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通背拳和陳式太極拳親緣關係

洪洞通背拳和陳式太極拳親緣關係
來源: 作者: 點擊:553 發布時間:2014-07-18 雙擊滑鼠滾 字體:[大中小]

國際太極拳大師、陳式太極拳第11代傳人、陳家溝第19世傳人陳立清女士,「1975年不顧嚴寒酷暑,兩次赴太原、洪洞許方慶老師處覓回了陳氏失傳近三百年的陳氏108勢長拳」。  許方慶老師是洪洞通背拳第七代傳人。是什麼原因促使一代太極拳大師在年屆六旬要去山西洪洞再學拳呢?  洪洞通背拳在中國武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已有數百年歷史,是中華武術寶庫中一支優秀拳種。此拳氣充于丹田,力發於腰,通背而出,傳於四肢,主張側身而進,巧力勝人,高捧低按,里勾外掛,搖身拆膀,閃驚巧取,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隨意而行,隨力而走,極盡剛柔屈伸之妙,風馳電掣之勢,動如猛虎,靜若巋山,手法多變,奧妙無窮。  相傳洪洞通背拳和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拳有根深蒂固不解之緣,二者雖套路形式結構不同,但拳經、拳譜幾乎一致,都以「拳經總歌」為指導,功聚一身,巧力勝人為要旨,借力使力為法門。只是通背拳是以108個動作組成母拳套路,又以數十個子拳套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因而洪洞通背拳更具有原始風貌。近代著名太極拳家陳立清大師不辭辛苦多次到洪洞尋經取寶,就是為了完善陳家溝的太極武學。  早在明朝洪武5年,陳家溝陳氏一世陳卜就是從山西洪洞移民到河南溫縣的:「陳家溝陳氏第一世陳卜,原籍山西澤州郡(今晉城)。明洪武5年(1372年)遷至河南沁陽縣,隨又搬到位於溫縣城東十華里的常揚村。隨著陳氏人丁繁衍,常揚村遂改名陳家溝(至今村中陳姓佔百分之八、九十)——陳小旺《世傳陳式太極拳》」。當時移民集中出發地在洪洞縣大槐樹附近,這就有了後世:「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之句,因而河南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和洪洞通背拳就有了不解之緣。洪洞通背拳雖以拳稱,實際上是一套完整的武術體系,它包含母拳108勢,子拳套路數十個(實質是各種實用散手組合),對練套路及各種雜軟長短器械套路,總計有上百個套路及功理功法、拳經、拳譜、要義等,是十分完備的一個古老武術家族。  在山西洪洞縣流傳著有關通背拳的許多俚語、童謠。如「通背拳圈套圈、象娘紡織纏線線,纏來纏去變蛋蛋、小圈變大圈、大圈套小圈、平園立園有鈄園、娘纏線兒練拳、紡娘學會通背拳,纏來纏去九連環。(通背九排子),勤練園滑更自然」。  如「任彼力大壯如牛、牽動四兩吾自由,拳不打力勿頂牛、引化拿發圈中求」。等等。  中國著名武術家馬賢達先生贊之:「洪洞通背,武林瑰寶」。    一、通背拳源流    關於洪洞通背拳的傳承有多種傳說和文獻,較為可信的是清代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山西平陽府(現臨汾市)苗屯吉書升家收留了一位武功高超、為人忠厚大方的英雄好漢,其人自稱姓郭名永福,系河南溫州人氏,在家鄉好打抱不平,見義勇為,失手打死惡霸,棄鄉外逃流落平陽。吉書升惜其武功,憐其不幸誠心挽留,郭永福便暫棲身吉家並傳授武功給苗屯村民多人。數年後郭永福出遊到洪洞縣蘇堡鎮,偶見當地有村民數人在練拳,正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郭永福以武術家的眼光看所練的拳術華而不實,誤人子弟,出於本性,郭上前搭話,逐引出比武較技。誰知對方數人還沒看清如何交手,瞬間便莫知其妙跌出丈外,稍一搭手便被拋出,如此功夫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驚詫之餘,一少年公子回府請出教拳師傅,誰料拳師一搭手,同樣慘遭敗北。遊客的閃電擊法驚動府上高官。原來蘇堡鎮居住著一位回家探親的吏部官員,村民稱之為「天官」,天官詢問郭永福何以打手下人,郭回答是他們自己倒的,問何以能倒?郭答這是借人之力。天官見其拳法神妙,便懇留府上,從此郭永福便設教於天官府,開始系統地傳授武功。天官後來回朝,奏明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御賜「神拳」之號,從此「洪洞通背拳」譽延至今200餘年。  根據史料記載;所謂「天官」,正是乾隆朝的吏部待郎劉秉恬。吏部尚書稱天官,待郎不過是「副」天官。《清史稿》「劉秉恬傳」載:「劉秉恬,字德引,山西洪洞人,乾隆二十一年舉人,二十六年明通榜,授內閣中書,充軍機處章京,再遷郎中。三十二年者選福建道御史,轉吏科給事中。大學士傅恆督師……」,他一生主要工作是在戰爭中充任督糧運草官員。善軍事,諳技擊,劉秉恬任「副」天官約在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76年—1779年),因母逝回到洪洞蘇堡鎮守孝制,在此期間偶識郭永福,聘為府內武功教師。約在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劉受皇帝召見時,向乾隆皇帝為郭討封「神拳」稱號。郭永福系統地傳播了108勢母拳及子拳套路、器械、對練,同時傳留了《拳經總論》、功法、拳譜等。所傳留這些都和河南溫縣陳家溝的「陳氏拳械譜」幾乎一致。這也為後世留下了難解之謎。    二、通背拳的變革    通背拳自第一代郭永福起,得其精華的是天官府長工賀懷壁、帳房先生張秀德、臨汾苗家莊(苗屯)吉書升等。賀、張二人做為二代佼佼者,便將通背拳延襲相傳,至第六代傳人洪洞高公村樊一魁時已經過了150多年。時值國內軍閥混戰,日軍侵略,內憂外患,樊一魁先生背著「當務之急,蓋民族要有衛國之精神,必先練健壯之體格。練健壯之體格,必首重自強之武術,若武術能通,然後執槍械以衛社稷,決勝疆場定當事半功倍矣」,將廣泛流傳的通背拳「繪圖附以說明」石印成書,改名《忠義拳圖稿本》其八卷。在忠義拳圖稿本問答篇中「問,君練此拳何名通背今易忠義得有說乎?答:通背有行拳,有纏拳之稱而無忠義之名,所以名之者,乃以訓人於忠義也」。這便是近代所謂的更名「忠義拳」由來,但此名並沒有響應和延襲,今仍稱通背拳。  通背拳傳入山西洪洞,那麼通背拳的前身又是什麼?是誰教的郭永福?郭永福又是何人?為什麼說和河南的陳家溝又有不解之緣?六十年代,上海武術家顧留馨先生在所著的《簡化太極拳》(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書中說:「長拳108式於乾隆年間由河南鏢師郭永福傳入山西洪洞縣賀家莊,1936年樊一魁著《忠義拳圖稿本》(洪洞榮儀堂石印)共8冊。將此拳逐勢繪圖、勢名與歌詞與《陳氏拳械譜》所載相同,惟別字較多,雖已改名為通背拳,實為陳王庭所創在陳家溝失傳之長拳一百八勢。」  顧先生這段話是基本準確的,文中除陳王庭還是陳王廷有異外,較準確地揭示了陳氏拳械譜中的長拳去向。那麼陳氏的家傳拳學又怎麼會由「鏢師郭永福」所得呢?郭永福又是何人?怎麼陳家溝又會失傳了呢(至今無後人會練)?陳家溝在太極拳史上的重要地位世人皆知,陳氏的家傳拳學又是什麼呢?    三、陳家溝和陳氏家族    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位於河南北部,臨近山西。在早先並沒有陳家溝這一地名,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鑒於當時的河南懷慶府戰亂後造成的人煙稀絕,遂從山西移民到河南等地,陳氏第一世陳卜便是從山西洪洞強遷至河南沁陽縣境,在該縣東南三十華里的地方定居落戶。從洪洞移民到河南的陳卜,精通拳械,樂於助人受到鄰里敬重,他的住地叫做陳卜庄。後來由於自然環境原因,陳卜全家又搬居位於溫縣城東十華里的常陽村,隨著陳氏人丁繁衍,常陽村遂改名陳家溝,至今600年陳氏家族長興不衰,全村陳姓佔百分之八、九十。正是這一福地,在中國武術史上有了濃墨厚彩一筆。陳氏一世陳卜雖精通拳械,受人敬重,但歷世如何相傳,精通的是什麼拳械,現缺乏史料記載,暫歸為傳說;但到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就不同了。  「陳王廷(字奏庭,約公元1600年—1680年)」(見陳小旺《世傳陳式太極拳》一書)。在《陳氏家譜》陳王廷旁註「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陳氏家乘》則說「明庠生,清入武庠」,雖然《家譜》和《家乘》說法有異,但都說明了陳王廷是個文武兼修的人才。如果上述屬實,那麼陳小旺所推斷的陳王廷生卒「約公元1600年—1680年」就可能有誤,原因是明朝滅亡,滿清開國是1636年,1644年入關稱帝。如果是1600年出生,1644年明亡,44歲的人不可能還是「明庠生,清入武庠」(學堂學生),即便按滿清開國1636年起算,也是36歲的庠生了,那麼陳王廷也就太無作為了。如此推論,陳王廷出生最早也應在1620年-1625年左右,這樣才有可能是「明庠生,清入武庠」雙庠身份,生卒年代的大致和準確與否,這都不可抹煞陳王廷其人的真才實學、進取精神和歷史地位。  說陳王廷有真才實學,源於陳王廷的《拳經總歌》以及拳械套路(見陳氏兩儀堂《拳譜》),陳王廷何以會創造出長拳及炮捶等多種武學套路,和他的「明庠生,清入武庠」分不開,在家傳拳學的基礎上,陳王廷著重吸收了前朝明將戚繼光綜合16家拳法精粹整理的民間武學精華《拳經捷要》,從而在武術傳承中起了大的中介作用。陳王廷所撰的《拳經總歌》正是戚繼光《拳經捷要》的發揮(後文有較詳的比較和闡述),陳王廷的長拳108勢,也基本全盤吸收了戚繼光的「善者三十二勢」,而且從拳理和用法都未脫離戚繼光的拳意,正是這樣才為以後的太極拳奠立了深基。    四、戚繼光《拳經》的由來及陳王廷    「戚繼光,字元敬,世登州衛指揮僉事。父景通,歷官都指揮,署大寧都司,八為神機座營,有操行。繼光幼倜儻負奇氣。家貧,好讀書,通經史大義。嘉靖中嗣職,用薦擢暑都指揮僉事,備倭山東。改僉浙江都司,充參將,分部寧、紹、台三郡」(見明史卷二百十二)。  寧波是當時是「內家拳法」的主流地,時有張松溪為主要代表人物。內家拳技法很多,「且崇尚穴法,善用跌法,其勁路主柔」,在戰略戰術和技術方面,強調「後發先至,以柔克剛,順勢借力」等。戚繼光以駐軍戰將的身份,深知「大抵拳、棍、刀、槍、釵、鈀、劍、戟、弓矢、鉤鐮、挨牌之類,莫不先有拳法活動身手。其拳也,為武藝之源……」的基本道理,「故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勢勢相承。遇敵致勝,變化無窮」(見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十四)。這就有了戚繼光的名著《紀效新書》和《練兵紀實》,該書中有拳,有刀,有槍等多種武藝圖解和用法,是現存較早的武術理論和實踐一書。  陳王廷(假定1620年左右生人)距戚繼光(1528-1587年)去世時相距僅30多年,戚氏的《紀效新書》在軍旅時已有流傳,「凡有奇兵者,莫不宗之」(李承勛跋),戚氏身後數百年間,一直是兵家必讀之書,影響直到近代。當時武庠生陳王延應是必修之經,後在實踐中逐步認識到《拳經》的實用性,從而才有了完全繼承和發展的《拳經總歌》及套路由來。這一切都歸咎於陳王廷的繼承家學,廣納百川,發揚武術「閑來時造拳」的可貴精神,至今留傳的陳王廷《長短句》「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閑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絕不是空穴來風,先不管此詞是否陳王廷親作,但說明一點,陳氏拳械在陳王廷時應屬一個中興發展時期,是關鍵的環節。  陳王廷兼收並蓄汲取各家所長,以實用為主創編的拳械套路,陳氏後人給予了傳播和發揚。從九世陳王廷起,陳氏武學的傳播、發展、完善、定型都集中在陳氏第十四世至今,也就是在楊露禪北京傳播太極拳後,陳氏太極拳才有了完整的理論體系,甚至完善的《家譜》、《家乘》及《陳氏太極拳圖說》等問世。此前的陳氏拳械到底是什麼內容和風格呢?陳氏兩儀堂《拳譜》中的長拳108勢是否即「通背拳108勢」,還得回到郭永福其人。    五、「神拳」郭永福    郭永福約1770年前後到了山西,當時自稱鏢師出身,以時年30歲左右來推斷,郭永福應是1740年前後生人。在陳氏世系表中可以看出,陳氏第十四世陳有本、陳有恆、陳有孚、陳長興應是同代,這個陳有孚是陳氏十三世永兆名下,如果是陳有孚因犯命案避禍到祖籍山西洪洞,更名郭永福(或許母姓郭氏),那麼他所傳授的陳家溝武學就順理成章了,只不過將原拳學易名通背拳而己。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拳名、拳譜、拳經都和「《陳氏拳械譜》所載相同,惟別字較多」。如果郭永福另有其人,那麼在封建保守社會,陳拳又是家傳,外人郭永福又如何能系統學到陳家溝世代家傳的武功,且絕技驚人:又如何能完整地得到陳家溝秘傳的拳經拳譜;這就耐人尋味了。郭永福能如此精於陳氏拳械,絕非外人所能及。另外洪洞流傳的咸豐年間手抄本《通背纏拳》(菊軒主人:通背第四代拳師)就稱先師為郭有福。有,永音近,故通背拳傳人中「郭有福」、「郭永福」同音字世代相傳至今,故郭永福有可能是陳氏十四世陳有孚。此推論如準確,何以陳有孚所傳的拳學是108勢而非太極拳呢?陳家溝太極拳是陳長興時期傳外姓楊露禪而揚名的。陳長興(1771-1853)是1771年生人,前面推斷郭永福(陳有孚)到山西是1770年左右,時年如30歲,應是1740年前後生人,這樣雖然陳有孚和陳長興同是十四世人物,陳有孚顯然比陳長興要大30歲甚至更多,因而陳有孚所學正是陳王廷所創長拳108勢,也是最原始的陳氏武學部分。至於陳長興又如何演變成太極拳,那是太極拳專門研究的課題了。現在陳家溝已失傳的長拳108勢,起碼在陳氏第十四世時還是有繼承和傳授的。    六、《拳經總論》和《拳經總歌》

    郭永福所傳的《拳經總論》七言二十二句和河南陳家溝九世陳王廷所傳《拳經總歌》七言二十二句,二者僅有個別字不同,現列舉如表1。  以上二篇《總論》、《總歌》無疑是大體一致的,顯然出自一人。陳王廷做為明清之際的「文武庠生」,博學多才,深諳武功,他大量吸收了明朝愛國戰將戚繼光的武學精粹,創編了長拳108勢、炮捶等實用武功後世流傳。為了得到證實,不妨再將陳王廷的《拳經總歌》和戚繼光的《拳經捷要》進行對比,不難看出陳氏家傳武功的源流與發展。  從以上武學對比來看,陳家溝九世陳王廷的確是文武皆備的全才,他繼承和發展了戚繼光的武學精華,創編了長拳108勢等武學,也奠基了後世定型的陳式太極拳。因為明朝戰將戚繼光就對多家民間武功精華進行了整理,並用於了實戰,而且根據臨戰經驗總結出了大量的武學心得,如:「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斗」(紀效新書卷第十二〈短兵長用篇〉);「千言萬語,不外乎[致人而不致於人],」[後人發,先人至],「總要只是乘他[舊力略過,新力未發]八字耳,至妙至妙」。「俱是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即要快捷,又要似進實退,而後進則大勝矣」(紀效新書)。戚繼光這些武學實戰心得,被陳王廷大部接受,所以獨創了拳、械套路。經後人的不斷學習和理解,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太極文化和原始風貌的通背拳108勢武學系列。  歷經數百年,洪洞通背拳僅是一個地域拳種名稱,其實在山西廣泛地區都有通背拳流傳,如有靈石縣、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河津市、運城市、萬榮縣、永濟市、臨猗縣等山西廣大地區,目前,洪洞通背拳在國內、國際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傳播和發揚光大。洪洞通背拳和陳式太極拳是否一脈相連,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陳氏太極長拳、洪洞通背拳與唐村通臂功1983年武林雜誌第七期上刊登了一篇題為《郭永福與洪洞通背拳》的文章,對洪洞通背拳的歷史傳承及與太極拳的「血緣」關係做了比較全面的分析。  清乾隆年間(1736---1795),河南人郭永福在家鄉身負命案,化裝成乞丐逃入山西洪洞一帶,有意投靠天官府求得庇護,一次在山西洪洞縣蘇堡鎮天官府劉某的拳場上顯露武功,技驚四座,後來,天官府中賬房張秀德,長工賀懷壁學得此術,逐漸在山西洪洞一帶傳練開來,此術就是洪洞通背拳。  洪洞通背拳與陳氏太極長拳的「血緣」關係體現在「拳經總論」(陳氏太極拳系稱「拳經總歌」)上,「拳經總論」(或歌)作為通背拳、陳氏太極長拳的指導思想,二者只有個別字的差異,且二者拳譜字句如出一轍,套路順序編排相同。前輩顧留馨在其《太極拳研究》一書中多次提及洪洞通背拳實為陳王庭所創,其根據是山西洪洞通背拳第六代傳人樊魁著的《忠義拳圖稿本》定勢圖和歌決與陳家溝存譜太極長拳一致。   由此想到,博愛唐村《李氏家譜》序中有這樣一段話 「李氏第九氏李仲、李岩結陳溝姑表陳王庭三表兄弟太極門拜師結義,樹志文武,竟功成名,創藝太極養生功,練傳無極功、十三勢、通臂功 」。可見陳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庭是在博愛唐村學得的通臂拳,而唐村的通臂拳是由緊鄰唐村的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傳出來的。  近日,在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周邊村鎮得到一本通背拳古譜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古拳譜本由一位長者珍藏,九十多歲去逝後再由兒女收藏至今,該譜封面已漫漶不堪,無拳名,聽他的子女說以前封面上有兩個字叫「老拳」。無序言,只在首頁中找到「文同堂宋記」五個字,一勢一圖,共98勢,98圖。拳譜名目如下:

懶扎衣立勢高強,丟下腿出步單鞭,七星拳手足相顧,探馬拳太祖高傳,當頭炮勢沖人怕,中喇單鞭誰敢當先,跨虎勢誘伊髮腳,拗步勢手足活便,獸頭勢如牌挨進,拋架子短當休延,孤身炮,翻花舞袖,拗鸞肘,左右紅拳,玉女穿梭倒騎龍,連珠炮打的是猛將雄兵,猿猴看果。高四平,封腳套子,小紅拳是火焰攢心,庇身拳,指襠勢,剪臁踢膝,金雞獨立,朝陽起鼓,護心拳專降快腿,拈肘勢逼退英雄,哧一聲小擒拿休走,挐鷹捉兔硬開弓,下插勢閃驚巧取,倒插勢誰人敢攻,騎馬勢衝來敢當,一霎步往裡揪採,抹眉紅蓋世無雙下海降龍,上山伏虎。朝陽手,便身放腿,一條鞭打進不忙,懸腳勢誘彼輕進,秦王撥劍,存孝打虎,鍾馗仗劍,佛頂珠,雀地龍按下,朝天磴立起,鷂子解胸,白鵝掠翅,黑虎攔路,胡僧托缽。燕子銜泥,龍戲珠,賽過神槍。丘劉勢,左搬右掌,鬼蹴腳撲前掃後,霸王舉鼎,韓信埋伏。右山勢,左山勢,前沖後沖。觀音獻掌,童子拜佛。翻身過海,回回指路。敬德跳澗,單鞭救主。青龍獻爪,野馬提鈴,六封四避,金剛搗碓,下四平,反堂庄望門贊,下壓勢上一步封避捉拿,推山二掌,羅漢降龍,右轉紅拳左轉紅拳右騎馬,左搭袖右搭袖,回頭摟膝拗步插一掌,轉身三請客,掩手紅拳雙架梁,托天勢,左搭眉右搭眉,天王降妖,上一步鐵翻桿,下一步子胥拖鞭,蒼龍擺尾,拍手仙人摘乳,回頭一炮拗鸞肘,躲子三紅仙人捧盤,夜叉入海,劉海捕蟬,烈女捧金盒,直符送書,回頭內通背窩裡炮,收回去雙龍抹馬,急回頭智遠看瓜,直轉兩拳護膝勢當場按下拉回定滿天星誰敢與吾來比並.

(附)陳氏太極108勢長拳歌訣   

懶扎衣立勢高強,丟下腳出步單陽。七星拳手足相顧,探馬勢太祖高傳。當頭炮勢沖人怕,中單鞭誰敢當先。跨虎勢挪移髮腳,拗步勢手足活便,壽桃勢如牌抵進,拋架子當頭按下。孤身炮,打一個翻花舞袖。拗鸞肘,左右紅拳,玉女穿梭倒騎龍。連珠炮打的是猛將雄兵。猿猴看果誰敢偷,鐵甲將軍也要走。高四平,迎風跺子,小紅拳,火焰攢心。斬手炮,打一個鳳鸞藏肘。窩裡炮,打一個井纜直入。直入勢,庇身拳,轉身吊打。指襠勢,剪臁踢膝。金雞獨立,朝陽擊鼓。護心拳,專降快腿。拈肘勢,逼退英雄。嚇一聲小擒拿休走,拿鷹捉兔硬開弓。下扎勢,閃驚巧取。倒扎勢,誰人敢攻。朝陽手,便身防腿,一條鞭打進不忙。懸腳勢,誘彼輕進。騎馬勢,衝來敢當。一霎步,往裡就踩。下海降龍,上山伏虎。野馬分鬃,張飛擂鼓。雁翅勢,穿庄一腿。劈來腳勢,入步連心。雀地龍按下,朝天磴立起。雞子解胸,白鵝掠翅,黑虎攔路,胡僧托缽。燕子銜泥,二龍戲珠,賽過神槍。丘劉勢,左搬右掌。鬼蹴腳,撲前掃後。霸王舉鼎,韓信埋伏。右山勢,左山勢,前沖後沖。觀音獻掌,童子拜佛。翻身過海,回回指路。敬德跳澗,單鞭救主。青龍舞爪,惡馬提鈴。六封四閉,金剛搗碓。下四平,秦王拔劍。存孝打虎,鍾道仗劍。佛頂珠,反(足堂)庄望門攢。下扎勢,上一步封閉提拿。推山二掌,羅漢降龍。左轉紅拳左跨馬,右轉紅拳右跨馬。左搭袖,右搭袖。回頭摟膝拗步。插一掌,轉身三請客。掩手肱拳雙架梁,單風朝陽,回頭高四平金雞曬膀。托天叉,左搭眉,右搭眉,天王降妖。上一步鐵幡桿,下一步子胥拖鞭。蒼龍擺尾,仙人摘乳,回頭一炮拗鸞肘。跺子二紅仙人捧玉盤,夜叉探海,劉海捕蟬,烈女捧金盒。直符送書,回頭閃通背窩裡炮。收回去雙龍抹馬,急回頭智遠看瓜。自轉兩拳護膝,當場按下。滿天星,誰敢與吾比(人並). 通過比對,洪洞通背拳、陳氏太極108勢長拳、博愛唐村通臂功此三者同出異名,實屬一脈,有著非同一般的「血緣」關係,其間用字用詞雖略有不同,但基本架構、順序還是極其相近的,一種拳式在不同的三個地方傳練至今且都有拳譜相繼面世,不僅可以相互佐證,拾遺補缺,更重要的是給後學者留下了極其保貴的太極文化資料和更多的參考,還原了通背拳歷史本來面目,為進一步研究、發展、整理我國武術遺產奠定了基礎。

↑上一篇:洪洞通背拳文化傳承與發展 下一篇:太極拳中力、內氣與內勁的關係

推薦閱讀:

內外雙修太極拳
終於有明白人把太極拳松腰清楚了,原來這才是它最大的掣肘
陳式太極拳的練習步驟與方法
陳式太極拳入門摘選二(入門勁法)
陳式太極拳炮捶十八式

TAG:太極拳 | 關係 | 太極 | 親緣 | 通背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