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學反思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提倡教育以審美為核心。在音樂課程中,欣賞這一教學領域被視為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因為音樂欣賞課具有最直接、最具體的審美教育價值。「它以一定的音樂為審美對象,以參與欣賞活動的人為審美主體,形成一種特殊的審美觀,通過這種音響的聆聽,實現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鑒賞。」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聽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徵。

音樂欣賞教學的幾種形式,只是為了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兒童理解音樂,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不是音樂欣賞教學的最終目的。音樂欣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靜心聆聽,全神貫注地感受音樂,讓思維在時空中自由馳騁,超越自我,在欣賞中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和學生一起欣賞並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 、看一看,想一想。

欣賞音樂的同時,配合圖片或影片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但不要連續實施太長。最好是在欣賞的過程中,老師適時地引發一些與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在聽音樂當中思考答案:這段音樂是快的?還是慢的?你覺得這是描寫哪一種動物?為什麼?這段音樂特別激烈,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學生聆聽之後再發表他們的感受與體驗。

2、哼一哼,唱一唱。

哼唱主題演奏曲調:以兒歌、民歌、名曲為主題的樂曲,最好的欣賞方式就是讓學生在樂曲當中發現他們所熟悉的歌曲從而引起興趣,然後配合音樂哼唱或演奏主題,學生從回憶舊經驗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認識了偉大的名曲。例如《小步舞曲》這首優美曲調。巴赫運用鋼琴獨奏的形式,主題鮮明簡單,該曲受到世人特別的喜愛,學生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唱一唱。《小步舞曲》的合唱版,其優美的歌詞再配上曲調使旋律更加動人。有的樂曲,其主題雖然不是取自民歌、名曲,但本身具有歌曲的形式,令聽者印象深刻。老師可將曲調編配歌詞,讓學生一邊聆聽,一邊唱歌,使學生參與到音樂中喜歡這首樂曲。3 、讀一讀,拍一拍。

聽音樂,一邊隨音樂表現節奏,讓學生綜合聽覺、認知、技能,與作曲家、樂團、打成一片是何等的有趣而有成就感。凡是結構簡單、節奏明顯、速度適中的樂曲均可在欣賞的時候一起演奏。在欣賞過程當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培養了良好的節奏感,正確的演奏技巧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隨音樂演奏,最簡單的就是打強拍、打拍子或是某一個固定的節奏型,學生分組用不同的打擊樂器演奏不同的節奏,就可以形成合奏,完全靠聽奏而不需要視譜。老師根據樂曲節奏的特點設計節奏型,並用不同的符號畫成圖譜。每一種符號代表某一種節奏,而每一種節奏可用人聲、身體樂器或節奏樂器來表現。

4、跳一跳,演一演。

配合音樂表演戲劇:戲劇與音樂是一體的,歌劇更是戲劇與音樂結合。在音樂欣賞的同時,配合音樂表演戲劇是音樂、舞蹈、美術等各種藝術整合的體現。凡是標題音樂、音樂故事或是歌劇都是現成的教材。進行這項活動之前,先要對樂曲內容有所理解。在設計戲劇動作時,盡量從音樂要素的各種表現中引發想像,以音樂來設計動作,不應以完全憑空想像的故事勉強和音樂湊在一起。如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序奏與獅王進行曲)》的音樂,角色與劇情可想像為:序奏—森林中的各種動物,興奮、緊張、期待的心情,— 主題的前奏 衛兵、獅王的前導隊伍,主題 獅王、獅後、小獅子、獅子家族威風凜凜的行進隊伍,模仿獅子吼叫的音樂。 其他裝飾性的音型表示森林中的各種動物的歡呼、吶喊、致敬。

5、改一改,編一編。

選擇合適、適當的內容,針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創作、練習,編一編歌詞,編一編律動,改一改旋律,變一變節拍等方式,學生能運用語言的直觀更好的理解樂曲,能運用提煉出的音樂要素對比不同的音樂情緒與風格,更好地把握音樂的形象與特點。《走進舞曲》中對小步舞曲歌詞的創編,學生興緻很高,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形象的表現了樂曲內容,這些是學生們創編的歌詞:嗨,,我們大家唱起來,來,大家一起唱一唱,優美的音樂伴隨著我們唱的多愉快,來,我們大家跳一跳,聽,小步舞曲多美妙,優美地舞蹈動聽的音樂大家真開心……

推薦閱讀:

不拋棄,不放棄
中點的反思
如何看待《聖經》中《出埃及記》中「仁慈」的耶和華對埃及人的屠殺?
婚姻不幸的女人,都有這兩大缺點,中1個就該反思了!
你覺得我們生活的社會有問題嗎?

TAG:教學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