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意識本質新解__談主體的需要

關於意識的本質,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認為的: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我認為這一概括不全面,忽視了人的主體性。更全面的說,應該是: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同時又是主體需要的表現。 需要作為一種意識活動,雖然人們可以意識到它的存在,也是一種反映,但它更主要地是主體的一種表現,是主體內在的心理活動,是主體自內向外發出的一種意識活動,所以說,意識是主體需要的表現。為了說明這一問題,下面擬從以下幾個問題來闡述:一、意識是主體需要表現和它的豐富內容;二、關於需要理論問題研究的回顧;三、意識中主體需要表現的生理基礎;四、主體需要還是意識起源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五、主體需要的自身發展。一、意識是主體需要表現和它的豐富內容 意識是人與動物區別的一個重要標誌,它是人的高級心理活動,是人的精神現象。用人類自身的思維語言來剖析,意識本身就包括有如下兩部分:其一是認知的心理活動。如「這是什麼」和「那是什麼」,「是這樣」「還是那樣」,屬認知判斷;「要這樣做」還是「要那樣做」,「可行」還是「不可行」等,為行為判斷;還有好與壞,善與惡和美與丑等,為情感判斷。其二就是需求的心理活動。如「我要」、「我求」、「我想」、「我欲」、「我貪心」,「我渴望」、「我渴求」、「我夢想」、「我如饑似渴」、「我美夢成真」、「我貪得無厭」等等。由此而形成人們心理活動中的慾望、夢想、願望、目的、計劃、打算、理想、藍圖等等許多內容。以上這些都是人們心理需要活動中所形成的意識內容。 人的意識活動這兩部分內容,前者為一種認識的反映活動,而後者則是一種情慾的表現活動,是自內向外表現出來的一種意識現象。因此,意識作為一種主體需要的表現,它是不同於前面人們的認知活動,不同於由於認知而產生的「存在的反映」。它們的區別在於,認知心理活動而產生的意識是由外向內,由感知活動所形成的語言符號思維意識活動,是神經反射活動所形成的「反映」活動;而需求心理活動所產生的意識則是由內向外,由情慾活動所形成的語言符號思維意識活動,是神經反射活動所形成的「反應」活動。「反映」與「反應」是不同的,前者為反映,而後者則的表現,兩者絕不一樣。

人的主體需要都是由主體內部發出的,客觀外部環境的剌激是外因,但更主要是內因,是內在慾望與需求。局部的人的需要一旦滿足,如吃飽了,渴足了,再好的美味佳淆,也會失去它的吸引力,這時的外部剌激就會失去作用。 人的主體需要表現在如我要;我想要;我特別想要;我非要不可等等心理意向,這些就是人的慾望與需求的不同級別的表現,它們都是由主體,內在心靈中發出的。如我要,可能還只是一種初步想法、意念等。但到了我想要,就可能有了動機、目的、計劃和打算了;到了我特別想要時,這時,這種需要理念中加入了人的情感內容,甚至於有許多想像、幻想,乃至到情感的痴迷;如到了非要不可時,這時的需要心理中,不僅有情感的內容,同時還加入了人的意志力,乃至於堅強的意志力於其中,到這時,主體的需要就會轉化為行動,甚至過激的行動等。 由此可見,人的主體需要與人的主體的心理息息相關,首先是主體的內在本能的心理需要;其次是主體各種心理因素的不斷加入,使主體需要越來越強烈,乃至最後轉化為行動。 主體需要作為一種意識的表現,在人的心理活動中有如下幾類表現,如本能、慾望、興趣、目的、動機、行為和理想等。 從上面的分析看,人的主體需要意識雖然豐富多樣,但概括起來分析,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即人的生理的需要和心理的需要;或自然的需要與社會的需要等。二、關於需要理論問題研究的回顧 關於需要的理論問題,馬克思主義從哲學和經濟學等方面早就有這方面的論述,只是沒有引起我們高度關注而已,所以對意識本質的認識,僅只注意到存在反映一面,而忽視了意識有主觀表現的另一面。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對黑格爾的辨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一節中,曾談到過人作為一個有生命的存在物,他的慾望或需求存在著兩個方面表現,即「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這些力量作為天賦和才能、作為慾望存在於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他慾望的對象……」就是「他的需要的對象」。前者的慾望,表現在人作為一種能動的存在物,人有能力或才能,他需要表現自己,或者說實現自我,這就是人類心理中所以有許多動機和目的,有想像、有慾望,有創造衝動等的原因。後者的慾望,則表現為人類作為一種受動的存在物,他又是受限制的存在物,人要能動地表現自己,首先必須解決飢餓類的問題,解決人類最基本的需要問題才可以。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物質生活,是滿足人類一切需要的基礎。關於這一點,馬克思主義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的哲學思想是十分清楚的,即人類的一切歷史活動,首要的前提就是吃喝住穿,就是生產一切物質生活,以保證自己的生存的需要。所以人類要想能動地表現自我,實現自我,首先還需要滿足於受動的自我,滿足於人對自己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沒有這些需要,或者說,這些需要不能得到和滿足,人類的生存都成問題,還能談什麼人類的能動性呢? 關於人類的生活,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異化勞動」一節中,又將其概括為肉體生活與需要和精神生活與需要兩個方面。關於精神的生活與需要,馬克思說:「從理論領域說來,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面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一方面作為藝術的對象,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這是講人類面對自然界所由此產生的認識和審美等的精神需要,並由此而產生的精神產品和享受活動的精神生活,這是人類能動性的表現。 關於物質生活或肉體生活與需要,馬克思接著又說:「從實踐領域說來,這些東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一部分。人在肉體上只有靠這些自然產品才能生活,不管這些產品是以食物、燃料、衣著的形式還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實踐上,人……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這是人類受動性的另一面的表現。 無論是能動性的表現,還是受動性的表現,都是人類先天的本性,而且也是人類生命活動的表現。馬克思說:「人只有憑藉現實的、感性的對象才能表現自己的生命。」在馬克思看來,人的每一種本質活動,每一種生活本能,都是人的一種需要,需要是人的本性。人需要認識與審美,離不開客觀的對象物;同樣人需要生存下去,更是離不開物質這個基礎,離不開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離不開物質生活資料的消費。人是現實的人,感性的人,人的生命就是表現在許許多多的感性的生活之中,因此,需要與慾望,滿足需要與慾望,這就是人類生命活動最為具體的表現。 關於需要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西方哲學更多更突出的研究是人的感性經驗和認知活動。對於人的內在需要比較少見,也不突出。但是,中西早期哲學中都有與人的需要相反的理念——禁欲主義。西方中世紀神權統治的時期,禁欲主義也隨著神權統治著整個社會。14世紀從義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正是針對這一壓抑人性統治的反叛。隨後,17世紀由英、法等國開始的啟蒙運動,將張揚人性、人道的主張推進到一個更新高潮,由此而形成的西方的人文主義思潮的不斷發展,並直接和間接地提出了人的慾望與需要問題。西方中世紀是神權專制,一統天下,滅絕人性,壓制人慾的時代,而這兩個思想文化運動,就是一而再地反對神道、神性和神權,倡導人道、人性和人權的問題。這種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或人道主義運動,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內容就包含有恢復人的慾望,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的主張。 這種西方的人文主義運動,到了19世紀30年代後的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哲學中,得到了高度的概括和總結。費爾巴哈將人道主義和自然主義結合起來看待人的本質問題,認為人就是自然物發展出的最高產物。人離不開自然,需要自然,沒有自然的存在,就等於沒有人自己的存在。馬克思在《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中的人道主義與自然主義統一的思想論述,還有人的需要理論等,在一定程度上與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思想有直接關係的。 在心理科學方面對需要的理論的研究,從近現代開始,才有人特別注意這方面問題的研究。但由於傳統心理學正統體系的左右,因而使心理學中需要理論的地位並沒有被確立下來,而被擱置在一邊,或是只作為一個學派的理論;或是只作為動機心理學的一小部分內容,這是目前心理學的一大缺陷。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心理學的研究,似乎走著這樣兩條不同的路線,一條是以馮特為代表的,以感覺和知覺為主要內容的心理學;另一條就是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以內在需要為主要內容的心理學。前者是從外向內,通過剌激引起反射等而產生的心理內容,這屬於哲學上的一般反應論。而後者則是從內向外,通過需要、目的、動機而導致行為等所產生的心理內容,在哲學上就是能動的反應論。前者似乎就是傳統心理學的正統的主要內容,因而在原有的心理學教科書中,也是主要內容;而後者僅是前者內容的補充,因而,在一般的心理學教科書中,沒有顯著的,甚至沒有它的地位。我認為心理學這種理念是極其錯誤的,應該儘快糾正過來。在心理學中,這兩者都應該成為心理學結構中的重要內容。如單從哲學上講,前者的地位是較主要的,而從心理學上講,後者反而要重於前者,後者是前者的基礎,只有這樣擺才合式。 前面已經介紹過,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由他開始,心理學就特別注重人的需要的研究,注重人的自我的研究,注重人的心理自內向外的能動的力量。這種心理學的研究取向,如回過頭去看心理學的發展史,其實早就有人在這方面作過許多的努力,其中最為突出的要數心理學的上動力心理學派。美國心理學史家波林著的《實驗心理學史》中講到過動力心理學的問題。他說:「動力心理學雖非一個學派,卻也包括了許多派別。」如邊沁的唯樂主義心理學,其中講到人的避苦趨樂的本性;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其中講到人的快樂本能,性慾和其它內在的慾望等;麥獨孤的策動心理學,其中講到人的內在驅力、本能、目的與需求等;托爾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其中講到目的與行為的關係等。真正的動力心理學創始者,要數美國心理學家伍德沃思(R·S·Woodworth)。他在他的主要著作《行為動力學》中講到,人的行為心理不是簡單的S—R(刺激—反應)。雖然心理事件有其刺激環境的原因,但它們必須加入人的內在的心理因素才能起作用,那就是有機體(O)本身。而且,產生的行為是環境刺激和有機體內在因素活動的一個共有的函數。因此,他創建S—O—R的公式,以此來替代行為主義的S—R公式。公式中的O就是人的內在的驅動力,與人需要有關。  在動力心理學中,無論那個學派,他們都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這就是人的內在的動力。這個動力有本能、內驅力、動機和目的等,所有這些歸在人本主義心理學中,就是人的內在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動的需要。 需要理論,到了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中,其研究範圍和深度等,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據稱,馬斯洛曾對人的需要種類提出過上百種,並將人的需要分為若干個層次,其中有五個層次、七個層次為我們所熟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斯洛認為,人的這七種需要都是天生的本能,是生命活動必然要表現出來的。其中有最基本的需要,也叫低層次的需要,或叫缺失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等。其它為個體生命發展的需要,也叫高層次的需要,如上面所說的尊重、認知、審美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等。又認為,在需要的等級中,只有某一水平的需要得到相對的滿足後,才會有下一層次的需要的出現;或者說,只有低層次的需要得到相對的滿足後,才會有高層次需要的出現。 馬斯洛的需要理論,是就人的一般性而言,並沒有就人的特殊性、個案進行討論,這是他的局限所在,但不能因此來否定他的理論的正確性。他的層次理論與馬克思的能動與受動的理論,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認為不能因為有一點不足就不給予充分地肯定,這也就是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在中國知識界引起眾多人關注和興趣的原因。 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出來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雖然出現了不同的意見,但仍為廣大社會知識界所接受。當然也有人從另一個角度來修正,如美國耶魯大學奧爾德弗在1969年發表的《人類需要新理論的經驗測試》一文中,就修正了馬斯洛的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層次不是五層,也不是七層,而是三層。其一是生存的需要;其二為相互關係和諧的需要;其三為成長的需要等。因此,人們將此理論簡稱為EGR需要理論。 再如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麥克利蘭,又從人才培養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激勵需要的理論。他又提出了三類最基本的激勵需要,如權力的需要、歸屬的需要與成就的需要等。 總之,從心理學角度,人類對需要已有較充分的認識,只是沒有被人們所重視,並將它歸納到意識範疇中來統一地理解,這是意識問題研究中一個很大的不足。三、意識中主體需要表現的生理基礎 人的主體需要作為一種意識,作為一種心理活動,同樣不是從天而降的,無中生有的東西,也不是我們所擔心的像唯心論那樣,是純主觀心靈內的東西,它同樣也是物質進化到高級階段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屬性。如馬克思所說:「觀念的東西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這就是說,人所表現出來的種種需要,種種與相關的心理活動,其實都是物質運動在高級階段中的一種反應,即生物體中大分子有機物,還有無機物等,在人的身體中所進行的物理的、化學的和電生理等的綜合反應。 據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在人體中的元素含有量多達50餘種之多,其中11種為最多。它們分別是:碳、氫、氧、氮、鈣、磷、鉀、硫、鈉、氯、鎂等。就是由這些基本元素構成人體中的基本營養物質和化學物質,它包括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這些營養物化學物在不同的機體組織中,它們的含量又各有差別。一個健康的人體,就是以上這些物質含量在人的生理反應中,包括有化學、物理和電生理反應中的相對平衡。這些物質的平衡與不平衡,就會形成人的各類需要與不需要的心理。 以上這些物質的生、化、物、電的綜合反應,又表現在人體的各級組織系統之中,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排泄系統等。這些系統中的生化反應,又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等的調節下進行的。每當各個系統中的生化等反應,在物質活動中出現平衡與不平衡的反應時,經大腦皮層的確認,就會形成人類主體的各類需要意識,即主體需要的表現。為了更明確地說明這一點,下面僅就呼吸系統做出更為詳盡一些的分析。 人體需要不斷地從外部環境中吸取氧氣,同時又需要不斷地排出二氧化碳,這就是呼吸,它是人體賴以生存的首要條件。所以清新空氣中的氧,是人類生存須臾都離不開的物質,如缺氧,就令人窒息,乃至死亡。從內部生理機能來說,氧是機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重要元素。因為機體的能量來源於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質,其中約70%來自糖,其次是脂肪。糖、脂肪與蛋白質代謝為能量ATP,都必須主要靠氧化來實現。如缺氧就會造成身體能量的短缺,損害身體,危及生命。尤其是大腦,腦為耗氧大戶,每分鐘腦組織需氧量500~600毫升,耗氧量佔全身供氧量的20%。如腦供氧不足,就會造成頭昏和昏迷。 氧對人體是如此重要,因此就決定生命呼吸的重要性。人需要呼吸,需要呼吸新鮮空氣,這是人的一種生理本能,也是心理的一種本能或有意識的心理活動。中樞神經系統內負責調節呼吸運動的神經細胞群,稱為呼吸中樞。由於呼吸的重要性,所以呼吸中樞又叫生命中樞。它們分布於大腦皮質,腦幹和脊髓等各級部位,對呼吸運動起著不同的調節作用。腦幹與脊髓中的呼吸中樞,主要為本能式的中樞,而大腦皮質中的呼吸中樞,就屬於有意識的指令中樞了。因為大腦皮質中的呼吸中樞,已經能意識到呼吸的問題,並能向本能呼吸中樞和呼吸器官組織發號施令,進行及時的呼吸運動,隨時滿足人的呼吸新鮮空氣的需要。因此,這種需要,完全是由主體內神經機能組織所發出的一種信號,是內在發出的心理信號。所以這種信號,就是一種意識的表現,雖有機體內生化反應的剌激,但不完全是客觀存在的反映,而是有主觀需要的表現。 以上好像只講到自然需要的生理基礎,而更高級一些社會需要心理有沒有生理的基礎?我認為社會需要心理同樣存在著生理基礎。這種需要意識活動同樣不是憑空而生,純主觀心靈自生的,同樣是物質活動在高級階段的反應。所不同的是,高級的心理需要意識,它的生理基礎要比自然需要意識的生理基礎級別要更高,如高級心理需要的意識,就產生於高級神經中樞的皮層區,是由它形成的更為高級的神經生理反應。這種高級的神經生理反應包括有,在大腦皮層直接控制下,有感覺系統包括運動系統參與的人的呼吸、消化、生殖等各個生理系統中的更高層次的生理反應。具體而言,如呼吸系統的需要,就已不是一般的空氣質量所能滿足,而必須是高質量的、清新的、負離子特多的令人舒適的空氣質量才能滿足。所以人就會要求到風景盛地,環境優美的地方去居住或旅遊;如消化系統的需要,人就不僅僅是滿足於一般的粗茶淡飯充饑而已,而是需要更加豐盛的美餐,美酒佳淆才能滿足,所以人們就會積極地去赴宴,上酒店,或是自己學一手好的烹飪手藝等,以滿足自己的所謂「口福」等等。 由皮層區所形成的高級神經中樞的生理反應,並非僅是人的一種認知的機制,而且還有與生理本能相聯繫的需求機制參與。這方面,目前生理學、心理學都沒有深入的研究,但我相信它的存在。在高級的皮層神經中樞中,肯定具有各種高級需要的各類神經模塊。還有與這些高級需要的神經模塊相聯繫的判斷、指揮人去做的行為中樞神經系統。由這些神經系統所產生的神經反射活動,就是主體內在需要所顯現出來的意識活動。

四、主體需要還是意識起源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與根源

意識是自然物質進化到最高階段物質的產物,即由類人猿的大腦變成人腦的產物。為什麼動物腦最後會形成人腦,並由此而產生意識的呢?這還得從類人猿黑猩猩等進化到人類說起。 黑猩猩和猩猩,還有大猩猩等三類靈長目動物,都是最接近人類的類人猿。從現代科學對類人猿的研究來看,類人猿與人類的相似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細胞中的分子結構、大分子結構相似,如核酸、蛋白質、氨基酸等,還有大分子DNA中的基因等都基本相似。現代科學已充分證明,人和黑猩猩的鹼基序列基因組圖譜說明,黑猩猩和人可比,其中有98.7%是相同的。另外,科學家還發現類人猿的染色體有24對,只是比人類多了一對而已; 2、從血型、骨骼和肌肉結構、還機體生理的幾大機能系統,除神經系統外,也與人類十分接近。在神經系統中,只有大腦部分與人類差異較大。類人猿的腦量只有400-500多克,僅是人的腦量的三分之一。整個皮層也只有人類的四分之一大。類人猿沒有人類所具有的布洛卡和沃尼克等的語言中樞。只有「哇哇」之類的叫喚或做手勢的低級信號中樞。據說處於前額皮層中的高智能聯合中樞,也很小,不可與人類相比。 3、從類人猿的頭部、五官、四肢和軀幹等來看,也與人類十分近似。而且也能直立行走。 4、從動物心理來看也是如此,類人猿的感知能力,本能的「自我」心理,運動能力,情感流露,意志力的表現,還有注意與記憶等等,都有和人類極為相似的表現。在思維能力方面,類人猿也已具備有初級的簡單的思維活動,如無意識狀態的形象思維與簡單的符號識別活動等。關於黑猩猩的接近人類的心理活動,我們可從英國類人猿專家珍妮·古道爾所寫的《黑猩猩在召喚》一書描寫中看到一些。 以上這些說明類人猿已十分接近人類,只差有人的腦量和皮層發展,只差有人的意識活動和語言活動。 為什麼類人猿可直接進化到人類,除了上面談到的和人類有十分接近的生理和心理的基礎外,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生命的需要所決定。生命一經誕生,生命的新陳代謝,能量代謝,就決定有需要,是需要決定著生命的不斷進化,決定著生命從最簡單的單細胞開始,逐漸進化到類人猿。外部環境剌激是一個外部的因素,但更主要是內因,是生命內部的需要所決定的。類人猿一跨步進入人類,也是因為需要的原因。 從地球科學研究來看,第三紀到第四紀,正是地球氣候發生劇烈變化的時期,也即地球處於大的冰河發生和發展的時期。而這一時期中,又恰恰是人類起源的時期。正是當時氣候劇烈的變化,為當時的類人猿的生存製造了困難。就如現在人類的個性差異一樣,在當時有一些性格較堅強,頭腦又聰明又富有探索精神的類人猿,在生命內在需要的驅力推動下,這些類人猿頑強積極地去適應環境。所謂頑強與積極,就要求生命以百折不撓的意志去挑戰大自然,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就必須用百般忍受感知中的痛苦而拒死,在艱難的狹縫中尋找希望努力奮鬥而求生。在這漫長又痛苦的「黑夜」里,這群充滿鬥志又聰明的類人猿,它們由動物式的家族,一個個聯結起來,形成動物式的社會,就如即將進入原始社會前的前社會那樣,有組織地進行著動物式的社會勞動生產,過著動物式的社會生活。它們就是這樣齊心合力,用這種頑強的意志和痛苦的感情拚命地生活著,動物式的勞動著。首先是覓食,其次是適應新環境,學會在新環境中如何改變自己和保存自己。於是它們在生存鬥爭中努力地實踐著,如在平地中活動為了看得更遠,就完全直立起來行走了;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為了攝食,為了防禦和進攻敵人,開始不自覺地使用和發明工具,前肢也因此解放出來變成為萬能的手了;為了交流彼此的生產勞動和生活經驗,為了交流彼此的痛苦和勝利的感情,它們在比比劃劃中,在衣衣呀呀中形成了它們交流的語言。類人猿就是在這種「社會」勞動中形成了手和語言,並由此產生了原始人類的大腦和思想意識。人類的意識是因內在需要的動力而產生的,意識的發展,也同樣是這樣,是內在需要的動力推動的結果。 人的內心需要是人的一切行為、動機、目的的內在根源,無論是高層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還是低層次的基本物質生活的需要,或者說是發揮能動的需要,還是受限於物質生活的需要等等,都是如此。都是因為需要,人類才會努力地去生產勞動,生產物質的生活,還有生產精神文明的生活。才會去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才會有意識運動的不斷提高和向前發展。 從原始人類一開始,人類的勞動就已是一種比動物更自覺、更積極主動、更富於創造性的勞動。換言之,也就是說人類的勞動已不是動物那樣為了本能的生理需要的一種簡單重複的行為,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抱有一定目的地去認識世界,甚至能動地改造世界的更為複雜的自覺行為。這就是說,從原始人類開始,人類生命的需要就已具備有以上所說的兩種需要,即低層次的物質生活的需要(受動需要),高層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能動需要)。更進入一步說,從原始人類開始,人類的行為已不僅是外部客觀環境剌激所引起的,因感覺關係引起的運動,或者說僅是生理機能上需要等原因,同時,更主要的是主觀願望與目的的原因,是心理上的原因,是因人類的思想和意志引起的。我們今天人類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科學發明和創造,為什麼總在不停地認識這個世界,思考許多問題,就是因為有個人的需要,還有社會的需要,總之,都是人類的心理需要推動的結果,是因人類的需要才推動人們的認識不斷前進。所以恩格斯才說:「社會一旦有了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社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馬恩選集》第4卷,第732頁)

五、主體需要意識的自身發展

人的主體需要意識,最早源於生命產生時的本能需要。當生命進化至類人猿時,這種生命的本能需要就已經有了意識的內容,即意識產生前的前意識。到了人類時期,人的主觀需要意識從原始人類開始,就在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隨著人類的認識和實踐水平的不斷提高,也跟著時代前進的腳步而不斷地發展著。人的主體需要意識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與意識中的存在的反映相輔相成,有著緊密的相互聯繫。即由於主體需要而促進人類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反過來人類的認識和實踐水平的提高,又會豐富人類的主體內在需要意識,人的主體需要意識自身也在不斷的發展著。

推薦閱讀:

國標舞的本質!
中國現代法學之道:價值、對象與方法——關於鄧正來《中國法學向何處去》的一種本質主義批判(一...
找到攝影構圖的本質 突破傳統的構圖方法
[轉載]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心的真正本質簡單到令人無法相信的地步
【丙子日】本質懼水者婚姻易出問題

TAG:意識 | 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