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臟疾病養生圖

【一招一式調五臟,老祖宗留下5個「養生精髓」】作息不規律、壓力過大、抽煙喝酒等壞習慣都會加劇體內器官的「衰老」。為你推薦5個簡便易行且有效的「調養五臟動作」:1.常閉雙眼——養肝血;2.調息摩臍——降心火;3.單舉手臂——調脾胃;4.展肩擴胸——宣肺氣;5.勤踮腳尖——養腎氣。@生命時報

【滋補五髒的食物推薦】好多喜歡吃的東西呀

五臟自查表

五臟與五情緒之間的關係

五臟六腑氣機運行關係

肝系養生圖

心系養生圖

脾系養生圖

肺系養生圖

腎系養生圖

人體五行五臟八卦對應圖

五臟六腑氣機運行關係

《五臟一體養生術》的思想精髓《五臟一體養生術》是我國傳統中醫學的一種特色診療醫術,屬於「上工治未病」的範疇。即:葯食同源保健人體,預防疾病,調理人體亞健康狀態,不僅能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美白肌膚,延緩衰老。而且能治癒由於五臟功能不協調或衰退引起的各種大病,頑固病,慢性病等。《五臟一體養生術》是融黃帝內經,溫補派薛己、孫思邈的養生理論精華為一體,中醫學高層次理論學說。即:融陰陽平衡,五行,五臟,五色,五方,五季,五化,五味等理論,進行臨床理論和實踐運用的一種葯食同源無毒副作用的中醫藥特色診療。是我國尚存的獨家中醫理論和醫術。其醫術是採用中醫的望聞問切,針灸,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生辰八字子午流注開穴,反射療法(即:全息生物診斷治療,現在國際風靡的新醫學領域的第三科技)等,診斷病症,辯證施術保健養生和治療。

《五臟一體養生術》指五行相對五臟(木火土金水相對肝心脾肺腎);五味入五臟(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五色養五臟等原理,來養護人體的健康,除了專用的養生類貴重中草藥以外,同時配以藥酒葯膳。中醫上工認為:五髒的功能疲勞衰退會導致各種疾病和不良癥狀,如:

一.肝臟功能衰退運作機能不協調,輕者會導致患者眼睛乾澀或流淚,心情壓抑,脅肋疼痛,脾氣暴躁或心情鬱悶,容易疲勞,精神壓力大等;重者導致肝氣鬱結,乳腺增生,乳腺腫塊,肝臟囊腫,肝臟腫塊或惡瘤等。

現代臨床研究發現:酒精肝和脂肪肝病的肝硬化速度比其它肝臟病來得更快,後期的器質性改變(肝臟硬化,惡性腫瘤等症)均不能逆轉。但是,經中醫藥調理的重型乙肝,脂肪肝等,很快能控制或治癒,同樣能和正常人一樣健康長壽;

二.心臟功能衰退或運作機能不協調時,輕者心慌心悸,夢多胸悶,心絞痛等;重者導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動者氣喘,面色紫暗,蒼白,乾澀無華等;病情拖延後,會導致器質性病變,需要西醫手術造影擱放支架或者搭橋手術。手術後的患者,元氣大傷,會影響壽命,體質也大大下降,嚴重的同樣導致人體四肢癱瘓,生活難以自理。

現代中醫藥臨床研究,通過中醫藥保守治療,不僅能夠治癒這些大病,對於心肌梗塞的患者,通過一年的治療後,心血管可以再生,人體完全恢復健康。不僅保護了人體的元氣和健康壽命,而且,省去了昂貴的西藥和手術經費。中醫藥不僅能調理保健人體健康長壽,而且,能使大病的患者死里重生。能夠康復的心肌梗塞病,血管再生就是典型的病例。國內外多家新聞媒體均有相關報道。

三.脾臟功能衰退或機能運作不協調時,輕者出現飲食無味消化不良,體乏無力,輕度貧血,面色蒼白或者面色紫暗,面部痤瘡或背部痤瘡等,重者導致大便溏瀉,五更瀉,月經紊亂血漏血崩,嚴重貧血,中氣下陷或中氣外泄,脾臟囊腫或腫瘤等。

四.肺臟功能衰退或運作機能不協調時,輕者皮膚乾燥,容易過敏,皺紋增多,容易感冒咳嗽,毛髮無華容易脫落,各種皮膚病等;重者易患支氣管炎,哮喘,肺部腫塊,腫瘤,皮膚頑症等;

五.腎臟功能衰退或運作機能不協調時,輕者會出現耳鳴耳聾,頭髮脫落,腰酸背痛,雙腿無力或疼痛,記憶力減退,怕冷怕熱,膽量變小,大小便失禁,尿多尿少等癥狀;重者或導致牙齒脫落,頭髮早白,骨質疏鬆,提前衰老,尿毒症,腎炎,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性功能衰退,男女不孕不育,懷孕婦女易導致胎兒流產或胎兒不健康,小兒發育不良,萎症(不長個頭),小兒多病體質不良等等。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中醫藥不僅可以治療不孕不育症。而且,讓輸卵管阻死的患者重新再生旁開的輸卵管。重要的是能夠修復腎臟功能。國內外均有報道。

如果久病不能及時治療,就會造成多個臟器的功能衰退,多個系統的病變:比如:心脾腎臟器功能同時失調,就會造成人多寐少寐(即:睡覺時間超過八小時或少於八小時),大便不成形或五更瀉,月經多或者少,提前或錯後,以至於血漏血崩,不孕不育,習慣性流產,嚴重時會見到皮下出血,面部痤瘡久治不愈,皮膚粗糙或黧黑,面部蝴蝶斑,褐色斑,雀斑等,繼續拖延,心臟衰竭,易導致心肌猝死,心臟梗塞等;腎臟衰竭,易導致腎小球腎炎,尿毒症等;脾臟衰竭,易導致大出血,皮下出血,大便或月經不正常量的出血,腹內多臟器囊腫,甚至腹水等等。

心肝腎功能失調,就會導致人頭痛頭暈,失眠多夢,口乾口臭,怕冷怕熱,疲乏無力,面色赤紅,面色紫暗或面色蒼白,心慌氣短,胸悶絞痛,大便乾結或溏泄,經常出現眼皮和下肢浮腫,尿多尿少尿崩或乳糜尿,腰酸背痛等等。易患高血壓或低血壓,甲亢甲低,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脂肪肝,肝囊腫,肥胖症,乳腺增生,乳腺腫塊,子宮肌瘤,甚至導致肝癌,乳腺癌。還有慢性婦科疾病和男性病,性功能疾病和障礙,腦萎縮,腦中風,帕金森氏症,精神抑鬱,精神分裂症等等。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用中醫藥治療腦梗塞,腦萎縮患者,一年後同樣發現新生的腦神經繞開了梗塞的部位,使人的大腦恢復正常。同樣採用中醫藥治療帕金森氏症,也可以得到顯著療效或者治癒。

「上工治未病」的宣傳,是國家原副總理吳儀一再緊急呼籲親手抓的工作(吳儀退休後,第一件事就是學習中醫藥,為全國人民做榜樣)。最近,是國務院,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幾個部委共同制定,去年11月已經開始實施的全民教育大宣傳活動,全國十七大城市都已經啟動巡迴對全民公益性授課,宣講「上工治未病」的文化。「上工治未病」是我國五千多年來遺留下來的珍貴知識寶庫,就是用中醫藥的調理保健人體。西方國家一直風靡20年的亞健康保健,或者說是醫學領域的第三科技,就是我們老祖宗的這個「上工治未病」的中醫藥。預防疾病,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延緩衰老。五官對應的五臟關係

中醫認為,五官與五臟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故有「鼻為肺之官、目為肝之官、口唇為脾之官、舌為心之官、耳為腎之官」之說(見五臟與五官的對應關係表)。

五臟與五官的對應關係表

五臟 肺 肝 腎 心 脾

五官 鼻 目 耳 舌 口

我總結中醫養生智慧,將中華養生之道的精華----天人合一,即人體器官與季節、方位、五行密不可分的聯繫,集於一圖,簡單明了,便於教學,更方便不懂中醫的人學習中華養生健身之道,希望能幫到更多人健康長壽,擺脫疾病困擾。附《中華養生圖》說明

《中華養生圖》說明

一、綠色區代表春季、東方,屬木。

「木曰曲直」,代表萌生、升發、條達、舒暢的功能,在人體為肝。肝與膽相表裡,主筋,開竅於雙目,其華在爪。肝喜酸,怒傷肝,在動為握。風傷筋。

二、紅色區代表夏季、南方,屬火。

「火曰炎上」,代表生長、溫熱、向上等性質,在人體為心。心和小腸相表裡,主脈,開竅於舌,其華在面色。心喜苦,喜傷心,在動為憂。暑傷脈。

三、黃色區代表長夏、中央,屬土。

「土愛稼牆」代表了生化、承載、受納等性質,在人體為脾。脾和胃相表裡,主肉,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喜甘,思傷脾,在動為噦。濕傷肉。

四、白色區代表秋季、西方,屬金。

「金曰從革」,代表沉降、肅殺、收斂等性質,在人體為肺。肺與大腸相表裡,主皮毛,開竅於鼻,其華在毛。肺喜辛,悲傷肺,在動為咳。燥傷皮毛。

五、黑色區代表冬季、北方,屬水。

「水曰潤下」,代表滋潤、下行、寒涼、閉藏的性質,在人體為腎。腎和膀胱相表裡,主骨,開竅於耳,其華在發。腎喜咸,恐傷腎,在動為栗。寒傷骨。

五行相生相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此相對應的就是所屬於的季節、方位、臟俯器官及其功能所喜所傷。

鼻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為胃氣所主,鼻孔為肺氣所主,所以肺開竅於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會表現在鼻子上。這裡講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裡邊,肺熱則鼻孔出氣粗、熱;肺寒則鼻孔冒涼氣。比如當人得肺病的時候,就會出現喘息鼻張的癥狀。

目為肝之官

  肝開竅於目,得了肝病會在眼睛上有所表現,一般得肝病的人兩個眼角會發青。孩子如果受到驚嚇,鼻樑處常會出現青筋或者青痕,這也與肝有關聯。

  在中醫的五色和五髒的配屬里,肝主青色。這個青色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見的青草、樹葉的綠色,而是蒼色。肝是從腎水裡面生髮出來的,蒼這個顏色是黑色與青色的一個過渡之色。順便談一個問題:如果人在冬季沒有養好身體,到了春天氣機就生髮不起來,就會生病。所以,了解顏色和臟腑的對應關係對養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們平時可以通過觀察臉色的變化對身體的狀況作出判斷。

口唇為脾之官

  脾開竅於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會出現唇黃或者嘴唇四周發黃、嘴唇脫皮、流血等癥狀,這些都是陽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舌為心之官

  舌為心之官。心臟有病一般會出現舌頭不靈活、舌捲縮等癥狀。口誤,經常說錯話,也是心氣不足的象。

  《黃帝內經》上有:心病者,舌捲縮,顴赤。顴赤是說心臟有病的話,顴骨這個部位會發紅。除了顴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要留心印堂,因為心病還會表現在印堂處。印堂位於兩眉之間,此處如果突然地發紅,而且圖案如燈花狀,是心神將散的象,我們尤其要當心,這叫「禍福在旦夕間」,可能會有重病突發。印堂發黑也不是件好事,從中醫的角度講,這相當於水氣凌心,就是腎水太多,心火太弱,腎水上來使心火的功能發揮不了。這也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對印堂顏色的變化加以小心。

耳為腎之官

  耳朵是腎之官。耳朵的病都會跟腎相關。《黃帝內經》里有「腎開竅於耳」的說法。得腎病的人會有耳聾、耳鳴的癥狀。

  五官通利則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

  五官的關竅必須保持時刻通利,它們的功能才能正常地發揮出來。「肺和則鼻能知臭香」,意思就是如果肺氣很好的話,鼻子才可以聞到五味;「心和則舌能知五味」,意思是心氣和,舌頭的分辨能力才會特彆強,舌頭才可以嘗出五味;「脾和則口能知五穀」,是說如果脾氣很好的話,人的口方能感受到五穀的味道,有食慾;「肝和則目能辨五色」,是說肝氣正常的話,人的眼睛才可以看清楚各種顏色;「腎和則耳能聞五音」,是說腎氣很好的話,人的耳朵就能聽見五音。《黃帝內經》上還有「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就是說五臟六腑如果有病變,就會造成七竅不通,甚至會積聚成癰、成癌。

  綜上所述,中醫認為五官與臟腑器官的關係極為密切,通過了解五官的病變就可以發現隱藏在身體內的五髒的病變,所以我們要時刻留心五官的變化,才能留意到相關聯的五髒的情況。

  具體到五官的養生方法,很簡單:常閉眼,養神;少說話,養心;平穩呼吸,養肺;多食美味,養口;少惹煩雜,非禮勿聽,養耳。

五常、五戒、五行、五臟、五色、五情、五味、五官和五方的對應關係

一、五常、五戒、五行、五髒的關係 殺不戒殺則不仁而缺木肝膽受傷 盜不戒盜則無義而缺金肺腸受傷 淫不戒淫則無禮而缺火心受傷 酒不戒酒則無智而缺水腎胱受傷 妄不戒妄語則無信而缺土脾胃受傷 五葷:蔥=傷腎耗水氣,吃多情緒不穩驚慌難安。 韭=傷肝耗木氣,肝火旺盛容易動怒傷情。 薤=傷脾困土氣,脾胰不順經常煩惱憂鬱。 蒜=傷心滅火氣,吃多心神容易散漫不振。 渠=傷肺散金氣,肺勞經常出悲觀心態。 五葷,熟食發淫,生啖增恚。 二、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及與相關疾病的關聯 (1)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  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如: 1.肝木盛脾土,則臨床上見肝脾不和證,治療時一般是採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 2.腎生肝,(水生木)腎精能滋養肝脾不和證,即「水能生木」,當「腎水」不足時,肝木失養,病人出現「肝陽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證,治療時要滋水涵木,肝陽上亢的證候可以得到改善。 3.腎助脾(火生土),脾的運化功能需要腎陽的幫助才能正常進行,假如腎陽虛導致脾陽虛,臨床上出現脾腎陽虛證,產生腹瀉、水腫等證。治宜溫補腎火,資助脾陽(溫腎健脾)的方法。 4.脾益肺(土生金),脾氣健運,將飲食精微運輸給肺,從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虛精微不升,廢濁不降,輕易產生痰濕,出現痰多,咳嗽等肺的癥狀,治療則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補肺的方法治療,往往取得較好的效果。 5.腎濟心(水火相濟),腎主水,心主火,腎藏精。正常時,心腎互濟,心助腎以陽,腎助心以陰,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狀態,中醫叫「心腎相交」。如腎水不足,則不能滋潤心陽,就會引起心火亢盛的癥狀,出現「心腎不交證。」治療應當滋腎水(陰)降心火,使病證得以痊癒。 6、腎藏金。一般骨折的人在斷骨生長時吃些補腎的食物或藥物,骨骼的生長比較快,比較好。 (2)五行與相關疾病的關聯 木:肝與膽互為臟腑表裡,又屬筋骨和四肢。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肝,膽,頭,頸,四肢,關節,筋脈,眼,神經等方面的疾病,青色。 火:心臟與小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小腸,心臟,肩,血液,經血,臉部,牙齒,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紅色。 土:脾與胃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腸及整個消化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黃色。 金:肺與大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大腸,肺,臍,咳痰,肝,皮膚,痔瘡,鼻氣管等方面的疾病,白色。 水:腎與膀胱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腦與泌尿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腎,膀胱,脛,足,頭,肝,泌尿,陰部,腰部,耳,子宮,疝氣等方面的疾病,黑色。 三、五臟六腑之簡述 1.心: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脈;②主神志;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心與小腸為表裡。 2.肺:肺為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生理功能:①主氣,司呼吸;②主宣發肅降;③通調水道;④朝百脈主治節;輔心調節氣血運行;肺上通喉嚨,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肺與大腸相表裡。 3.脾:牌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屬土。生理功能:①主運化;②主升清;③主統血;開竅於口,在體合肉,主四肢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與胃相表裡。 4.肝: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屬木,主升主動。生理功能:①陌生泄;②主藏血;開竅於目,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肝與膽相表裡。 5.腎為先天之本,藏志,腰為腎之腑,在五行屬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②主水;③主納氣;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二陰,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腎與膀胱相表裡。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腐熟水谷,泌別清濁,傳化精華,將糟粕排出體外,而不使之存留;而五臟則是藏精氣神。 1.膽:生理功能:貯存和排泄膽汁,膽主決斷。 2.胃:生理功能:受納腐熟水谷,胃以降為和。 3.小腸;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別清濁,「小腹主液」。 4.大腸:生理功能:傳化糟粕,大腸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貯尿和排尿,依靠腎的氣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氣,總司氣機和氣化,為水液運行的道路。 四、五色與五髒的對應關係

五、五官與五臟1、鼻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為胃氣所主,鼻孔為肺氣所主,所以肺開竅於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會表現在鼻子上。這裡講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裡邊,肺熱則鼻孔出氣粗、熱;肺寒則鼻孔冒涼氣。比如當人得肺病的時候,就會出現喘息鼻張的癥狀。 2、目為肝之官 肝開竅於目,得了肝病會在眼睛上有所表現,一般得肝病的人兩個眼角會發青。小孩子如果受到驚嚇,鼻樑處常會出現青筋或者青痕,這也與肝有關聯。 在中醫的五色和五髒的配屬里,肝主青色。這個青色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見的青草、樹葉的綠色,而是蒼色。肝是從腎水裡面生髮出來的,蒼這個顏色是黑色與青色的一個過渡之色。順便談一個問題:如果人在冬季沒有養好身體,到了春天氣機就生髮不起來,就會生病。所以,了解顏色和臟腑的對應關係對養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們平時可以通過觀察臉色的變化對身體的狀況作出判斷。 3、口唇為脾之官 脾開竅於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會出現唇黃或者嘴唇四周發黃、嘴唇脫皮、流血等癥狀,這些都是陽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為心之官 舌為心之官。心臟有病一般會出現舌頭不靈活、舌捲縮等癥狀。口誤,經常說錯話,也是心氣不足的象。 《黃帝內經》上有:心病者,舌捲縮,顴赤。顴赤是說心臟有病的話,顴骨這個部位會發紅。除了顴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要留心印堂,因為心病還會表現在印堂處。印堂位於兩眉之間,此處如果突然地發紅,而且圖案如燈花狀,是心神將散的象,我們尤其要當心,這叫「禍福在旦夕間」,可能會有重病突發。印堂發黑也不是件好事,從中醫的角度講,這相當於水氣凌心,就是腎水太多,心火太弱,腎水上來使心火的功能發揮不了。這也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對印堂顏色的變化加以小心。 5、耳為腎之官 耳朵是腎之官。耳朵的病都會跟腎相關。《黃帝內經》里有「腎開竅於耳」的說法。得腎病的人會有耳聾、耳鳴的癥狀。 五官通利則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醫認為五官與臟腑器官的關係極為密切,通過了解五官的病變就可以發現隱藏在身體內的五髒的病變,所以我們要時刻留心五官的變化,才能留意到相關聯的五髒的情況。 具體到五官的養生方法:常閉眼,養神;少說話,養心;平穩呼吸,養肺;多食美味,養口;少惹煩雜,非禮勿聽,養耳。 六、五情與五臟 1、「心在志為喜」 「心在志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與「喜」有關。《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喜悅的過程,猶如人體能源(精神能源和機體能源)的釋放過程,獲得釋放的能源,將形成原動力,展開新的精神活動,並支配著身體活力,創造出新的業績。如:能提高人的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的活力,充分發揮機體的潛能,提高腦力和體力勞動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滿樂趣和信心,從而動作起來顯得輕鬆有力、敏捷、準確、精力充沛;能使心臟、血管的肌肉運動加強,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水平提高;能擴張肺部,使呼吸運動加強,肺活量增大,有利於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氣的交換;能加強消化器官的運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 2、「肝在志為怒」   怒是人們受到外界刺激時的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是一種不良的情志刺激。怒與肝的關係最為密切,故稱「肝在志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傷肝,導致疏泄失常,肝氣亢奮,血隨氣涌,可見面紅目赤,心煩易怒,甚則可見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現為情緒不穩,心煩易怒。3、「脾在志為思」   脾在志為思。思,即思慮、思考,是人體意識思維活動的一種狀態。人的思慮的情志活動主要是通過脾來表達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謀慮的一種情志。當人沉湎于思考或焦慮時,往往會出現飲食無味、食慾下降。有的婦女可以因為工作緊張,思想高度集中導致月經量少,經期紊亂等,這與脾主統血的功能相一致。4、「肺在志為憂(悲)」   古代醫家對憂愁的患者仔細觀察分析後發現,肺是表達人的憂愁、悲傷的情志活動的主要器官。當人因憂愁而哭泣時,會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時候,肺氣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開竅於鼻,所以涕就從鼻中流出了。肺主氣,為聲音之總司,憂愁悲傷哭泣,還會導致聲音嘶啞、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憂愁會使人的面部皺紋增多。 5、「腎在志為恐」   恐為腎志,腎是人們表達驚恐之志的主要臟器。恐是人們對事物懼怕的一種精神狀態,對機體的生理活動是一種不良的刺激。《素問·舉痛論》說:「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即是說明驚恐的刺激,對機體氣機的運行可產生不良的影響。「恐則氣下」,是指人在恐懼狀態中,上焦的氣機閉塞不暢,可使氣迫於下焦,則下焦產生脹滿,甚則遺尿。「驚則氣亂」,則是指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可因驚慌而產生一時性的擾亂,出現心神不定,手足無措等現象。 七、五味與五臟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幫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餓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酸梅、石榴、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藥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堅陰,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積累,防治各種瘡症。 3、甜(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還具有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麵食品等,都是補甘食物的不錯選選擇。 4、辣(辛)入肺:中醫認為辛味食物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既能保護血管,有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腎經衰弱者不可食用。 5、咸入腎:咸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鹹味食物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鹹味有泄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屬於優質的鹹味食品。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醫院,是廚房;最好的藥物,是飲食;最好的療效,是堅持! 仁義禮智信對五髒的影響 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導師為趙吉平教授,專攻針灸臨床,博士導師為傅延齡教授,期間學習《傷寒論》經方的理論與應用,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工作,從事中醫學方法論及中國古代術數學研究,對五運六氣的臨床應用頗有心得。 彭鑫博士曾遊學於京師,足跡踏遍大江南北,拜訪學院派老師及民間特色中醫,參悟中醫與生命科學之理,學通儒釋道,並將之貫通於臨床,「針灸與中藥並用、辨證共運氣相參」,從多方印證將五運六氣應用於臨床,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在推行中國傳統文化方面亦有建樹,嚴格素食者。 我今天給大家彙報的題目是:仁義禮智信對五髒的影響。總的來說,一個人的起心動念和言行造作,不僅對人的身體有直接影響,而且起什麼心、動什麼念、做什麼事還會對應著影響到身體的哪個部位,這都是很有科學根據的。有經驗的醫生治病先治心,實際上,一個人心正了之後氣就正,氣正了之後形就正。按照中國古代中醫理論,人是由形、氣、神三部分組成的。形,就是我們的外形;氣,就是我們的經絡氣血;神,就是我們的精神意識。用現代科學的說法,就是身體的物質、能量和信息這三個方面,物質對應的就是外形肉體,能量對應的就是中醫學裡「氣」的概念,信息對應的就是我們的「神」。 人生病有三個原因:有外在的,有內在的,有不外不內的。外在的是風寒暑濕燥火,內在的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不內不外的就是飲食和生活起居。我曾經用中醫的辦法解決了很多人的疾病問題,但發現最後都留一個尾巴。那時我還沒有接觸傳統文化,後來在一個機緣巧合下,我開始接觸傳統文化,我讀的第一本書是凈空教授講解的《了凡四訓》,看完後我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反省」,反省之後我發現,為病人治病必須進入病人的內心世界,與病人作心靈溝通。古代醫學著作都提到一點,一個醫生最重要的不是醫術而是醫德,「德」為醫之本。古人有個說法,叫「進與病謀,退與己謀」,就是進一步要慎重考慮怎樣解決病人的問題,退一步就是「反求諸己」,想想自己的問題。我開始反省,以前主要是沒有進入病人的內心,病人得病的「鎖」沒有打開,開多少葯都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我頓悟到這點後,就開始在臨床上實踐,下面就是我用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對應五臟治病的情況: 古人把「仁義禮智信」這五個方面叫做「五常」,就是「三綱五常」的「五常」。「常」是什麼呢?「常」是自然狀態,就是「正常」。昨天蔡禮旭老師講得好:「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為。」知道一個人的正常狀態應該是什麼樣子,就叫做「明」,反過來就是「不明」,不明就會妄為,妄為的結果就是凶災,凶災的一個體現就是疾病,甚至是絕症,實際上很多絕症就是自己的內心造出來的,這叫「造病」。 「五常」里的第一「常」是「仁」,「仁」就是「仁慈」「仁愛」,博愛,就是慈悲善良,能同情人。它對應的五行是木,對應的方向是東,對應的四季是春,對應的五臟是肝,這個肝不單單指肝的那個臟器,而包括肝臟臟器在內的一種狀態和功能。很明顯,一個人仁慈善良博愛,富於同情心,這股正氣就可以養護、化育、茵嵐和滋潤肝臟,反之就會傷害肝臟。肝臟經絡和七竅都是連通的,如果肝臟出了問題,眼睛就會出問題,因為肝開竅於目,當然,其它地方也會有外應的表現。我學習傳統文化後,特別是讀了《了凡四訓》後,我就首先反省自己:仁,仁者愛人,我自己有沒有做到呢?我發現我沒有做到。我是個獨子,從小父母對我寄託的希望很大,自己又非常倔強要強,倔強要強就會使木氣生髮太過,肝臟受損,疾病就來了。我要強到什麼程度呢?考試必須是第一,得了第二我就特別苦惱,攀緣心也特別重,而且在家裡孝敬父母方面也做得特別不好,那時認為主要任務是學習,其它的都不重要,後來我意識到這種理念是非常害人的。我這種性格就容易導致肝瘀氣滯,肝經的經絡從腳走身體的內側一直到頭部,肝開竅於目,所以我從小眼睛就不好,近視眼。當我反省到這一點時,我就進一步推己及人,因為很多患者的病也表現在肝經上。我在臨床上遇到這樣一個案例:這個患者姓高,是個女孩,她得的是甲狀腺腫瘤,脖子里整天憋的慌,一試脈她的兩個脈特別的弦,我對她說:你有個德行需要改,就是性格太倔強,太倔強的人肝經就不通。男性是往外散的,女性是往裡收的,收時往往收到咽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肝經所過之處,這個地方一旦瘀阻了之後,上下不通就會得病。她說太對了,他父母都在旁邊,都說她從小就倔。他爸爸說,誰的車要是超了她的車,她就一定要再超過人家並把人家逼到邊上。我對她說你這個性格要是不改,再怎麼吃藥治療都沒有用。因為「氣」是一種能量趨勢,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排列組合而成的,原來這裡沒有瘤,為什麼後來有了瘤?因為細胞、分子、原子的排列方式和原來不一樣了。人體實際上就是一堆原子的組合體,排列成健康人的樣子和病人的樣子,都是這一堆原子,只不過是排列不一樣而已。那麼原子又聽誰的話?聽能量的話,能量就是平時所說的「場」,物理學叫「場能」,這種倔強之氣就會在咽部形成一種場能,這種場能就會形成腫瘤。你即使把這個腫瘤切掉,但你的倔強之氣不消除,它這個場能還存在,將來這些成份還是往這裡聚,還會得腫瘤。這個女孩子還有一點是總頂撞父母,頂撞人特別是父母長輩,這都是木性裡面最傷肝的地方。我對她說,你要想病好,先把「氣」調過來,把不好的氣變成正氣,正氣從哪裡來?從改變心態性格著手,眼下就先從孝敬父母開始。你媽說你從小就沒幹過任何家務活,你想想你長這麼大好吃懶做還經常頂撞父母,你這個氣能正嗎?氣不正能不得病嗎?從今天開始,你把家務活全包了,好好伺侯父母,百善孝為先,人一旦孝順父母之後,氣一下子就沉退下去了,氣一下去,經絡就非常容易通暢,經絡通暢之後病自然就好了,再用藥物輔助調理就特別有效。回去之後這個女孩就馬上修正自己的性格,對父母也知道孝敬了,過不久又拿著化驗單來找我,這個腫瘤已經小好多了。她對我說醫院都很驚訝,為什麼消得這麼快?我當時也給她用中藥輔助治療了,實際上單靠中藥治甲狀腺瘤是非常慢的。就是因為她把心態調整好了,氣就正了,體內原子的排列組合就正常了。這個理念不僅從中醫的角度是這樣的,同時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也是有根據的。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生理學家艾爾瑪教授曾作過一個很著名的實驗,他把人生氣、悲傷、煩惱時所呼出的氣收集起來,再輸入到一個盛著藥水的瓶子里,這個瓶子的藥水顏色就會改變,憤怒時的氣能讓藥水變成紫色,悲傷時的氣能變成灰白色,再把紫色的水抽出來打到小白鼠身上,小白鼠幾分鐘之內就抽縮死亡。這就明顯告訴我們,我們生氣發怒頂撞人時實際上是在分泌毒素。艾爾瑪教授研究得出,人生氣發怒三分鐘消耗的能量,跟跑完三千米消耗的能量是相同的,所以人生氣發怒後緊接著就是疲勞,疲勞之後緊接著就是手腳發麻,因為疲勞消耗精力,末梢循環就不好,就會致使手腳發麻。這就印證了中醫的一個道理,叫「怒則氣上」,氣上則人體精華消散。很多人都有體驗,生氣發怒時手腳是冰涼的,臉是發青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生氣發怒致使氣血瘀阻。中醫有望聞問切,和一個人一握手,他手腳冰涼,臉色又發青,就可斷定此人肝臟有問題。這在現代科學上得到了印證。這就說明一個道理:仁慈、善良、平和、博愛,可養肝臟之氣,可使肝血通暢,一通暢,人的氣脈就好,當然就長壽。老子有句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我們在生氣發怒之後,四肢就僵硬。人越年輕,筋骨越柔軟,越老越發硬發緊,所以中醫有個說法:筋長一寸,壽延十年,反過來筋短一寸,就少活十年。 五常的第二個方面就是「義」。「義」就是道義,義務,責任。它對應的五行是金,對應的方向是西,對應的四季是秋,對應的五臟是肺。一個人為人處事講道義,時刻不忘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角色義務,有責任心,這股正氣就能養護肺。反推呢?一個人如果在道義方面缺失,不肯盡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那麼就會出現肺氣不足,肺功能衰弱。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前上高中時,沒有注意孝道方面的提升,完全忘記了一個做兒子的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的鼻炎就特別重。因為肺開竅於鼻,肺功能差,鼻子就有問題。人的義務裡面,第一位就是孝敬父母。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後,上大三大四時沒有經過治療,鼻炎就好了。怎麼好的呢?就是我的一個孝心萌動了。我在醫院看到很多病人痛苦萬狀,臨終時都是插著各種各樣的管子走的。我就很自然地聯想到我父母,我就下決心用我學到的知識調理父母的身體,決不讓父母再受病痛折磨,甚至再也不讓父母進醫院,因為中醫有辦法讓人無疾而終(備註:五福之一,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如果說以前我是憑著對中醫的興趣學中醫的,那麼現在又增加了孝敬父母的因素。於是我從2002年把醫術基本學完之後,就開始給父母用中藥、針灸、按摩等方法調理,把風寒暑濕都發出去。我回家後就給父母按摩推拿,覺得那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到後來,我父母的身體一年比一年好,直到現在都沒有進過一次醫院。這是我學醫的一個非常大的欣慰。自從我這樣做了,鼻炎就不治而愈了。這說明人的孝心一產生,「義」就出來了,「義」一出來,肺氣就足了,肺氣一足,鼻竅自動就通了。 那麼再說「義」的反面還有什麼呢?還有就是「過激」。「義」在四季對應秋天,秋天秋風蕭瑟,萬物凋零,天地一派肅殺之氣,所以肺氣過於旺盛的人,他的殺氣也很重,殺氣反映在行為上,就是特別愛挑剔別人的毛病,用現代的話說就是眼裡揉不下沙子。這種性格的人容易得肺經方面的病,而且還會傷到肝,因為肝屬木,肺屬金,五行生剋金克木,一個人控制欲強,挑剔別人的習氣特別重,肺氣過旺就會傷肝,而且會傷得很嚴重。我在今年元月份接診過一個河北的患者,是肝硬化早期,肝硬化發展下去就是腹水,腹水再發展就是死亡。肝硬化還有第二條路那就是肝癌,存活期都不會超過十年。他說我覺得自己人生沒希望了,也不知道錯誤出在哪裡。我說你這個病用中醫理論可以治好,但首先你自己得先立起來,準確說你自己可以把自己的病治好,在這同時我再開藥幫助你。他問真的嗎?我說這是完全可以的。因為用中醫的眼光看,過激之氣退去之後,肝脈就會舒暢,肝硬化就會好。這個患者是個企業家,整天對著部下發火挑剔,臉上從來沒有露出過笑容,他的部下都非常怕他。他自己也說感到天天都被綁得緊緊的。我說你這叫造病運動,現在你已經造出肝硬化了,假如繼續造的話,這個病可以發展成絕症,就會奪你的命。他問有什麼辦法,我說很簡單,金氣過重的人就是練習寬容的微笑。因為人只要一笑,全身緊張的氣就放鬆,臟器就得到舒緩,病就好治了。我給他講了這道理後,又給他開了四逆散,把肝氣再舒展一下。過了兩個星期後,他對我說,我還沒吃您開的葯,就按您說的,不再發火,不再挑剔人,把心情放鬆,天天對人微笑,我發現我肝子部位的存在感已經沒有了,去醫院化驗肝功能,各項指標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當時我還給他講了這樣一個道理,我說人生氣時就是自己把自己吊在房樑上毒打,你這個人就是天天在毒打自己。後來他給我發簡訊說,我天天晚上想想以前自己毒打自己的那些情況,心想這是何必呢?想來想去我就笑了。這個道理就是,當人一懂得反省自己時,智慧就開了,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心結一打開,氣血一通,然後身體就好了。肺金之氣再發展,就是悲涼之氣,中醫講悲是傷肺的,一個人心情特別悲涼就會把肺給傷了。怎樣治療悲涼呢?首先應認識到的是,凡是心情悲涼的人都陷在了小我裡邊而且走不出來,當一個人走出小我走進大我時,他就不會悲傷了,而且會變得很慈悲。慈悲就是無條件地關懷一切人,心胸一打開,氣就跟著變化,氣一變化,身體的疾病就會跟著緩解。 「五常」的第三個方面就是「禮」。「禮」對應的五行是火,對應的方位是南,對應的四季是夏,對應的五臟是心。《尚書》講火曰炎上,就是說積極向上的意思,代表的是進步文明有禮貌,國際上考量一個國家是否進步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這個國家的國民有沒有禮貌。禮貌對應的就是秩序,而五倫關係就是人與人交往的最正確的秩序。一個人行事心正,尊老愛幼,有禮貌有涵養,禮義廉恥各方面都很注意,那這股正氣就可以養護他的心臟,反之,就會損傷心臟。《黃帝內經》講:心者,主明之官。主明則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也就是說心在身體裡面起主導作用,是主神明的。心的自然狀態就是積極向上的、開放的、明朗的狀態,那麼心的不自然狀態是什麼呢?心有很多不自然的狀態,其中一個最大的不自然狀態就是仇恨,仇恨最傷心臟,你經常仇恨人,就會導致心慌心跳,還有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我在臨床遇到一個患者,他被人騙20萬,之後就非常仇恨騙他的人,他就給自己製造了一個疾病:心律不齊。我給他講,你這樣下去,不僅被人騙了20萬,還被人騙走了健康,假如你把這20萬釋懷了,把心態調整過來,那你的病就從根本上剷除了。我送給他這個建議後,他很配合,不再想那20萬,同時教他按摩一些穴位,吃素,用食療,癥狀很快就消失了。所以大家不要一想到中醫就很快想到中藥,實際上很多病不用中藥也可以治好,像心腦血管疾病,經常吃空心菜、芹菜之類疏通血管的菜,就可以幫助經絡疏通。 「禮」與「樂」是合在一起的,「移風易俗,莫善於樂(yue)。」「樂」還有個讀法為樂(le)。就是歡喜。一個人的心態要是處於歡喜的狀態,那他的氣脈就特別容易通暢,你看那小孩子,他一天到晚都是歡喜的,他的心脈完全通暢,古人稱之為「純陽之氣」。醫學家認為,成人平均每天笑七次,心脈就會很通暢。我們中國人在全世界來講笑是最少的,一天到晚綳著個臉,所以國人應該特別注意調整心態。「五常」的第四個方面就是「智」。「智」對應的五行是水,對應的方位是北,對應的四季是冬,對應的五臟是腎。「智」就是智慧,一個人要是智慧足夠,言行舉止都不出真正的智慧軌道,那這股正氣就可以養護腎。智慧從哪裡來?一是讀聖賢書,聽聖賢教誨,按聖賢教誨的去做,就容易開智慧,還有就是謙虛謙恭,能聽進別人的意見,一個人真正謙虛謙恭了,這股正氣也可以養腎。一個人要是傲慢自大自負,從不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這樣的行為對腎臟就沒有好處。「兼聽則明」,聽要用耳,腎開竅於耳。一個人腎氣足了,就比較容易聽進別人的規勸和意見;換言之,能聽進別人意見的人,腎氣足了,耳竅通了,反過來又有利於智慧的開發。另外,還必須重複上次我在青島全國第二屆企業家論壇上講的那個話題,就是傷精的問題,傷精就是傷腎,這個問題很嚴重。傷精是怎麼傷的呢?就是房事過度,把腎氣給傷了。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骨骼強健是腎氣足的表現。腎氣足的人,整個骨髓是充滿的,脊柱這個骨髓是跟大腦連在一起的,骨髓充盈連到大腦,這個人就容易開發智慧。相反如果把腎氣泄露的話,他的骨髓就枯萎,骨髓枯萎,大腦裡面的精華就會反過來倒著灌進骨髓,那麼大腦就會不靈光。還有,腎等於身體的總銀行,五臟六腑的精華多餘的都往這裡邊儲備,腎把所有的多餘的能量收進來儲藏好,以備不時之需,就是有了病就把這個能量調動出來用。經常泄露腎氣的人,就會出現這幾種表現:一是容易骨折,因為骨髓枯萎了就容易骨折。第二個就是經常煩躁不安,恐懼,自我壓力特別大,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有安全感。第三個就是腦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嚴重者還會喪失工作生活的能力,成一個廢人。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體的腎精和骨髓,也就是人體的精髓,實際上就是我們身體的防衛系統這個大軍的後勤供給部,假如把這個供給軍餉的地方全部抽空了,那這個防衛大軍就會全面崩潰,我們的腦力、智力、體力、抵抗力就會全面下降,以致於百病叢生,比如糖尿病、中風、子宮頸靡爛、子宮癌等。前面剛說過腎氣泄露過度的人容易恐懼,那反推就是恐懼的心理會傷腎。一個人做了壞事就會日夜有恐懼感,我們發現有些小孩子,某一天突然覺得他別彆扭扭的,一問才知道他打碎個玻璃杯沒敢說,一旦說出來,大人再把他教導一番,他把這個事情一釋放,馬上就又變得活蹦亂跳了。一個小孩子尚且如此,何況大人呢?所以人只要做了一件壞事,就會傷到腎氣。傷到腎氣後,根本不是用酸棗仁湯、交泰丸可以治好的。只有心正了,氣才能正,氣正了,病就好了。就這麼簡單。「五常」的第五個方面就是「信」。「信」對應的五行是土,對應的方位是中,對應的四季是長夏(從立秋到秋分這段時間),對應的五臟是脾胃。「信」,就是誠信,信義。一個人如果他特別誠實守信,不欺不詐,做任何事都誠意正心,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從來都不埋怨別人,更不會斤斤計較,那他這股正氣就可以養護脾胃,這樣的人脾胃功能乃至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就好。反之亦然,一個人要是奸奸詐詐,不誠不信,或者說即便不奸不詐,但卻特別愛埋怨人,總是有怨氣,處處斤斤計較,那他的脾胃和整個消化系統功能就會受影響。宋代大理學家程頤說過:「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先聖老子更是早就教誨世人:「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你看看,一個國家要是缺失了信用,就會衰敗下來,何況我們一個人呢?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雖然沒有故意干過不誠不信的事,但我以前特別愛埋怨愛牢騷愛計較,這個習氣非常重。直到學習傳統文化、也就是讀博士的最後一年才改過來。那時,導師給我安排的工作量特別大,我的師姐師弟都沒有跨專業作課題,只有我跨專業作課題,還要去醫院作細胞培養和維生素培養,還要去買各種各樣的培養基,等於說從民工一直到工程師這一系列的大活小活我全包。當時我就特別有怨氣,就天天埋怨我的導師,接著我的脾胃乃至整個消化系統就出了問題:胃脘脹滿,腹瀉便溏,面黃肌瘦,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後來我遇到一位老師,他就點我說:怨、恨、惱、怒、煩,這些情緒很傷身體,而埋怨直接傷脾胃,你現在有病就是怨氣太重,你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於是我就反省自己,反省後我認識到導師給我的任務重這是對我的關愛,因為只有有了這樣的壓力,我才能鍛煉自己,我把這些任務完成後,能增加好多知識。當我認識到這些之後,我就痛下決心一定要改正,我再也不埋怨導師了,在干導師交給的那些活時,也有行動力了。很快,我的脾胃和消化系統的病就好了。後來我的博士論文答辯,專家全部通過,而且是優秀,這都是導師對我嚴格要求的結果。還有我治療過的一個患者也是這樣,整天埋怨這埋怨那,嚴重失眠,還自殺過一次,心情從來沒有好過。我就勸他把煩惱減少,從此不要再埋怨別人,同時我建議他乾重活,什麼活累就讓他幹什麼活,還讓他走路鍛煉。我對他說,你主動給鄰居家打水,把你鄰居家的水全包了,另外,你一天能走多少路就走多少路,直到走不動為止。於是他就按我說的去做,首先把心態調整好,從此不再埋怨了,開始一天只能走二里路,後來越走越遠。為什麼讓他這樣做呢?因為人只要心態一調整過來,四肢再一活動,氣血就通暢,脾胃就強健,因為脾主四肢嘛。脾胃一強健,吃飯就香,睡眠也好,就是能吃能睡。這個患者後來就完全康復了。以上種種例證說明,人所得的各種各樣的疾病,都與他的內心有關係,都與仁義禮智信的缺失有關係,如果我們懂得了這些,那要想使自己不得病,得了病又想使自己儘快好病,那就要懂得調整自己的內心,遇事看得開,把自己缺失的德性補上,把仁義禮智信作好作全,把我們各種不好的氣變成「五常」之氣,讓仁義禮智信的浩然正氣來養護我們的五臟六腑。仁義禮智信實際上就是對《弟子規》的濃縮,《弟子規》講的也是仁義禮智信,不過是把它具體化了。我們把《弟子規》都讀懂了,落實了,我們的心態就恢復到正常了,心一正,身體就健康。同時《弟子規》還交給我們一種生活方式。現在西方有一種病叫生活方式病,就是生活方式不對導致的疾病,那反過來我們用古聖先賢的教誨來約束和規範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會避免很多疾病,甚至把已經得的疾病治好。這種治病方式不用花錢,不用吃藥,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這就是我講的仁義禮智信對五髒的影響。


推薦閱讀:

用錯水杯危害大,8大技巧教你挑選健康水杯
[養生精選]有這特徵的人註定二婚命
我是70後,黃錦文,願能夠帶給大家甜蜜
新春飲食養生原則
日常食療養生不妨多吃十四種超級健康的食物

TAG:疾病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