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要再做受害者!選擇為自己負責

不要再做受害者!選擇為自己負責2015-07-23克勞德、湯森德

靈性的設計

追求豐盛人生並非憑空出現在腦中的想法,而是深植人心的渴望,是上帝造物的確定旨意,要我們活出有意義、有目標,以及滿足的生命。他賦予你我進入生命的潛能,在他的引導之下,我們因此能有所成就。在你身上有個計劃,這個計劃埋藏在你的靈魂深處,也源自高於人的上帝的美意:

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 29:11)

我們的福祉、積極的未來、希望的緣由、免於災禍的自由,全是上帝為我們所定的美意。他指揮、支持與引導,你要負責的是選擇以及追隨正確之道,亦即承擔起選擇與路徑的所有權與責任。

當我們開始做夢、有盼望、設定目標的時候,我們生命中所在乎的特定領域就會浮現,同時你也將發現那些你最容易被指責、消極與恐懼所轄制的部分。這時候,如果你能自我檢視,並且問自己:我是怎樣讓自己陷入這個不佳的境況中的?這是最能自我賦權的問題之一。

我們選出五種生活中相當關鍵的領域,一旦有「指責」或「不是我的錯」的思考時,便特別容易產生破壞性。在這每一領域,我們舉出指責遊戲的思考如何造成問題,然後,我們以承擔所有權的態度示範出如何化解問題。希望我們所列舉的例子能夠刺激你的思考,引領你主動面對生活。

1愛的關係

愛可以說是人生最重要的經驗之一,它是一份禮物,能夠滿足人心。我們心靈深處都渴盼擁有一份安全又不斷成長的關係。

也許你目前單身,正在尋找合適的對象,或者你已婚,希望與另一半有更深、更滿足的親密關係,不論是何種處境,一份健康、安全、積極且振奮人心的親密關係,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或者比較嚴重的情況是你在這方面一直不順利,在約會交友方面有困擾,甚至根本就沒有關係,你的婚姻生活虛有其表,或是在衝突的痛苦處境中掙扎。

摒棄指責遊戲,並且問自己說:目前的這種境況,我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以下是這個問題常見的答覆,以及依照本書所介紹的八大原則所提出的解決之道。

我將自己的不開心歸咎於另一半(或是男/女朋友)不肯改變。——我可以變得開心,即使對方一點也不改變。

我過早放棄。——我可以積極按照一個好的策略進行,即使有時不順利。

我向來不清楚我想要或需要的是什麼。——我可以溫和卻直接地讓人知道我想要或需要什麼。

我向來害怕去挑戰對方。——我可以學習如何用愛心說誠實話。

我向來避免承認自己在親密關係上,缺乏愛人的動力或有控制欲的問題。——我可以承擔起自身缺乏愛的動力或有控制欲問題的責任,而且我可以改變。

有些事不應該容忍,我卻默然承受。——我可以對不合理的對待說不,而且堅定表明自己的立場。

我讓自己一人獨自面對問題。——我可以敞開心胸,與那些能成為支持系統的人聯結。

除了以上所舉的例子之外,或許根據你個人的生活狀態,可以有其他的態度與回應。重點是當你採取行動與改變時,你就是在朝目標前進──這是沉溺在指責心態的人做不到的地方。請記住,只有你能作這個選擇,任何其他人都無法替你承擔。

2工作

我們都希望擁有充滿意義與成就感的工作,既能挑戰自我又能施展才能的志業。不過,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發現自己入錯行。或者不是入錯行,而是尚未發展到你想要達到的階段;也可能你進了想待的公司或職場,只是還沒升到所想要的職位;甚至你認為自己該往另一行業發展,或者你質疑眼前的一切,心想究竟哪一個領域才真正適合你。

「這不是我的錯」的思考模式會使人在工作發展上數十年毫無進展。似乎老闆、主管、經濟市場全都有錯,但真正倒霉的卻是自己。沒有人會否認內部管理和外部經濟起伏等是重要因素,不過總有一部分是你能夠改變的範圍。接下來,我們將列出陷於指責遊戲中無法解套之人的常見說法,同時對應列出運用「主動掌握」的方法將帶來如何不同的答覆。

我在等老闆認可我的貢獻。——我可以跟老闆約時間談談,讓他了解我在工作上的進展。

我尚未為我難以在工作上與人合作的態度,承擔起所有權。——我可以要求同事的反饋,改變那些需要改變的態度。

我尚未累積多一點的訓練與經驗,以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我可以想辦法一面進修一面工作。

我還沒有找我的主管談清楚我們之間的誤會。——我可以主動找他談話,讓他了解我有團隊精神,而且有意願幫助他達成目標。

我把錯誤歸咎在公司,而不去檢視自己能做什麼幫助公司成長。——我可以選擇成為解決問題的一員,而不是光製造問題。

我向來害怕做一個有創意的人。——我可以進行頭腦風暴,試著冒險一搏。

我有虎頭蛇尾的習慣。——我可以堅持下去,即使一開始的反應不是很正面。

我向來害怕嘗試新的工作機會。——我可以探究一下,目前的就業市場有些什麼可能的機會符合我的技能與理想。

就業市場不光是要有能力,而且也尋求能自我承擔所有權與積極進取的人才。我見過很多並非天賦異稟、卻比他們絕頂聰明的同事成就更大的人,就是因為他們能夠自我檢視,並且做出正確的改變。

3親職

如果你有小孩,你就會了解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期盼他們有成就,有志同道合的好友,並且做個有責任感的人。看著孩子長大成人、有所作為,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希望。然而,成功的親職充滿許多不同的障礙:學齡前期的孩子對自己的手足展現出攻擊性;學齡期的女兒沒有取得應有的成績;青春期兒子受到藥品與酒精的困擾……

問題常常又因當事人自身的不以為然而益形複雜。你認為事關重大,你的孩子卻無所謂。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情境,你的孩子不會來跟你說:「請幫幫我。」這常讓人感到無助與沮喪。

請記得,即使孩子沒有意識到需要父母的幫助來面對問題,你還是可以做一個主動察覺錯誤的父母親,並且參考自我承擔所有權的方法:

我以責怪孩子錯誤的方式,來逃避自己在教養他的過程中的問題。——我可以改變教養兒子的方式,那麼他出錯的概率可以減少。

我向來害怕孩子生氣或傷到他的感覺。——我可以學習不把他的負面反應當成針對我個人而來。

當他反抗我的時候,我就很容易放棄。——我可以堅持照我的教養原則與規矩,了解成功需要花時間。

我一直不想去看失敗的那一面,因為那好像在說我們父母做得不好。——我可以面對失敗而不必感覺羞愧或有罪惡感,因為這正好可以提供我學習改進的機會。

我尚未尋求他人的協助。——我可以謙虛地向良善的人尋求支持與建議。

在心態上我已經放棄了,認定他就是這副德行。——我可以讓他認識到,他可以(就像我可以)成為更優秀的人。

最好的父母親不一定要知道所有的答案。他們是那些可以承擔問題的所有權,而且尋找解答的人。當你承擔自身造成問題的部分時,你也幫助孩子負起他們自身的責任,他們因而學習到責任感與所有權的價值。

4人我關係

擁有良好人我關係的人是世界上最富足的人。友誼與家庭關係,是真實、有意義與目標的人生重心所在。若你置身於安全可信賴的人群中,你是極有福氣的人。

多數人或多或少有人我關係方面的困擾。你與朋友間意見不合,愈演愈烈,結果是關係破裂了,你發覺自己選錯了人做朋友,或者是你驚覺到源自家庭背景的掌控問題,因而感到無力又不開心。

瀏覽以下典型人我關係困擾的成因,並參考自我承擔所有權的立場所提供的建議:

我在心裡責怪他人。——我可以讓對方知道哪裡出錯了,好讓他們有機會聽我的心聲,以及做出改變。

我已經假定人是不會改的,所以我放棄。——我可以給他們恩惠,如同我希望別人給我一般。

我極需他們的贊同,以致不敢說出任何可能把他們給趕跑的話。——我可以向其他人尋求贊同,那麼就可以比較堅強,不必在情緒上如此依賴他們。

我論斷他們。——我可以把論斷的主權交託給上帝,為自己及他們尋求上帝的憐憫。

我用不合理的標準在要求他們。——我可以調整我的期待,以比較符合現實的標準來對待他們。

我向來不去看我如何影響到他們。——我可以問他們我如何影響到他們,而且改變需要調整的部分。

通過這樣的探索,你將能得到自由,承擔起人我關係中的問題與責任,也許能夠醫治你與朋友或家人之間在聯結上的困難之處。

5不良習慣與個人議題

你的夢想或許是做一個自由人──不被不良習慣或上癮行為所困擾,沒有讓你傾家蕩產的生活方式。這類可能的問題,小自普通的麻煩事、大到危及生命安全的問題皆有可能,例如:飲食失調、憤怒、焦慮、憂鬱症、酒精與性的依賴……都有摧毀一個人享有豐盛生命的可能性。

如果你發現自己面臨類似的問題,可以先檢視自己可能會落入怎樣的指責遊戲,再考慮採取主動承擔責任的方式:

我一直在等別人了解到他們帶給我的困擾。——我可以選擇痊癒,不管他們是否承認加諸我身上的負面影響。

我責備上帝沒有保守我。——我可以放下指責,深信他與我一同受苦,並且認同我的痛苦。

我以這個不良習慣為借口來療傷止痛,以至於我放不下這個習慣。——我可以面對傷痛,那才真正能得以自由。

當別人試著與我聯結時,我忽視他們的存在。——我可以冒險讓好人愛我,給我支持。

我自視與眾人不同,所以沒有人可以真正了解我的處境。——我可以接受有人「能夠」了解我,而且他們樂意協助。

除了相信自己在過去被人陷害、犧牲之外,至今我仍然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而且凡事採取被動姿態。——我可以卸下受害者的身份認同,重新看待自己是一個有傷痛也有祝福的人。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 )

憤怒與焦慮、飲食失調或上癮症等問題,幾乎多少都牽涉到經驗與面對過去傷痛的問題。你需要經歷到憐恤與愛、鼓勵與支持來承擔起痊癒的所有權,如此成長才會有永久的轉化與改變。

切勿獨自前行

策勉之言:如果你想在掌握所有權方面更上一層樓,就必須有所聯結。找幾位友人,即使一個也行,一起閱讀本書或討論書中的原則。人際關係是有力的改變機制,可以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從適當的人身上所得到的支持、安全、反饋與協助,將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後,記得上帝與你同在,一同經歷這些改變。他就在身邊與你一同前行,帶領你走上他為你所定意的旅程:

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誡你。( 詩32:8)

摘自康培斯出版《負責的力量大》一書

來源:康培思文化

推薦閱讀:

離婚,未必是一種最佳選擇
男士職場面試形象打造之——西裝的選擇
北京的選擇與香港的選舉
選擇開心
老婆和娃同時需要我,該如何選擇,娃說:「你應該知道你姓什麼」

TAG:選擇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