於外乎?

龍居震位當其八,虎數元生在一宮:

此是朔至望行之。采上法,行道增魂。從望至晦減之,益魄也。男八歲齒生,十六為之中,十歲已下得法修真為上,余並得屍解者也。

采有日,取有時:

上法行之,取避晦望朔。起下法者,候天上月圓,入神遍體,采之日月,順則有時,子後午前,卯是也。采陰氣歸上泥丸宮。故經云:「溉養靈柯不復枯」也。雖不施精,亦還美。日日於珠常為大空。空無可望可為。空中有物無其空。是陰氣轉上歸泥丸宮,卻取玉池中水灌入下丹田金室之中。其元頭來,人亦不知從何處來,去歸何處,方位安排哪裡?各有神化,日久自然變為寶珠。所以人皆不死是也。故經云:大道無形也。

世人用之而不知。收取氣候若差錯,萬般工力徒勞施:

或遇天地禁忌,安排不知去處;或值陰戶不開,取意行為害,令人速衰老也。故云:得一之時崑崙後,雖當截舌不忽道。妄言傳於世人,必定流血身先天。法文若常人,則不可受也。其文傳在太一宮。經云:太一有君,皆雲在心。景中不思議,誰能得見?不可度量也。居人頭,為崑崙上宮室,神明居泊,各有室宅。自項上至頭,自佔九宮,其神各有名字。在太一上索靈中,別有要文。至下臍室,別有三宮,此依前十二宮,各有樓台。故《內景經》云:「內有重樓十二級」,此是也。又丹田有十二樓,應十二時,用轉法也。

至神至聖極容易:

智者其采二件葯在身,雖不知涯岸,身有神明知也。但人只以浮花,皆不知變化,故云:知長生道,敵隔萬山。是知,凡間世人,不可知也。求宮中者,向身上十二宮求覓,方知大道之鼎器者神聖也。

先向宮中求鼎器:

其法不傳,不可露天文。故道經云: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是為人生下緣天地,人須皆近驕奢富貴,不尋於大道也。

溫養火候審陰陽:

溫養者,令人無喜怒也。火候者,以心火四季之月,加減行之兩數。其法在口傳。養陰陽者,別識真陰真陽,居人二命,采合為命級從。歌云:二物同一體。

安排爐室須擇地:

安排者,采上真氣水,安於下元,採下陰氣水,連於上元。安排各著爐室,自神化之功。若安排不著去處,於身有禍。爐室者,妙法在女,別在陰丹。一丹訣上法:爐室者,以身口為爐也。灶者,以宮室為灶是也。破不堪使用者,是人用過者;弊物不堪使用,是已不中也。房中至甚五級者,大肥不堪用,大瘦不堪用。道三合五級者,是十五已上,二十已下,是中道人氣。二十已上,並是不堪使用。可用,須借其氣合汞者,方住,以無制之,被鬼神偷他也。上擇地者,是知宮室時候。

不得地,莫妄為:

凡欲煉其陰者,若不依前說年紀人及鼎器之物,不可成寶。不及年借氣用之,即得暫住,有卻患除魔之功。又不得上救助之力也。若在法度,須不失度,數行之,少年成寶也。若只欲取意行之,萬無一成也。

切須隱密審護持:

凡欲行道,靜隱閑居,導引,叩齒,集神,握固,平坐,密而行之。護持者,減食少語,莫喜怒。

保守莫泄天地機:

保守者,盡一身之行用。若行年十歲,頭尾至心行用,久即慢易,有頭無尾,定虛費工夫也。千萬不成矣!

此葯變化不思議:

其服藥之功,九年不失候,增減十六兩數足,功滿三千,行有八百,藥方成易矣。天不能殺,地不能埋,其功不可思議。注天地有變化,其身堅固,其功有三上者,得上仙;中下者,只得屍解也。

陽真砂:

下元陰精法結為砂。上元陰時采者沉以為砂,屬陽氣。

陰真汞:

上元氣結成寶,下元氣入崑崙泥丸注為珠,可照三千大千世界矣。

時人求之莫妄動:

世人多取玉金八石、諸般草木燒之,要覓大還丹,豈不妄也。

無質生質是還丹:

從無入有,從有入無,將無質氣結為陰氣,交感是也。大丹無葯,五行真氣是矣。

凡汞凡砂不勞弄:

世人取砂銀為汞,取朱銅鐵為砂是也。若將此求道,不成也。

逢此訣,會此言,煉之餌之成真仙:

若逢此歌,免妄為諸事。遂默心修鍊。靜意保持,不退初心,勤進前志,方乃煉之、餌之成真仙耳!

二張三丰注呂祖《百字碑》1

【原文】

養炁2忘言守3,降心4為不為5。動靜6知宗祖7,無事更尋誰8。真常9須應物10,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往,性11往炁自回。炁回丹12自結,壺中13配坎離14。陰陽生反覆,普化15一聲雷16。白雲17朝頂上18,甘露19灑須彌20。自飲長生酒21,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22,明通23造化機24。都來二十句25,端的上天梯26。

【注釋】

1.《百字碑》:此碑有許多版本,且個別字有所不同,注釋也大相徑庭,本書選用了《張三丰全集》中的百字碑原文,並以張三丰注釋為主,加入筆者的所感所悟。

2.炁:與氣有所區別,指人體內先天之氣,有時也稱真氣、元氣,而非呼吸之氣。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說:「人慾壽,乃當愛炁。」「人有炁即有神,炁絕即神亡。」張伯端《悟真篇》曰:「道從虛無生一炁,又從一炁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可見,先天之炁,乃原始祖炁,構成萬物的始基物質,丹道修鍊家即采之入丹田,謂之採藥。而後天之氣為呼吸之氣,一呼一吸,一往一來的內運之氣。正所謂「藏則為炁,形則為氣」。

3.忘言守:指忘卻了修道真言,除去一切雜念,抱元守一,直入坐忘境界。剛開始要謹記祖師們內丹修鍊的真訣,但久而久之,就連祖師的真言也要泯忘,處於杳杳冥冥、恍恍惚惚之中;就是守於何處,也恍惚了,處於一片虛無之中。

4.降心:指降服心念。內丹修鍊要求垂簾塞兌,無思無慮,歸於虛極靜篤。

5.為不為:為,即丹道修鍊之為;不為,即丹道修鍊中的清靜無為。故「為不為」,即處於為與不為之間,有與無之間,虛與實之間,陰與陽之間,那裡是一片混沌。

6.動靜:為丹道修鍊的真消息,是宇宙萬物變化的根本法則。《朱子.近思錄》云:「無極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復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陽分陰,兩儀立焉。陰陽變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順布,四時行焉。」動靜二字又可解釋為男女,即「男動女靜」。

7.宗祖:指先天祖炁,即先天本源,先天本性。只有在靜極生動,陰陽變換之中,才能察知先天祖炁。

8.無事更尋誰:當你通過「忘」、「降心」、「無為」,察知到「宗祖」,歸於先天虛無之妙境,自然就「無事」了,更不需要再去尋求什麼,如果你去尋求,那就是「作繭自縛」。

9.真常:身心虛無謂之真,真性不動謂之常。《常清靜妙經》曰:「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可見,真常就是真虛無,常清靜,不為外物所動。

10.須應物:內固修鍊當然重要,但還必須學會對外應接事物,才能處置裕如,修成實力。這也是磨鍊自性,修成大道的方法和途徑。應物,即應接外部事物。

11.性:指真性、天性。《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吃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12.丹:指丹道修鍊中在體內產生的內丹,有時也說金丹、大丹。

13.壺中:指下丹田。李白《下途歸石門舊居》詩云:「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

14.坎離:指內丹修鍊的兩種基本藥物,坎為水以喻腎炁,腎炁濁而為交感情,清則為元精,即腎之元炁;離為火以喻心神,心神濁則為身心疲憊,清則為元神,即心之元性。故配坎離,即心腎交,水火濟,陰陽合,而返先天純陽之過程。

15.普化:即點化之意,人體修鍊中炁行於四肢百骸無處不到,無處不點化,故為普化。

16.雷:《周易.說卦傳》(第十一篇):「震為雷,為龍。」其卦象為:象徵著大地的坤卦之下,一陽震動。此一陽震動,一路升騰,震天動地,點化了四肢百骸的各個穴竅,從而為大小周天暢通做好準備。

17.白云:喻指人體元精在「鼎爐」中經過神意的烹煉,而產生的內炁蒸騰向上,猶如白雲升騰。白者,喻其純;雲者,喻炁之體、丹之葯也。

18.頂上:即頭頂之上,有時也指崑崙頂,喻指泥丸宮。

19.甘露:即指天酒,這裡則是丹道修鍊中的一陽點化而產生的陰液直達頭頂,而後涌遍全身,猶如醍醐灌頂般酣暢。因自頂而下,所以謂之天酒。《太平御覽.瑞應圖》曰:「甘露者,美露也。神靈之精,仁瑞之澤,其凝如脂,其甘如飴,一名膏露,一名天酒。」

20.須彌:梵文Sumeru的略稱,意譯為「妙高」。它是古印度傳說中的山名,古印度人以它為世界之中心,日月環繞此山迴旋出沒,三界諸天也依之層層建立,它的西方有東勝身、南贍部、西牛貨、北俱盧四個洲,人們居住的地方為南贍部洲。內丹修鍊則借用須彌一詞作為意想中人體內的最高頂,即頭頂部,為九真所居。

21.長生酒:指內丹修鍊中口裡產生的津液,即元炁所化津液,吞之以生精。故道教視津液為至寶,其味甘美無比,常口咽津液可長生不老。到了丹道修鍊的深層次,長生酒則指元陽點化而生的陰液,那是絕對不能隨意吐掉的。

22.無弦曲:指人體內景所生韻律。得丹之後,體內景象萬千,韻體滔滔,靜心體察,如視仙境,如聞天樂。故曰「無弦曲」。

23.明通:明白,通達。

24.造化機:天地生化之奧妙。內丹修鍊喻人體為「小天地」、「小宇宙」,故指人體內景變化之奧秘。

25.二十句:即《百字碑》所述文字為20句100字。

26.天梯:登臨仙界之梯。

【譯文】

養炁忘言守修鍊丹道的人要先養炁,所養之氣為先天真一之氣,不是呼吸出入之氣,而是未生天地之先、無邊無涯的源氣。《周易》中稱為無極之氣。此氣是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的本源之氣,是我們人類真正的宗祖。而養氣的方法重在忘言守一。忘言則氣不散,守一則神不出。訣曰:緘舌靜、抱神定。

降心為不為凡人之心,動蕩不已,追逐外物;而修行人心欲入靜,必須制心,制心先制眼。眼者,心之門戶,須要垂簾塞兌。以心為「慧劍」,外界事物無益於我,無損於我,何必有此思慮?訣云:「以眼視鼻,以鼻視臍,上下相顧,心腹相依,著意玄關,便可降伏思慮。」

動靜知宗祖動靜者,一陰一陽;宗祖者,生身之處也。修行人當知父母未生之前.即玄牝也。生身之處即是先天,亦稱為「太極」。一身上下,乾坤、八封、五行、四象聚會之處,乃天地未判之先,一點靈光而成,即六極也。心之下,腎之上,彷彿之內,念頭無息,所起之處,即是宗祖所謂動靜者。調和真氣,安理真元也。蓋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即闔戶之謂坤,辟戶之謂乾,呼則龍吟雲起,吸則虎嘯風生。一闔一辟,一動一靜,貴乎心意不動,任其真息往來,綿綿若存。調息至無息之息,打成一片,斯神可凝,丹可就矣。

無事更尋誰若能養氣忘言守,降伏身心,神歸氣穴,意注規中,混融一氣,如雞抱卵,如龍養珠,念茲在茲,須臾不離,日久工深,自然現出黍米之珠,光耀如是日,點化元神,靈明莫測,即此是也。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此道乃真常之道以應事易於昏迷,故接物不可迷於塵事。若不應接,則空寂虛無。要在「大造爐」中鍛煉,「大隱隱於市」。自古丹道大家無不以「教化」身份大隱於市。須要來則應之,事去不留,光明正大,乃是不迷,真性清靜,元神凝結。訣曰: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

不迷性自往,性往氣同回凡人性烈如火,喜怒哀樂,愛惡欲憎,變態無常。但有觸動。便生妄想,難以靜性。必要有真懲忿則火降,真寡慾則火升。身不動名曰煉精,煉精則虎嘯,元神凝固。心不動名曰鍊氣,鍊氣則龍吟,元氣存守。念不動名曰煉神,煉神則二氣交,三元混,元氣自回矣。三元者,元精、元氣、元神也。二氣者,陰陽也。修行人應物不迷,則元神自歸,本性自住矣。性住則身中先天之氣自回,復命歸根,有何難哉?訣曰:迴光返照,一心中存。內想不出,外想不入。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修鍊丹道之人的性不迷塵事,則氣能自回。果真如此,就會見二氣升降於中宮,陰陽配合于丹鼎,而且忽覺腎中一縷熱氣,上衝心府。情來歸性,如夫婦配合。如痴如醉,二氣氤氳,結成丹質。而氣穴中水火相交,循環不已,則神御氣,氣留形,不必雜本,自然長生。訣曰:「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直至丹田氣滿,結成刀圭也。

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功夫到此,神不外馳,氣不外泄、神歸氣穴,坎離已交,愈加猛烈精進。致虛之極,守靜之篤,身靜於杳冥之中,心澄於無何有之鄉。則真息自住,百脈自停,日月停景,璇璣不行。太極靜而生動,陽於西南之坤,坤即腹也,又名曲江。忽然一點靈光,如黍米之大,即葯生消息也。赫然光透,兩腎如湯煎,膀胱如火炙,腹中如烈風之吼,腹內如震雷之聲,現復卦天根現也。天根現.則固心王。以神助之,則其氣如火。逼金上行,穿過尾間,輕輕送,默默舉,一團和氣,如雷之震,上升泥丸,周身踴躍,即天風姤卦也。由月窟至印堂,眉中漏出。元光即太極,動而生陰,化成神水甘露,內有黍米之珠,落在黃庭之中,點我離中靈汞,結成聖相之體.行周火候一度,烹之煉之,丹自結矣。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到此地位,葯即得矣。二氣結刀圭,關竅開通,火降水升,一氣周流。從太極中,動天根,過玄谷關,升二十四椎骨節,至天谷關。月窟陰生,香甜美味,降下重樓,無休無息,名曰甘露灑須彌。訣曰:「甘露滿口,以目送之,以意迎之,送與丹釜,凝結元氣以養之。」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養氣到此,骨節已開,神水不住上下周流,往來不息,時時吞咽,謂之長生酒。訣曰:「流珠灌養靈根性,修行之人知不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功夫到此,耳聽仙樂之音,又有鐘鼓之韻,五氣朝元,三花聚頂,如晚鴉來棲之狀。心田開朗,智慧自生,明通三教經書,默悟前身根本,預知未來休咎。大地山河,如在掌中,目視萬里,已得大通之妙,此乃實有也。吾行實到此際,若有虛言,以誤後學,天必誅之。遇之不行,罪遭天譴,非與師遇,此事難知。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自養氣忘言至此20句,皆是呂祖真正口訣,工夫無半點虛偽,乃修行上天之階梯。得悟此訣與注者,可急行之。勿妄漏泄,勿示匪人,以遭天譴。珍重奉行,克登天闕。

三陳摶《華山十二睡功總訣》注釋1

【原文】 

夫學道修真之士若習睡功玄訣者,於日間及夜靜無事之時,或一陽來之候2,端身正坐,叩齒三十六通,逐一喚集身中諸神3,然後鬆寬衣帶而側卧之。訣在閉兌4,目半垂簾、赤龍頭5胝6上齶,並膝收一足,十指7如鉤,陰陽8歸竅,是外日月交光9也。然後一手搯劍訣10掩生門11,一手搯劍訣12曲肱13而枕之,以眼對鼻,匕14對生門,合齒15,開天門16,閉地戶17,心目內視,坎離會合18,是內日月交精19也。功法鹿之運督20、鶴之養胎21,龜之喘息22。夫人之晝夜有一萬三千五百息,行八萬四千里氣23,是應天地造化,悉在玄關24橐龠25。使思慮神26歸於元神27,內葯28也。內為體,外為用。體則合精於內,用則法光於外。使內外打成一塊,方是八道29工夫。行到此際,六賊30自然消滅,五行自然攢簇31,火候32自然升降,醖33就真液34,澆養靈根35。故曰:玄牝36通一口,睡之飲春酒37。朝暮謹行特38(持),真陽39永不走。凡睡之功畢,起時揩摩心地40,次揩41兩眼,則心身舒暢。

【注釋】

1.華山十二睡功總訣:據傳,陳摶老祖於武當山修鍊成「五龍睡法」之後,隱居華山繼續修道,並整理出一套系統的睡功功法,傳於華山。明代周履靖從民間輯得,收入《赤鳳髓》一書中。現根據選自馬道法《中國道教養生秘訣》對其補充糾正和完善,並加以注釋。原文中加著重號者,應為誤錄,在注釋中加以糾正。

2.一陽來之候:忽然陰莖勃起,有了性慾之時,也稱「活子時」。  

3.逐一喚集身中諸神:指松靜自然,收視內觀,集中思想,除去一切雜念。通過「內視、內聽、內嗅、內思、內感」,使所系肝神、心神、肺神、膽神等等諸神收回體內,各歸其位。

4.閉兌:塞兌也。就是兩唇閉合,上下齒輕合。《易經》曰:「兌,說也。」《易經.說卦傳》曰:「兌為口舌。」

5.赤龍頭:指舌尖。內丹術語稱舌頭為「赤龍」。   6.胝:與胼合用,指老繭。故此字應為「舐」字誤刻,在句中意為:以舌尖輕抵上齶。   7.十指:根據上下文推斷,應為十趾,原文誤錄。  8.陰陽:結合下文,指坎離,即心神和腎氣。  9.日月交光:一般指雙目垂簾下發出白光。但這裡結合上下文意分析,日為雙目,月為雙足底的湧泉穴。因雙目和兩足底的湧泉穴,一上一下均在體外,故為外日月。  10.搯劍訣:指搯字訣,即屈拇指搯於無名指根。搯為掏,叩擊的意思;按《赤風髓》所載,兩手搯訣不同,是為原版誤刻。

11.生門:肚臍,內為下丹田。《上清黃庭內景經》曰:「上有魂靈下關元,左為少陽右太陽,後有密戶前生門,出日入月呼吸存。」《雲笈七籤》務成子註:「密戶,腎也。」「生門,命門也。」

12. 搯劍訣:指掐劍訣,指併攏伸直食指、中指,然後屈無名指、小拇指,再屈拇指搯於無名指上。   13.肱:指肩到肘的部分。   14.匕:指鼻,有意隱晦此字。道家的內丹術和內家拳法常有這種隱文藏意的做法。

15.合齒:應為叩齒。是為原版誤刻。

16.開天門:指以鼻呼吸,使氣衝天門;叩齒,以聲振天門。天門,位於兩眉頭之間,道家常隱語為「十字街頭」。《上清黃庭內景經》曰:「上合天門入明堂。」務成子註:「天門,在兩眉之間,即天庭是也。」

17.閉地戶:有兩處指向,一指上下門齒齦。《上清黃庭內景經》曰:「帝鄉天中地戶端。」務成子註:「鼻為上部之地戶。」合地戶,即輕輕閉合上下門齒。二指肛門,要求提起會陰,撮緊肛門括約肌,以搭「下鵲橋」,接通任督脈。

18.坎離會合:指心神與腎炁相抱合。「一陽來之候」,說明先天之腎炁出矣,現在「心目內觀」,心神也下照生門,這樣就容易使心神與精氣相互抱合在一起。因心為南方火,故屬離;腎為北方水,故屬坎,所以稱之為「坎離會合」,也叫「坎離交媾」。  19.內日月交精:結合上下文應指心神與腎炁交泰,其樂融融。本來內丹修鍊中「日月」指左右目,但這裡講明了為「內日月」,顯然不是指雙目;一般認為「內日月」應為「左玄腎門,右牝命門」,但這裡又講明了是「交精」,顯然不是指兩腎;那是不是指「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的融合呢?顯然也不是,因為其上句已經是「坎離會合」了,不可能再出現先後天之精相交。所以這裡的「日月」應指陰陽,陰即腎之精氣,陽乃心之意火。所以道家樂此不疲地「合陰陽」,「嬰兒」「奼女」交合而結聖胎,即指此,並非低俗的「陰陽采站」之術和「男女雙修身」之類也。當然真正的人元丹法中的男女雙修本來是正門正法,但被一些人淫惡化、庸俗化了,所以武當山丹道修鍊早已屏棄。

20.鹿之運督:原文此處漏一「鹿」字,以致上下文不通。鹿為陸地長壽獸類,道家內丹修鍊貫通督脈三關時,用牛車、鹿車、羊車,這裡指猶如鹿車運行於督脈。其形神自若,穩步而行,喻指調形。

21.鶴之養胎:鶴為空中長壽祥鳥,其孵卵鎮定自若。喻指丹道修鍊中的調神。  22.龜之喘息:龜為水中長壽動物,其呼吸非常少,而且吐出之氣,馬上又吸回來,其元氣不散。喻指調息。  23.夫人之晝夜有一萬三千五百息,行八萬四千里氣:出自《靈樞.五十營第十五》,宋代陳言所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亦曰:「一息脈行六過……息者,以呼吸定之。一日計一萬三千五百息。」《御纂醫宗金鑒》曰:「一呼一吸,謂之一息。一息三至,謂之遲脈。一息六至,謂之數脈。」可見《赤鳳髓》在此處表述,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一息脈行六寸」,應為「一息脈行6.22寸」;二是「八萬四千里氣」,似與因地球的自轉而導致的「坐地日行八萬里」一說有相同之處。

24.玄關:亦稱「玄牝」,指口鼻。元代陳虛白《規中指南》論內丹三要,首論玄關(即玄牝)。元代李道純《中和集》:「口鼻為玄牝。」  25.橐龠:指腎中動氣。《性命圭旨》曰:「鼓之以橐龠,吹之以巽風,鍛之以猛火。」橐龠,古指皮囊、風箱,喻指腎主納氣的功能,內丹修鍊之中元氣的運行皆從這裡生髮。所以玄關在上,主呼吸及後天之氣;橐龠在下,主腎間動氣及先天之氣。它們都是人之生存的關鍵部位和功能,亦是丹道修鍊的機關所在。  26.思慮神:指識神,可以識別世間萬物,而且有無窮盡發展的的傾向。老子《道德經》注曰:「行越遠,離道愈遠。」不利於「抱朴守一」。  27.元神:指一念之初動之前的狀態。元神處於無思無慮、無善無惡,一片混沌之中。所以丹道修鍊時只有處於一片混混沌沌之中,才便于思慮神歸於元神。  28.內葯:內丹修鍊的基礎,指先天精、氣、神。《悟真篇》董德寧註:「內葯者,先天之藥物,乃元和內運也。」  29.八道:應為「人道」,是為原文誤錄。   30.六賊:道教指色、聲、香、味、觸、法,為影響修道的六種因素。此後張三丰和《心性圖》中關於「六賊」的論述有較大發揮,而且更為詳細。  31.五行自然攢簇:水、火、木、金、土等五行都會簇擁、護衛著元神。五行,原指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道教將其視為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萬物之源,內丹修鍊家則視為人體五臟,即腎為水,心為火,肝為木,肺為金,脾為土。  32.火候:一般指內丹修鍊中把握意念(心神)的法則和尺度。火,即心之所生的意念;候,意念運用的法則和尺度。但這裡是說元氣與元神相抱合,升降於周天的景象。  33.醖:即醞,醞釀酒一樣。

34.真液:指真汞,實為木液,或直接理解為內丹修鍊過程中受純陽之氣點化而「醞釀」出的津液。  35.靈根:喻指人體之命根。心為神根,腎為精根,得元氣之養則靈。《太上黃庭外景經》曰:「玉池清水灌靈根,靈根堅固老不衰。」務成子註:「靈根,命根也;玉池、清水、乃口舌下津液也。」  36.玄牝:源出《老子》:「谷種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玄,深遠;牝,雌性,指衍生萬物的本源。此處是指陰陽二氣同出於一口,即鼻呼鼻吸,每次必通達下丹田的虛無竅,從而形成下丹田中神氣相合的景象。  37.春酒:似甘露一般的津液。   38.行特:應為行持,是為原文誤錄。   39.真陽:一陽初動之前的元陽,亦稱元精。《性命圭旨》:「煉精者,煉元精,抽坎中之元陽也。元精固,則交感之精自不泄漏。」  40.心地:心田也。指雙手旋轉按摩中丹田到下丹田的位置。並非有的文章注釋為「腳心」。  41.揩:雙手掌搓熱後輕按於雙目,溫熱雙眼並輕微左右旋轉。並非拍打或用力按摩,切記。

譯文

進行丹道修鍊的人,如果要做睡功練習,就必須或於日間閑暇的時候,或於夜靜獨處的時候,或於「活子時」出現的時候,端正身體盤坐於床上,叩齒36次,並通過內視、內聽、內嗅、內思、內感,使所系肝神、心神、肺神、膽神、腎神等等諸神收回體內,各歸其位。然後解開衣帶,使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不受約束,並左側身睡卧下去。接下來,練功的法訣在於:輕輕地閉合口齒,不要用力咬合;雙目微合,上下眼瞼之間只留一條縫,露進一線微光;舌尖輕輕抵住上齶,即搭合「上鵲橋」,使任督脈接通;兩膝併攏後,收回上面的一隻腳,避免不自覺中泄丹;10個足趾、足弓以及背部脊柱彎曲如鉤,這樣既能方便任督脈之氣暢通,又能防止湧泉穴走失真氣,也有利於真陰、真陽二氣歸入氣穴。這就是能夠使雙目和兩足底的湧泉穴交相呼應的身形要求。然後,一隻手指搯子訣,即屈拇指搯於無名指根,覆蓋在肚臍上,其內為下丹田;另一隻手搯劍訣,即併攏伸直食指、中指,彎曲無名指、小拇指,再屈拇指搯於無名指上,然後捲曲手臂,頭側枕於劍指上。雙目微閉向下照察著於鼻尖,通過鼻孔的細勻的呼吸不斷地往下送達到肚臍內的下丹田,全叩齒36次,有利於撞通天門。所以此時天門所處的眉頭要放鬆,內外銀交和會陰位都要閉合。神意和目光都要向體內下丹田照察,如此才能使處於上位的心神與處於下位的精氣會合,以利於結丹。這就是能夠使丹田採藥凝胎、爐鼎結丹的內呼吸和神氣相抱的體內要求。整個功法的運用,調形要像陸地上的長壽益獸——鹿駕著河車運行於督脈,其形神自若,穩步而行;調神要像空中的長壽祥鳥——仙鶴孵卵一樣,鎮定自若,持之以恆;調息要像水中的千年壽龜一樣,做到內呼吸,即呼吸非常少,而且深長細勻,吐出去的氣馬上又吸回來,做到元氣不散。平常人一呼一吸為一息,一個晝夜需要呼吸13500息,脈行84000里的距離,如此才能維持人體生命的延續。這是人類的先天遺傳所具有本能,全靠上玄關肺竅的「肺主呼吸」功能和下玄關腎間動氣的「腎主納氣」功能,就像一個皮囊進出氣和藏氣的功能。要將識別、思慮、喜怒等神意,都歸根於元神,這個元神由真意產生,是修鍊丹道的內葯。元神在體內是一種實體性的東西,它與精氣相抱合,成為胎體;元神在體外是一種功用性的東西,它的神光照察,往往會形成人類的大智慧。要將體外的元神功能內收,與體內的元神相抱合,使兩者混為一團,這才是丹道修鍊的入門工夫。練功如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些污染道心的六種因素,即被喻為「六賊」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自然不會時時來侵擾我們;水、木、金、火、土分別代表的五臟之神,自然會紛紛簇擁扶持我們的元神;元氣與元神相抱合,自然會升降於周天;如此便能在丹道修鍊中醞釀出津液,就像甘露蜜酒一樣滋養著我們的元神。所以說,陰陽二氣同出於鼻呼鼻吸,每次必通達下丹田的虛無竅,從而形成下丹田中神氣相合的景象;就像睡卧之中品嘗著甘露和蜜酒,這種酒是生命之酒,是增強人體生命力的純陽之酒;早上起床之前和晚上睡覺之前,或者早早晚晚的、只要有閑暇時間就認認真真的練習一會兒睡卧功法;只要我們勤練苦修,那麼你體內的真元之氣永遠不會走失,而且會永葆青春活力。凡是修鍊此種睡卧功法的,應當注意每次練功完畢,坐起下床之前,必須做收功,即雙手旋轉著按摩中丹田到下丹田的位置;然後雙手手掌相互搓熱,輕輕按於雙目,溫熱雙眼並輕微地上下左右旋轉9—36圈。

四陳摶《胎息訣》注釋1

【原文】

夫道化少2,少化老3,老化病4,病化死5,死化神6,神化萬物7,炁化生靈8,精化成形9,神炁精三化10煉成真仙11。故云:存精、養神、煉炁,此乃三德12之神,不可不知。子午卯酉13四時,乃是陰陽出入之門戶也。定心不動,謂之曰禪14;神通萬變,謂之曰靈;智通萬事,謂之曰慧15;道元16合炁,謂之曰修17;真炁歸源18,謂之曰煉19;龍虎相交20,謂之曰丹21;三丹同契22,謂之曰了23。苦修行之人,知此根源,乃可入道近矣。

【注釋】

1.《胎息訣》:本篇文字摘自《諸真聖胎神用訣》,為陳摶所傳。其後半部分與《性命圭旨》所收《王子喬胎息訣》基本相同。

2.夫道化少:「夫道化少,少化老,老化病,病化死,死化神。神化萬物,氣化生靈,精化成形,神炁精三化煉成真仙。」此段話本來是描述人由生到死的自然規律,而道家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丹道修鍊又由萬物化為三,三化為二,二化為一的逆向求索,獲得生命再生的煉丹理法。這在《性命圭旨.生死說》中也有類似說法。但是陳摶在這裡如此描述的目的不止於此,這其中隱藏著一種丹道行氣方法。此種行氣(呼吸)方法,是將呼吸次數逐漸減少。

3.少化老:呼吸光少還不行,還得綿弱細勻而長久。老,久長也。

4.老化病:即將呼吸的「呼」去掉,只存「吸」氣。然後將吸入之氣藏於體內,守於臍下,閉息數點子,至1000數,胎息之功方才漸成。《雲笈七籤》卷三十五《雜修攝.胎息法》曰「初可數得三十、二十點子,漸可數百及二百,後五百,若能至數及千點子,此小胎息,長生卻老之術」。病,缺也。

5.病化死:最後將呼吸的「吸」也去掉,口鼻呼吸全無,「心如死灰,形如槁草。」死,無也,枯槁也。《老子.七十六章》云:「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6.死化神:口鼻呼吸沒有了,於身形枯槁、萬念俱寂之中,體內氣息隨著臍內「呼吸」而自然生髮、萌動、循環,即實現了胎息。神,自然規律也。就人體來說,指秉自然而動的東西,乃人體的先天本性,是與生俱來的天生的生理機制。《黃帝內經·素問》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陰陽不測謂之神。」

7.神化萬物:世間萬物自然有其自然規律主宰,由其內在規律而化生。這裡主要指氣息在體內自然循環、融動,甚至人體千孔百穴與體外氣息吞吐交換,汲取營養,從而實現了「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胎息的實現,猶使人返回先天,猶返嬰兒;嬰兒再生,猶人體經絡氣血、肌膚骨節、五官毛髮、千孔百穴之再生。這就像神化萬物而為三(精氣神),三化為二(陰陽),二化為一(太極),一化為虛(無極);然後又由無極生太極,一生二,二生三,三又生萬物的一個循環不斷的過程。

8.炁化生靈:萬物的功能表現,是由其本性所化生的。如人體的臟腑功能、氣血的布輸、經絡的流注等等,都是由「炁」的先天本性決定的。氣,是萬物生成的根本,所謂氣絕人亡。靈,就是人體千姿百態的功能表現或各種各樣生理性變化的具體表現。

9.精化成形:精是構成萬物及維持其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由它生化出形態各異的豐富的物質世界。《黃帝內經.靈樞》云:「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10.三化:指「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的內丹修鍊過程,簡稱為「神炁精三化」。《邱祖秘傳大丹直指》(經陳攖寧批註的抄本)云:「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化道,三寶之旨也。」

11.真仙:道教指修真得道而長生不死的人為真仙。真,得道升天之人。《文子》云:「得天地之道,故謂之真人。」仙,超脫塵世、神通廣大、長生不死的人。《釋名.釋長幼》云:「老而不死曰仙」。

12.三德:即三合成德,指精炁神和合相交。《九天生神章玉解》云:「涵養之功,必自黃庭。腎中藏精,精中生炁,交合街心,心液相煉於黃庭。儻知交會不差,則精合於炁,炁合於神,神合於道,則生生之理不失天地之中,故曰三合成德。」

13.子午卯酉:夜晚12時前後一小時之間為子時,中午12時前後一小時之間為午時,早晨6時前後一小時之間為卯時,傍晚6時前後一小時之間為酉時。丹道修鍊之人講究擇此四時練功,理由是此四時為人體隨日月星辰的陰陽交替發生轉折性變化,因此擇四時練功效果最佳。

14.禪:為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其意在於「定」,故有禪定之說,也就是「安靜而止息雜慮」的意思。道家佛家,互相學習,互相融合,互相借用修鍊方法,比比皆是。如《千金要方.養生》中的「禪觀法」,即為道家的存思行氣法。

15.慧:亦出自佛教,是指明白真實的道理,不起一絲一毫痴心妄想的念頭。《阿彌陀經》釋文:「智慧與聰明,一般意是基本相同的,但畢竟有所不同。聰明可以用在正路上,也可以用在邪路上;智慧則是能夠分明正邪的道理的。」

16.道元:均指氣,「道」指天地的沖和之氣;「元」指丹田中腎間所發真氣。將大自然沖和之氣與人體元氣,進行聚氣、鍊氣最後結丹,故曰「道元合炁」。

17.修:指修真,即保養神氣。《遵生八箋》云:「神養於炁,炁會於神,神炁不散,是謂修真。」

18.真炁歸源:亦稱真氣歸元,指體內真氣上朝於頂,為道家「屈伸吐納鍊形之術。」

19.煉:即煉己持心,煉己築基,為丹道修鍊之基礎功夫。明伍沖虛《天仙正理》云:「即古所謂言行其當行之時曰煉,熟行其當行之事曰煉,絕禁其不當之時亦曰煉,精進勵志而求其必成亦曰煉,割絕貪愛而不留余親亦曰煉,禁示舊習而全不染習亦曰煉。」

20.龍虎相交:指心神與腎氣交媾。《鍾呂傳道集》云:「腎氣投心氣,氣極生液,液中正陽之氣,配合真一之水,名曰龍虎交媾。」

21.丹:指道家在丹道修鍊過程中在體內所結的內丹。《通幽訣》云:「氣能存,生內丹也。」

22.三丹同契:通過一系列的丹道修鍊,結成三丹,即元精、元氣、元神融合,在丹田初結丹坯;一點落黃庭,在中丹田結為神丹;再經過七返九還,在上丹田結為金丹,即所謂三丹同契,「三花聚頂」。

23.了:指大功告成的意思。「大功告成」謂之了,「行道飛生」謂之當。所以丹道修鍊中,以三丹田精氣神合而為一,元精、元氣、元神合一相融,出現了三花聚頂,即謂之大丹結成,如此才稱之為「了」。

【譯文】

陳希夷胎息訣,是道家存精、養神、鍊氣的靜功方法。所謂胎息,乃道家行氣術中最主要者,即如嬰兒在母腹中,不用口鼻呼吸,而行腹中呼吸。《漢武帝內傳》曰:「習閉氣而吞之,名曰胎息。習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太清調氣經》曰:「胎息者,如嬰兒在母腹中十個月,不食而能長養成就,骨細筋柔,握固守一者。」其說源於《老子》「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一語。

胎息的修鍊方法,是將人的呼吸由多變少,由短變長,由粗變細,由急變緩,由亂變勻,最後由有變無,出現內呼吸,直到煉出真性、神靈出現,這就是元神。這就像一個自然人,由少到老,由老到病,由病到死,由死歸於虛無,歸於自然之「道」的一般規律。也就像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樣一個人類生存、發展、歸宿的自然規律。道家在修真過程中則將這一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即所煉之元神可以將萬物化合為「三」,即神氣精;「三」可以化生出含有陰陽二氣的靈物「二」,即陰陽合抱之物;陰陽二氣化合為聖胎,這個聖胎最開始是由精氣化生的,即「一」,或太極;太極再歸於無極,即返先天。經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這「三化」次第,就可以達到「煉成真仙」的目的。所以說丹道修鍊的根本途徑就是「存精、養神、鍊氣」,這三種方法修真之人不可不知。

在一天一夜中,夜晚12時前後一小時之間的子時,中午12時前後一小時之間的午時,早晨6時前後一小時之間的卯時,傍晚6時前後一小時之間的酉時,是人體隨日月星辰的陰陽交替發生轉折性變化的關鍵時段。丹道修鍊之人選擇這四個時辰練功,效果最佳。同時還要堅持心神不動,驅除一切雜念的「禪定」方法;採取外應接物來去自便,內景變化神靈通變的「機變」方法;通過千山萬水,破經問道,最後實現智通萬事的「大智慧」;經常神守丹田,抱元守一的「修鍊」法則,使天地人之元氣都會合於人體內,聚養成先天真一之氣,並復歸於生髮它的地方,濡養元神;再經過精氣與元神的交合,初結成「丹」;丹道修鍊,使元精、元氣、元神融合,結成三丹,實現「三花聚頂」,大丹結成,叫做「了道」。只有立下宏誓,堅忍不拔的苦苦修鍊的志士,而且獲得了真師的嫡傳,才算步入了丹道修鍊的正途。

五張三丰《道言淺近說》

夫道者,其層次須知三候三關。大抵不外四言,無為之後,繼以有為,有為之後,復返無為而已。  內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積精累氣為初候,開關展竅為中候,築基煉己為三候。下手於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閉外三寶,養其內三寶而已。《繫辭》:「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即是道家層次,一步趕步工夫。何謂窮理?讀真函,訪真訣,觀造化,參河洛,趁清閑而保氣,守精神以築基。一面窮理,一面盡性,乃有不壞之形軀,以圖不死之妙藥。性者,內也;命者,外也。以內接外,合而為一,則大道成矣。以至於三字明明有將性立命,後天返先天口訣在內,特無誠心人,再求訣中訣,以了之也。  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就是下手工夫。須一片做去,分層次而不斷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忽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後如坐高山而視眾山眾水,如燃天燈而照九幽九昧,所謂凝神於虛者,此也。調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調息也。調息者,調度陰蹻之息,與吾心中之氣,相會於氣穴中也。  心止於臍下,曰凝神,氣歸於臍下,曰調息。神息相依。守其清靜自然,曰勿忘;順其清靜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潑而心自在。即用鑽字訣。以虛空為藏心之所,以昏默為息神之鄉,三番兩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氣融合,不覺恍然陽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關發現時也。凡丹青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陰陽鼎中生出來的,皆是杳冥昏默後產出來的,就如混沌初開,諸聖真一般,以後看丹經,可類推矣。  學道甚難,傳道亦不易。傳道者甚勤,學道者可懶乎?傳道者耐煩,學道者可不耐煩乎?學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萬無一成。孔子曰:「知幾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見微動之息,非神不知也。今為分之曰,微動者幾,大動者直。欲知其幾,使心使意使念,終不得見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訣曰:「玄關火發,杳冥沖醒,一靈獨覺者是也。」丹家云:「一念從規中起」,即真神,即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發現,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從不神中煉出,學者知之。  學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熱心去則冷心來,人心絕則道心見。此吾所以撇功名勢利,棄兒女家園也。頂真學道,要把道當為奇貨可居,乃有效驗。  大道以修心煉性為首。性在心內,心包性外,是性為定理之主人,心為棲性之廬舍。修心者,存心也;煉性者,養性也。存心者,堅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築基也。養性者,澆培鄞鄂,務使內葯成全,即煉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慾不幹,無思無慮,心與性內外坦然,不煩不惱,此修心煉性之效,即內丹也。世有學道數月,而不見其寸進者,為無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於道,自然無事於心。人若心重於道,自然心輕於事。人若心濃於道,自然心淡於事。守其性兮不散亂,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瞌睡雜念之擾哉?咄,理勝欲則存,欲勝理則亡。  潛心於淵,神不外游。心牽於事,火動於中。火動於中,必搖其精。心靜則息自調,靜久則心自定。死心以養氣,息機以純心。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三寶。常使內三寶不逐物而游,外三寶不透中而擾。呼吸綿綿,深入丹田。使呼吸為夫婦,神氣為子母,子母夫婦,聚而不離,故心不外馳,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動,常熏蒸於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從中字入門,所謂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須兩層做。第一,尋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須要迴光返照,注意規中,於臍下一寸三分處,不即不離,此尋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此未發時,不聞不見,戒心幽獨,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氣慧,到此方見本來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後人慾易凈,天理復明,千古聖賢仙佛,皆以此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調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長功夫者。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修鍊不知玄關,無論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從何下手?玄關者,氣穴也。氣穴者,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氣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   古仙云:「調息要調真息息,煉神須煉不神神。」不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總要無人心,有道心,將此道心返入虛無,昏昏默默,存於規中,乃能養不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學必從內呼吸下手。此個呼吸,乃是離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從此處立功,便如母吸亦吸之時,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須將神抱住氣,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臟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于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游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築基之效已得一半了,總是要勤虛煉耳。  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古云:「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虛守靜而已。真息一動,玄關即不遠矣。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二句,可渾講,亦可拆講。渾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拆言之,則虛是虛無,極是中極,靜是安靜,篤是專篤。猶言致吾神於虛無之間,而准其中極之地,守其神於安靜之內,必盡其專篤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覓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寬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理事,千條一貫;以真心尋道,萬殊一本。然人要用他應事,就要養得他壯大,就要守得他安閑,然後勞而不勞,靜而能應。丹訣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後復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誰雲鬧中不可取靜耶?  遊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遊行於城市雲山,當以氣遊行於通身關竅內乃可。不打坐於枯木寒堂,須以神打坐於此身妙竅中乃可。  學道以丹基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養親,做幾年高士醇儒,然後入山尋師,了全大道。彼拋家絕妻、誦經焚香者,不過混日之徒耳,烏足道?  保身以安心養腎為主,心能安,則離火不外熒;腎能養,則坎水不外漰。火不外熒,則無神搖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崩,則無精涸之症,而腎愈澄。腎澄則命火不上沖,心安則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卻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養神養氣之際,神即為收氣主宰。收得一分氣,便得一分寶,收得十分氣,便得十分寶。氣之貴重,世上凡金凡玉,雖百兩不換一分,道人何必與世上爭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屬火,氣亦火種,忿恚一生,氣隨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連母帶子,一齊飛散。故養氣以戒忿恚為切,欲戒忿恚,仍以養心養神為切。  功名多出於意外,不可存干祿之心。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預貪效驗。每逢打坐,必要心靜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內呼吸做功夫。  煉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盞飯可也,再求飽不可也。一片涼可也,再求大涼不可也。數點蚊不足畏也,必求無蚊不能也。自微及巨,當前即煉心之境。

苦中求甘,死裡求生,此修道之格論也。  金丹之道,雖曰易知難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於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雲口訣?  學道之士,須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藥物也。毋逞氣質之性,毋運思慮之神,毋使呼吸之氣,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動於何時,真神生於何地,真氣運於何方,真性養於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皙者而細言之也。  氣慧者,神自清,氣即人身之時神表也,有何難知?特患心不靜定耳。進氣是修道第一步要緊工夫,若不靜心細參,則不能知終知始,如何便得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時時有瑣碎之心,而不團聚。故本一心,分作數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學道總要誠一,一槍下馬,免得另來打戰。  凡下手打坐,須要心神兩靜,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誠於中,自形於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獨。


推薦閱讀:

陳氏太極拳修鍊要旨
人生三修鍊:走的正行的直,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透想的開!
悟玄道場的【丹道修鍊】
心淡定,身優雅:關於修鍊淡定心態的美句!
武當元始派的內功修鍊

TAG:養生 | 轉載 | 修鍊 | 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