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德加尼亞禪師:早上的佛法開示一

凡是牽涉到煩惱的作為,總會有變陳舊變沉悶的一天;「知道」的工作則永遠不會沉悶乏味,它永遠是新的、活潑的,你不會疲倦,它永遠不會做不完,你決不會感到索然無味。你對這份工作要有興趣,要喜歡,因為這是一輩子的工作。

早上的佛法開示一

下面的兩篇佛法指導,是德嘉尼亞禪師在雪悟敏禪修中心早上的佛法開示。內容文字經過編輯,以便把相關課題集中在一起。

第一天的開示 禪修的心

禪修時心要保持平靜,盡量輕鬆,不要太緊或太鬆懈,還有不要過於掛礙你的修行。

心要能夠根據情況的變化調整,修行時保持中道,既不用功過度,也不太過鬆弛;既不要熱昏頭腦,也別漠不關心,有智慧的心在禪修時依據因緣而作出調整。

然而有些時候,儘管你已經作了這些微細的調整,貪執仍然存在;你也可能會發現,雖然對修行信心滿滿,還是感到昏沉。而且由於心有煩惱或強烈的渴望,它依然無力。所以,你得保持平靜和放鬆。

與其想著「我正在修行,正努力用功」,

不如滿足於知道當下發生的——

「我就用功知道好了

你能知道什麼呢?很簡單,你只能知道覺知能力所及的。禪修的心應該輕鬆、平靜和自然,不必用太多精力集中專註什麼。

修行時保持這樣的觀點:身心的一切狀態根據它們的本性生起,皆是法性在運作。

好奇心和興趣

你要有不希求境界——包括不期望什麼事物——的信念。你就只是做該做的,無論發生什麼,都隨它去。

這裡有個困境是,沒有要修行的善法欲,你什麼也成就不了,有欲求的話又不行,那該怎麼辦?如何分辨太過與不及?

心需要保持興趣,關注的好奇和興趣很重要。你無法依靠貪執或排斥令任何東西出現或消失,你能做的是覺知正在生起的。努力不要忘記當下的狀態,記住,期望表示心中有貪。

覺知一切生起與滅去的,盡量簡單地用功,提醒自己保持覺知,看見時,覺知你在看見,這就夠了!

讓在生起的生起,

凡生起的皆法爾如此。

提醒自己,一切皆與你無關。明白自然法則的人可以明白它的根本原理,清晰地明白自然法則是智慧,故明白自然法則的人明白法。

你是否要知道?請你自我檢查。你來到這裡修行表示你要知道,你來這裡禪修是因為想知道真理,想見到實相。

你之所以會在禪修中心,最關鍵的原因是你想花時間來修行,覺知自己的身心。你來這裡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看到身心的聯繫和因果關係,還有培養觀察這些關係的習慣。

發心要學習和明了,這些善法欲推動你修行。

保持簡單!有覺知就好,沒有覺知就不好。緬甸有句謗語:「無知比貧窮更糟。」可是遠比無知更糟的是不想知!

等待和觀察

身體裡面發生了什麼?我們有六根門,前五根是眼耳鼻舌身,第六根是意,因此有六種對象在六根門頭生起,色是能知的對象,聲也是能知的對象。

看和聽不是發生在外面,

它們發生在裡面。

對象就只是對象,既非好也非壞,自然就只是自然。所謂對象就是被知道的,聲音是個對象,寂靜也是個對象,你能覺知它們是因為它們的本質就是被知道。

念頭是個被知道的對象,

就如沒有念頭的狀態也是個被知道的對象。

這兩者有什麼不同?

有很多念頭好不好?沒有念頭好不好?有很多念頭或很少念頭沒有所謂好壞,對象就只是對象。要是你認為它們是正面的或負面的,就會起好惡,而這正是你修行感到混淆之處。

你不必尋找或追求對象,站在修行的角度,僅僅是等待和觀察比較好。心看到任何生起的法,你看就只是看,知道就只是知道。

一個追求對象的修行者,經常會追問接下來該怎麼辦,他會問,「我還應該看些什麼?」;另一方面,一個等待和觀察的修行者不追求對象,他會應用思慧。

每次心接觸到對象,你需要保持正確的心態,均衡地用功,要是心態還不正,那就必須先修正它。

你要怎麼看待對象?——一切生起的皆是法性,一切對象皆遵從自然的法則。

色相和聲音不斷生起,這是由於心與對象根據它們的本性生起,色與聲就發生了。你不會因為想聽什麼就聽到,或想看什麼就看到。

不要以為由於你想要,

這些感官經驗就發生。

你的慾望不會引發任何感官經驗,

一切生起皆是因果之故。

觀察你的心與對象如何相互交涉,你是否只覺知你想要覺知的,還是覺知當下生起的?你是否只觀察吸引人的?法依據它們的本性生起,覺知只是等待和觀察。

心中沒有貪嗔痴,你就如實知如實見。貪總是在尋找什麼喜好的,對象本身真的有些什麼東西是值得渴望的嗎?還是喜歡的本質渴望這個對象?貪的本質是喜歡、緊抓和執著。

你之所以會認為自己喜歡這個對象,只不過是由於貪本身喜歡的本質,以及痴——覆蓋對象的真正特性——的本質引起,無明接著再迷惑心使它渴求更多對象,結果這個輪迴就無法停歇下來。

對象沒有什麼好讓人喜歡的,你喜歡某些東西也不會令你得到它。惟有因緣成熟了,你才會得到應該得到的。

一切皆依據它們的法性生起,你只需客觀地等待和觀察這個現象。沒有貪執,你就會看到應該看到的。正在生起的現象之中,沒有什麼是吸引人的,你只需知道它們。

貪如膠似漆

貪一直存在著,

貪的本性是想要或貪執,這個性質誇大事物。

貪如膠似漆,它不會放下或捨棄,

也永遠不會滿意或知足,

因為它總是嫌太少,永遠都不會足夠。

作為修行者,你可以看到貪怎麼滲透進入修行製造麻煩,努力注意這點。只要你不知道貪如何運作以及它的詭計,你就會被它主宰。

貪是渴愛,它一直要更多,你注意貪時,要下定決心研究它:你的禪修怎麼受貪影響?貪怎麼思想?

你無法利用別人的知識來全面了解貪,惟有透過親自經歷——貪的各種運作方式,以及它的各個面向——你才能真正了解貪。

知足是善,不知足是貪。要是你對修行的成績感到滿意,明白自己下多少工夫,就得到多少收穫,那麼你就有定。

對修行的成果不滿意是貪,你盡量地修行,就會得到相應的回報,所以,應該知足。你儘力修行,然後滿足於取得的成果。

了解苦聖諦

毗婆舍那三摩地是經由持續的覺知,伴隨正見和正確的心態修習得來。有了正確的心態和正見,覺知持續不斷,三摩地就會生起,心會平靜下來。這有什麼特別?應該渴求心境平和嗎?應該排斥煩亂嗎?如是因如是果,有了接觸的因緣,就會有接觸。

人們貪執舒適快樂,排斥煩亂和痛苦。其實,快樂和不舒適都只是感受罷了,經驗就只是經驗,對象就只是對象。不管好壞,感受就只是感受,智慧看清這點,因而放下追求好經驗的貪。

惟有不再認為經驗令人愉快,心才能了解苦聖諦;只要心依然認為經驗令人愉快,他就無法了解苦諦。

人們以為惟有當受苦時才看到苦諦,如果真是那樣的話,當經驗到定、樂、喜或輕安時,他們怎麼了解這些也是苦?

只要無明存在,認為這些經驗令人愉悅,就無法了解苦聖諦。因為人們以雜染心來聽苦聖諦,他們以為那是身心受苦的經驗,其實,那是嗔心在起作用。

一切生起的皆是苦,不要以嗔心看待正在生起的,否則你會沮喪。苦諦被有智慧的心了解,它與人們苦的感受徹底相反。

了解苦諦的是智慧,有了這個了解,心感到強大有力、自由、離執,空於貪執和煩惱。另一方面,苦的經驗令人筋疲力乏,而真正覺悟苦則是解脫於執著,解脫於煩惱。

智慧沒有偏好

你繼續修行下去,觀察有覺知和沒有覺知,有智慧和沒有智慧的狀態。智慧自然會明了什麼是帶來利益的什麼是沒有利益的。

你修行學習觀照身心,依據你的明了和你所能知道的,觀智會增長。哪個帶來比較多利益:有覺知或沒有覺知,修行智慧或沒有修智慧?你自己可以調查分析。

無論你怎麼要求,眼睛瞎了的人就是看不到。同樣的,一個沒有智慧的人,不管我們怎麼要求他看實相,他就是看不到個中道理。惟有有智慧,能辨別的心,才能明白真實法的本質。

智慧對東西沒有偏好。

沒有特別要觀察什麼的話,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張開眼睛,然後覺知,你知道自己在看見,這再明顯不過。

渴望看到某些特定的東西或經驗特別的境界,皆源自貪心,心充滿了貪,智慧就無從生起。你以貪心來觀察,結果是導致更多的貪。智慧才能看清貪在心中的生起。

僅僅是理智思維無法悟毗婆舍那智,一般的心通過理智思維不會生起觀智,觀智無法經由影像概念化,它是對道理或法悟到煥然一新的明了和洞見。

如果善的心境持續不斷,那是善業。要是心善惡交替,三摩地無就法凝聚起來。惟有過去的心是善,現在的心是善,未來的心是善,覺知成片,那才是三摩地。沒有了念、定和慧,煩惱就有機會冒頭。

凡是牽涉到煩惱的作為,

總會有變陳舊變沉悶的一天;

「知道」的工作則永遠不會沉悶乏味。

以智慧知道實相,這種性質的工作不會沉悶或單調,它永遠是新的、活潑的,你不會疲倦,它永遠做不完,你決不會感到索然無味。你對這份工作要有興趣,要喜歡,因為這是一輩子的工作。

心再次看到熟悉的東西時,知識會變得更清楚,智慧更深入,你會變得更有興緻,充滿精力,你的理解以及領悟的範圍會擴展。

「知道」這工作沒有盡頭,永遠不會做完,所以不應該有「我知道」這回事,因為「知道」無窮無盡。

你開始從不同角度看事物,你看到兩方面:世間法與究竟法,心與境,因和果。

一切時中皆修行

記住,修行不僅僅是坐禪,你不單是坐禪時覺知,你必須在任何時候,一切活動中保持覺知。

一旦你工夫拿捏準確,心無所求,就努力保持覺知不斷。唯其如此,動力才能建立起來,學習保持覺知的時段越來越久,這點很重要,你在外面可以利用這動力用功。

你不必消耗太多的精力,也不必追求什麼,

所以身心不應該疲念。

你沒有必要集中專註,

只需保持平衡、平靜、持續不斷地用功。

禪修最重要的一環是禪修的心,覺知一定要一直保持著。觀察這顆心是否在工作,持續檢查它,看它有沒有覺知,看它在覺知些什麼?

修行當如履薄冰,保持恭敬心和興緻勃勃,並且竭盡所能地修,這些都是關鍵。你已經修到這個地步了,無論付出多少,都會得到回報,所以,應當滿足於修得的念和定。

最後,記得一整天每時每刻,以平衡的心和正精進綿密用功。

第二天的開示

禪修的心必須是與法相應的心,它平靜、舒適和輕鬆,充滿安祥、信心和理智。你的修行應當如此。

覺知正確的話就有智慧,然而,要是覺知太專註,智慧就無法進入。所以我們不強迫、集中專註、控制或壓制,我們不嘗試消滅什麼,我們只是覺知所有生起的和滅去的,內心既沒有期望也沒有抱怨。

不要失念,保持覺知,牢牢記住這點,你得經常檢查這顆心:心正在做什麼?它覺知么?它知道么?它知道些什麼?它知道多少?

心要機警方能知道對象,這意味著一聽到、接觸到,心就知道。感官一接觸外境心就知道,那表示心機警。

我們一定要擁有佛法,一定要知道法。所謂要擁有的佛法是指念、定、精進、信和慧這五項心的功能;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法是當下身心的變化。

禪修是修習和培養我們還未擁有的佛法,知道我們還不知道的法。

培養善心

我們禪修培養心中還沒有的念、定、精進、信和智慧,這些心的功能越強,煩惱就越弱。

有念力時,煩惱變弱;

有定時,煩惱變弱;

精進用功時,煩惱變弱;

有信心時,煩惱變弱;

有般若時,煩惱變弱。

重要的是,我們禪修培養扶持這些目前還嫩的善心行,以便它們茁壯起來。念住禪的修行不是追求特殊境界,智慧不渴望特定的事物。

信心和精進這兩者希望保持修行,精進希望堅持不懈,沒有間斷地修行。信心知道修行的意義因此要不斷修行。

僅僅專註修行成果是貪心在作怪,要是你看到想要看的就歡喜,那是貪;要是你看到不是你所要的就不滿,那是嗔。兩者皆煩惱!

凡是對象皆是法的本性

一切對象都是法的本性,法的現象。你不能貪於任何對象,而認為哪個對象或經驗是好或壞。實際上沒有哪個對象或經驗比另一個好或壞,對象就只是對象,它們就是要被知道,如此罷了。

不要追求你以為是好的對象或境界,追求好境界是貪在操控,你禪修不是為了好境界。假使現在有念頭或者你覺得熱,那就只需知道正在發生的。它們是什麼?一切皆只是現象或對象。

禪修不是用功栽培對象,它們皆由因緣所生;禪修是為了培養念、定、精進、信和慧這五項心的功能。

享受修行

「坐一支好香」比較好還是有覺知比較好?你不應為了修行的成績歡喜,而是享受修行本身。你對修行充滿了興趣,修得很開心,受到鼓舞,自然會繼續修下去。

你看到修行的效果,了解到它的好處,就會想辦法圓滿修行的因緣。因是善的話,果自然也是善。讓一切發生的發生,但是,不要忘了知道、觀察和學習。

法味

心行是善時,人自然會祥和。所以,禪修的心必須是善心或努力向善,這點很重要。念、定、精進、信和慧這些皆是善行。我們所能修的一切善行——布施、持戒、修定和修慧——當中,通過毗婆舍那修行善心最為高尚。

這世間大部分的人都享受身心的樂受。

一切滋味中,法的滋味最好。

法味不只是感受祥和,

它是「知道」和「悟」的無上滋味。

你當充分品嘗「知道」、「覺知」和「領悟」這些佛法的滋味。


推薦閱讀:

分享:調整了修學的時間、課程和態度,佛法的利益得到了
心經大生命大智慧之「色空不二」在生活中如何理解和應用
62 感受佛法
讀般若密心經有什麼好處?或者什麼用處
意生身是不是凈色根?凈色根能否壞滅?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