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嬰兒護理

嬰兒護理1夜間餵奶應避免的危險媽媽似乎在睡夢中驚醒,突然下意識地摸一摸孩子,孩子一動不動,打開燈,孩子青紫,抱起來向醫院衝去,一切都晚了,孩子呼吸道被奶堵得滿滿的,窒息死亡。 忙碌一天的媽媽,到了夜間,特別是後半夜,當寶寶要吃奶時,媽媽睡得正香,朦朦朧朧中給孩子餵奶,很容易發生危險,尤其是躺著給孩子餵奶,就更容易發生意外。 夜間餵奶和白天餵奶有什麼不同呢?不同點有以下: 1、光線暗,視物不清,不易發現孩子皮膚顏色,不易發現孩子是否溢奶。 2、媽媽睏倦,容易忽視乳房是否堵住孩子的鼻孔,使孩子發生呼吸道堵塞。 3、可能會躺著給孩子餵奶,媽媽處於朦朧狀態,孩子含著乳頭睡著了,這時有能發生乳頭堵住孩子的鼻孔而造成窒息,也有可能溢乳而發生窒息。 4、媽媽怕半夜影響其他人的睡眠,孩子一哭就立即用乳頭哄,結果半夜孩子吃奶的次數越來越多,養成不好的夜間吃奶習慣。 從以上幾點來看,媽媽應該象白天一樣坐起來餵奶,餵奶時光線不要太暗,要能夠清晰地看到孩子的皮膚顏色。餵奶後仍要豎立抱並輕輕拍背,待打嗝後再放下。觀察一會兒,如安穩入睡,關掉亮燈,但是,一定要保留暗一些的光線,以便當孩子出現溢乳時及時發現。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不幸的事例:剛剛出滿月的孩子由於溢乳導致窒息死亡。只是一點的疏忽,給寶寶過滿月,媽媽很累,晚上寶寶要奶,媽媽朦朧狀態躺著把乳頭送到孩子嘴裡,不知過了多久,媽媽聽到孩子叫了一聲,沒有開燈,室內很黑,媽媽懶了一下沒動。但不知為什麼,媽媽似乎在睡夢中驚醒,突然下意識地摸一摸孩子,孩子一動不動,打開燈,孩子青紫,抱起來向醫院衝去,一切都晚了,孩子呼吸道被奶堵得滿滿的,窒息死亡。 這樣的事例還不止這一個。這是寫給新手媽媽看的,新手媽媽能受這樣的刺激嗎?最後我還是決定寫它,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媽媽們知道有這種意外的可能,就會加倍的小心,就會避免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可能,因為,這萬分之一的可能如果發生就是百分之百了。2警惕童裝殺手醫療專家研究表明,孩子穿了遊離甲醛超標的服裝後,輕者會發生皮膚過敏,出現紅腫、發癢等癥狀,重者連續咳嗽,繼而引發氣管炎等病症。專家提醒,選擇童裝時必須注意,做到一買、二聞、三洗、四觀。 一買:甲醛主要來自廉價的染料和助劑,因此不要給孩子購買進行過抗皺處理的服裝,盡量選擇小圖案的童裝,而且圖案上的印花不要很硬,也盡量不要購買漂白過的童裝。 二聞:聞聞童裝上是否有股刺激性特別濃重的氣味,由於經營場所一般面積較大,有時氣味難以聞得出,那麼拿到家裡就容易判別得出了。 三洗:甲醛往往比較容易溶解於水中,為預防萬一,童裝買回家後,最好先用清水充分漂洗,不要迫不及待給孩子穿上新衣服,以免誤事。 四觀:給孩子穿上新衣服後,如出現皮膚過敏、情緒不安、飲食不佳、連續咳嗽等癥狀,應考慮可能是甲醛惹的禍,要儘快到醫院診治。(諸達鶴)3寶寶似病非病六徵象孩子出生後,由於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有一個成熟的過程,而體格發育很快,嬰幼兒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流口水、生長痛以及呼吸暫停等現象,年輕的爸爸媽媽應注意識別,以便更好地做好家庭護理,使寶寶健康地成長。  一、流口水  口水實際上是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唾液不僅具有濕潤口腔、溶解食物和便於吞咽的作用,而且可消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還具有殺菌作用,防止口腔內細菌生長和繁殖。3-4個月的嬰兒唾液腺發育逐漸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加,但此時孩子吞咽口水的功能尚未健全,口腔較淺,閉唇與吞咽動作尚不協調,表現為常流口水。孩子長到6-7個月以後,由於正在萌出的牙齒對口腔內神經的刺激,造成唾液大量分泌,這時口水就流得更多。因此,以上兩種情況屬於正常的生理,不是病態,等到孩子漸漸長大,吞咽功能發育完整後,這種生理性流口水的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二、腿彎  在夏秋季節,幾個月的嬰兒衣著少,父母有時會驚奇地發現,小寶寶的兩個小腿有點向內彎曲,以為是得了佝僂病。其實,這種小腿向內彎曲並非是佝僂病,而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孩子在母親子宮內身體呈一種屈曲狀態,以致於出生後一段時間內看上去小腿有些彎曲。此外,從小寶寶身體的比例上看,頭大,上身比腿長,看起來兩小腿又短又彎。對於這種兩小腿彎曲的現象,隨著孩子的長大會逐漸自行矯正的。  三、擁抱反射  3-4個月以下的嬰兒,當母親或家人突然走到孩子身旁或發出響聲,會發現孩子出現兩臂外展伸直,繼而屈曲內收到胸前,呈擁抱狀,我們會以為孩子發生抽筋。其實這並非是抽筋,而是一種生理現象,醫學上稱為擁抱反射。若缺乏這種擁抱反射則說明孩子一是大腦神經系統沒有發育成熟,二可能是神經系統有損傷或病變,顱內出血或其它顱內疾病。 四、呼吸暫停  仔細的母親有時會發現,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呼吸不但不規律,有時甚至會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並為此驚慌和不安。其實,呼吸不規則和呼吸暫停是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常見的現象,這與他們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有關。呼吸暫停時間一般不超過10秒鐘,且無其他任何不適癥狀,可以認為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憂心忡忡。  五、生長痛  有些幼兒白天玩的時候好好的,到了晚上會訴說腿痛,父母仔細檢查未見紅、腫等現象,醫學上把這種情況稱為生長痛。其原因是幼兒生長發育快、腿部的負擔過重,下肢骨端充血,從而引起腿痛,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這種生長痛的特點是小腿輕度脹痛,以午後和傍晚較重,但隨著孩子的長大會逐漸消失的。  六、白色尿  在冬天,有些嬰幼兒排到便盆里的小便呈淘米水樣,不少父母以為是乳糜尿而緊張起來。其實,這種淘米水樣小便是由於兒童新陳代謝旺盛,尤其是進食含有草酸鹽和碳酸鹽類較多的食物,如菠菜、莧菜等綠葉蔬菜或香蕉、桔子或柿子等水果時,尿液中草酸鹽和碳酸鹽就增多。當這些物質隨小便排出體外後,遇冷就會有尿酸鹽或磷酸鹽等鹽類結晶析出而變混,似淘米水樣。此類情況主要發生在氣候寒冷的季節,多見於嬰幼兒,通常情況下這種尿液對孩子的健康無害,只要平時多給孩子喂些開水或口服一些維生素C,幾天後淘米水樣小便就會消失。4嬰幼兒每日對營養素的需求嬰幼兒每日營養素的需要量與成人不同,嬰兒愈小需要量相對愈高。同時嬰兒體內營養素的儲備量相對小,適應能力也差。一旦某些營養素攝入量不足或消化功能紊亂,短時間內就可明顯影響發育的進程。 (1)熱量:以單位體重表示,正常新生兒每天所需要的能量是成人的3~4倍,正常嬰兒初生時需要的熱卡約為每日每公斤體重100~120千卡(418~502千焦),而成人為每公斤體重30~40千卡(126~167千焦)。這種高的熱量需要在初生時為最高點,以後隨月齡的增加逐漸減少,在1歲左右時為80~100千卡(335~418千焦)。 (2)蛋白質:用於維持嬰幼兒新陳代謝,身體的生長及各種組織器官的成熟。所以這一時期處於正氮平衡狀態。對蛋白質不僅要求有相當高的量,而且對質的要求也很高。母乳可以為新生兒提供高生物價的蛋白質,而人工餵養者由於蛋白質的質量低於母乳,所以,蛋白質的需要量高於母乳餵養者。母乳餵養時蛋白質需要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2克;牛奶餵養時為3.5克;主要以大豆及穀類蛋白供給時則為4克。另外,嬰幼兒的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遠高於成人,同時由於嬰兒體內的酶功能尚不完善,其必需氨基酸的種類也多於成人,即對於成人來說是非必需氨基酸,而對於嬰兒來說是必需氨基酸,如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嬰兒自身不能合成這些氨基酸,只能從食物中供給。動物性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質和量都強於植物性蛋白,母乳中的蛋白質都含有各種必需氨基酸,也包括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內。 過量的蛋白質對嬰兒無益甚至有害,可能出現腹瀉、酸中毒、高滲性脫水、發熱、血清尿素和氨升高等。 (3)脂肪:嬰幼兒需要各種脂肪酸和脂類,初生時脂肪佔總熱的45%,隨月齡的增加,逐漸減少到佔總熱的30~40%。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需要必需脂肪酸的參與,所以必需脂肪酸提供的熱量不應低於總熱量的1~3%。脂肪攝入過多可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肥胖。 (4)碳水化合物:嬰兒需要碳水化合物,母乳餵養時,其熱量供給一半來自碳水化合物,嬰幼兒膳食中如果沒有碳水化合物,很難避免酮症的出現。新生嬰兒除澱粉外,對其它糖類(乳糖、葡萄糖、蔗糖)都能消化。由於乳糖酶的活性比成人高,所以對奶中所含的乳糖能很好的消化吸收。4個月左右嬰兒,能較好地消化澱粉食品。嬰幼兒期碳水化合物以佔總熱量的50~55%為宜。 (5)礦物質:4個月以前的嬰兒應限制鈉的攝入以免增加腎負荷並誘發成年高血壓。嬰兒出生時體內的鐵儲存量大致與出生體重成比例。足月兒平均身體的鐵儲存可滿足大約4~6個月的需要。鐵缺乏是嬰兒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儘管母乳的含鐵量低於大多數配方食品,但是,母乳餵養嬰兒的鐵缺乏卻較少見。為了預防鐵缺乏,應給用配方食品餵養的嬰兒常規地補充鐵劑。 (6)維生素:對母乳餵養的嬰兒,除維生素D供給量低外,正常母乳含有嬰兒所需的各種維生素。我國規定1歲以內嬰兒維生素A的供給量為每天200微克。維生素B1、B2和煙酸的量是隨熱能供給量而變化的,每攝取1000千卡熱能,供給維生素B1和B20.5毫克,煙酸的供給量為其10倍,即5毫克/1000千卡。關於維生素D我國建議1歲以內嬰兒每天攝入10微克,但它的攝入量隨日照的多少而有所不同。 (7)水:正常嬰兒對水的每日絕對需要量大約為每公斤體重75~100毫升。可是,由於嬰兒從腎、肺和皮膚丟失水較多,以及代謝率較高,與較大的兒童和成人相比,嬰兒易發生脫水,失水的後果也較成人嚴重。因此,建議每日每公斤體重供給水150毫升。5幼兒「學舌」好處多多一些上幼兒園的孩子,回到家裡以後,往往願意向父母講講自己在幼兒園裡的事情,也就願意「學舌」。從幼兒心理發展規律看,兒童語言的發展,經過理解語言的階段以後,就進入了語言活動階段。孩子「學舌」就反映了他們說話的需要。他們把在幼兒園裡的所做所想對父母講,也時對父母的尊重和信任;父母認真聽了,孩子更願意親近,熱愛父母,兩代人的感情會隨之增進。孩子「學舌」,可能講自己感到高興的事,使他處於愉快之中,保持著愉悅的心境,這對身心健康是有好處的。孩子不高興的事,也抒發了內心苦悶,家長可從中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配合幼兒園教育孩子,孩子「學舌」的時候,也是心裡最活躍的時候,他回憶一天的活動,會選用儘可能完整、儘可能準確的語言表達思想,這對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也很重要。6營養專家指導嬰兒輔食細節在剛添加輔食時,量應該特別少,在孩子吃完母乳後,可能只能喝下十幾毫升比較濃的液體(菜湯、果汁等);固體的食物只能吃下幾十克,少時可能只有十克。 味覺半歲時最敏感 一般認為4-6個月以後,再添加輔食比較好,如果較早添加輔食,可能會影響母乳餵養。孩子的味覺在半歲時發育比較敏感,在這個時候,如果他能夠接觸到很多食品,長大以後一般不會偏食、挑食。添加某種輔食時,在母乳餵養之前,讓他嘗一嘗這種輔食的味道,並不給他吃,如果母乳餵養後孩子沒有吃飽,然後再給他吃輔食。在母乳餵養之前,孩子處於飢餓的狀態,那時讓他嘗輔食的味道,比較容易接受它的味道。 添加輔食徵兆:當孩子吃完母乳,仍然覺得飢餓,仍然哭鬧;只喂母乳,孩子的身高體重增長不太好,不能達到正常的速率。 蛋、穀類、肉、水果的意義 應該先給孩子添加蛋黃、穀類等(比如米粉、蛋黃,從這兩樣東西開始。)一般來說,每隔一到兩周給他添加一種新的品種,在這期間,讓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添加之後,觀察孩子是不是對這種輔食適應,比如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有沒有發燒、拉肚子、或者孩子不舒服等;大小便是否正常;如果這些都沒有問題,那麼隔一到兩周後再添加新的品種。在蛋黃、穀類添加完之後,依次添加肉類、魚類、蝦、水果、果泥、菜等,大人能吃的,小孩也要逐漸添加上去。不能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就讓孩子吃魚、肉,孩子不容易消化,胃腸道的酶也是一個逐漸發育和完善的過程。 有的媽媽在小孩2個多月時就讓他吃水果汁,這也是可以的。因為水果主要是補充一些維生素。但是,水果不具備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中的任何一種,從嚴格的角度說,孩子不能靠吃水果過日子。在4個月以後給孩子添加水果,一般也不把它作為輔食添加,因為它不是非常必須的。在後期,才可以把水果作為每天添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開始量是很小的 輔食添加應從一種到多種,從少量到多量。開始餵養輔食時,量是非常少的。比如在吃完母乳後,喂一到兩勺米粉,喂1/4個蛋黃,或更少一些,隨著孩子身體發育需要以及對某一種輔食適應了,可能吃的會多一些。 年輕的媽媽一定要注意:不是第一次就要求孩子吃很多。輔食添加的時間可以在母乳餵養之後,也可以在母乳餵養的間歇添加。 一般小孩的胃容量只有幾十毫升,在孩子吃完母乳後,可能只能喝下十幾毫升比較濃的液體(菜湯、果汁等);固體的食物只能吃下幾十克,少時可能只有十克。很多父母總是以自己的感覺來衡量孩子,只吃一勺、兩勺,太少了,大人也只夠塞牙縫。可是這對於孩子來說,已經夠了。添加輔食後,可以根據體重的增長來衡量孩子吃的量夠不夠。比如添加輔食後,孩子的體重增加很好,身高也增長很好,表明孩子的營養已經夠了。如果輔食的量不夠,孩子會有相應的表現,比如不愛活動,身高、體重的增長不太好等。 多次、少量、現做 小孩剛開始添加輔食時,量比較小,所以在製作輔食的時候,會有一些麻煩。有時做一點,孩子吃不完,父母覺得每次做,挺費事的(一天要添加兩、三次),不如一次多做些,存到冰箱里,下次拿出來稍加熱就給他吃。其實,冰箱里並不是安全的,細菌的感染在冰箱里仍然可以進行。我們主張孩子的輔食盡量現做現吃,可以把生食(比如豬肝等)切成小塊分別用保鮮袋裝起來,凍在冰箱里,在吃時,只取出一小塊給孩子做,而不是凍一大塊,然後都做了,放在冰箱里分頓給孩子吃。現在商場里有很多方便食品,比如肉泥,蔬菜泥,肝泥等,標籤上註明:一次吃不完,下次可以接著吃。如果這種食品不被污染的話,是可以的。不過,有的父母在打開之後,先給孩子吃,忘記把剩下的存放起來了,半小時、或一小時之後,再蓋上,把它放在冰箱里。在這個時間,難保不被污染。 常見錯誤理念 顯富、溺愛、主觀。 孩子進食,不管是輔食添加還是母乳餵養,目的是滿足孩子的身體需要,能夠健康的成長。調查發現,有些父母餵養孩子的動機是家裡貧福的象徵。愛孩子、關心孩子表現出對孩子過多的餵養,把孩子餵養的比較胖,這說明家裡比較富裕、經濟狀況比較好,這些複雜、不太健康的動機,容易餵養過度,導致肥胖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不太正確的餵養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偏食、挑食。更不應該把自己的喜好添加給孩子,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對食物有一定的選擇,喜歡的就買給孩子吃,不喜歡的也就不做給孩子吃,這是很錯誤的。 生理需要變成感情索取 在餵養的模式方面,家裡一般就一個小孩,吃飯時讓孩子感覺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幾個人追著喂孩子,小孩可以把吃飯的行為延伸為對其它東西的索取,比如,不讓看電視就不吃;而不是讓孩子明白吃飯是生理需要,肚子餓了,就應該吃。比較好的家庭,主張孩子在進食方面儘早獨立,他們把孩子的吃飯看做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國外有很多家庭是食物由父母來提供,孩子坐到餐桌上,他想吃什麼,吃多少,由他自己來決定,這樣對於孩子正常的生理調節起到更好的作用。因為父母覺得孩子餓了,就給他吃,事實上孩子並不一定餓,因為他需要的不多。7如何讓寶寶安度夏秋之交寶寶白天在幼兒園是最讓媽媽惦記的,生怕由於各種原因而生病。我們請啟明雙語幼兒園的董園長以自己多年的經驗,提醒年輕父母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寶寶提高在幼兒園的健康水平—— 寶寶的衣   給寶寶穿純棉、真絲或麻質衣服,吸汗而不刺激肌膚;不要穿化纖質料的衣物;   寶寶的衣物應每天換洗,保持爽潔;   衣服、褲子應較為寬大,利於通風。 寶寶的食   幫助寶寶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多飲涼白開、綠豆水,最好不喝甜飲料;   飲食不宜過於油膩、辛辣,多吃清淡食品;   生吃的蔬菜瓜果需在淡鹽水裡浸泡45分鐘以上(以除去表層殘留的農藥成分),然後洗凈食用;   養成飯前用肥皂洗手的習慣,切斷細菌的傳播途徑;   劇烈運動後,不要馬上喝冰水;   吃冰淇淋要適量,一次不要吃太多;   多吃水果,但從冰箱里拿出的水果應稍放後再給孩子吃,以免刺激腸胃。寶寶的住   適當延長幼兒的午睡時間;   不要長時間在空調房間滯留,空調室溫應在27℃~28℃左右,可開一扇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新鮮;   每天洗頭、洗澡,洗時可在水中加幾滴花露水(防蚊驅蟲)。寶寶的行   戶外活動注意防晒,不在陽光下長時間玩耍;   為幼兒提供玩水環境;   身體大量出汗後,不要在空調或電扇前近距離直吹;   身上有汗時不可用冷水擦身或沖涼降溫;   如果出現外傷,應及時清洗、消毒傷口。   如果孩子出現不良情緒反應和心理變化,如有的孩子出現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或易怒、愛發脾氣等,應注意觀察、耐心詢問,用輕柔的語言、親切的動作了解他們的難處,幫助解決,使他們逐漸穩定下來。8預防孩子感冒的十項措施孩子患感冒時哭鬧不安,又容易誘發其他疾病,是使父母頭痛的一個問題。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做好預防工作,使孩子不感冒或減少感冒的次數。 1、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調查結果表明,常堅持戶外活動的兒童患感冒的機會顯著少於戶外活動少的孩子。 2、衣著要適當:衣服切勿驟增或驟減。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凍著,給孩子穿戴過厚過多,結果常適得其反,更容易感冒。 3、要吃好早餐:吃好早餐,體內產生足夠的熱量可增加禦寒能力。 4、飯前、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孩子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乾淨。大人給孩子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嚴防經食物傳播感冒。 5、盡量保持室溫相對恆定:室內溫度變化大,可增加兒童患感冒的機會。 6、著涼之後,採取措施:孩子著涼受寒之後,應該馬上到暖室或炕上暖和一會兒,同時喝些熱茶或熱湯或牛奶,如能喝些薑湯則更好。 7、家裡有人感冒,立即隔離:家裡有人感冒,應不準病人與孩子直接接觸,特別是不能面對面坐著,也不可同床睡覺。 8、託兒所有人感冒時,也應隔離:發現有孩子感冒,不能繼續入托、入園。如發生較多的兒童感冒,應對孩子活動場所,進行必要的空氣消毒,開窗換氣、曬被褥。 9、感冒多發或流行時少外出:不要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也不要到別人家串門,以防止傳染。 10、積極治療上呼吸道慢性疾病:據研究,患有扁桃體炎、支氣管炎、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炎症的兒童,比一般兒童更容易患感冒。因此,這些孩子平時應該抓緊治療慢性病。9養育孩子的正誤觀嬰兒滿月時理髮,將來長出的頭髮又黑又濃 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此時嬰兒的頭皮相當嬌嫩,抵抗力差,剃「滿月頭」難免會刮傷皮膚,容易引起化膿性感染。 新生兒裹「蠟燭包」既能防感冒又能避免「羅圈腿」的發生。 其實「羅圈腿」是佝僂病「的一種表現,是維生素D缺乏症所致。裹「蠟燭包」限制了新生兒的四肢活動,使皮膚、關節的感受器得不到應有的刺激,會影響腦的發育;其次,新生兒呼吸肌較弱,呼吸表淺,尤其在哭鬧時,胸廓的擴張受「蠟燭包」的限制,強行捆直雙腿還不利於髖關節的穩定,容易誘發髖關節脫位,反而使孩子長大後出現步態異常。 嬰兒口中的白色小珠球,俗稱「馬牙」,必須挑破擦掉,否則會引起發燒。 口腔中的白色小點並不是牙組織,而是脫落的上皮細胞和唾液里的礦物質混合在一起堆積而成的,不久就會自然脫落。如果強行挑擦去除,會損傷口腔黏膜引起炎症,甚至感染。10 0--1歲寶寶的大便及其問題孩子出生後24小時,將會排出粘稠、黑色的物質,稱作胎糞。胎糞為胎兒在子宮中的腸內容物,必須在開始正常的消化之前排除體外。以後孩子排便漸漸形成了規律,糞便也變得硬了一些。只要嬰兒健康、幸福、增重,就沒有必要注意孩子的大便,不必為孩子的大便過份擔心。不同的孩子,每日大便次數也不相同,但隨著孩子的發育,大便的次數會越來越少。開始時,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數為3—4次,過幾周後,大便的次數可能會減少到每兩天一次,這都是正常現象。另外,以下現象也屬正常情況:稀薄、不均勻的糞便;綠色的糞便;吃過就有大便;有時每天大便次數達6次。  吃母乳的嬰兒的大便 孩子出生後,會排出顏色為綠-黑色、光滑、粘稠的胎糞。以後嬰兒將會排出淡黃色的糞便,為正常哺母乳時的糞便。孩子每人的排便次數並不重要,次數有多有少,多的每天幾次,少的每幾天一次。嬰兒的糞便一般為糊狀或是比冰淇淋粘稠一些,沒有氣味。吃母乳的孩子很少便秘,孩子幾乎能吸收所有的東西,廢物很少,這也說明為什麼孩子有時三天才排出一次糞便。請記住你所吃食物很大程度地影響著嬰兒,辛辣的食品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 吃牛奶嬰兒的糞便 在孩子消化功能穩定下來以後,吃配方牛奶的孩子排便的次數比較多,糞便質地較吃母乳孩子的糞便硬、發黃、有異味。  有時你會發現孩子的糞便柔軟,像軟皮雞蛋—樣,但是正常孩子的糞便應該是硬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多給孩子飲水:即在平常的配方牛奶中多加一些水。在孩子餵奶中間,也可以給孩子多喝一些涼開水。在孩子達到幾個月後,可以在飲水中加一些乾梅汁或濾過的水果汁,預防糞便 乾燥。  孩子吃的牛奶中不一定非要加糖,如果加糖,或者牛奶中含有較高的糖分,孩子的糞便一定會疏鬆、變綠或呈凝乳狀。這時你應該停止在奶中加糖,如果長期不見好轉,請與醫生聯繫。  大便的變化 只要孩子正常,就不必關心孩子的糞便有無變化。顏色的深淺變化並沒有什麼嚴重的問題;質地略幹略稀也並不說明孩子有什麼毛病。如果不放心,請向醫生、社區護士或者醫生諮詢,他們一定非常願意為你服務。糞便偶爾變稀,不能說明孩子有什麼異常或是有什麼感染,但是如果糞便水樣,伴有突然的顏色變化、氣味的變化和排便次數增加,一定要與醫生聯繫,特別是在懷疑孩子有病的情況下。總的說來,排便次數和顏色的變化不能表示出什麼問題,但是氣味和糞便中的含水量則可能會說明很多的問題。  隨著孩子的生長,孩子吃了不同的食物,例如某種水果或者蔬菜都會引起糞便的變化。如果孩子吃到某種食物後,大便變稀,就要在幾天之內不給孩子吃這種食物,過一段時間後再給孩子加少量的這種食物。  請注意,甜菜根會使糞便的顏色發生變化,而且糞便接觸空氣後會變成褐色或綠色。  糞便中出現血絲是不正常的現象,原因可能不嚴重,例如肛門周圍的血管破裂,但還應該去看醫生。糞便中出現大量的血液、膿液、粘液,說明可能有腸道感染,需要及時與醫生聯繫。11如何給孩子吃藥時值隆冬,肺炎、感冒、流感等各種疾病接踵而來,尤其是孩子,冬季更易感染疾病。治療中,正確給孩子喂葯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喂葯,藥量如何掌握?喂葯需注意哪些問題?下面將告訴你如何做。 喂葯需要的物品很簡單,一個中等大小的不鏽鋼小勺、一個小酒盅和一塊小毛巾即可。喂葯前必須按標籤查對所服藥物,包括藥名,即是否這次應服的葯;藥品質量,如果片劑發霉、變色不能用,水劑混濁、變色、有霉壞味不能用,放置時間過久的葯和已過期失效的葯也不能服用;還應核對應用劑量。服藥前半小時至1小時將所需服用並能夠同服的藥片、藥水按規定劑量同時置入小酒盅中,並放少量溫開水浸泡。等到服藥時藥片已完全溶化,喂服非常方便。有人臨服藥時將藥片用勺、擀麵棍或瓶子碾碎,或者用小鎚子砸碎。這樣做不但不易將藥片粉碎,影響服用,同時必然造成一些損失,使藥物劑量失之準確,也容易使藥物受到污染。 喂葯前先準備好溫度適宜的糖水。將已溶化好的藥物用小勺子混勻。孩子可以躺在床上,亦可抱在家長懷裡,頜下圍好小毛巾,使孩子頭略側向一邊。家長將葯倒入勺中,一隻手輕輕捏住孩子雙頰,另一隻手將小勺放在孩子口內,緊壓住下齒使藥液順口角慢慢流入口中。無論孩子怎樣哭鬧、掙扎,小勺始終壓住下齒,不離孩子的嘴,直到藥物全部咽下。然後將勺取出,倒入少許糖水,與勺內殘葯混勻,再次喂入。如果動作熟練,整個過程用不了兩分鐘,同時能保證藥物毫無損失地喂下去。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應鼓勵它們主動吃藥,尤其要鍛煉整片吞葯。某些糖衣片或膠囊製劑整服既方便,又可避免藥物的苦味;有的腸衣片整服還能減少胃部刺激癥狀和保證療效。對於已經具備吞服藥片的孩子,拒絕服藥,家長態度一定要堅決,讓孩子明白葯是非吃不可的。同時講明道理,使孩子主動配合。 中藥藥量較多,但有些新生兒和小嬰兒喂服並無困難,放入奶瓶中就像喝糖水那樣喂,不妨一試。當然,小兒服用中藥應煎濃一些,盡量減少藥量,每次可以濃煎至1/3至半茶杯。當然不能煎糊,煎糊的中藥是不能服用的。同時,嬰幼兒服中藥可增加服用次數,即每劑葯可分兩次甚至更多次數。12 1--2歲寶寶的飲食問題孩子在1-2歲之間開始表現出對不同食物的喜好。孩子常會表現對某種物偏好,只喜歡吃某些食物,而不喜歡吃另外一些食物。例如孩子可能對肉一眼不看,去吃酸奶和水果。一周後孩子可能又不再想吃酸奶,只想吃乳酪和水果。成熟的父母這時不會表現出大驚小怪,沒有什麼食物具有魔力,孩子不吃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找到了另種食物,它裡面同樣含有所需的營養。不要花時間給孩子做那些不喜歡吃的食物,如果孩子不吃還總有些不高興,你只需要做一些孩子特別愛吃的東西就可以。研究表明,只要能保證孩子的食物有均衡的營養。孩子根本沒有必要非得吃你為他選擇的食物,孩子的口味不等於你的口味。如果你特別關心自己孩子的幸福和健康,你便能很快地意識到最重要的事情是孩子能吃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而不吃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在孩子吃什麼這件事上,要做到有一定的靈活性。不喜歡吃飯 我不贊成把孩子不喜歡的食物偽裝起來給孩子吃,把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拌在孩子喜歡吃的食物里,或者誘導孩子吃一勺不喜歡吃的食物後再給吃一勺喜歡吃的東西。如果孩子不喜歡某一種食物,你可以選擇另一種孩子喜歡,而且含有類似營養的食物。如果孩子明確表現出不喜歡某種食物,欺騙或利誘的辦法只能導致孩子不吃所有的食物。引入新食物可選擇在孩子比較餓的時候,這時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新的食物。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吃某一類食物,這種情況會導致孩子的營養失去平衡。除此之外,挑食沒有什麼壞處,一定要記住你對這件事越上心,孩子表現得就越強烈,孩子漸漸地學會用這種方法擺布大人,所以一定要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  體重問題 如果孩子能夠吃到合適的食物,孩子不會過重也不會過輕。他會自己調解食物,在特定的時間裡攝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所以孩子過重或過輕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沒能把合適的食物給孩子。  超重  超重的原因是孩子攝取了大量含有脂肪的肉、過多的含糖飲料和精製的碳水化合物(糕點、餅乾、果醬和糖果食品),也可能你常把孩子放在嬰兒車裡或者是玩欄里,沒能讓孩子用爬行或走路等活動把多餘的能量消耗掉。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鼓勵孩子多活動,玩得越開心越好。  體重不足  除了專門限定飲食,否則孩子不會自己有體重下降的可能。與其他同齡和同性別的孩子比起來,孩子的體重可能略低,但從孩子自己的生理和體型的特點角度講,孩子不一定屬於體重偏低。很多的家長都擔心自己孩子的體重過小或過瘦,但是孩子天生很健康、很小也很瘦,這一點與成人中也有身材小和體型瘦的情況一樣。如果營養均衡、發育正常。那麼你無需為孩子擔心。13怎樣帶孩子看病孩子身體發育尚不完全,抵抗力弱,稍不注意,便容易生病,及時帶孩子看病,是父母親的責任。那麼,如何科學地帶孩子看病呢? 首先,不必追求到大醫院。雖然大醫院的醫生多,分科細,醫療設備先進,診治疑難病準確率高。但是,大醫院病人多,病種雜,傳播疾病的危險性就更大,這是不足之處。對孩子來說,大多患的只是感冒、發熱、腹瀉等常見病,一般的醫院都具有診治能力,而且相對污染少。這樣,孩子被傳染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同時,近處就醫也可免奔波之苦,有利於孩子健康。 其次,父母切勿指名要葯,因為疾病千變萬化,非常複雜,不要認為用藥越多越好,越貴越好,若「葯不對症,參鹿亦毒」,潛在危險,應十分小心!帶孩子就診時,要將孩子的用藥情況如實向醫生反映,使醫生能更好地「辨證施治,對症下藥」,以達「立竿見影」,藥到病除。特別是孩子的藥物過敏史(如對青黴素等是否過敏),更應及時提醒醫生,以利安全、有效地用藥。 再次,盡量減少在醫院逗留的時間。醫院雖是治病的場所,但也是疾病交叉感染的地方,孩子體弱,抗病力差,如果在醫院逗留時間過久,必然增加被傳染的機會。離開醫院後要注意洗手、洗臉,防止傳染。14哪些嬰兒不宜吃母乳絕大多數的嬰兒都能用母乳餵養,只有極少數的患某種先天性疾病的嬰兒不宜用母乳餵養。 如患苯丙酮尿症的嬰兒由於體內缺少苯丙氨酸羥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轉為酪氨酸,而使苯丙氨在體內堆積,嚴重干擾組織代謝,造成功能障礙,以致這類患兒智能落後,毛髮和皮膚色素減退,頭髮發黃,尿及汗液有霉臭或鼠尿味。當確定小兒患這種病時應攝取低苯丙氨酸的飲食,雖然母乳中苯丙氨酸的含量較牛乳明顯為低,但這些嬰兒最好不吃母乳或僅吃少量母乳,而應攝入無苯丙氨酸的特製奶粉或低苯丙氨酸的水解蛋白質,再輔以奶糕及米粉,蔬菜等,並應經常檢測血中苯丙氨酸的濃度。 還有一種疾病叫乳糖不耐受症,是由於體內乳糖酶缺乏使乳糖不能消化吸收,表現為嬰兒吃了母乳或牛乳後出現腹瀉,長期腹瀉則會影響到嬰兒的生長發育,並導致免疫力低下及反覆感染,這時小兒也應暫停母乳或其他奶製品的餵養,代之以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大豆配方奶。 如果母親患有某些疾病如肺結核,精神病,惡性腫瘤等,她們的嬰兒也不宜吃母乳。15兒童切忌常吃葡萄糖有不少家長疼愛孩子,把口服葡萄糖作為滋補品,長期代替白糖給孩子吃,牛奶、開水裡都放葡萄糖。其實這種法是不可取的。 這是因為首先口服葡萄糖吃起來甜中帶微苦,並有一點藥味,還不如白糖和冰糖好吃,多吃幾天孩子就會感到厭煩,影響食慾。其次,食用白糖,先要在胃內經過消化酶的分解作用轉化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而食用葡萄糖則可免去轉化的過程,直接就可由小腸吸收。但是,如果長期以葡萄糖代替白糖,就會造成胃腸消化酶分泌功能下降,消化功能減退,影響除葡萄糖以外的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導致兒童貧血、維生素、各種微量元素缺乏各抵抗力降低等。 可見,葡萄糖容易消化吸收,對於消化差的病人,尤其是低血糖患可以及時補充糖分,但作為常用食品,不如白糖、紅糖或冰糖,如長期用來代替食糖反而對健康不利。16 20個月應重點開發哪些智力根據實驗研究表現:2-3歲是孩子學習口語的關鍵時期;4-5歲兒童通過朗誦來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也就是說,4歲以內是兒童形成開關感知覺的時期,這個時期是以情緒和感性為主,以後才是以知識為主。因此父母對孩子應以進行感知訓練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品德觀念的培養為主,不要過分強調文化知識教育,更忌急躁,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要講究科學,不能超越兒童的年齡特徵,心理發展水平和認識能力,然而,對孩子的啟發,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在帶領孩子上公園。進大自然,遊玩時,可運用自然景物及人文景觀中豐富有趣的知識,如昆蟲、植物、名勝古迹等,採用邊遊玩邊觀察,邊講述以故事的形式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激發孩子觀察事物的興趣,培養孩子提問的好習慣。為入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相比之下那些家長不顧兒童的特別拔苗助長,一味地讓孩子讀英語,背古詩,做算術,0歲識字,三歲掃盲,並不可取。但擔心孩子太小,怕用腦過度也是錯誤的。三歲孩子的大腦已達成人的80%,是智力發開的關鍵時期,孩子大腦在豐富的環境和合理的引導等外來刺激下,腦細胞反獲得急恰在此時生長,開始工作,並逐漸發育成長,成熟。因此對三歲以前的兒童進行適當的教育有利於智力的啟迪.17哄寶寶睡覺的幾種錯誤方法搖睡可能造成「腦輕微震蕩傷綜合征」。當寶寶哭鬧或睡不安穩時,一些心急的媽媽便將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里搖晃,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寶寶十分有害,因為搖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震蕩,未發育成熟的大會腦與較硬的顱骨相撞,造成腦組織表面小血管破裂,引起「腦輕微震蕩傷綜合征」,輕者發生癲癇、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腦水腫,腦疝危及生命。 陪睡對寶寶獨立人格的形成不利。從寶寶一出生,就應鼓勵他獨自入睡,並養成習慣。即使是新生兒,也不應與媽媽同睡一個被窩,因為媽媽熟睡後不注意就可能壓住寶寶,造成孩子窒息。 另外,媽媽長期陪睡,寶寶會出現一種「戀母」的依賴心理,嚴重者易患學校恐怖症、考試緊張症,對寶寶的身心發展不利。 通宵亮燈睡覺不僅影響寶寶的睡眠還可能增加患近視眼的幾率。因為嬰兒的神經系統尚處於發育階段,適應環境的調節能力較差,卧室內通夜亮著燈,勢必改變了人體適應的晝明夜暗的自然規律,從而影響寶寶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減慢發育生長速度。 摘自——揚子晚報18容易得尿布疹的情況1. 寶寶身體不適,抵抗力減弱時. 2. 寶寶腹瀉時,大便中帶有大量的細菌,未及時清洗或清洗不幹凈. 3. 使用不幹凈的尿褲, 尿褲本身即帶有太多細菌. 4. 尿褲的吸收力不夠,不能有效鎖住尿液,未能保持皮膚之乾爽,使皮膚長時間接觸尿液. 5. 使用透氣性不佳的尿褲,加上穿著時間過長,會使寶寶的皮膚長時間處於悶濕的環境中.19尿布疹的預防和治療1. 尿布疹的成因是皮膚在悶熱的環境下與尿液結觸。所以選擇吸收力強,透氣性能好的尿褲,可保持乾爽和不悶熱,杜絕了病變的環境,自然減少尿布疹的發生. 2.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媽媽要幫寶寶及時更換尿褲,防止寶寶長時間穿著又濕又潮的尿褲. 3. 家長在為寶寶更換尿褲前,應用清水和肥皂洗手,避免手中的細菌污染尿褲或將細菌帶到寶寶身上. 4. 更換乾淨尿褲前,特別是當寶寶排便後,必須用中性肥皂和溫水清洗臀部,並用棉質紗布予以擦拭乾凈,並吸干水分,保持皮膚乾爽,可塗些潤膚露,以滋潤肌膚同時減少與尿液的接觸機會. 5. 每天應讓小屁股有一定時間接觸空氣和陽光,使肌膚能自由自在的呼吸. 6. 若不慎感染尿布疹,應保持患部乾爽,可讓小屁股適當曝晒於陽光下,患處不宜用力摩擦,清洗後應用棉質紗布吸干水分,並可局部塗抹凡士林或消炎藥膏形成保護膜,隔離刺激物. 7. 尿布疹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治療.20如何保護孩子的牙齒很多媽咪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嬰兒還未出牙,便毋須為BB清潔口腔,其實,為BB清潔口腔的最大意義,除了清潔之外,還在於培養他們清潔的習慣。假如BB一向沒有清潔口腔的習慣,到出牙後才培養便會十分困難。 為嬰兒清潔口腔,媽咪們可以洗手後用柔軟紗布纏著食指,沾水後便可為嬰兒清潔口腔,但切記要輕力抹拭,以免傷害BB的牙床和牙肉。 到孩子長出牙齒後,便可用一些刷毛柔軟、刷頭小巧的BB牙刷為BB刷牙。至於牙膏方面,可待孩子的牙齒出齊後才用,以防小孩子誤吞牙膏。當使用牙膏時,必須使用含氟素(Fluoride)的牙膏。同時,使用牙膏的分量應大約為一粒青豆的大小,避免BB不能把過多的牙膏清洗乾凈。 另外,又有一些媽咪以為既然乳齒到六歲左右便脫落,往往因此掉以輕心,而忽略了乳齒的健康。但其實乳齒對孩子的一生,也是有影響的。 乳齒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正確發音及令恆齒正常地生長。乳齒生長時,亦正是BB牙牙學語之始,假若BB的乳齒蛀掉,甚至脫落,便會影響說話時發音的準確性,即使日後恆齒長出,到時才糾正錯誤的發音也較為困難。 另外,乳齒亦是為恆齒預留生長位置,讓日後恆齒順利地長出。假如乳齒蛀掉脫落,而恆齒又未長出,兩旁的乳齒便會移位,佔去原有牙齒的生長位置,那麼日後恆齒便因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而向內或向外生長,導致牙齒不整齊,影響外觀,較嚴重的更會造成牙肉發炎、生牙瘡等口腔疾病。 其實,蛀掉乳齒的最嚴重後果,是連帶傷害恆齒,使孩子一生也沒有健康整齊的牙齒。由於恆齒就在乳齒之後長出,假如乳齒蛀得深入牙根,細菌便可傷害還未長出的恆齒,令日後的恆齒在結構及外形上皆受損害。 除此以外,媽咪們更要及早定期帶孩子見牙醫,作定期的檢查。預防遠勝於治療。如果孩子第一次往見牙醫時,是因為牙齒有問題,那麼孩子定會對牙醫有個負面的印象,更會覺得見牙醫是件可怕痛苦的事,日後要孩子作定期檢查便很困難了。如果孩子相信見牙醫只是幫助他們保持牙齒健康,而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他們一定樂於定期檢查牙齒,那麼孩子的牙齒健康亦可得到相當的保障。21嬰幼兒疫苗注射前後須知注射前的注意事項 帶寶寶去打預防針之前,您可得先作一些準備動作,免得白跑了一趟或是錯過了注射時間。1. 電話預約 去打預防針之前,應先查詢確定醫院診所或衛生所(室)每周的哪一天,有辦理預防接種及注射的項目,再依寶寶注射的種類按時前往,在施打疫苗之後,應按照醫師或護士預約排定的下一劑疫苗接種時間前往注射,若寶寶當天有任何狀況不適合施打疫苗,應再和接種單位查詢下一次的接種時間,免得白跑一趟。 2. 詳知寶寶的生理狀況 另外如果寶寶平常不是由父母自己帶養照顧的話,在施打預防針之前,應該詢問清楚寶寶的狀況,才不會造成醫師診斷上的困擾,對寶寶也不好。父母在平常的時候,可以多多注意寶寶的發展情形,將全民健保手冊內的家長記錄事項表格填一填,作為醫師診斷時的依據。 各種疫苗的注射有其應注意的禁忌,父母們應注意做好寶寶生理狀況的評估事項,例如:過去一年內注射同類的疫苗之後,寶寶是否有抽筋或休克的現象發生;目前有無身體不適的情況,包括發燒、服用特定藥物……等。 3. 帶齊證件 要準備的東西包括:寶寶的預防接種記錄卡、全民健康保險手冊、挂號證(到醫院看健兒門診者)、B型肝炎防治手冊、戶口簿(後兩者為注射B型肝炎時所需要的)。 注射後的照顧 經過完整的事前準備,以及如期順利的施打疫苗之後,可別以為就此大功告成了。在疫苗注射之後,各種疫苗都可能有一些輕微的副作用發生,發燒、注射的局部部位會有腫脹、發紅、結硬塊等些微反應是常見的癥狀。一般而言,打完預防針之後仍可照常洗澡,不需要過度憂慮;而注射部位若有紅腫的情況,可施予冰敷;不論在何處施打疫苗,在打完預防針之後,一定都會有醫護人員為家長們做衛教的工作,家長們亦可主動的索取「預防接種後的反應及注意事項」單張,帶回家仔細研讀,並交給寶寶的主要照顧者一份,好讓他幫您注意寶寶的情況,一有異常的現象如:高燒不退、活動力降低或注射部位紅腫不退,都應儘速求醫。 疫苗注射是為寶寶的健康把關,提供一份保障,預防重大疾病於未然;另外亦可借著預防疫苗的各階段注射,觀察注意寶寶的發展情形與生理狀況,不啻是疫苗注射所發揮的另一個功用,父母們有何理由忽視這項寶寶生長過程中的一項重大關卡呢?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22小兒發燒少打針有些父母一見小兒發燒,就急著讓醫生給孩子打退燒針。雖然打針退熱快,但也會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目前用於兒童的針劑主要是吡唑酮類,如安乃近、安基比林等。這類藥物可引起人體虛脫甚至休克,產生葯疹、蕁麻疹或剝脫性皮炎,並可發生顆粒性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後果。此外,肌肉注射,易引起臀部肌肉損傷感染,甚至導致臀部肌肉萎縮或麻痹等併發症。23寶寶發燒的處理原則發燒的原因主要是由疾病引起,如:呼吸道感染、腦膜炎、泌尿道感染等,因此應適時找出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退燒。若體溫不穩定,則表示疾病尚未痊癒,疾病痊癒,發燒即退。發燒是兒童最常見的癥狀,最易引起父母親的擔心。 定義:體溫高於下列溫度,則稱為發燒。   肛溫:38℃   口溫:37.8℃(耳溫與口溫相同)   腋溫:37.5℃   背溫:37.5℃ 合併的癥狀:小兒發燒除了體溫上升外,可能會有   食慾不佳   嗜睡   哭鬧不休   活動力減退   昏睡、昏迷   抽筋、頭部僵硬  發紫、呼吸困難 量體溫的正確方法:先甩動溫度計,使水銀下降至三十五度以下。   腋溫:將溫度計放置於腋下,固定手臂,勿令其任意揮動,測量四~五分鐘。  口溫:兒童勿用此法以防溫度計咬斷。   肛溫:新生兒時期較建議採用此法。   背溫:將溫度計置於背上並平躺測量4~5分鐘。 發燒應如何處理:   減少穿衣蓋被。   多喝開水。   睡冰枕。   溫水拭浴。   保持空氣流通,維持室溫26~28℃。   勿自行服成藥。   隨時監測兒童體溫變化。 發燒若伴有下列情況則應立刻送醫。   *發燒超過38.5℃。   *活動力差   *虛弱   *呼吸困難   *無法進食、劇烈嘔吐   *抽筋、頭部僵硬   *身上出現紫斑   *二個月以下之幼兒   *兒童本身患有嚴重疾病   *連續發燒二天以上結論: 父母在兒童發燒時,千萬不要過份緊張耽心,除了就醫外,盡量維持幼兒的舒適,只要平時具備基本的發燒處理知識,一定可以幫助兒童回復健康的身體。24小兒發燒要注意保護眼睛麻疹、肺炎、菌痢等很容易在春季感染小兒,引起小兒急性高熱。在小兒發高燒時,一般家長往往只會注意孩子的高熱情況,而對孩子的雙眼緊閉、眼屎增多卻不注意,認為這是孩子發熱後的必然現象。可這種疏忽大意很可能帶來不幸,因為有些孩子高熱後,角膜軟化而穿孔,會導致失明。 孩子在高熱時,體內消耗很大,如維生素A供應不足,加上細菌感染,白眼球就會因營養障礙而發生乾燥,繼續發展,黑眼球就會變白而混濁,甚至軟化穿孔失明。 所以,孩子在發高燒時,家長要經常用乾淨毛巾擦眼屎,滴些眼藥水,以免角膜引起感染。同時,給小孩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來增加眼睛的營養,如雞蛋、牛奶、豬肝、胡蘿蔔、魚等。並隨時注意孩子的眼睛,發現有不正常的變化,應儘快送醫院診治,千萬不要耽誤治療時機,防止角膜軟化穿孔而致失明的不良後果。  (生活時報)25能預防感冒的食物有哪些可預防感冒的食物: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兒童缺乏維生素A是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大誘因。美國科學家認為:維生素A是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力來取得抗感染效果的。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胡蘿蔔、菠菜、南瓜、紅黃色水果、動物肝、奶類等。 *雞湯 雞湯富含蛋白質,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建議喝又熱又辣、又有大量大蒜的雞湯。 *西紅柿 西紅柿能起到抵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富含鋅的食物 鋅元素是不少病毒的「剋星」。在感冒高發季節,多吃些富含鋅的食品,有助於機體抗感冒病毒,因為鋅能直接抑制病毒增殖,鋅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特別是吞噬細胞的功能。肉類、海產品和家畜含鋅豐富。此外,各種豆類、硬果類亦是較好的含鋅食品。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維生素C能將食物內蛋白質中的胱氨酸還原成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使人體免疫大軍的重要成員——抗體合成的必需物質,故維生素C有間接地促進抗體合成、增強免疫的作用。各類新鮮綠葉蔬菜和各種水果都是補充維生素C的好食品。 *堅果 一顆小小堅果的含硒量高達100毫克,硒有助於預防呼吸道感染。辣椒辣椒中含特殊物質,能使人體內的抗體呈三倍增長。 *富含鐵的食物 體內缺鐵可引起T、B淋巴細胞數量和質量下降,吞噬細胞功能削弱,殺傷細胞減少等免疫功能降低]的變化。而富含鐵食物可使上述變化得到糾正,恢復機體抗感冒病毒的能力。此類食品有動物血、奶類、蛋類、菠菜、肉類等。但不宜偏多。 *酸奶 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酸奶能有效預防感冒。 *牛乳 牛乳不僅促進體格和智力發育,而求具有防止感冒的功效。研究表明,牛乳含有幾種免疫球蛋白,尤以分泌型lgA居多,lgM和lgG含量亦不少,對呼吸道黏膜有保護作用,另外,有一定量溶菌酶、乳鐵蛋白、巨噬細胞登免疫因子,對感冒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薑糖水 先用紅糖加適量水,煮沸後加入生薑,10分鐘後趁熱喝下可預防感冒。26米湯可治嬰幼兒腹瀉口服米湯治療腹瀉,既方便又奇效,特別適用於腸胃功能較弱的嬰幼兒。 米湯之所以能治腹瀉,是因為其中含有高濃度的碳水化合物。可增加水鹽的吸收。其中的維生素對預防和治療某些維生素缺乏性腹瀉有一定的補充作用。 用於治腹瀉的米湯,可因地制宜選用大米湯、糯米湯、玉米湯、小米湯、高粱米湯等。米湯熬得不要太稠也不要過稀。飲用的次數和用量要與腹瀉的次數成正比。腹瀉好轉後,仍需堅持飲用兩三天米湯,以補充體內損耗的水分和營養,使腹瀉徹底痊癒。27該給寶寶喝什麼奶類的食品有3000多種,食物不同,營養價值就不同。奶製品是被人們公認的營養豐富、營養價值齊全和營養成分較高的天然營養食品。天天喝1~2杯奶對於今天的家庭來說,是很容易達到的飲食標準,但是對於新媽媽,問題就來了:這麼多種類的奶製品,到底該選哪一種呢? 對於4~6個月的嬰兒,母乳無疑是最理想的奶製品。假如母親因各種情況不能哺乳時,應該為寶寶選擇一些不含澱粉,蛋白質含量適中,易消化、吸收的配方奶粉。配方奶在營養結構方面優於普通鮮奶及全脂奶粉,且強化了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各種營養素配比均衡,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家長應該為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選擇適合不同年齡段的階段性配方奶粉,因為這段時間是寶寶智力飛速發展的時期,最好給寶寶選用含有DHA和AA(兩者均為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小兒腦部及視力的發育)成分的配方奶粉。 寶寶腦組織的發育約有80%以上是在出生後第一年完成的,此階段正是嬰兒認知與視覺功能發育的高峰期,營養的提供會對嬰兒大腦更高級的智力發育產生持久的影響。所以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來說,選擇適宜的配方奶粉尤為重要。 等到寶寶長大後,可以改喝鮮奶了。至於選擇盒裝奶還是袋裝奶,無法簡單劃分,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要選擇已經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知名品牌的產品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質量有保障。同時還要驗看鮮奶不同的保質期。 由於嬰兒各臟器的功能發育尚不完善,應注意每日用量不要超過1000毫升;1歲半以內的嬰幼兒不太適合飲用新鮮的牛奶;有些幼兒喝牛奶出現腹瀉、過敏癥狀(即乳糖不耐受或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可選用豆類配方奶粉。如果癥狀較輕,可少量多餐(每次100毫升,每40分鐘一次),一般會逐漸改善;實在不行可改用酸奶,因為發酵後的乳糖可減少20%~30%,人體更易吸收。但是不要用含乳飲料來替代奶製品。28嬰兒要不要抱,為什麼怕養成抱癖,在嬰兒長到2個月時,大多數的媽媽都盡量不抱嬰兒。她們把房間整理得漂漂亮亮,擺放許多玩具,就是為了讓嬰兒養成在床上老實睡覺的習慣。因此,除了吃奶、洗澡之外,就盡量不抱嬰兒。然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嬰兒的運動能力得不到充分發展。尤其是老實的嬰兒,既不生氣也不哭鬧,當然也就不用抱了。可是,由此小兒會抬頭晚、起坐遲。嬰兒到了2個月時,每天累計應抱2個小時左右。抱起來時,想看東西的嬰兒就要使用頸肌。嬰兒被抱著時總是想立起身體,這樣就可以鍛煉背肌、胸肌和腹肌。嬰兒高興時還會活動雙手,這樣胳膊的肌肉也就得到了鍛煉。因此,常抱小兒對他的運動機能的發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當抱起小兒時,不要光在屋子裡轉一轉了事,除了寒冬和颳風下雨天之外,最好帶小兒去室外。早春、深秋、冬天可以讓嬰兒曬太陽,但在其他時候不要讓嬰兒直接受陽光照射。曬太陽時應讓嬰兒躺在嬰兒車中,如果抱著,媽媽的體溫和陽光的熱量加在一起,會使嬰兒體溫過高。 常抱嬰兒除能促進其運動能力外,還可以開闊嬰兒的眼界。老躺在床上的嬰兒,其視力範圍很小,不利於眼睛的發育。常抱嬰兒,使他可以看到室內花花綠綠的東西,尤其到室外,可以看到飛跑的汽車,五顏六色的花草,還可看到別的孩子玩耍,對嬰兒來說是件很愉快的事情。這樣做,不僅可以刺激嬰兒的視力,也可以增加眼肌的活動,既刺激了視神經的發育,也可協調眼肌的活動。29養育寶寶的幾個誤區輔食添加過晚 華西醫科大學兒科教授吳康敏介紹,據臨床觀察發現,現在的父母在餵養嬰兒時存在的較大問題是,輔食添加過晚。如果固體食物添加過晚可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吳教授強調固體食物在6個月時一定要添加。 強調死記硬背 許多家長認為智力評價以能夠背多少詩為準,其實孩子根本無法理解唐詩的內涵,即使能夠背了,很快也會遺忘。所以家長不要一味強求這一問題。智力早期開發應通過遊戲增加知識,教認字不是智力開發,嬰幼兒的智力開發應在遊戲中開發,因為小孩的注意力1次僅10~20分鐘。家長可通過看圖、玩玩具、做遊戲培養孩子的興趣,發掘孩子的潛能。 價格高就是營養好 吳教授說,現在的家長好多跟著廣告走,認為價格高就營養好。一位在農村的家長用賣雞蛋的錢來購買"某營養品",實際上雞蛋蘊含的蛋白質、維生素等是生命必需的營養成份,有助於兒童的智力發育。 過早使用學步車 現在的家長或保姆帶孩子時害怕麻煩,小孩8個月時無法站穩,就過早地使用學步車。認為這麼做方便,省事。歐慕潔教授認為這樣不好,這樣就可能錯過孩子學習扶站、站穩、走、爬行的時機。嬰兒爬行很重要,因為爬行時四個支撐點的不同,體重的變化也不同,有助於鍛煉這些部位的肌肉及腰部的發育。同時有助於嬰幼兒的距離感及方位感的確立。30春季讓孩子遠離哮喘哮喘通常是由於吸入外界物體引起的,剛進入春天,到兒童醫院就診的哮喘病患兒就急劇增加。哮喘的特點為是病人突然間感到呼吸困難,並且發出喘鳴聲,兒童更加厲害。如果居室不夠衛生,有塵蟎、動物的毛、花粉和大人抽煙的煙霧等,這些空氣中的"敏感原"就會導致兒童哮喘的發作。其中以塵蟎最容易滋生,寵物、地毯、涼席、牆角……都會成為它的棲息之地。 現代人似乎起來越"愛"過敏,尤其是呼吸道過敏的人越來越多,而家庭又是潛藏過敏原的高危地區。特別是飼養的貓、狗、鳥等寵物的家庭,還有鋪著地毯、擺放著榕類植物的家庭,都可能成為塵蟎及其他過敏原的棲息的天堂。 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的孩子,很容易把"過敏原"吸入肺中。"過敏原"一旦經過小去所管,就會引起支氣管周圍肌肉的收縮,使呼吸道變窄,呼吸變得困難,特別是要呼氣時必須經過狹窄的氣管,所以就會傳出喘鳴之聲,這也是哮喘的主要特徵。31小兒腹瀉該不該禁食每到夏季和秋冬季,腹瀉的小兒就會多起來,且以2歲內的嬰幼兒多見。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常見,另外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也會引起腹瀉。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殊不知,腹瀉期間禁食,無異於火上澆油加重體內脫水程度。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而水是維繫生命的重要物質,年齡愈小,水分所佔的體重比例愈大。患兒丟失相當於體重5%的水分,即可出現脫水癥狀(精神萎靡、口渴,煩躁、無力、尿量減少、皮膚彈性差等);超過15%就會出現抽搐、昏迷,危及生命。由此可見,家長此時應該繼續讓孩子進食,特別要注意攝入液體。只有早期預防並及時糾正脫水,才能使患兒儘早恢復健康。 在醫療條件好的地區,採用靜脈輸液治療脫水,那當然更好。如果是在偏遠的山區或輸液不方便時,則可採用一種口服補液療法,簡單易行,經濟實用,有效率達96%以上。具體如下: 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於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於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後可補充口服補液50-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於500毫升;大於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是孩子已經出現上述脫水癥狀,前4小時補充的液體量(毫升)為小兒體重(千克)x75,以後則按照預防脫水的方法補充。若服用口服補液後癥狀沒有好轉,出現精神萎靡、發燒、頻繁嘔吐、水樣大便,甚至便中帶有膿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但在途中仍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 在進行口服補液治療時,還可以用一些保護腸道黏膜的藥物。如果癥狀嚴重的話,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家長切不可動輒就用抗生素。因為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腸道菌群的失衡,並進一步加重腹瀉。 孩子在腹瀉期間必須進食。嬰兒應照常吃奶.大孩子可吃些易於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如魚末、肉末、蔬菜、水果等。在腹瀉停止後的半個月內,還應每天給孩子加一餐,以彌補腹瀉期間損失的營養。32寶寶度夏的七個問題炎熱的夏季又到了,寶寶如何平安度過呢? 要不要睡涼席、冰枕?   寶寶新陳代謝快,因此某種意義上他比大人更怕熱,寶寶完全可以和大人一樣享受涼席冰枕,只是要注意安全,不要讓涼席扎著孩子,在涼席上面鋪一層布、薄被、毛巾被都可以。   空調房內穿么衣服?   孩子有汗時,不要讓孩子到空調室或在通風口,或直接對著電風扇,從熱的地方到冷的地方一定要把孩子的汗擦乾,並且穿上長袖衣褲。   能不能吃冷飲?   冷飲是寶寶喜歡的食品,但一定要限制攝入量。過多攝入冷飲會引起小兒胃腸道疾病,也可傷害牙齒。同時多給孩子喝溫開水,任何飲料都不能代替白開水。 要抹防晒霜?  要讓孩子在太陽下玩耍,特別是太陽強烈時,要避開太陽直射,以免中暑。夏季日光中紫外線指數大,應注意對小兒眼睛的保護。塗抹防晒霜時也要注意質量和防晒係數。 驅蚊液能不能抹?   孩子幼嫩的皮膚很容易被蚊蟲叮咬,一旦蚊蟲有毒,寶寶皮膚還會出現嚴重的紅腫,甚至發燒。因此可以適當給孩子抹一些驅蚊液,但要注意最好選擇質量過硬的兒童專用品,這樣對孩子皮膚刺激較小。   滅蚊何種方法?   家中最好不要使用殺蟲劑、熏蚊片等驅蚊用品,因為它們可能會成為過敏原,引發小兒哮喘或中毒反應。如果實在要用,也最好先將孩子放在鄰居家中玩耍,等家中藥味散盡再讓孩子回來。 花露水放洗澡水裡好不好?   夏天寶寶很容易長痱子,因此家長可以在寶寶的洗澡水中適當加入一點花露水,既可以祛痱止癢,也可以讓寶寶清涼乾爽。33怎樣防治嬰兒腹瀉嬰兒腹瀉比較常見,但並非不能預防。我們可以通過下述方法,儘可能避免腹瀉的發生。 1.飲食衛生。母乳餵養的寶寶應注意母親乳頭的清潔,哺育前應用乾淨毛巾仔細擦洗乳頭;人工餵養的寶寶應注意奶具嚴格消毒,配奶前應先將雙手洗凈,喂剩的奶液最好丟棄,以免變質。 2.輔食添加。寶寶到了4-6月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由於嬰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調節功能差,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所以開始添加輔食時應注意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半流食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特別是脂肪類不易消化的食物不應過早添加。 3.飲食規律。1歲以前的寶寶每天可以吃5頓,早、中、晚三次正餐,中間加兩次點心或水果。1歲以後的寶寶每天可以吃4頓,早、中、晚三次正餐,中間加一次點心或水果。餵食過多、過少、不規律,都可導致消化系統紊亂而出現腹瀉。 4.隨季節調節。即使是在夏天也不要給孩子吃過多的冷飲。注意根據天氣的變化隨時增減衣物,避免使腹部著涼。 一般來說,只要注意調整飲食的結構、衛生、規律,腹瀉是可以避免的,輕度的腹瀉也可以停止。但是如果寶寶腹瀉次數持續增加,排除的大便呈水樣、腥臭,精神進行性萎靡,拒奶,則應立即到醫院就診。34降低孩子食慾的三種因素有些孩子由於食欲不振、偏食、甚至厭食,導致體格發育達不到正常的平均值,智力發育也受到影響,因此使他們的父母直分擔憂。引起孩子食慾不好的常見原因有三種:    甜食影響食慾    甜食是大多數孩子喜愛的,有些高熱量的食物雖好吃,卻不能補充必需的蛋白質,而且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食慾。此外,食欲不振的孩子中,大多數很少喝白開水,他們只喝各種飲料,如桔子汁、果汁、糖水、蜂蜜水等。這樣使大量的糖分攝入體內,無疑使糖濃度升高,血糖達到一定的水平,會興奮飽食中樞,抑制攝食中樞,因此,這些孩子難得有飢餓感,也沒有進食的慾望了。 此外,夏季各種冷飲上市,同樣會造成孩子缺乏飢餓感。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冷飲中含糖量頗高,使孩子甜食過量;第二是孩子的胃腸道功能還比較薄弱,常常由此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孩子食慾自然就下降了。 缺鋅引起味覺改變 臨床發現,厭食、異嗜癖與體內缺鋅有關,通過檢查,頭髮中站鋅含量低下正常值的孩子,其味覺,即對酸甜苦辣等味道的敏感度也比健康兒童差,而味覺敏感度的下降會造成食慾減退。 鋅對食慾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唾液中的味覺素的組成成分之一是鋅,所以鋅缺乏時,會影響味覺和食慾;2、鋅缺乏可影響味蕾的功能,使味覺功能減退;3、缺鋅會導致粘膜增生和角化不全,使大量脫落的上皮細胞堵塞了舌乳頭上的味蕾小孔,使食物難以接觸到味蕾,味覺變得不敏感。    肉眼觀察一些缺鋅孩子的舌象,可以發現舌面上一顆顆小小的突起即舌乳頭與正常孩子的舌乳頭相比,前者多呈扁平狀,或呈萎縮狀態,有的缺鋅孩子明顯口腔粘膜剝脫形成地圖現絕大多數孩子食慾有改善或明顯改善,原有地圖舌的也多數恢復正常。    心理因素不容忽視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就餐前,胃內空虛,血糖下降,開始有飢餓感,食慾很好。但是,如果某種原因(如吃了點心),心明眼亮會干擾了這一規律。此外,父母應當允許孩子的胃腸功能有自行調菰機會,可是許多父母往往不懂這個道理,總是勉強孩子吃,甚至有的採取懲罰手段強迫孩子吃,長此以往,這種強迫進食帶來的病態心理,也是影響孩子食慾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些父母愛挑選那些他們認為最好的最有營養的食品給孩子吃,這種挑挑揀揀的做法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自然就會趨向於那些所謂好的食品,而對所謂不好吃的,就少吃,甚至不吃。35嬰兒補鈣不要照搬書本教條當今,哺育嬰孩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都是一生一次的經歷,從缺乏經驗開始,伴隨著孩兒的成長自己也不斷走向成熟。育兒書籍是這個過程必不可少的良師,然而得自書籍的經驗不能幫助我們解決育兒實踐中碰到的所有問題,有些時候這些知識還會將我們引往背道而馳的方向,比如說補鈣。 育兒書籍上在介紹新生兒補鈣的問題時通常這樣說:母乳餵養的孩子開始添加魚肝油的適當時間是出生後15天,而開始添加鈣劑的適當時間是滿4月齡。年輕父母總會按照這一說法去做的,因為書上往往還會在補鈣的章節中重點介紹一下魚肝油或鈣攝入過多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諸如囟門早閉、維生素A、D中毒之類的,誰會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呵? 書上這些關於時間的數據是從哪裡得來的呢?當然應該是得自於大規模人群調查和嚴謹的實驗研究。然而,我們的孩子不是由流水線製造出來的,也不能以完全相同的步調成長。比如,夏天出生的小寶月子里每天增重20克,而鄰居家長他半歲的二壯,出滿月時長了將近1500克,衡量這樣兩個孩子對鈣的需要,如果一概按照書籍提供的粗糙的統一標準勢必造成偏差,對於小寶而言可能正好,而二壯準保會發生缺鈣,相信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確定補鈣和維生素D製劑(魚肝油)的開始時機,除了參照書籍提供的標準以外,我們認為更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在生長過程中是否已經出現了缺鈣的早期癥狀,比較典型的會是夜間哭鬧不安、多汗和枕禿。如果您2~3月齡的乳兒出現了這些癥狀,即便是接受著母乳餵養,並且已經開始補充魚肝油了,也有立即加鈣的必要,而不必堅持到書上所說的那個日子。36注意嬰幼兒肺炎的防治肺炎是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在冬春季節發病。由於嬰幼兒的下呼吸道相對狹窄,軟骨柔軟,粘膜易充血、水腫、發炎,且幼兒患肺炎時易產生呼吸衰竭,多見於兩歲以下幼兒。如不及時治療,是很危險的,統計資料證明,呼吸道病症的死亡占幼兒死亡總數的l/3,因而做父母的應充分重視肺炎對幼兒健康的嚴重威脅。肺炎常常由感冒、氣管炎發展而來,幼兒患傳染病後,身體抵抗力低下,也易引起肺炎,尤其是營養不良、佝僂病等。年長兒發病較急,可突然高燒、寒顫、咳嗽、胸痛,這時應立即到醫院檢查診治。 一般可先用青黴素,較重者可聯合使用鏈黴素,同時作相應的對症處理,高熱煩躁可用魯米那,同時用濕毛巾敷;痰多者用祛痰劑;中毒癥狀重者,可加用強的松或氫化可的松。病情較輕者,可在家治療,應注意室內空氣新鮮,通風良好,不能在屋內吸煙,室內應保持一定濕度。有氣喘的幼,應墊高枕頭,可取半卧位,以減輕喘憋現象。幼兒病後食慾不好,應盡量做些清爽、味鮮、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爛粥、蛋羹等,尤其應給幼兒多喝水,並保證睡眠充足,以利於身體康復。 預防肺炎,平時應注意讓幼兒加強戶外活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尤其是耐寒的鍛煉,平時不宜穿太多,清晨應帶孩子到戶外散步,且不要讓幼兒戴帽子、口罩,若能堅持,對幼兒身體是有益的;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節,少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若母親感冒,在護理幼兒時,最好戴上口罩,以免傳染給孩子。37治療小兒便秘的幾種方法●晨起飲水法嬰兒起床後喝一杯溫白開水,一般在早飯前後就可排便,長期堅持可防止及治療便秘。 ●飲食療法在飲水法基礎上加用飲食療法效果更好。食物中香蕉、香油、蜂蜜均為較好的緩瀉食品,對習慣性便秘小兒尤其有效 ●藥物療法小兒便秘一般不用瀉藥;學齡前及學齡兒便秘可選用小兒牛黃散、導赤丸或槐角地黃丸等中成藥物治療。 ●對便秘伴腹疼的小兒應去醫院檢查,開塞露治療便秘效果較好。38怎樣讓小兒有一副好牙齒小兒的乳牙在出生時雖然沒有長出來,但所有乳牙的齒冠(露出牙齦的部分)在胎兒時期就已在牙床內形成了。所以要想讓小兒有一副健康的牙齒,母親必須在妊娠時期就注意營養物質的攝取。經研究證明四環素類藥物能引起小兒牙齒變色要及時給小兒添加既能補充營養,又能幫助乳牙的發育的輔食,如添加餅乾、烤饅頭片等,以鍛煉乳牙的咀嚼能力。在小兒2個月左右適當添加些蔬菜、水果。要保持雪白的牙齒要糾正小兒不良的衛生習慣。小兒有吮手指的習慣,長時間能夠引起牙位不正;小兒常吸空奶頭也有可能引起前牙發育畸形等。家長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牙齒,如發現顏色、形態等方面有異常變化時,應及時請醫生診治。39千萬別搖晃嬰兒「嬰兒的父母以及一切看護嬰兒的人都應知曉,搖晃嬰兒比打嬰兒造成的惡果要大得多!千萬別搖晃嬰兒。」法國內克爾兒童醫院兒科神經外科教授皮埃爾·澤拉這麼諄諄告誡。 當嬰兒啼哭時,你可以給他換換尿布,嬰兒還是啼哭,你可以給他餵奶,嬰兒依然啼哭,你可以將他抱在懷裡輕輕搖動安慰,嬰兒還是不停地啼哭,你可以抱著他到室外去轉一轉,但無論如何,你都不能用兩手卡著嬰兒猛烈地搖晃他。因為搖晃嬰兒會給他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一般是腦神經損傷伴隨眼底出血,有時是其他損傷。 因為,嬰兒大腦的體積小於其顱腔的體積,而且是漂浮在液墊上的。當你猛烈地搖晃嬰兒時,他的大腦有的要加速運動,有的要減速運動,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剪切力,正是這種剪切力給嬰兒大腦造成損傷。人們給這種損傷起了個名子,叫「受搖晃嬰兒綜合症」。 猛烈地搖晃或用力撞擊嬰兒的頭顱,也會給他造成大腦損傷,因為嬰兒的頭顱相對於其身體的其他部位要大、要重,而嬰兒至少在1歲前是不會抱其頭顱做自我保護的,因此,猛烈地搖晃頭顱會在其顱腔內形成巨大的力量,從而使其大腦與其頭骨相撞擊,受撞擊的大腦部位會出現水腫,其周圍血管會破裂,形成硬膜下血腫(即在腦膜和大腦表面之間的血腫)和視網膜出血。「這是兒童神經外科收治的病孩最常見的病理現象。」皮埃爾.澤拉教授說:「我們每周收治一到兩名這樣的病孩,法國每年可能有四五百類似的病孩。在所有的國家,男孩得這種病的比女孩多,男孩好像比女孩更脆弱。」收治的病孩有的病情很重,有的處於昏迷狀態,有的在抽搐,有的頭顱變了形,它表明腦顱內有巨大的水腫。對病孩做眼底檢查可以發現,其視網膜在出血;對其進行掃描檢查可以看到,視網膜出血是由於血管從大腦表面和視神經上脫落下來造成的。 大腦損傷的嚴重性與外傷的嚴重程度以及表面可見的損傷面積不成正比。在受損傷後的幾天內,大腦神經細胞仍遭受缺氧的痛苦,並最終可能會死亡。儘管受傷後得到迅速搶救和正確治療,但仍有1/4的病孩會有嚴重的後遺症:學習困難、智力滯後、失明、運動障礙等。有一半病孩的後遺症較輕,當有癲癇癥狀或成為植物人時,其死亡的危險佔2%到3%。 防重於治。要告誡嬰兒父母以及一切看護嬰兒的人: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搖晃嬰兒,更不能搖晃或撞擊其頭顱。40貪吃影響兒童智力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兒童保健司專家提出:過分貪吃的孩子智商低。 在兒保門診工作中,會聽到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特別貪吃,無論看見什麼食物都饞,吃起來就沒個夠,為了不委屈孩子,只要孩子想吃就讓他吃。這些家長還錯誤地認為,孩子吃得多就長得快。其實,貪吃的孩子往往智力發育較差,這是什麼原因呢? 美國兒科專家在研究中發現,兒童期吃得太多會引起肚腹脹滿、消化和吸收不良。若長期如此,還會使性格變得急躁易怒,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 這是因為胃中食物過多時,機體必須動員大量的血液到胃腸道幫助消化,由此就使腦部的血液供應相對減少,長此以往就會使大腦的功能減弱,造成智力發育遲緩。 專家在研究中還發現,進食過多,會加重大腦控制消化和吸收等消化系統神經的負擔,並使這部分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而使控制語言、記憶、思維等智力活動的神經處於抑制狀態,兒童就很難對新事物、新知識產生興趣。長期如此,不但會使兒童發生健忘,而且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 我國兒保專家指出,家長應該讓兒童從嬰幼兒時期就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一不偏食,二不貪吃,三不暴飲暴食,四要嚴格控制零食;每日的飲食要定時定量,注意營養的均衡搭配。每個家庭只要持之以恆,既能提高兒童食慾和消化功能,又能保證兒童智力的正常發育41嬰兒不宜喝豆奶豆奶作為嬰幼兒餵養最佳替代品,多年來一直無人質疑。但是美國專門從事轉基因農產品與人體健康研究的人士指出:吃豆奶長大的孩子,成年後引發甲狀腺和生殖系統疾病的風險係數較大。 成年人經常食用大豆有利無弊,能使體內的膽固醇降低,保持體內激素的平衡,防止或減少乳腺癌或前列腺癌的發生。 但是,嬰兒食用大豆卻不會有如此益處,這是因為嬰兒對大豆中高含量抗病植物雌激素的反應與成年人相比完全不同。成年人所攝入的一半植物雌激素可在血液中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從而有助於防止乳腺癌的發生,而嬰兒攝入體內的植物雌激素只有5%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使其他未能吸收的植物雌激素在體內積聚,這樣就有可能對每天大量飲用豆奶的嬰幼兒將來的性發育造成危害。 專家指出,喝豆奶嬰兒患乳腺癌的風險概率是喝牛奶或母乳餵養的嬰兒的2-3倍。42小兒手足口綜合征手足口綜合征雖由病毒引起的,一般以柯薩奇病毒A族為主,B族也可以致病,有時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腮腺病毒也可以充當病因的角色。這個病有以下幾個特點: ●多見於學齡前兒童,尤以1歲~2歲嬰幼兒多見,潛伏期為4天~7天,以夏秋季多見,傳染力較強。 ●全身癥狀以發燒、食欲不振為主。由於在硬齶、口腔粘膜、齒齦及舌部出現水皰、潰瘍,故可產生疼痛性口腔炎。在手掌、足底、肛門周圍均可見米粒大至豌豆大的丘疹及水皰,周邊紅暈,數目從幾個至幾百個。 ●病程一般為7天~10天,預後良好,複發者罕見,合併症也很少,只有個別病例可合併為病毒性心肌炎、胸膜炎。 ●末梢血象符合病毒感染的特點,即白細胞總數不高,分類中淋巴細胞數增高。 ●由於本病屬病毒感染,在治療上以使用抗病毒藥物為主,以及對症處理,以增加機體抵抗力。對口腔的治療和護理十分重要,因為關係到嬰兒的進食;高熱也要及時處理,否則可能發生驚厥;對皮疹破潰,要及時消毒敷藥,以防繼發感染。以上是治療本病的要點。該病雖不屬傳染病,但仍有一定的傳染力,故患病小兒在熱退、皮疹消失後方能入托。43全脂奶粉和鮮牛奶的營養比較奶粉是由鮮牛奶消毒後經濃縮、噴霧、乾燥而成的。鮮牛奶加工成奶粉後,水分由原來的88%降低到2%~5%(瓶裝),蛋白質、無機鹽、脂肪等營養素的含量濃縮了。例如,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質3.3克,而100克全脂奶粉含26.2克;每100克牛奶含脂肪4克,而100克全脂奶粉含30.6克;鈣、磷、鐵、維生素A、B1、B2、PP等含量均增高。我國生產的全脂奶粉,大多是加糖的,有的加蔗糖,有的加乳糖,所加的量低於20%,一般全脂奶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35.5%100克。在鮮奶加工成奶粉後,維生素C遭到破壞,含量極微。奶粉中酪蛋白在加工過程中顆粒變細,故較牛奶易於消化。 全脂奶粉調配成奶液時,若按溶量比例,則為1∶4比例調配(1湯匙奶粉加水4湯匙);若按重量比例,則為1∶8比例調配(1克奶粉加水8毫升)。奶粉按此比例沖調後,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相似於鮮牛奶,而糖類物質則高於鮮牛奶,所以不必再加糖。沖調後維生素的含量也低於鮮牛奶。因此,有條件的地方最好給嬰兒食用鮮牛奶。 用奶粉沖調餵養嬰兒時,可適當加用米湯沖調奶粉。這樣做,可逐步增加嬰兒唾液的分泌及酶的產生,促進腸道澱粉酶的分泌,消化作用隨之增強。同時,用米湯沖調奶粉,減少了腸內發酵過程,不但增加了熱量,還可使奶粉中的酪蛋白脂肪變得更加容易吸收,促進嬰兒健康發育。隨著嬰兒月齡增加,米湯的濃度也應逐步加大。嬰兒3個月後,可逐漸增加一些澱粉類食品,如米糊、土豆泥、奶糕等,以增強奶粉的營養性。44寶寶發育不"滑坡"斷奶是關鍵"斷奶"是一種過渡形式,是將母乳餵養或人工餵養用其它食物代替的一種過程。嬰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各種營養素的需要也逐漸增加,同時其消化機能的發育和牙齒萌出對食物的質和量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單純依靠母乳或嬰兒瓶乳的營養就顯得不足而又不夠全面,需要逐漸添加一些半流體或固體食物,一方面補足營養的需要,同時也為斷奶後吃成人飯作準備。斷奶應在4~5個月開始,而且應該是逐漸的。從餵養的方式來說,就是用母乳哺喂或奶瓶餵養改變成用小勺及杯子喂的過程嬰兒所需營養從母乳或奶瓶餵奶所得的比例逐漸減少到停止過程。 在斷奶時期(一般6個月至2歲)如能得到充足的、富含各種營養素而且是清潔衛4生易於消化的食物,小兒就能健康成長。如果缺乏或得不到這種合適的食物,對小兒生長發育就很不利,通常反映為生長遲緩,體質和智力的發展受阻礙,易患傳染病及各種營養缺乏病。根據我國1985年對城鄉大面積兒童體格發育的調查來看,城鄉嬰兒的體重從初生到6個月時是相近的,而6個月以後農村嬰兒的體重增長就漸緩,逐漸出現了城鄉差異。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以母乳餵養為主的農村嬰兒,在出生後3個月的生長曲線比美國的好,但在以後生長曲線就變得平坦,且明顯地低於發達國家這說明小兒健康與增添輔助食物也就是斷奶食物的時間和質量很有關係。一般母乳餵養嬰兒在1歲以內生長發育較好,但隨後一段時間有的小兒就會出現生長遲緩或停頓。常見到有的母親抱來1歲多的小兒,抱怨這孩子什麼都不吃,只願吃媽媽的奶水。再看看小兒表現性情煩燥,消瘦,頭髮枯黃,體重不足等等。這是因為媽媽沒有給他預先作好斷奶準備,使得嬰兒較長時期只吃母奶,未嘗試好不習慣其它食物,也就更不易攝入合適的斷奶食物。因此,即使母乳很充足,在6~7個月時也應逐漸給嬰兒餵食些其它的食物。另一方面,有些人工餵養小兒,父母過早地給添加輔助食物:如米糊、麵糊等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致使小兒明顯肥胖,這也不是健康的表現。 我國通常多以穀類作為嬰兒斷奶的補充食品,常喂的是米糊、麵糊、糖粥等,這些食物體積大,水份高,含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但蛋白質和其他的營養素含量較低,為此會影響小兒蛋白質的攝入量,甚至熱能攝入量亦不足。所以,人工餵養小兒在1歲以後,也應減少一些流質的奶量,增加一些較濃縮的、含營養較豐富的固定食物。 斷奶食品就是為6~30個月小兒設計的,以滿足這個時期嬰幼兒的營養需要及補充日常膳食用,為此可分斷奶時期的配方食品(主食品)和輔助食品(副食品)斷奶期的配方食品應該使小兒每天能吃入100克干食物汗,營養要較全面.45室內環境影響兒童健康室內空氣污染對兒童的危害不容忽視 專家調查表明,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65%的時間在家裡。而現代城市中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則比室外高出多少倍!尤其糟糕的是,誰是經常在室內並受到室內空氣污染危害的人呢?是那些兒童、孕婦、老人和慢性病人,特別是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一方面,因為兒童的身體正在成長中,呼吸量按體重比成人高50%;另一方面,兒童有80%以上的時間是生活在室內。從美國專家對由於室內空氣污染造成的哮喘病調查中可以看到,在美國總人口中,每年大約有1240萬人患哮喘病,其中有420萬是兒童。 兒童房容易引起室內空氣污染的根源 室內建築和裝修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如甲醛、苯、氨氣等;兒童房中的裝飾和擺設,如地毯、床毯和各種裝飾物;兒童的各種玩具造成的污染,毛絨玩具中的塵蟎污染、木製玩具上油漆的鉛污染、塑料玩具的揮發性物質等;家中飼養寵物貓、狗等,兒童願意與它們玩耍並長時間生活在一起,容易造成細菌、真菌、病毒等生物污染;幼兒園和學校中,教室里兒童過於密集,每個兒童佔有空間過小,容易使室內空氣污染加重。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兒童房的室內環境指標 二氧化碳應小於0.1%。二氧化碳是判斷室內空氣的綜合性間接指標,如濃度增高,可使兒童感到噁心、頭疼等不適;一氧化碳應小於5毫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是室內空氣中最為常見的有毒氣體,容易損傷兒童的神經細胞,對兒童成長極為有害;細菌總數小於10個/平方厘米。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免疫力比較低,要做好房間的殺菌和消毒;兒童的體溫調節能力差,夏季應控制在28℃以下,冬季室內溫度應在18℃以上,但要注意空調對兒童身體的影響;相對濕度應保持在30—70%之間,濕度過低,容易造成兒童的呼吸道損害,過高則不利於汗液蒸發,使兒童身體不適;在保證通風換氣的前提下,氣流不應大於0.3米/秒,過大則使兒童有冷感;採光照明。兒童在書寫時,房間光線要分布均勻,無強烈眩光;雜訊對兒童腦力活動影響極大,一方面分散兒童在學習活動時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長時間接觸雜訊可造成兒童心理緊張,影響身心健康,兒童房間的雜訊應控制在50分貝以下。 防止兒童受到室內不健康空氣的污染和危害 如何防止兒童受到室內不健康空氣的污染呢?室內環境檢測中心的專家提出以下建議:要加強兒童房間的通風換氣,根據室內環境專家測試,兒童每小時所需新鮮空氣約為15立方米,一般家庭中,兒童房間相應小一些,幼兒園和學校中,兒童又比較集中,很容易造成空氣污染,假如每個兒童占教室空間為5立方米,則每小時需要換氣3次,加之兒童在生活、玩耍、活動時容易加劇室內空氣的污染,專家同時建議:在室外空氣質量較好的時候,要帶領兒童多做一些戶外活動;在室內活動學習時,如條件允許,可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但要防止室外污染的侵入和冷風對兒童身體的傷害;一般的家庭、幼兒園和學校,最好配備室內空氣凈化器;要加強對兒童生活和學習場所的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特別是對那些新建或新裝修的家庭、幼兒園和學校,在兒童入住之初,一定要請室內環境專家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聽取專家意見後,方可入住。46有益於兒童眼睛的一些食物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用眼過度,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勞,全身疲乏、精神極度緊張;營養不良,也可以使視力下降。眼睛疲勞常見癥狀是頭痛、前額部發脹、眼睛發乾。長期的眼睛疲勞,可以引起視力減退、工作效率降低。保護眼睛,除了平時注意勞逸結合,定時做眼保健操,經常吃些有益於眼睛的食品,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那麼對眼睛有益的食物有哪些呢?如瘦肉、禽肉、動物的內臟、魚蝦、奶類、蛋類、豆類等,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蛋白質又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成分,組織的修補更新需要不斷地補充蛋白質,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對眼睛也有益,缺乏維生素A的時候,眼睛對黑暗環境的適應能力減退,嚴重的時候容易患夜遊症。維生素A還可預防和治療乾眼病,長期缺乏維生素A的時候,消除眼睛的疲勞,每天應該攝入足夠的維生素A。維生素A的最好來源是各種動物的肝臟、魚肝油、奶類和蛋類,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胡蘿蔔、莧菜、菠菜、韭菜、青椒、紅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桔子、杏子、柿子等,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對眼睛也有益。維生素C是組成眼球水晶體的成分之一。如果缺乏維生素C就容易患水晶體渾濁的白內障病。 因此,應該在每天的飲食中,注意攝取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比如,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其中尤其以青椒、黃瓜、菜花、小白菜、鮮棗、生梨、桔子等含量最高。豐富的鈣粉對眼睛也是有好處的,鈣具有消除眼睛緊張的作用。如豆類、綠葉蔬菜、蝦皮含鈣量都比較豐富。燒排骨湯、松魚、糖醋排骨等烹調方法可以增加鈣的含量,希望年輕的父母們多給孩子吃一些有益眼睛的食物,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47炎夏,幫助您的寶寶巧度過炎熱的夏季對於二周歲以下幼兒及其父母都是個「坎」。蚊子、痱子、肚子可謂頭等三件事。年輕的父母們千萬別著急,要耐心、細緻的呵護好自己的孩子,陪他們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首先應做好迎夏的準備工作。給孩子把留了一冬的頭髮剪掉;養成小便的習慣,不再給孩子用尿不濕;培養孩子自己仰睡的習慣,而不是大人抱著;外出為孩子選購一款質地好、又透氣的涼席和枕席;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徹底把家裡的牆角旮旯清掃一下,再噴上殺蟲氣霧劑;進入六月後,堅持每晚在家門口點一盤蚊香。夏天,溫度高、消耗大,應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要讓孩子養成飲白開水的習慣。飲食上多給孩子熬些新鮮、消暑的稀飯,像綠豆、百合、梨子、小米等都可以和大米一起熬成稀飯,餵給孩子吃。水果、蔬菜一定要跟上。可以適當減少牛肉、花生、豆腐的攝入量,而相應增加酸奶、紫菜和魚類的攝入量。 孩子覺少了,肯定是因為被蚊蟲叮蛟過後和生了痱子後引起的痛癢。家長發現孩子被蚊蟲叮咬了,應立即給孩子塗綠藥膏,如果三天後還有紅腫,就應再塗點兒皮炎平。防止生痱有很多辦法:用金銀花煮水給孩子洗澡;適量給孩子喝點兒蛇湯。如果你的孩子已經生痱,除按時給他塗痱子粉、痱子水外,還應考慮給孩子減少衣服和睡覺時的被褥,勤給孩子洗澡。小孩睡覺的地方一定要保持通風,不要把孩子夾在大人中間睡覺。另外在皮膚護理方面還應注意小兒的皮膚皺紋處,那裡不僅容易生痱,還容易生紅腌塊。如果是後者,千萬不能用痱子粉,那隻會加重癥狀。正確的方法是用鞣酸軟膏塗患處。 夏季,小孩最容易拉肚子,嚴重的還可引起高燒、痢疾等。給小兒進食的餐具和食物一定要保證新鮮、衛生。不要過多的給小孩進食生冷的食物。晚上臨睡前,一定要把孩子的臍周護好。孩子一旦出現拉肚的早期癥狀,千萬別亂投醫,可以試一下小兒推拿。小兒推拿對嬰幼兒腹瀉(就是拉肚)、感冒、發燒、咳嗽等有很好的治癒效果,且小兒無痛苦,家長們可以完全放心。48嬰幼兒常見的夏季發熱性疾病小兒「夏季熱」,醫學上稱為「暑熱症」,是炎夏酷暑時節,嬰幼兒常見的發熱性疾病。多見於半歲至3歲的小兒,主要由於小兒身體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不能很好 地維持正常的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以致排汗不暢,散熱慢,難以適應夏秋酷暑環境所致 。 小兒得了「夏季熱」,表現為發熱,煩燥,易哭,唇乾活燥,口渴欲飲,飲水量多,小便次數多,量也多,無汗或少汗,皮膚乾燥灼熱,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疲乏嗜睡,形體消 瘦。而作血常規、大小便常規及其他功能檢驗時,又無病理性改變。醫生常把「夏季熱」的 癥狀概括為「三多一少」:即多發熱、多口渴、多尿、少汗。發熱呈遷延性,熱程可持續1 至3個月左右,熱型不定或不規則,體溫多在38℃39.5℃之間,氣候愈熱,體溫愈高,即使用解熱葯,也無法使體溫下降,只有在氣候涼爽或雨後,體溫才有所下降。到秋涼之後,上述癥狀便可不藥而癒。 目前尚未發現「夏季熱」有傳染性和免疫性。患此病後,下一年仍可複發,有的患兒可持續2—4年,但癥狀多比上年度輕,病程亦較短。雖然此病可不治而愈,不會留下後遺症,但若不切實加強護理,也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 小兒「夏季熱」缺乏特效藥,因此防治的重點在於加強護理。 首先要注意居室通風、涼爽,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不要給小兒穿得過多過緊,要穿柔軟、寬大的衣服,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和尿布。患兒少汗或無汗時,可洗溫水浴,每天1—2次,促使皮膚血管擴張,易於散熱。對發熱較高的患兒,可用酒精擦身,促使體溫散發。 第二注意飲食營養。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和刺激性食物,同時注意營養,多給孩子吃高蛋白、高維生素而又易於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如乳類、蛋、肉類、新鮮蔬菜、水果 類等,適當補充含卵磷脂、腦磷脂、神經脂和微量元素鋅的食物,如蛋黃、瘦肉、魚等,以 促進小兒腦神經系統的健康發育和完善。此外,常給孩子吃些具有解毒、消暑、止渴和利尿 作用的食物、飲料如西瓜、冬瓜和綠豆湯、烏梅水、金銀花露等。 第三可選服中藥。中藥治療「夏季熱」療效較好。通常可服用六一散、金銀花露或金銀花、杭菊花煎湯代茶飲,能消暑熱,解煩渴。也可自制防暑清涼飲料,如「三鮮飲」:鮮荷 葉、鮮竹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約10分鐘,再放下適量蜂蜜攪勻,冷卻後代茶飲,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良效。也可用金銀花、梔子、山楂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涼後當茶飲,可清熱、去火、消毒、爽身。 第四是留心病情變化,及時求醫求治。小兒患「夏季熱」後,若體溫持續超過40℃,並伴有驚跳、嗜睡,甚至驚厥、昏迷等嚴重神經系統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以確保小兒健康。49嬰兒忌過量吃西瓜西瓜能消暑解渴,是人們非常喜食的水果之一,特別是小兒百食不厭。西瓜還可以防病治病,但若食用不當也會影響健康。 嬰兒在短時間內進食較多西瓜,會造成胃液稀釋,再加上嬰兒消化功能沒有發育完全,會出現嚴重的胃腸功能紊亂,引起嘔吐、腹瀉,以致脫水、酸中毒等癥狀,危及生命。如果嬰兒有腹瀉,更不要喂他西瓜吃。 另外,嬰兒吃西瓜時一定把西瓜籽弄凈,以免發生便秘或瓜籽誤入氣管,發生危險。50怎樣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有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即一般性)兩種方法。特異性的方法就是預防接種,又叫計劃免疫。通過給孩子接種減毒或滅活的菌苗或疫苗,使小兒體內產生針對某一種細菌、毒素或病毒的抗體,來抵抗這種傳染病,這固然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但由於疫苗的種類畢竟很有限,不可能通過預防接種來防止一切傳染病,因此更加積極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孩子的體質,提高孩子對傳染病的一般抵抗力。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提供足夠的營養 小兒處於不斷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較多。但由於消化功能將未完全成熟而且食譜往往比較單調,故容易發生營養素的缺乏;營養不足,抵抗力就比較差。從目前研究的情況來看,輕度的(或稱為亞臨床型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缺乏是造成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的一個常見原因。因此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有色蔬菜和水果(其中所含的β-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或補充一些多元維生素製劑(如小施爾康)確實能有效地增加孩子的抵抗力。 2、保證充足的睡眠 這也是增強體質的重要方面。 3、進行體育鍛煉 這是增強體質的重要方面。鍛煉要從小開始,滿月後的孩子,夏天可以在室外躺一會兒,冬天可開窗在室內呼吸新鮮空氣,衣服也不要穿得太多。從小培養孩子適應較冷的環境,當氣候發生變化時就不容易得感冒。戶外活動不僅可以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而且對肌肉、骨骼、呼吸、循環系統的發育以及全身的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作用。經常運動還可以增強食慾。使孩子攝入足夠的營養素,體質就會增強,抵抗力就會明顯增加。
推薦閱讀:

人人可超度自家祖宗、冤家債主、墮胎嬰兒——行之有效的超度程序(建議每天至少一次)
「雙非嬰兒」催生歷程 錢江晚報
連載·第1集 | 嬰兒期的滿足來自全能感的滿足
嬰兒濕疹不用激素藥膏,能行嗎?
嬰兒起名實例(二)

TAG:嬰兒 | 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