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幸福中國」成為「十二五」的時代熱詞--大江時評
鄧海建
這個春天,地方兩會次第登場,「幸福像花兒一樣」開遍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和地方「十二五」規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走民生導向發展之路、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已成為善治政府的共識,也成為公共社會建設的時尚理念。北京籲求「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廣東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建設幸福廣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慶宣示要成為「居民幸福感最強的地區之一」……讓每一個中國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在「十二五」民生布局中力重千鈞。
幸福是什麼?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說,幸福部分和社會制度有關、部分和個人心理相關。幸福雖然是一種心理體認,但終究是客觀因素的主觀投射。於國家社會而言,從關注群體心理、到關切個體幸福,這是時代的進步。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經歷了由溫飽不足到初步小康、再到邁向全面小康的里程碑式變化,公共政策迫切需要在一個新的平台上實現華麗轉身。
20世紀70年代,南亞的不丹王國的國王提出國民幸福指數(GNH)概念,他認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並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包括科學技術的種種好處)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此後,法國有了「快樂指數」、英國有了「國民福祉指標體系」……我們開始關注國人的「幸福感」,離不開兩個支撐:一方面,目前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4000美元,進入世界銀行劃分的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基礎的豐盈,使得民眾更為關注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的提升,幸福與尊嚴就成了熱門的追求;另一方面,從片面追求發展速度的「GDP崇拜」,到主動調低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把決策與資源投向民生,這既是地方在轉變發展方式中的自覺,也是科學發展觀春風化雨的寫照。
正如政治學專家俞可平先生所言,「全球化時代,政府的責任清單中增加了幸福這一醒目字眼,幸福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建設責任政府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什麼是責任政府?責任政府就是政府要對人民負責,對人民的幸福生活負責」。從這個意義上說,「幸福中國」的關鍵,在於加強社會建設,升級公共服務能力,辦好群眾的事情,解除群眾的煩憂。禪宗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民眾的幸福感,需要從決策的「貼心度」、「滿意度」中追根溯源。
筆者以為,「幸福中國」需要構建好三個維度:一者,以經濟跨越解民生之憂。不久前,美國《洛杉磯時報》一篇署名為多伊爾·麥克馬納斯的文章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在他這個外人看來,中國近些年於經濟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非凡成就。按理說,公眾應該越來越滿意才對。但現狀是,經濟越繁榮,國人的焦慮情緒反而越重。中國人到底在為什麼而焦慮?教育、醫療、住房、社保、就業、物價……解決這些問題,無不需要有紮實的物質功底。值得肯定的是,「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等內容,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寫進了「十二五」規劃建議,也許不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城鄉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就會提高10個左右的百分點,民生之負擔,也會在財政投入與收入倍增的雙重利好中輕鬆起來。眉頭舒展了,幸福自然就來了。
二是以社會建設促權益落地。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公眾的幸福,離不開政府的制度,也離不開社會的溫度。政府以公共財政關懷民生冷暖,建設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這是社會建設;社會公眾、各種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建設良好的、幸福的社會,同樣是社會建設。相較而言,後者更考驗著一個社會的文明與進步。譬如「每萬人社會組織數」、「每萬人持證社工人數」、「居委會直選率」等,都檢測著地方部門如何通過擴大有序的社會參與、依託社會自身的力量來強化社會主體的幸福感。政府和社會二元區分的界限一旦被打破,群眾的權利與自由一旦被激活,投身社會事業的成就感必將成為最暖人的幸福。
三是以理性期待描畫幸福藍圖。幸福感既是政府和社會的事情,也是公民的生活體驗。「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簡單的歌詞說出一個最樸素的真理,那就是爭取幸福是自己的責任、要靠自己努力奮鬥。中國的老百姓在奔跑中尋找幸福,在汗水中收穫幸福。經濟學上有一條公式:幸福=效益/期望值。幸福不是空中樓閣,它是我們在柴米油鹽、尋醫問葯、讀書就業、健康養老、社會平安、鄰里和諧、環境舒適、交通順暢以及政府服務等民生中「滿意度」的綜合比值,也是我們合理定位後的真切感受。我們努力為自己、為社會創造幸福,同時也在創造與感受幸福的過程中,優化著公共效能、提升著社會層級。
有人說,幸福就是潤滑劑,即便一點點,撒在生活的機器上,那麼,齒輪咬合、履帶顫動,民眾便有了轟隆隆奔下去的勇氣。當「幸福中國」成為「十二五」的時代熱詞,當幸福感洋溢在我們的公共生活與私人空間,還有什麼比這更給力的呢!
來源: 中國網 編輯: 劉彧推薦閱讀:
※香江時評|深度解讀大嶼藍圖 同心塑造「雙門戶」
※老徐時評:參政議政何時不再當「花瓶」?
※楊寶德之死:大學教授請看清你的職業邊界!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提高醫生綜合待遇才是避免悲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