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的防盜墓葬
上周五在爺爺家偶然看到央視記錄頻道正在放《中原大發現5::詭異的防盜墓葬》,剛看完《盜墓筆記(七)》對中國墓葬興趣正濃,這部紀錄片一下就勾起了我的興趣,何況又是這樣一個傳說中的盜墓高手設計的古墓呢。於是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了解郭庄楚墓的防盜技術之餘,更體會到文物保護是何其的重要,不只因為它的價值,更因為它是解開謎團的鑰匙。
2006年以來,「盜墓派」牢牢佔據著中國小說銷售排行榜的前列,其中的代表《鬼吹燈》還將被香港知名導演杜琪峰搬上熒屏。正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盜墓小說的火爆,讓而今盜墓活動的猖獗現實被公眾知悉。一位盜墓者坦言,「中國目前有10萬盜墓大軍,平均一天有1000件地下文物面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馬俊才告訴記者,每次進大墓考古,他總會有心裡準備--盜洞肯定少不了。郭庄楚墓是他參與發掘的大型古墓之一,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座特別的墓葬雖然盜洞也不少,但許多珍貴的文物卻仍舊安靜地躺在墓室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千方百計地盜墓,百計千方地防盜,歷經千年博弈,郭庄楚墓仍保留下了大批珍貴國寶,真是個奇蹟。」2005年春節前夕,當河南省上蔡縣的村民們正陶醉在迎接新年的喜悅中時,一聲聲刺耳的爆炸聲陸續不斷地傳來,他們甚至感到了地面的微顫。接下來的幾天,村民們的耕地里接二連三地出現一個個深深的洞穴。覺得事有蹊蹺的村民們報了案。後來村民才明白,那些爆炸聲是有人企圖盜進古墓,引爆炸藥而發出的聲響。原來,上蔡故城以西是一條南北長約45華里、東西寬約8華里的高大土崗,因為早年磚瓦窯廠的取土活動,崗上多次發現楚國貴族墓葬。經過文物部門數次發掘和調查,確定這是一處東周時期面積廣大的楚國墓地,但卻惟獨遺漏了這座屢遭盜掘的郭庄楚墓。2005年5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該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屢遭盜墓 整個發掘工作結束後,共清理髮現了大大小小23個盜洞,其中18個盜洞已進入墓室核心區。 年代最早的一個是居然是戰國時期的盜洞,它位於墓室北口外約3米處,是一個帶台階的斜向洞。考古學家推測,那時楚國正處於動亂或者剛剛滅亡的時候,守靈人監守自盜,開鑿盜洞將夫人墓盜掘一空,但當他向主墓進發時,盜洞卻戛然而止。 東漢時期的盜洞有7個,其中一個最大的盜洞達100平方米,盜墓者對墓室東部採取了「大揭頂」,並嚴重破壞了墓室結構,這是墓穴被盜最厲害的一次。
現代盜洞最多,有9個,而且大多採用了定向爆破的方式,其中最遠的一個盜洞是橫向引洞,有27米長,進入墓室後採用了架設竹木巷道的方式盜掘。為了防止流沙塌方,盜墓賊採用了煤礦巷道的開掘方式,鋪架竹木板遮擋流沙,這個方法使盜洞直逼墓棺,所幸的是,盜墓最後關頭,上面的石頭倒塌了,把盜洞的竹木板砸爛,盜墓賊才沒有進去。這個盜洞應該發生在最近幾年,因為洞中發現了礦泉水瓶和當地生產的一種麵粉袋。現代盜墓已有集團化、智能化的傾向,僅搭建這個「巷道」就需要很多竹木板和時間,可見其所下工夫之深。最後盜墓不成,盜墓賊用炸藥把盜洞炸了,附近幾個村子的老百姓都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
盜洞竹木板被砸爛,沙子堵住洞口
雖然經過數次盜掘,但郭庄楚墓的槨室內仍舊出土了各種青銅器物1000餘件,玉器200餘件,其中不乏精美的青銅重器:最大的圓形蓋鼎,口徑80厘米,在楚國青銅器中體量僅次於楚幽王墓里出土的大鼎;兩件四龍耳銅鑒,口徑在65厘米左右,規格相當之高;兩件雙龍耳方壺,花紋精美。這些文物極具考古研究價值。所以,郭庄楚墓的發掘在近期中國考古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
詭異的防盜技術
一、罕見的積沙積石墓
積沙墓,又稱積砂墓,是中國古代為防盜而採用沙土填充墓穴的一種墓葬形制,建墓時,開挖面積幾十甚至幾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間,擺放好棺槨後,以炒乾的細沙而不是土埋葬棺槨。沙子積埋到了一定位置和厚度後,才以泥土覆埋,並將四周夯實築牢。乾燥的細沙如水,流動性極強。有時還會在沙土中填入石塊,構成積石積沙墓,當盜墓者挖掘盜洞深入墓穴時,沙土會從四面流入把盜洞堵住,石塊會砸下來把盜墓者砸傷砸死。積沙墓流行於戰國至西漢早期,當時的貴族墓葬多積石以加固、積炭以防潮、積沙以防盜,河南省輝縣的戰國魏王墓、上蔡縣的郭庄楚墓都是積沙墓。 西漢中晚期之後,由於豎穴土壙木槨墓逐漸消失,積沙墓也漸漸消失。(http://baike.baidu.com/view/2479317.htm)
郭庄楚墓的填土下面有厚近11米的積沙,估計原有積沙在3000立方米以上。沙層中精心埋藏了積石、木箱室、槨室。積沙為黃色細沙,非常純凈,流動性很強。盜墓者若從底部挖洞挖到積沙層,沙子會流到洞里,埋住盜墓者,因此,盜墓賊很難在大範圍內施盜。
郭庄楚墓不僅是積沙墓,還是積石墓。考古人員在積沙層中發現了1000餘塊積石,最小的僅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這些石塊多是堅硬的花崗岩、石灰岩,形狀不一,但邊角都十分鋒利,應當是特意開採並經過有意揀選的具有殺傷力的石塊。
積石,也是古人反盜墓的一招,比積沙的使用更寬泛。在已經考古發掘的固始勾吳夫人墓、輝縣魏國王室墓的棺槨內外都發現有積石,中山王墓、山西趙簡子墓有積石積炭。但這些墓的積石一般置放在墓壙的四周或四角,唯郭庄楚墓的積石防盜設計最佳。該墓的積石經過有意的揀選,在流沙層中不同的部位根據不同的功用放置大小不同的石塊,大致可分為亂石層、蒙頂石層、貼頂石層、攔腰石層、卧底石層。
亂石層是指散亂分布在積沙上層厚4.3米內的石塊,由於盜墓和槨室的塌陷,僅殘存50餘塊石塊,其中既有9公斤左右的小石塊,又有100公斤以上的巨石,位置大小均無規律,可起到冷石「暗器」的作用。
蒙頂石層位於沙面下4.5米,下距槨室頂面0.9至1米。由大小不同的石塊平鋪一層,原石塊排列基本在一個平面上,相互之間留有空隙。大石塊集中擺在槨室的上部,較小的石塊擺在周圍。蒙石層殘存西部和東部局部,石面由西向東傾斜,槨室頂部的部分巨石多塌入槨中。
貼頂石層分布在槨頂蓋外側,由1圈大中型石塊組成,前後擠靠平放在槨頂周牆上,其目的是防止盜賊從槨牆上部破牆而入。
攔腰石層位於槨牆中腰處,由2圈中型石塊前後側立擠靠槨牆上,其目的是防止盜賊從槨牆下部掘入。
卧底石層位於槨室底部,分布較疏朗,主要由中小型石塊構成,一部分用作5道南北向槨底橫樑的鋪底石,一部分位於槨底其他部位,其目的是防止盜賊從下面掘入。
二、多種措施防盜
如此嚴密的防盜措施表明,墓主人造墓之初就有了明確的防盜意識。郭庄楚墓的防盜不僅體現在積沙積石上,還體現在選址、封土、填土、墓葬結構、設置木箱類疑棺等多方面。
1.整座墓的防盜招式一環套一環。首先從封土看,殘留的封土0.7至2.5米厚,為夯土,多由遺址黑灰土構成,內含豐富的陶器碎片和蚌殼,極似建築夯基。填土厚6.3米,也為夯土,上部厚1.5米為黑灰色遺址回填土,以下為較純凈的黃花夯土。這與一般墓葬的土層構成很不一樣,給人感覺此地是一個聚落生活遺址或建築遺址,足以迷惑普通的盜墓者。前期勘測人員也曾以為這只是一片遺址,沒有古墓。隨後更大範圍內的發掘表明,這裡確是一處蔡國漁獵聚落遺址,把墓建在這樣的地方很「高明」,從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被盜墓的可能。
2.郭庄楚墓內確是懸疑重重,除積沙積石外,還置假棺迷惑盜墓者,在主棺的正上方和側方,加修了兩個假棺材。為了逼真,還放置了小件陪葬品,這會讓盜墓者產生錯覺以為是真正的主棺,不再往下深挖。墓道走向設計亦絕,不像通常大墓那樣墓道直達墓底,而是改變方向。盜墓者順墓道而下,根本看不見真正的棺室。
這座墓的防盜措施非常嚴密而科學,墓道打到墓坑半腰,在墓道口平鋪一層石頭,上放置兩座棺,還有一些隨葬品,給人一種這就是墓底的感覺。下面是厚厚的積石積沙,而且是大石塊,通過考古發掘,發現槨下面還有兩米深的細沙,沙子里一點土都不帶,從下面也不容易進棺。這座墓葬時代前後的高級貴族墓也有不同程度的防盜措施,但都沒有這個墓「高級」,該墓的防盜技術是從哪兒來的呢?有專家推測:這座墓的設計師可能是個具有豐富盜墓經驗的人物,因此才能如此「高明」。
墓主身份謎團
春秋晚期,大國戰爭頻繁,上蔡又處於幾個國家的交界處,社會動亂。造墓需用的沙子和石塊均非當地所產,大量的積沙積石在當時條件下運輸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這說明此墓的主人肯定是重要人物,否則難以組織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量。
主棺
墓主到底是誰呢?馬俊才說,出土的大量青銅隨葬品為探討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郭庄楚墓的青銅禮樂器器形宏大、紋飾精美,其豪華程度在楚墓中僅次於壽縣楚幽王墓,只有淅川下寺王子午墓和隨縣曾侯乙墓與之相當。由於盜擾嚴重,隨葬品中僅殘留5件升鼎,但別的器類近完備,說明墓主是一位地位顯赫的楚國高級貴族。
馬俊才說,因青銅器銹飾較重,多數銘文還未清出,從已基本清淺出的方壺、編鐘、浴缶上的部分銘文看,已出現了「吳土」、「竟孫」、「曾侯」、「陳」、「許」字樣,說明墓主人和吳國、曾國、陳國等均有著密切的關係。綜合各種資料看,墓主人極有可能是楚王孫一級人物。
墓主人是誰目前仍然是個謎。甬鐘上的銘文已經拓出了三個字,帶有吳越「鳥蟲書」的風格,但因為字數太少,也不是銘文的開篇和結尾,所以墓主人是誰還有待研究。
一個謎團解開了又有新的謎團產生,有些謎團能解開有些永遠也猜不透,這也許就是考古工作的魅力吧。
文物保護
1989年從北京大學畢業至今,馬俊才一直從事著考古發掘工作。他告訴記者,中原地區的墓葬「基本上是十墓九空,甚至十墓九點九空」。因此每次發掘大墓,發現幾十個盜洞是很正常的事。盜墓者盜走的一般是一些硬體,如青銅器、玉器等。但像壁畫、竹簡這些 ,他們帶不走,有時就全部砸壞。更有甚者,由於無法盜掘古墓,他們會進行報復性的爆破,損壞了無數文物。
現在的考古發掘老是跟著盜墓的走,盜墓的盜完了,考古學家才進行搶救性發掘,這樣對於文物保護十分不利。其實很多墓葬,考古學家通過古籍和一些地方志,都已經發現了它們的位置。但由於經費問題和地方保護的不利,再加上近些年,一些《鑒寶》類的欄目,說這些古董怎麼好,怎麼貴,客觀上誘發了盜墓活動。
現在的盜墓者一般都進行著工程化的盜掘活動,裝備先進。由於他們經常運用定點爆破或者定向爆破的手段,即便是再堅固的墓葬,如果不及時發掘也很難幸免於難。就拿郭庄楚墓為例,即使有流沙碎石防盜,但盜墓者也能把沙子抽出來,然後再進行盜掘。
摘選自:
http://bbs.sssc.cn/viewthread.php?tid=288971 郭庄楚墓:盜墓與防盜的千年博弈
http://news.sina.com.cn/o/2008-01-25/044213323025s.shtml 郭庄楚墓防盜與被盜之謎
http://news.qq.com/a/20051121/000663.htm 河南上蔡郭庄楚墓發掘工作已進入尾聲(組圖)
http://jishi.cntv.cn/fxzl/classpage/video/20110806/100136.shtml 中原大發現5::詭異的防盜墓葬視頻地址
轉自:小遲晴日誌
推薦閱讀:
※當前主流的殯葬方式會導致考古行業的消失嗎?或者說未來考古行業會發展出信息時代下的新形態嗎?
※為什麼考古團隊可以挖曹操墓(古墓),不可以挖新墓?
※周朝王陵不樹不封是否真的找不到?有無可能已經發現但為保護古墓不予公示?
※西水坡、洪山廟及朱封等幾座特殊的墓葬
※讀思筆記六十二:對中國古代墓葬的幾點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