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榕江三寶侗寨遊記

2015年8月25日榕江三寶侗寨游。

榕江三寶侗寨簡介

三寶侗寨位於榕江縣車江鄉壩區,包括車寨、恩榮堡、章魯、寨頭、英塘、脈寨、六佰塘、月寨、口寨、小堡等十村九寨,2648戶13197人,侗族為主,亦雜居有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車江壩區是三寶侗族支系的中心,這裡有一年三熟的萬畝良田大壩,有清澈見底、透明如鏡的車江,江岸上有一排排長長的護堤榕樹,有清代侗鄉獨一無二、銘刻侗漢文字交流印記的車寨鼓樓,亦有新世紀剛修建的氣勢宏偉上了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三寶鼓樓;這裡還是電影《秦娘美》主人翁珠郎、娘美的故鄉,侗戲《丁郎龍女》出產之地。同時,這裡與榕江縣城僅一江之隔,是千里侗鄉距縣城最近、最大的侗族聚居區,民族風情濃郁,是人們從省城貴陽取道凱里進入南部侗鄉的門戶。

三寶侗寨

貴州省榕江縣城去5公里處。是全國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區,侗寨由三四個大小不一的寨子連成,分上、中、下寶寨,合稱"三寶侗寨"。侗寨綿延約有15公里,有9個村,2467戶,13197人,較為出名的是寨頭村和章魯村,章魯村是侗族語言標準語音所在地,即侗語中"普通話"的發源地。侗寨中保留著完好的侗族生活場景,家家務農,戶戶紡紗,寨頭村中有最古老的侗族祖先「薩堂」廟。「尊貴」的客人進寨,好客的侗寨人會為你行「攔路酒」禮。著白色侗家服飾的少女,手捧酒盞,輕啟朱唇,唱起了敬酒歌,香醇的米酒就著甜糯的歌聲滑入了你的五臟六腑,侗鄉如歌,令人沉醉。

進寨後,可見都柳江沿岸可看到一大群古榕樹。這些榕樹大概植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現有古榕數30多株,這些高20米,胸圍6米以上的參天巨樹,彼此之間根系相連,枝葉相擁,形成一片罕見的榕樹群。像一個綠色天蓋。在古榕群間有一條鵝卵石鋪成的街道,當地人叫花街。這條街大概500米長,鵝卵石鑲嵌成了十二生肖的圖案。街尾有一尊「珠郎娘美」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格外奪目。雕塑由一男一女組成,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20世紀50年代中國曾拍過一部電影叫《秦娘美》,這是一個中國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而這裡就是娘美的故鄉。據傳說,珠郎、娘美都是三寶侗寨人。他們在行歌坐夜中相識相愛了。可是,按照侗家"還娘頭"的婚俗,娘美不能與珠郎結合,而要回嫁給舅舅的兒子為妻。娘美決心擺脫"女還舅門"這一封建枷鎖,追求美滿婚姻,便與珠郎私奔到從江縣貫通寨。誰知貫通寨財主銀宜一見美麗的娘美,頓生霸佔之心。他買通款首,誣陷珠郎勾結獨寨人來攻打貫通寨,將他殺害。幸得蓓央、蓓英兩女孩透露了真相,方使娘美識穿銀宜歹毒心腸。娘美決心為珠郎報仇。她定下巧計,背著丈夫遺骨到鼓樓擊鼓聚眾,表態說:誰親手幫助安葬珠郎,我就嫁給誰。銀宜應諾。娘美領他來到長劍坡,機智勇敢地殺死了銀宜,並將他葬入他自己挖掘的墳坑中。最後,娘美奔進了深山。在侗寨中有許多鼓樓,其中最注目的是「三寶鼓樓」,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咸同年間被毀,光緒十七年(1891)重建,主樓坐北朝南,為三重檐四角攢尖木質結構,不用一根釘子,建築面積225平方米,21層,總高35.18米,總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在鼓樓內和附屬建築物上,繪畫和雕刻有侗族從母系氏族社會以來的歷史沿革,以及中國侗族多支系的古風遺韻、傳統服飾、民間習俗等。集中國侗族歷史文化之大成,是古榕風景名勝區一道亮麗的風景。2001年10月20日,已被吉尼斯總部評審,以「最高、最大、樓層最多」的特點入編《大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

侗寨除了鼓樓多外,就是聖母祠,侗家人稱為「薩瑪祠」(薩瑪是大祖母的意思),它是侗族人民祭祀女神「薩瑪」的祠廟,幾乎每個村寨都有,整個三寶侗鄉共有9座。祠廟內都有用磚瓦蓋成的小屋,屋中央用石頭壘成石堆,中間插一把半開的紙傘,周圍有12或14個小木椿或小石堆。紙傘和木椿上披掛剪紙。這些木椿、石堆表示「薩瑪」之位。祠廟外都種植有一株常青樹,象徵聖母「健康長壽」。

三寶侗寨的來歷

三寶侗寨的來歷來源於一個歷史傳說:相傳古老的三寶地區是一個長湖,湖的北端抵筆架山,湖的南端抵馬鞍山,東抵九十九堖坡腳,長約30華里,寬3至5華里不等。三都、寨蒿、平永三條河都流入湖裡,每條河各住一條龍,三條龍經常到湖裡來遊玩。有一年連續下了九天九夜瓢潑大雨,三條河同時漲水,湖水越漲越高,突然湖下端一聲巨響,馬鞍山與楊家灣相接處崩塌,湖水直瀉都柳江,三條龍興風作浪下南海,留下了三個龍寶。待雨停水退,長湖現底,三個龍寶分別落在樂鄉塘、寨頭塘和車寨塘。後來侗族祖先從兩廣交界的梧州一帶沿河遷徙來到這裡,建寨落村,就以龍王留下的三個龍寶來命名,叫三寶。樂鄉附近的幾個村寨叫上寶,寨頭附近的幾個村寨叫中寶,車寨附近的幾個村寨叫下寶。

有一首侗族的祭祖歌也唱到:想當初/真遙遠/我們侗族祖先哪裡來/老人說/老人擺/我們祖先從梧州、音州遷上來。……不是梧州地方窄/不是音州無大街/只因那裡古怪多/我們祖先不能呆。……公說那個地方住不得/奶說換個地方才興旺/雞毛插滿耳旁/琵琶背在背上/離開梧州、音州/離開了那古老的地方/哪個地方才發達/哪個地方才興盛/公公戴著斗笠前面引路/奶奶扛雨傘隨後緊跟/爬山涉水沿河上/尋找幸福村。古州地方寬/三寶壩子平/我們祖先很高興/決定在這裡建寨落村。

上面的傳說和祭祀古歌與車江鄉口寨村發現的臘王薩瑪祠《名垂萬古》碑記相吻合。碑記記載:「始祖由浙右之粵,移徙雷州星縣,沿河而上,寄跡於斯。自車魯及月脈等處,共十二姓。越元明清,固不知來自何年。」此碑立於道光十八年,當時的老人們回憶,三寶侗族始祖由「粵」(廣東、廣西)先遷徙雷州星縣(廣東境內,難對現在地名),後沿河而上,定居黔地三寶是最可信的。「車魯及月脈」是對車寨、章魯、月寨、脈寨的簡稱,這些村寨是三寶最古老的寨子。「越元明清,固不知來自何年」,由此可推測,至遲於宋代侗族先民已到此定居了。

三寶侗族居住喜歡聚族傍河而居,寨邊河岸上栽有四季常青的護堤榕樹,寨內木屋與窖子屋錯落有致,鱗次櫛比,江水、榕蔭、村寨、田園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清代咸豐同治世亂之前住的是吊腳木樓,亂世期間被毀,重建時改為地屋,多為四排三間或三排兩間,加後廈或偏廈做廚房,樓下住人,樓上存放糧食或雜物;光緒年間,有的富裕人家封上了窖子屋,現保存完好的還有車寨二帝閣楊氏家族和寨頭彎街楊氏家族等處。

三寶侗寨的標誌性建築

薩瑪祠:三寶侗族信奉女神薩瑪,現壩區十村九寨尚存薩瑪祠12處。薩瑪祠有專人管理,每月初一、十五燒香上茶祭祀;每年正、二月間要隆重祭祀,祈求薩瑪保佑村寨子人丁安寧,六畜興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薩瑪節期間,全族婦女盛裝打扮參加祭祀活動,踩路、多耶、盛況空前。有人贊:薩瑪節就是三寶侗族的婦女節。

車寨鼓樓:該鼓樓位於車寨大寨的北端,距離縣城2公里。它的前身是典型的侗族鼓樓,建於前嘉慶年間,毀於咸同亂世。光緒17年在原基礎上重建,仿漢族閣樓外形,侗語仍稱「白」,其集會、儀式、娛樂的活動內容不變,是侗漢文化交融的產物,是民族團結的象徵。車寨鼓樓坐北朝南,為三重檐四角攢肩頂木質結構,有樓梯登上二樓、三樓觀賞。底層設有戲台,供侗戲班演出。自道光以來,鼓樓開設學館,培養了楊廷芳(舉人)、楊志太(拔貢)等一批侗族文人學士。道光乙已年,鄭子伊任古州訓導兼榕城書院主講時,於重陽節應友人楊廷芳之邀赴車寨過節,飲酒於車寨鼓樓,寫下了讚美侗寨鼓樓的詩歌一首。詩云:「巨閣崢嶸突跨空,天教泥爪印飛鴻。有緣風日歸足底,無限江山在眼中。他日世談王口勝,重陽會友七人同。不應載酒堂變路,止屬當年玉局翁。」1984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冬,全國性的侗族曲藝交流研究會在此召開。

三寶鼓樓:該樓建於2001年秋,位於寨頭車江古榕群省級風景名勝區內,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佔地面積225平方米,樓高36.8米,21層。配有寨門和長廊。三寶鼓樓建成當年,因其"最高、最大、層數最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列為吉尼斯世界紀錄,12月20日頒發「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入編《大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


推薦閱讀:

《新阿鼻地獄遊記》第三回 釋三叉路,訪嬰靈
轉:新馬遊記_南洋華人拼圖(1)——華人!
為什麼《西遊記》中總是醜化道士形象?
西遊記團隊中需要裁掉一人,您會裁誰?
西遊記,觀音不是五方五老,阿彌陀佛也不是接引道人,都源自小說

TAG: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