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為何拜七歲小孩為師?

孔子被譽為至聖先師,學有大成,後世都尊稱他為「孔聖人」,而《三字經》中所提到的這個項橐,只不過是一個年僅七歲的孩子。那麼,孔子為什麼要拜他為師?這個叫項橐的孩子,有什麼過人之處?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字面的意思非常清楚,當年孔老夫子拜項橐為師,而那個時候,孔子已經是一個學有大成的人物了,他尚且還要勤奮學習。言外之意,我們就更應當努力學習了。這裡就引出一個新的人物——項橐。

  項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神童。當然,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多少關於他的確切記載,但民間傳說很多,說他眉清目秀,非常可愛。這個孩子無師自通,聰明無比。他從小就特別善於觀察周圍的一切,觀察人物、觀察自然,而且他與生俱來有鑽研精神。像這樣的孩子,在今天往往都是父母比較頭疼的,因為他什麼都得問個為什麼,什麼都得追著往下問。一般的父母見到這樣的孩子,心情好的時候非常喜歡,心情不好的時候煩得要命。我們知道孔夫子是聖人,聖人的老師不論多大,這個名字總得叫得大一點,所以稱項橐為聖公。孔子在魯國設壇講學,按照我們傳統的說法就是門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他聽說在東南沿海有個地方,是一塊知識的寶地,那個地方的百姓非常純樸,但是都很有學問。孔子是哪裡有學問就要到哪裡去的。古代的聖人,都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追著知識走,哪裡有知識人就到哪裡去。所以孔子就跟弟子商議,我們出去旅遊一次,往東方旅遊一次,去看看那個地方,體察一下那裡的民情,感受一下那裡人民的聰明程度。孔子就帶著眾弟子乘著馬車風塵僕僕來到寶地。一看,風景非常好。當孔子高興地觀賞風景之時,忽然看見前面的大路上有一群孩子在那兒玩兒。孔子便乘著馬車慢慢地駛過去,別的孩子全躲開了,唯獨有一個小孩,就站在路當中,一動不動。這個孩子不用說,當然就是項橐。給孔子趕車的是他的弟子子路,子路是個比較勇武的人,脾氣比較急,大聲地呵斥:「這小孩子,老夫子在此,你怎麼擋在路中不走?」聽了子路的話,小孩不但不動,還岔開雙腿,叉著個腰。孔子在馬車上問這個小孩:「哎,這個小孩子啊,你攔在路當中不走,什麼意思啊?」也不知道項橐認識不認識孔夫子,估計是不認識,他一聽這位老人家叫他小孩子,就下決心要捉弄他一番。就說:「哎,這裡有個城池,你的車馬怎麼過去啊?」孔夫子說:「咦,這明明是一條路,哪裡有城池?城在何處?」項橐就指了一指,說:我腳下邊就是城池。」孔子一看,這是有點道理,因為兩條腿岔開像城門一樣。孔夫子一看這孩子不卑不亢,而且氣度非凡,孔夫子也動了一點童心,就下車去看。孔子一看,這小孩子兩腿中間放著幾塊小石子,搭了一道小城牆。於是,孔子就問這孩子:「哎,這個城牆有什麼用啊?」項橐說:「我這個城牆就是擋你這個車馬的,還要防軍隊。」孔子就說:「哎呀,小孩子你就會開玩笑。你這麼小的一道城牆,我車過去又怎麼樣呢?」項橐說:「這不對,這總還是一道城牆,既然是城牆你的車馬怎麼過得去呢?」孔子上下打量這個孩子,就覺得這個地方的人真的是聰明,小孩子都如此聰明伶俐,只不過這孩子有點恃才傲物。孔子也懶得跟這個小孩子多說,因為他要趕路,所以就跟這個小孩子說:「那我怎麼辦呢?」就請教這小孩子,孔子已經降低身份了。項橐就說:「到底是城躲車馬,還是車馬應該繞城而走啊?」孔夫子一想,沒辦法,只能讓馬車從他旁邊過了。

  孔子慕名來到莒國,卻被年僅七歲的項橐攔住了去路,只得繞道而行。這件事情雖說讓孔子有失體面,但孔子畢竟是至聖先師,學有大成,不會與項橐計較。可是,接下來卻發生了一件事,讓這位博學的老者自愧不如、甘拜下風,甚至願意拜項橐為師。那麼,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孔子一到這個地方,實際上就輸給了一個小孩,孔子就一路怏怏不樂。趕路時看見路邊有一農夫,正好在那兒鋤地,孔子就下來,問那個農夫:「您在幹什麼啊?」農夫回答:「鋤地啊,我在這兒鋤地。」孔子又問他:「看您那麼忙,您知不知道您每天鋤頭要抬起來幾次啊?」農夫一下憋在那兒了,這誰知道啊?天天都種田還一下下數啊?那個農夫就僵在那兒,孔子和他的徒弟都竊喜,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好像被我問住了。突然看見遠方趕過來一個小孩。原來是項橐趕過來了,他說:「哎,我爸爸年年種地(原來這個人是他爸爸),當然知道鋤頭每天抬起來幾次了。您只要出門就得乘馬車,那您一定知道每天這個馬蹄要提起來幾次了?」孔子覺得這個孩子真是太聰明了,實在是少見,所以就下車仔細打量這個項橐,就跟項橐說:「孩子,你的確才智過人,這個沒錯。現在這麼著,我出一道題,你出一道題,互為應對。誰贏了誰當老師。」項橐回答:「您是老人家,您不要跟我開玩笑。」孔子就說:「不管是老的小的都不相欺。」孔子就問:「天地人為三才,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穀?」孔子出了這麼一道題。人生在這世界上都要靠日月星辰的光芒,人活在這世界上都要靠五穀嘛,當然人都離不開這些東西,孔子就問天上到底有多少星辰,地上到底有多少五穀。這題目照理說是無解的。但是,項橐說:「天高不可丈量,地廣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穀。」莊稼那時候都是種一茬,沒有後來雙季稻、三季稻。孔子當時十分震驚,這個回答他挑不出項橐一點毛病。

  孔子和項橐君子約定,互相出題,勝者為師。可是,讓孔子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項橐雖然年僅七歲,但卻才思敏捷、聰明過人,孔子出的題,根本就沒有難住他。接下來該輪到項橐給孔子出題了,那麼,項橐會給孔子出一道什麼題呢?

  項橐就問:「人有多少根眉毛?」這個還真沒法回答,它也不像一夜星辰、一茬五穀那麼好回答。孔子就沒有辦法,只好按照剛才的約定,要拜項橐為師,但項橐突然撲通跳到旁邊水塘里待著。孔子說:「您怎麼跳水呢?」項橐回答:「沐浴以後方可行大禮啊。怎麼樣,請夫子也下來沐浴吧?」他要把孔夫子也請到池塘里去。孔夫子說:「我沒有學過游泳,我到池塘里就會沉下去。」項橐說:「您這個話不對,鴨子也沒聽說學游泳啊?可是鴨子怎麼浮在水面上不沉呢?」孔子說:「鴨有離水之毛,故而不沉。」孔子又上他的當了。其實那個時候不理他就完了,孔夫子還跟他解釋。孔夫子還是比較好為人師的,又以為項橐在請教他。項橐就說:「是這樣嗎?那麼葫蘆無離水之毛也浮而不沉啊?」這回孔夫子真被他繞進去了,說:「哎,葫蘆是圓的,裡面是空的,所以它不沉。」項橐又說:「大銅鐘是圓的,裡邊也是空的,怎麼它扔下來就沉了?」孔子臉頰通紅,很不好意思,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項橐在水塘里沐浴好了,爬上岸。孔子設案行禮,拜項橐為師。孔子不得不打道回曲阜,從此再也不東遊。後來就有了「項橐三難孔夫子」之說,這就是「昔仲尼,師項橐」的傳說。就在這個傳說當中,還延伸出來兩個我們現在經常用的成語:君子之約和童叟無欺。這個故事讓我們很輕鬆地哈哈一笑之後領悟到了什麼?這個故事實際上是告訴我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即使是學有所成的人,也要隨時學習,能者為師,無分長幼。一個真正把學習放在人生崇高位置的人,他一定會向比自己強的人,比自己多一技之長的人去虛心學習,而不會過於在乎自己的年齡,在乎自己的地位,在乎自己的身份。

推薦閱讀:

文革破壞曲阜孔子墓調查
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孟子則主張」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你如何評價這兩種處事方式?
那些批判孔子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論語解構》聖賢思想與傳言距離多遠?
十年公租房,孔子喊你來實現人生理想!

TAG:孔子 | 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