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強化機構設置...

近年來,南海區在省、市編辦的支持指導下,不斷強化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在優化機構設置、創新監管方式、拓寬監管渠道等方面深入研究,紮實開展改革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機構設置,規範市場監管機構工作職責

南海區歷來重視市場監管體系建設,不斷優化改良市場監管機構設置,強化市場監管力量。

2013年,南海區以編委名義印發《佛山市南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確整合原由市場監管、衛生、工商、質監等多部門負責的食品藥品監管職能,並搭建起區鎮兩級食品藥品監管機構。2014年,印發《關於鎮(街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分局的職能說明和設置指引》,就分局管理職能、管理架構設置、人財物配置作出說明和指引。

2015年,按照上級部署,南海區積極穩妥開展市場管理機構改革,承接工商、質監部門歸屬地方管理,整合工商、質監、食葯監相關職能,組建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為了確保順利平穩過渡,我辦會同組織部、財政局及其他業務相關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議,明確工作計劃,落實相關責任,督導工作進程。2015年9月,南海區印發新市場監督管理局「三定」,市場監督管理局加掛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合理對原有部門的內設機構進行歸併調整,適當強化職責較為重要的業務部門,如增設審批服務科,整合相關審批職能,優化工作流程,強化業務科室監管職責;把原來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拆分為特種機電設備安全監察科和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科,原來的質量科拆分為產品質量監管科和質量發展科,以更好地履行相關監管職責,服務地方企業。

在編製和人力配置方面,南海區也對市場監管機構予以一定程度的傾斜。如,在設置鎮街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時,明確桂城、獅山、大瀝各增加行政編製4名,九江、西樵、丹灶、里水各增加行政編製3名。各鎮街增加中層副職1名。上述增加的編製和中層職數專項用於鎮街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並按照最少32人,最多59人的人員配備方案指導各鎮街配備監管人員。工商、質監部門落地後,雖然機構由副處降格為正科,但保持原有編製配置,人員待遇按原身份套定,同時研究解決編外人員管理問題,保持人心穩定,強化監管力量。

(二)借力數據統籌,加強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後續監管

在商事制度改革的促動下,南海區市場主體出現「井噴」,從2013年底的接近14萬戶、到2014年底的16萬戶、2015年17萬戶、到今年6月底突破18萬戶,創造了一次又一次新高。截止至2016年6月底,全區各類商事主體達180430戶,比去年同期增長9.7%,增速迅猛。僅在2016年上半年,南海區新設立個體工商戶7463戶,新設立私營企業5360戶。

激增的市場主體數量,為後續的市場監管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為適應商事改革「先照後證」、「三證合一」以及後續監管需求,南海區數據統籌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在梳理制定《南海區企業經營範圍標準用語規範》和《企業監管平台證照匹配規則》基礎上,開發了企業監管平台。該平台以企業庫、地圖庫為基礎,對接社會治理網格化平台,實現企業工商登記後實時、智能識別分發企業登記信息給對應許可部門及屬地鎮街開展企業監管工作,適應了商事改革「先照後證」業務需求,解決「證、照」數據失聯的監管難題,突破部門間條塊分割,大大提高了部門協同性。通過平台的使用和標準的規範,解決因行業統計口徑混亂等問題(如執照上經營範圍「製造業與榨汁機」、「食品加工與賣燒鵝」等表述)帶來的後續監管缺位,同時通過與社會治理網格化平台的對接,將巡查監管任務下沉網格,也將區直部門對企業的服務、許可、監管執法、獎勵懲罰等數據推送到基層做數據支撐與監管依據,當網格員巡查中發現的企業超範圍經營或無證照經營的情況可快速回推企業監管平台,使得市場監管及許可部門及時認領與應對,實現普查專辦、查辦分離,解決了「九龍治水」和執法資源不足的難題。同時,還可通過數據綜合應用分析及時發掘監管漏洞,實現企業監管的精細化治理。

(三)完善監管清單,構建權責明確的市場監管格局

2014年,南海區開展了權責清單編製工作。其中,由區編辦負責牽頭編製市場監管清單。在編製過程中,要求各部門針對各自管理的行業或領域,按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監管要求,明確監管主體、監管內容、監管範圍、監管措施和涉及的執法職權,制定監管標準(包含准入標準、生產經營活動標準、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標準)。監管清單分為21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涉及28個機關事業單位,涉及監管事項747項。通過監管清單的制定和實施,因應市場主體准入登記制度改革,強化市場主體「寬進」後的「嚴管」工作,堅持放管並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創新監管模式,逐步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市場體系,加快形成權責明確、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場監管格局,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四)豐富監管手段,創新監管工作機制

在豐富和創新市場監管手段方面,南海區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比如,區食葯監局引入食品安全檢測車,及時發現並處理不合格農產品,構建起市場自檢、快篩快檢和監督抽檢「三檢聯動」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檢測車既可擔任市場檢測裁判長,通過流動式監測,定期到市場快篩快檢,出具官方檢測數據,監督評價市場自檢質量,確保檢測結果真實、客觀,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又可通過快檢數據分析,確定風險產品及重點違禁藥物,制定系統的法檢計劃,為監督檢查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和數據支持。

再如,南海區積極探索食品小作坊監管的法治創新,通過創建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在全區推行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具體做法為:要求申請備案的食品小作坊進入鎮街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經營,按照行業標準裝修生產場地和配置設備,並由食葯監部門對進行核查,對驗收合格的小作坊頒發「備案通知書」,准許加工生產,同時要求獲得備案的食品小作坊辦理營業執照,成為合法的經營主體。通過這一舉措,將食品小作坊納入法治監管軌道,南海因此成為我省地方政府貫徹《食品安全法》中率先出台配套政策監管食品小作坊的先行區。

(五)拓寬監管渠道,構建網格化治理新模式

2014年2月,南海區採取試點先行,分步推進的方式,在個別鎮街率先開展「社區治理網格化」綜合試點工作,將首批9個部門的88項任務清單納入網格管理。2016年1月,南海區專門成立政務管理辦公室,賦予社會治理網格化體系建設與管理、協調、指導、督辦、考核等管理工作的職責,政務辦下設網格化管理科,在機構上強化網格化治理的統籌作用。

南海區的社會治理網格化工作以基層治理重構為目標,將社會治理網格化與普遍直接聯繫群眾制度相結合,以直聯為統籌,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發揮駐點團隊的統籌引領作用,主動融合網格化,構建「直聯+網格化」互融共進工作機制;以互聯網+政務為手段,以大數據支撐技術創新,在全區統一研發區、鎮街、社區三級實時聯動的社會治理網格化平台和靈活實用的手機終端APP。2016年4月底,南海區又將「南海政務通」微信平台融入社會治理網格化平台,群眾通過微信公眾號即可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構建起「人人都是網格員」的社會治理局面。截至6月28日,社會治理網格化平台累計收集巡查對象數據超過60萬條,發現問題10.7萬條,問題辦結率達到96.6%。通過網格化治理,實現了社區基礎數據全面、精準、及時的採集,打破部門間行政資源壁壘,把「大市場」、「大綜治」、「大安全」、「大市政」、「大城管」等基層治理資源有機統籌起來,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也成為聯通行政審批和行政執法、加強市場監管力量的新渠道。

二、存在困難和建議

(一)基層持有執法證人員偏少的情況嚴重影響南海區市場監管工作的開展。由於公務員編製較少,區級和鎮街不得不聘請編外人員輔助工作,以鎮街市場監管局為例,編外人員占監管人員總人數的88%,而編外人員又不符合參加行政執法資格考試的條件,無法領取行政執法證件,導致一定的執法風險。為進一步加強基層執法力量,建議上級部門就編外人員執法問題進行指引。

(二)基層監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偏低。由於監管隊伍中缺乏專業型、技術型的人才,業務水平參差不齊,與新職能的要求並不完全適應,監管隊伍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發揮。因為監管力量不足,鎮街聘用一些編外人員輔助管理,但由於待遇不高,新招錄人員歸屬感低,人才流失嚴重。特別是在今年,由於南海區承擔著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等重大任務,工作量驟增,這一問題更加凸顯。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按照上級部署,緊密結合南海區實際,深化綜合執法改革,探索在鎮街組建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形成權責明確、協同工作、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綜合執法管理體制,促進資源共享,提高執法質量和效率。

(二)以綜合執法改革為契機,理順區鎮雙管的市場監管機構管理體制,將監管力量進一步向基層下沉,深度整合監管力量。

(三)進一步加大社會治理網格化推進力度,充分整合資源,按照「擴面提質促實效」的工作方向,加快推進社會治理事項入格,完善信息平台功能,發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監管。(南海區編辦毛星供稿)


推薦閱讀:

門是吉凶二氣入口 設置不當影響運勢
乾貨!一文了解「胰島素泵」院內設置及調整原則
迅雷極速版設置開機不啟動和關閉懸浮窗
課程設置

TAG: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