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脫歐到美國大選,為什麼民意調查總出錯?! | 小巴侃經濟

美國大選中,川普意外勝出

很多中國的意見領袖都預測錯了

美國的主流媒體更是被「啪啪啪」打臉

基於大規模訪談數據的民意調查

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CNN主播塔帕爾憤怒宣稱

「這次彌天大錯將使民調機構徹底失業」

其實,從英國脫歐到美國大選

民意調查的不靠譜已經不是一個偶然事件了

小巴也很疑惑

說好的科學採樣、精準預測呢

於是想跑去諮詢一些數據機構

可是他們都拒絕採訪了

回復說:

「美國大選的結果不確定性太大

並沒有哪種研究方法可以保證完全沒有偏差

作為數據公司,我們也不能說得太透徹」

不過,小巴採訪到了非數據機構的業內專家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祁玲玲老師說

實際上民意調查的偏差並沒有那麼大

民調主要預測的是民眾投票率

但美國有特殊的選舉人團制度

導致把最終的結果放大了

不管民意調查的數據如何

美國大選本身已是一件高度戲劇化的媒體大事件

那麼,以主流媒體出發的民意調查存在偏差

是否意味著主流媒體已遠離真正的主流

祁老師說:並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

主流媒體與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工薪階層

這兩者之間沒有很好地對接

這部分人群大多在鄉村小鎮生活

很少跟社會精英一樣去關注紐約時報和CNN

而他們又恰恰是給川普投票的主力軍

那新媒體表現如何?

在Twitter上

川普發了約3.36萬條,粉絲1520萬

希拉里只發了0.9萬條,粉絲1110萬

在Facebook上

川普的粉絲高達1459萬,希拉里只有940萬

雖然粉絲數無法代表支持者數

但連川普在接受採訪時都說

「我在Facebook、Twitter

和Instagram等網站上有這麼多人氣

我認為它們幫助我贏得了所有的選舉

他們(對手)在這方面所花的錢比我多得多

宣傳效果卻不如我好」

時髦的川普還會時不時

拍個短視頻做個直播

每發布一條信息

總有2萬-20萬的人在轉發評論

不過,有趣的是

川普的Twitter賬號的背後竟有兩個人在發

而且兩人的手機類型和發文習慣都不一樣

一個iPhone,發布帶有正面、積極情緒的內容

另一個安卓,專門髮帶有情緒性的辭彙

比如:差勁、傻瓜、瘋狂……

大概前者是川普助理,後者是他自己吧

比起川普的隨意

2012年大選中

競選人羅姆尼和他的團隊要謹慎多了

發一條Twitter竟然需要22名競選團隊成員審核

雖然希拉里在傳統的電視辯論初期

表現地不錯,拉高了民調

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都成為了她的「背書」

許多報紙公開支持希拉里

但這些傳統媒體都忽略了一個事實

作為精英階層的記者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群

而許多民眾對他們所寫的內容並不買賬

到了後來,高大上的辯論便成了罵大街

大家都知道的,小巴就不再重複了

「大嘴巴」川普

發Twitter

炮轟《紐約時報》

——非常差和極度不專業

深夜辱罵奧巴馬為「精神病患者」

這樣的瘋子川普

對比「政治正確」的騙子希拉里

太過任性

但背後又有著更為真實的一面

比起傳統媒體,社交媒體意味著更多的自由

川普把自己的勝利歸功於「沉默的大多數」

畢竟他說了那麼多種族歧視、性別歧視

所以他的支持者更傾向於不表露自己的態度

但在社交媒體上民眾對川普的熱情一直很高

於是,就有了社交媒體幫助川普獲勝的理論

這時,扎克伯格很慌張

在Facebook發了長長的文章澄清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然而我並沒有左右民意啊

其實,在歷屆美國大選中

媒體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在最初,媒體會用放大鏡審視每一個候選人

扮演著揭發和爆料的角色

後來,媒體則慢慢演變成了大選的組織者

可以用來傳播聲音、吸粉、造勢、拉選票

1933年,在羅斯福PK胡佛的時候

廣播的作用漸漸凸顯

羅斯福開創了史無前例的「爐邊談話」

他說:這樣講話親切些

免去官場那一套排場

就像坐在自己的家裡

雙方隨意交談

每當發生重大事件時

羅斯福就在廣播的那頭娓娓道來

老朋友一般地闡述自己的貨幣及社會改革主張

贏得了美國民眾的理解和尊重

他任總統的12年內

共進行了30次爐邊談話

1960年,當肯尼迪PK尼克松的時候

廣播退下,電視機上場成為政界新寵

兩位選舉人在電視鏡頭中展開唇槍舌戰

尼克松當時是美國的副總統

肯尼迪不過是個馬薩諸塞州資歷尚淺的參議員

真正的競爭展現在電視辯論中

當時肯尼迪剛剛完成露天的競選

帶著古銅色的膚色,神采奕奕

上電視直播前

在團隊的幫助下,打造出帥氣的形象

他的自信和風采通過電視機展現地淋漓盡致

而那時候的尼克松剛剛動完膝蓋手術

身體清瘦、臉色慘淡,還發著高燒

他上鏡時穿得淺灰色西裝與背景色差不多

更加顯得臉色蒼白

他還說:哪怕在上電視前30秒內刮一遍鬍子

出鏡時仍然會有胡茬

於是,尼克松試圖用「懶漢剃鬚粉」遮掩胡茬

可不巧的是,他在鏡頭前一直流汗

臉上的妝也花了

「懶漢剃鬚粉」被汗水衝出一條條的溝痕

沒想到,不會化妝竟然成了一種硬傷

尼克松栽在鏡頭前,也倒在白宮門口

他努力地在後面的辯論中挽回局面

但仍然無濟於事

當時聽廣播的選民表示難測勝負

但看電視的選民卻基本明了

6%的選民更是說

電視辯論直接幫他們做了決定

報紙—廣播—電視—網路

誰贏得了媒體誰就將贏得大選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句話並沒有言過其實

但從本質上來說,並非媒體決定了一切

只是每一次媒體的變革

都在改變著選舉人和選民之間的互動

並將宣傳效果放大幾百倍

12月30日,上海,我們將舉辦「預見2017」吳曉波頻道年終秀,吳老師將點評英國脫歐、美國大選、G20、人民幣入籃等2016年度經濟大事,並預見2017的變化。限時三天搶購早鳥票。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


推薦閱讀:

民調為何錯得離譜
【舉報!】這裡政府辦事不給力,我要說出來!

TAG:美國 | 經濟 | 英國 | 美國大選 | 英國脫歐 | 民意調查 | 民意 | 調查 | 脫歐 | 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