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消失的梯子衚衕

消失的梯子衚衕

梯子衚衕,呈東西走向,東口在王府井大街,西口北拐與小甜水井衚衕相接。東口半截衚衕在1950年建設人民日報社大樓時被拆,1965年將西半截梯子衚衕併入小甜水井衚衕。民國時期,這裡臨近霞公府北京飯店和王府井大街,為外國紳士作西服的紅幫師傅們集中在這裡,在不長的梯子衚衕里竟然有七家西服店。上圖梯子衚衕的照片有梯子衚衕6號「孫欽記成衣鋪」廣告字樣。圖中之人是個走街串巷的磨刀師傅,肩膀上扛著長條木凳,帶著磨刀石、鎚子、水瓶子等簡單工具,彷彿聽見那拖著長音的吆喝聲:「磨剪子來……,戧菜刀!」磨剪子磨刀,是老北京五行八作里最貼近百姓,與人們生活密切關連的一個行當。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中,刀子剪子是不可缺少之物。新買的刀剪使用久了,難免出些小毛病,如鈍了、不合口了,必須磨一磨修一修才好用,因此就有了磨刀匠。過去,北京人穿衣吃飯大都自己做,很少到外面去買,刀剪更是身邊離不了的工具。京城的大街上,衚衕里,人們常能見到走街串巷的磨刀人。他們肩扛長板凳,板凳的一頭放著磨刀石,另一頭搭著個麻布袋,袋裡裝有鎚子,戧子等工具,凳子腿上拴著個小水桶。那「磨剪子唻嗨……戧菜刀!」清脆婉轉的吆喝聲和不時傳來的鐵皮板「呱噠呱噠」的響聲,回蕩在小衚衕中。市民們聽到這種聲音便知道磨刀人來了,拿出家中不好用的器具交給磨刀師傅修理。《浙江全省旅平同鄉錄》記載:包雨田,鄞縣人,54歲,梯子衚衕14號,登記職業為「商業」;胡意文,鄞縣人,42歲,梯子衚衕12號,文記西服裝;胡意德,鎮海人,29歲,梯子衚衕12號,文記西服裝;孫欽華,鄞縣人,48歲,梯子衚衕6號,孫欽記成衣鋪;孫祺利,鄞縣人,29歲,梯子衚衕6號,孫欽記時服裝;王幼初,鄞縣人,62歲,梯子衚衕(無號碼),王順興西服裝。據網友一象先生考證,他家太公在東長安街開辦東安飯店的寧波人方潤齋,在1935年的《浙江全省旅平同鄉錄》中登記的職業為「商業」,註冊地址是王府井梯子衚衕14號,年齡60歲。在這本同鄉錄中,多數人的職業一項登記的很具體,比如某飯店,某商店,或某大學,也有些人登記商界,學界,政界,等等。地址一項,絕大多數登記的是工作地址(如飯店或西服店所在的街道),也有少數人登記住址(官員和教授)。他家太公在生意上的合伙人張孝恭(德順),寧波鄞縣人,64歲,德記西服庄經理,梯子衚衕14號,地址在王府井霞公府衚衕。為方便顧客選料,當時的西服店(又稱紅幫裁縫店)大多兼賣進口的呢絨洋布等西服布料。北京西服業同業公會會址就設在位於小甜水井衚衕的寧波會館。致力於研究北京寧波幫的徐祖光先生,在「北京的紅幫裁縫」一文中描述了民國時期寧波商幫在繁榮的西服業的壟斷地位:「二十年代在北京名氣響、規模大、資金足的西服庄無一不是寧波紅幫裁縫所開設」,「1935年鄞縣同鄉會會員314人中有115人從事西服業,占鄞縣會員總數的36.6%;奉化同鄉會會員64人中有48人從事西服業,占奉化會員總數的75%。那時,北京共有西服庄70餘家,除少數幾家外,有67家為寧波紅幫裁縫。」 西服業的興起,是由於在民國元年,遷至北京不久的民國臨時政府和參議院頒發了第一個服飾法令 ——《服制》。該法令大膽地將西式服裝引進中國,將燕尾服確定為大禮服,配有西式白襯衫、背心、黑領結、白手套及黑色高筒禮帽和黑色漆皮皮鞋。西裝也被定為民國男子的半正式禮服,西服與背心、西褲構成三件套西裝。民國初期,從政府官員、教授、學生、買辦商人到普通職員,都把西裝視為不可或缺的標準裝。我們小時候在接受教育時說,中山服是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的「國服」,孫中山先生是如何如何在日本設計出中山服的,這個口袋裝這個,那個口袋裝那個,上面還有二個小口袋,表示三民主義都裝在口袋裡。解放後中國領導人都穿中山服,老百姓男人穿中山服,女人們穿列寧服。

「文革」以後,中國男人興穿解放軍幹部四個口袋的「解放服」,蘭、綠、黑、灰色服裝穿了三十多年。下圖是八十年代初拍攝於建國門立交橋的照片,那時中國人把穿洋裝的外國人還當成稀罕物。

改革開放以後,開始興穿西服了,被中國人稱作「洋服」,殊不知,早在100年前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就把西服定為「國服」。現在中國宣傳界從來不提中國人穿西服的起源,更不提西服曾是憲法制定的「國服」這碼子事兒,就因為它是中華民國定的,這種肆意隱瞞歷史真相的做法,真是混蛋透頂。也就是在中國有這種怪現象,身穿西服當「正裝」,都不知道打哪兒起的。從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起,在正式場合,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身穿正裝西服。


推薦閱讀:

陽宅風水案例分析:死巷衚衕大不吉,開個口子能化解
百街千巷|清晰衚衕定位,提升衚衕生活品質。
奶奶住的衚衕變成了商場,他在裡面做了一片山水
北京衚衕英文導遊詞
用一杯咖啡,重新記住京城的白塔紅牆

TAG:消失 | 衚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