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八識規矩頌》通詮

《八識規矩頌》通詮

導論

有情世間和器世間都是「緣起」而有的。要想改變現實世界,必須二者一同改變。《八識規矩頌》就是改變世界的指導手冊。

八識規矩頌

玄奘法師原著

前五識頌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痴。五識同依凈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第六識頌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第七識頌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凈依。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第八識頌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第一章. 緒說

一. 《八識規矩頌》的創立

《唯識三十頌》(世親菩薩):系統介紹八識及其轉化情況。

《成唯識論》(玄奘法師):是對《唯識三十頌》的註解。

《八識規矩頌》(玄奘法師):是《成唯識論》的高度濃縮版。

二. 《八識規矩頌》的作者:玄奘法師

三. 《八識規矩頌》的註疏

有25種。如:

明·普泰的《八識規矩頌補註》是現知註疏的開山之作;

太虛大師講述、胡繼歐筆錄《八識規矩頌講錄》等。

第二章. 《八識規矩頌》的結構及主要內容

第一節 略說八識

一. 唯識佛法與現代生理學主張的差異

1. 認識對象無/有客觀真實性

2. 現代生理學認為「根」(器官、神經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認識功能。

唯識佛法認為,認識活動是由認識對象(境)、認識功能(識)和輔助載體(根)三方面相互配合完成。

二. 八識是什麼

眼識:通過眼根而認識色境的認識功能。

耳識:通過耳根而分辨聲境的認識功能。

鼻識:通過鼻根而識彆氣味的認識功能。

舌識:通過舌根而辨別味道的認識功能。

身識:通過身根而感知觸覺的認識功能。

(前五識是情報員)

意識:通過意根而進行綜合思維推理的認識功能。

末那識:以自我染污分別為中心而干擾前六識認識活動的虛妄認識功能。

阿賴耶識:具有儲藏性質而儲存一切潛在信息的認識功能。(儲藏室、硬碟)

三. 八識與生命沉浮

第六、七識是決定生命形態的核心。

前五識、第八識具有較輕微決定功能。

身口意造作的業力決定十法界六凡四聖的生命形態,其中意(即八識)支配身口,成為個體生命業力形成的關鍵點。而八識中,第六、七識是核心。

第二節.《八識規矩頌》的結構

一. 結構

八識分成四大類(一~五、六、七、八),每一類用三偈頌12句概括,全文共12偈頌、48句。

每一類的三偈頌中,前2偈頌講「識」在染污境界里的活動情況,末後1偈頌講「識」在凈化狀態下的活動情況。

二. 詮解次第

太虛大師:先集中解說所有雜染頌,再集中解說所有清凈頌。

其中,雜染頌解說次第:先第六意識、再前五識、第八識、第七識。(有情眾生認識活動的規律6587)

清凈頌解說次第:先第六意識、次第七識、第八識、第前五識。(轉凡入聖的步驟6785)

第三節.《八識規矩頌》的主要內容

一. 性類——心識的倫理價值趨向

有情眾生心識活動的倫理價值趨向包括:善、惡、無記。

1. 善:能於自他順益,能為此世他世順益。

2. 惡:能於自他造成損害,能為此世他世違損。

3. 無記:沒有明顯的價值趨向狀態。

二. 緣境——心識認識對象的真實性

心識:「能認識」八識。 認識對象:「所認識」。

1. 性境:通過直覺可以感知的,具有相對真實性的現前 的境界,如:色、聲、香、味、觸、法(部分)等現象。

2. 帶質境:心識依於本質境起別異解,這種被誤解的境象稱為「帶質境」。

3. 獨影境:心識沒有任何依據,完全單獨憑空臆想的不真實的影象,如:嫦娥奔月這樣的認識對象。

三. 識量——心識認識結果的真實性

1. 現量:現在現前顯現的,不需通過諸如語言文字、概念名稱以及推理論證等中介組織,而可直接認識判斷的、如實認知的、真實不虛的認識結果,叫「現量」。

2. 比量:通過以已有的經驗或知識為參照而進行邏輯推理得出的正確無誤的認識結果,叫「比量」。比即比附。

3. 非量:不正確的認識結果,名「非量」。

包括: 似現量:直接認識的現量錯誤的時候。

似比量:間接推理認知的比量出錯時。

相對而言:「現量」具必然真實性,「比量」具可靠真實性,「非量」就完全不具備真實性。

四. 界地——心識活動的範圍

界:三界。

1. 欲界:有色身和慾望,靠飲食男女之欲形成和延續生命。

2. 色界:有色身、無慾望,靠心念力滋養生命。

3. 無色界:無色身和慾望,是一種單純的精神世界。

地:九地。

1. 五趣雜居地

2. 離生喜樂地(舍離慾望生喜樂的初禪境界)

3. 定生喜樂地(舍離初禪的尋伺活動,於深定中生喜樂的二禪境界)

4. 離喜妙樂地(舍離二禪的喜樂之境,心無明顯喜樂感受,處於寂靜妙樂的三禪境界)

5. 舍念清凈地(舍離三禪的妙樂禪悅,心境寂靜平等、了無分別,心念無動、清凈明朗的四禪境界)

6. 空無邊處地(舍離物質,心境自由,「舍色緣空」之境界)

7. 識無邊處地(舍離空境而緣識)

8. 無所有處地(舍離識境而緣無所有)

9. 非想非非想處地(舍離有所想及無所有想而緣無相境界)

其中,2~5,名「四禪定天」,在欲界、色界,有物質現象。

6~9,名「四空處定」,在無色界,依賴空、識,其依賴程度遞減至零。

五. 業用——心識的作用

(一) 分別:

1. 自性分別:心識在認識對象時,對認識對象最初一剎那的直接了知,還未進入語言表達階段。(第1~5、6、8識有)

2. 隨念分別:心識在念心所驅動下,對過去經歷的境界進行追憶,重新認識和鞏固的認識活動。(第6識有)

3. 計度分別:對於不是現前的境界,根據經驗和知識進行思量推理來完成認識活動(第6、7識有)

(二) 造業

(三) 受報

六. 心所——心識的輔助夥伴(共51種)

心所:輔助性質的精神活動

(一) 遍行心所(遍三性、八識、九地、一切時的心所)(五種)

1. 作意心所:(認識的基礎)

促使認識功能從潛隱狀態(種子)轉化為顯露狀態(現行)的心理活動。

2. 觸心所:(認識的條件)

促使根、境、識協調合作、密切配合的心理活動。

3. 受心所:(認識的推進)

識對影像性質的境,由於情趣觀念的不同而生起的覺知反應。

4. 想心所:(認識的深化)

受之後,對影像進行判斷(於境取像)並安立名稱概念和進行思維推理(施設種種名言)的心理活動。

5. 思心所:(認識的完成)

對判斷思維等綜合信息進行處理,而形成的意向,語言、行動等行為趣向。

(二) 別境心所(認識和分別的對象具有針對性和特殊性的心所)(五種)

1. 欲心所:欲,希求願望。有助於積極向上人生觀形成。

2. 勝解心所:內心產生的不動搖、不猶豫的認同感和決定性思維。有助於意志力和韌性的養成。

3. 念心所:對經歷過的境界能清晰、明朗浮現起來的心理活動,有助於定力形成。

4. 定心所:保持心念力集中關注同一境界而又不失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心理活動,有助於心境澄靜,引發智慧。

5. 慧心所:綜合分析形成的如理思維和認識。有助於保持正念。

(三) 善心所(十一種)

1. 信心所

2. 精進心所

3. 慚心所

4. 愧心所

5. 無貪心所

6. 無嗔心所(包容、關愛、尊重)

7. 無痴心所(了知因果、進退有序)

8. 輕安心所

9. 不放逸心所(清除障礙,積累良善品格)

10. 行舍心所(遠離心緒波動而處於沒有高下分別等執著)

11. 不害心所(無嗔心所之深化,絕無報復損害之意)

(四)根本煩惱心所(六種)

1. 貪心所

2. 嗔心所

3. 慢心所

4. 無明心所(痴)

5. 疑心所(認識搖擺不定,沒有肯定性認同)

6. 惡見心所(錯誤的、錯亂的思維和推理)(不正見心所)

(五) 隨煩惱心所(二十種)

1. 忿心所(憤慨不已)

2. 恨心所(懷恨在心)

3. 惱心所(過激的語言和粗暴行為)

4. 覆心所(隱藏已做壞事而又懊惱後悔)

5.誑心所

6. 諂心所

7. 憍心所

8. 害心所

9. 嫉心所

10. 慳心所(吝嗇)

11. 無慚心所

12. 無愧心所

13. 不信心所

14. 懈怠心所

15. 放逸心所

16. 昏沉心所

17. 掉舉心所(認識反覆、一境多解、喜怒無常)

18. 散亂心所(心念力失控,一心多境,遇事驚慌,毫無主見)

19. 失念心所(不能以正念善法攝心,常受邪念支配)

20. 不正知心所

其中,1~10:十種小隨煩惱。11~12:二種中隨煩惱。13~20:八種大隨煩惱(危害性僅次於根本煩惱)

(六) 不定心所(四種)(偶然性、不經意性、善惡不固定性)

1. 睡眠心所

2. 惡作心所(對做了或未做某事而懊惱反悔。「機遇流失」)

3. 尋心所(對事物粗略的認識、淺度的思維,而有概略性語言文字的心理活動)

4. 伺心所(深度思維而有的詳細語言文字的心理活動)

七. 依緣——心識活動的條件

(1) 因緣(種子依) (2)等無間緣(開導依)

(2) 所緣緣(境界依) (4)增上緣(俱有依)

(一)因緣:種子緣,心識活動的主要條件,現行心識的因。

(二)等無 (二)等無間緣:前後念心識是同類心識而又沒有間隔,前念意識是後念 意識的等無間緣和「開導依」。

(三)所緣緣:認識對象、「境界依」。

親所緣緣(直接境界,如視網膜上投射的物影子)

疏所緣緣(間接境界,如面前的景物)

(四)增上緣:(不可缺的,具協助、促進作用的因素,「俱有依」)

八. 轉依——心識的凈化

心法(心識,精神主體)

心所有法(輔助心識活動)

人生宇宙一切現象 色法(認識對象)

心不相應行法(認識結果)

無為法(真實狀態)

凡夫生命活動的核心:心識。

聖賢清凈無漏的自由生命,靠智慧力。

改造生命的基本原理:轉識成智,帶動轉染成凈。

修行階段:資糧位 心識微弱轉化

加行位 心識微弱轉化

見道位 真正轉化

修道位 真正轉化

究竟位 真正轉化

第三章.八識與染污生命

——順轉雜染分

第一節.染污的第六意識

一. 第六意識的性類、識量、緣境

【正文】三性三量通三境

譯:第六意識的性類善、惡、無記三種都包括;第六意識的認識結果現量、比量、非量三種都包括;第六意識的認識對象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三種都包括。

二. 第六意識的界地——活動範圍

【正文】三界輪時易可知

直譯:第六意識伴隨凡夫眾生的輪迴,在三界九地中交替輪換的活動很明顯,很容易了解。

意譯:第六意識的活動範圍包括整個三界九地。

三. 第六意識的相應心所——輔助夥伴

【正文】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譯:全部51種相應心所有法,都能協助第六意識開展活動,善惡性類不同的意識活動時,有相應不同的心所與之配合。

性類 配合心所

善性意識 善心所+遍行、別境、不定

惡性意識 煩惱心所 無明、大隨:可同時+遍行、別境、不定

惡性意識 煩惱心所 貪嗔、不正見、小隨:不可同時。+遍行、別境、不定

無記意識 遍行、別境、不定

四. 第六意識活動的特點

【正文】性界受三恆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譯:第六意識活動的性類、範圍、感受都具有頻繁變化的特點。根本煩惱心所、隨煩惱心所、信心所等善心所,以及全部51種心所也總是和他一樣頻繁變化著。

五. 第六意識的業用(功能)

【正文】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譯:身口意的業力造作,都是以意識的審慮和決定為中心,意識操縱下形成的引業、滿業能決定眾生居身何趣及其生命境況。

第二節.染污的前五識

一、前五識的緣境、識量及性類

【正文】性境現量通三性

譯:前五識的認識對象是性境,而非帶質境和獨影境。前五識的認識結果是現量,而非比量、非量。前五識的性類通善、惡、無記三類。

二、前五識的活動範圍

【正文】眼耳身三二地居

譯:眼、耳、身三識只在五趣雜居地和初禪離生喜樂地前二地活動。鼻、舌二識只在五趣雜居地活動。五識不曾活動於三地定生喜樂地(色界二禪)及其以上地。

三、前五識的輔助夥伴(助伴)

【正文】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痴

譯:前五識在認識活動中,輔助其活動的夥伴(相應心所)包括:五種遍行心所、五種別境心所、十一種善心所、二種中隨煩惱、八種大隨煩惱、以及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痴,一共34種心所有法。而不包括根本煩惱中的慢、疑、惡見,10小隨煩惱,4不定心所。

四、前五識活動的條件(依緣)

【正文】五識同依凈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譯:五識依靠各自對應的凈色根(在根境相對的情況下,由作意心所的促動)產生活動。同時,眼識還需要九種條件,耳識需要八種條件,鼻、舌、身識需要七種條件,共同支撐五識活動的開展。這些條件有些是共通的、緊密合作。前五識的關係較為密切。

眼識九緣:第六意識、第七識、第八識、作意心所、眼根、色境、眼識種子、空、明。

耳識八緣:第六意識、第七識、第八識、作意心所、耳根、聲境、耳識種子、空。

鼻舌身識七緣:第六意識、第七識、第八識、作意心所、鼻舌身根、香味觸境、鼻舌身識種子。

凈色根:相當於神經系統及中樞

扶塵根:相當於器官

五、前五識的作用

【正文】合三離二觀塵世

譯:現實世界是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界的總和。鼻、舌、身三識要根境相觸才好認知世界。眼、耳二識要根境有距離才好認知世界。

六、識與根的關係

【正文】愚者難分識與根

釋:「識」是具有認識功能的認識主體。「根」是認識產生活動的輔助載體和條件。識依根安住,根增進識產生認識作用。根、識各有自性的種子藏於阿賴耶識中而生起現行,屬不即不離之密切關係。根具增長和出生的含義。沒智慧之人難以區分它們。

第三節.染污的第八識

一、阿賴耶識的性類和輔助夥伴

【正文】性惟無覆五遍行

譯:阿賴耶識是無記性的,也不會遮蔽有情眾生的智慧和心性,與之相應的心所只有五種遍行心所。

二、阿賴耶識的活動範圍

【正文】界地隨他業力生

譯:阿賴耶識活動範圍包括全部三界九地六道,但他是在業力的支配下被動沉浮,並無自主性。

三、關於阿賴耶識的存在

【正文】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譯:二乘人我執未盡,聽聞阿賴耶識會誤將其執為自我,所以佛陀對二乘人很少提及阿賴耶識。這使得大乘菩薩和二乘人之間後來對阿賴耶識存在與否展開了爭論。

四、關於阿賴耶識的自相

【正文】浩浩三藏不可窮

譯:阿賴耶識具有容納一切法種子的能力(能藏),又是一切法種子被儲存的處所(所藏),還是末那識自我執著的對象(執藏)。阿賴耶識容納和儲存的一切法的種子,是廣大無邊、甚難窮知的。

五、 第八阿賴耶識與前七識的關係

【正文】淵深七浪境為風

譯:阿賴耶識(深廣的大海)在六塵境界(風)的衝擊下,阿賴耶識中前七識的種子(海水)就生起現行,投入工作狀態,顯現為現行的前七識活動(波浪)。

六、第八阿賴耶識的業用

【正文】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譯:阿賴耶識接受一切法的熏習,並負責保持這些信息種子能量不丟失、不變壞,為一切法的持續性提供支持。阿賴耶識留存的四大種隨業力顯現為四大現象而組成不同的根身,並執持根身不壞,也現起外四大之「器界」。

生命由死別再生包括死有位、中有位(中有身)、生有位三個階段,這其中主要靠阿賴耶識來實現對接。阿賴耶識是攜業力最後離開身體的末班車,又是攜業力最先進入新生命的早班車。阿賴耶識在這其間發揮著引導性作用,是生命實現相續不斷的重要環節。

來生生命的方向,可從阿賴耶識最後從身體撤離部位的溫度作一些初步判斷:(阿賴耶識離體時,風、水、火、地依次逐步分散)「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傍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

第四節.染污的第七識

一、第七末那識的緣境及性類

【正文】帶質有覆通情本

譯:第七識的認識對象(緣境)是帶質境,是依託第八識見分而另起的錯誤認識。他的性類為有覆無記性,會遮蔽修道者對真相的認知。

一方面他依仗本質境,挾帶起本質境的相貌而另起認識,與本質境存在相似處(通本),另一方面他又是第七識自身所起的別異認識(通情)。帶質境畢竟不同於本質境,是自身在自我思量支配下產生的錯覺。

二、第七末那識的識量

【正文】隨緣執我量為非

譯:第七識隨所認識的對象(所緣)的第八識見分謬執為我,其認識的結論是不正確的,是屬於非量。

阿賴耶識的「見分」即其所具有的受熏持種、現起根身和器界的功能;「相分」即所現起的根身和器界。

末那識在認識第八識見分時,以第八識的見分為疏所緣緣。另起異化的自我為親所緣緣,第七識自身的相分,形成固定的自我思維。

三、第七末那識的輔助夥伴

【正文】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痴我見慢相隨

譯:第七識相應的心所包括八種大隨煩惱、五種遍行心所、別境心所中的慧心所,根本煩惱中的貪、無明、我見、慢心所,共18種心所。

四、第七末那識的行相

【正文】恆審思量我相隨 四惑八大相應起

譯:第七末那識的行相,具有不間斷審查思量及長期的自我思量相伴隨,(而且)還有我見、我慢、我愛、我痴的四種根本煩惱以及八種大隨煩惱與之配合活動。

五、第七末那識的業用(作用)

【正文】有情日夜鎮昏迷 六轉呼為染凈依(作用)

譯:第七識令有情眾生沉迷於生死,並成為前六識或染或凈的依託之處。

前七識活動的本身及所認知的對象,都是阿賴耶識中各自的種子所轉化的現行。阿賴耶識名本識,前七識名轉識。

第七識對第六識的影響非常大,對前五識有間接的影響。

第七識的染污與清凈,決定著前六識染污或清凈的方向和話語權。

八識都具有思量的功能,但略有不同:

識 恆(不間斷) 審(審查、綜合思維)

1~5識 × ×

第六識 √ × √

末那識 √ √

阿賴耶識 √ ×

第五節.八識與生命的染污

心識的染污與清凈,影響著各自的生命質量。

一. 生命染污的前奏——前五識

前五識收集色、聲、香、味、觸五塵境界的初步信息,提供給第六意識進行綜合處理。「採購員」、「收集員」。

二. 生命染污的製造者——第六意識

第六意識要參與到前五識的認識活動中去,還能獨立地對完全屬於影像化的境界進行認識和了別。因此對眾生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起著支配或推動作用。第六意識在認識活動中,因其對語言、身體、心理的主導權而成為染污及業力製造的主體。「製造者」。

三. 生命的染污源——第七末那識

第六意識在末那識自我意識的干擾下,導致其主導的語言、身體、心理等活動也打上自我意識的烙印,具有染污性質,重新熏習在阿賴耶識中的各種業力也受牽連蒙受染污,這樣便造成染污的生命之流。末那識的自我觀念,才是真正的生命染污之源。

四. 生命染污的執行者——第八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在生命活動中,按前七識儲存的潛能被動地去執行,而成為忠實的執行者。

「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6)一個呆(7),五個在外做買賣,一個在家把賬開」。——這一頌文對八識對生命染污的影響作用的描述很清楚。

第四章.凈化八識與佛身莊嚴

——逆轉清凈分

第一節.八識與凈化

凈化的歷程

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

1. 資糧位:

強化初發心開始的信念、發心。凈化八識的蓄積階段。

2. 加行位:

加行用功,不斷增添善法的力量,四大階段有力推進善法力量,咬緊牙關,毫不放鬆,直至生命天秤偏向善法力量一面,衝破生命的沉寂。凈化八識的聚焦階段。

3. 見道位:

時間短,生命天秤徹底傾向清凈生命一邊,清凈無染成為生命主流,是生命轉折點,開始了生命歷程之新紀元。八識凈化轉折點。

4. 修道位:

消除殘留的染污成份對生命的干擾,耐心對治,經歷十個階段: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凈化染污八識的持續階段。

5. 究竟位:

八識凈化的圓滿階段,成佛了!

註:大乘賢者經歷修道位後,會進入金剛喻定:等覺、妙覺階段,稍作休整,即跨入成就佛果的頂峰,圓滿成就無暇清凈的自由生命(究竟位)。

一. 凈化與四智

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

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

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

三. 凈化與三身

1. 法身:無漏清凈智契證法性真如之理而成就的果位。

2. 報身:(1)自受用身:佛陀無漏智慧成就的功德之身。

(2)他受用身:佛為菩薩等賢聖說法所起的方便之身。

(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都安住於佛土)

(3)化身:為度輪迴眾生而隨眾生境界化現的方便之身。

四. 四智與相應心品

四智活動的輔助夥伴是一樣的,名:二十二中相應心品。

無漏的五遍行

無漏的五別境 參與使完成佛陀度化眾生的需要。

無漏的善十一

八識的凈識——清凈的自體居於次要角色,生命以智慧為指導。

第二節.第六意識的凈化

一、第六意識凈化的轉折點

【正文】發起初心歡喜地

心念分為入心、住心、出心三階段。

第六意識的凈化開始於:「加行位最後一念出心—見道位—修道位的第一地歡喜地入心」這一瞬間。

二、第六意識持續凈化中的干擾

【正文】俱生猶自現纏眠

煩惱障(我執)

心識凈化的干擾

所知障(法執)

俱生煩惱,所知二障(先天)

障礙

分別煩惱,所知二障(後天)

譯:第六意識凈化過程中,在見道位的轉折點上,只是將後天形成的分別煩惱所知二障克服並消除;在修道位,俱生二障仍眠伏於阿賴耶識中,隨時會對意識的染污造成纏擾。因此需要不斷克服俱生二障,以利於第六意識的徹底凈化。

三、第六意識的圓滿凈化

【正文】遠行地後純無漏

譯:第六意識的凈化在修道位還需經歷十種階位,每一階位都須採取相應的殊勝修持法門,才能將凈化工程持續推進。一直到第七階位「遠行地」出心,進入第八「不動地」入心時刻,第六意識的凈化始達到圓滿,達到無漏無污染狀態,並轉化為「妙觀察智」起用而主導生命的方向。

四、妙觀察智的妙用

【正文】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六意識以染污分別為中心

綜合協調

妙觀察智以正念無著分別為中心

妙觀察智的妙用:

(一)善觀諸法自相共相

善觀:如實觀察

自相:離名稱、語言、概念的事物的真實狀態。

共相:「落葉知秋」,於一事上所觀察的道理運用於一切事上。

(二)善說法度眾

對於不同眾生體察入微,因材因時施教,處於高度智力持續狀態(定門),由此引發辯才無礙,善說善化,有情眾生樂於聽受行持,能將一切眾生悟入佛法智慧大海而獲證真實功德。

譯:妙觀察智純凈圓滿,善觀諸法自相共相,善說法度眾,普遍利益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

第三節.第七末那識的凈化

一、第七末那識凈化的轉折點

【正文】極喜初心平等性

譯:第七末那識的凈化轉折點基本上與第六意識的凈化轉折點同步,是在見道位一剎那進入修道位「歡喜地」入心時刻,擺脫染污思量步入清靜妙智,以諸法平等、自他平等的平等性智主導心念活動。

諸法平等:染凈一切現象皆是緣起而有,無實在性可得,這一本質相同,是以平等。大乘菩薩不會像凡夫欣愛生死染污而厭怖清凈涅槃,更不會像聲聞緣覺欣愛清靜涅槃而厭怖生死染污,而是不捨生死而能超越生死,不住涅槃而契證清靜,能於生死涅槃不厭不愛,長期住世,利樂眾生,於世而出世,出世而入世,圓融無礙,平等一如。「大智慧」

自他平等:一切有情眾生之間,都是緣生幻化,無自他的隔閡,同體而相互關聯,是以能無緣慈、同體悲,面對一切有情的苦難感同身受,願為一切有情承受苦難,能為一切有情想方設法解救苦難。「大悲願」

  二、第七末那識持續凈化的干擾

【正文】無功用行我恆摧

譯:從第一階段「歡喜地」開始,一直加功用力,刻意推進,直到第八「不動地」,局勢扭轉,其修為已進入無功用狀態,「自我思量」完全徹底摧毀,無需刻意作用,已達到任運自在的純凈狀態。

   三、平等性智的妙用

【正文】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譯:第七末那識在成佛時方實現根本凈化,在自他平等功德照鑒下,悲願頓生,示現與自受用身相似的清凈微妙功德身,即他受用身,能普遍攝受十地中各個階段的菩薩眾,為他們說法釋疑、分享無上法樂。

第四節.第八阿賴耶識的凈化

一. 第八識的名位:

(由染到凈的凈化歷程<</span>三階段>)

(一) 我愛執藏位

從凡夫到第八不動地之前,阿賴耶識具能藏、所藏、

我愛執藏功能。其中,能藏、所藏的種子在見道位之前,以染污居多;在見道位之後,以清凈居多。這一階段末那識強烈執著第八識的見分為自我,故名我愛執藏位。

(二) 業果生死相續位

未成佛之前,染污種子總是遵循著因果異(異時、異性、異類)熟規律產生作用,現起不同的生死而相續不斷。

異性(善、惡、無記) 異類(狀態)

(三) 無上轉依最極清凈位

在第八識凈化圓滿的究竟成佛階段,第八識已徹底凈化,所攝藏種子純凈無漏,故名「無上轉依最極清凈位」,也即五位中的究竟位。

二. 第八阿賴耶識凈化的轉折點

【正文】不動地前才舍藏

當第七識凈化到「不動地」無功用行狀態時,第八識不再受其羈絆,其所藏種子也趨於純凈,開啟第八識凈化新紀元。

註:第七末那識長期執著第八識見分為自我,讓前七識一切活動都在自我陰影籠罩下染污無餘,這些染污種子進入第八識,菩薩在見道位,第六意識破冰凈化,第七意識融冰凈化,直到修道位第八不動地,方才無功用行。第八識相續凈化。(未圓滿)

三. 第八阿賴耶識凈化的持續

【正文】金剛道後異熟空

不動地後,少量法執還存在,直到第十法雲地出心,進入金剛喻定階段,一切微細染污元素徹底凈化,任何染污而起的異熟果報不再相續,任何生死業果皆蕩滌盡凈。

四. 第八阿賴耶識的圓滿凈化

【正文】大圓無垢同時發

第八識進入金剛喻定後,經過等覺、妙覺瞬息停留,很快進入究竟成佛 階段,第八識凈化為無垢凈識,並轉現起大圓鏡智。

五. 大圓鏡智的妙用

【正文】普照十方塵剎中

大圓鏡無漏鏡智現的影像:

1. 無漏凈智凈種自身生現起自受用佛身佛土。

2. 悲願力下方便呈現的他受用身土或變化身土。

3. 眾生在佛凈智中映現的身土,為佛悉知悉見、對機說法。

釋:凈化八識圓滿成就智德悲德的諸佛如來,以智光、悲願為動力,遍於十方世界,普化無量無邊有情。

第五節.前五識的凈化

五根由儲於第八識中的種子所顯現。第八識的凈化是前五識凈化的基礎。

凈化前五識會排除染污分別干擾,轉現起成所作智,成就諸佛如來凈智功德。

一. 成所作智的特點

【正文】變相觀空惟後得

(一) 空:

空性、法性、真如,一切法因緣生、因緣滅,幻化生滅的虛幻性存在才是一切法的真實狀態。

擺脫生死輪迴 必須 不造「染業」—— 斷惑去執 —— 徹證空性。

(二) 變相:

成所作智對認知對象只能在真如空性上構造出相似上的相分,為成所作智所認知。觀察思維空理,他不能親證空性。

(三) 智慧的類別

1. 加行智:

見道位之前,依靠佛法而起修習的現行,諦察一切現象的虛幻而漸入空性,即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需加功用行,諦審觀察而體會空性之理,仍為有相之行。

2. 根本智:

進入見道位的一剎那,瞬入無相之境,真正親證到真如法性的無可替代的智慧力。

3. 後得智:

菩薩在證入根本智後,並非自己沉浸於離言離相的真空境界中,而是隨順世間而起分別,開示法要,純凈無染、又名「權智」,是接引眾生的權益方便法。根本智和後得智是體用關係。

(四) 成所作智的特點

凈化前五識而轉現的「成所作智」是後得智。是協助諸佛實現度化眾生事業的智慧。他把於根本智親證到的真如空性上變現起的相分作為自己所認知的對象,實現度化眾生的種種事業。

二. 成所作智緣境的真實性

【正文】果中猶自不詮真

即使到了佛果位時,前五識或成所作智都不能直接證知(緣境)真實空性。前五識只能認知現象;成所作智只是佛親證真如所得的根本智上的現起作用,只能在空性基礎上變現相分而間接了知。

三. 成所作智的轉起階段

【正文】圓明初發成無漏

第八識進入金剛喻定轉現起大圓鏡智時,前五識也即同時凈化為純凈無漏的成所作智。

四. 成所作智的妙用

【正文】三類分身息苦輪

佛依託「成所作智」化現不同身相,度化一切苦患眾生。化現分三種:

1. 化現起千丈大身 —— 十地菩薩:說法引導趣向圓滿佛果。

2.化現起丈六金身 —— 資糧位菩薩、聲聞、凡夫:循循善誘,引其精進,趨向聖道。

3.化現起對境的各種方便身 —— 眾生:隨其根性、境界為說法開解。

第六節.凈化與莊嚴

轉識成智 轉染成凈

八識轉現為四智

染污不堪的身心世界 —— 清凈莊嚴的佛身、佛土

第八識凈化而轉現的「大圓鏡智」,由於無量菩提凈種圓滿成就,感現究竟佛果的真實身土,其身光明透徹、廣大無邊,其土凈如琉璃,極為莊嚴,生命圓滿,自在無礙。

第七識凈化而轉現的「平等性智」,由於徹證法性,平等一如,無有高下、無有自他、無有分別的凈智之力,感現為十地菩薩受用的他受用身,與諸菩薩同住同樂,共享法味。

第六識凈化而轉現的「妙觀察智」,由於凈化圓滿,安住法性,善察諸法,不為外相所轉,善觀眾生能隨機接引,猶如凈蓮,不為污泥所染,不著於水。

前五識凈化而轉現的「成所作智」,由於屬後得智,在「根本智」無分別的體上而起用的用,協助大圓鏡智,分身接引,同入佛乘。

結語 掌握改造生命的原理

染污分別:第七末那識「恆審思量我相隨」 —— 第六意識及前五識的染污 —— 第八識的染污 —— 陷入染污有漏的生命世界、輪迴生死。

轉識成智:凈化第六意識 —— 挑戰第七末那識「自我思量」,戰勝我執、法執意識(「自我」)—— 轉染成凈。


推薦閱讀:

中觀與八識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矩頌講義(2)
略釋八識五智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矩頌講義(3)

TAG:規矩 | 八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