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寅時時辰的天道
凡是看到「年上起月法和日上起時法」方法,作為一個會算卦的人,都不足為怪,用的也非常熟練。但是,對於一個大國醫來說,對於一個所謂研究《易經》和《黃帝內經》的專家學者來說,運用起來,真是比登天還難,專家學者念起這些順口溜來,如同小孩念古文一樣。應用者不知道年上起月法和日上起時法的道理,只會應用,不知道這是天天診脈看病,第一道必須通過的醫門。研究者不知道這是具體的法於陰陽,合於術數,合以天光的方法和用處,不知道診脈是日氣分成了陰陽兩儀,兩儀分成四象而成寸脈和尺脈的具體做法。如果沒有日氣分陰陽成兩儀,兩儀分成四象,那麼,《定寅時》的方法,人天合一的方法,都是瞎說。所以不知道《定寅時法》的天理,這是中醫界的一大憾事。當然,再說起《定寅時法》的歌訣來,更是荒唐至極。連這八句話是何意都譯不了,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懂的《內經》中說的五運六氣的運轉。如果你知道了五運六氣運轉的全部過程,知道了寸脈是通天的天門,書中叫開或關。尺脈是通地戶的地門,叫關或開。這些話就非常明白了。這些話疑惑不解,說自己學會了《黃帝內經》中說的五運六氣的運轉,說自己看懂了《傷寒論》,說自己看懂了《子午流注法》,都是不符合實際的妄說。
《年上起月法》說的是每年的正月,從正月的寅月開始,定出天干。如甲己年,正月寅月的干支是丙寅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下十一個月的干支。
乙庚年,正月寅月的干支是戊寅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下十一個月的干支。
丙辛年,正月寅月的干支是庚寅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下十一個月的干支。
丁壬年,正月寅月的干支是壬寅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下十一個月的干支。
戊癸年,正月寅月的干支是甲寅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下十一個月的干支。
凡是知道了年的歲氣,就能定出正月寅月的月建來。
查不出月令,找不到節氣,中氣的時間,也就找不到五運六氣走到了哪一步運的氣,六六之節在哪一節。司天在泉找不到,寸脈和尺脈是什麼經脈,你也找不到,沒有辦法診脈。找到寅時至而至的經脈,這叫定寅月的方法。
《日上起時法》說的是每日從正好月的朔日平旦寅時開始,定出天干。
甲己日,從平旦寅時的干支為丙寅時辰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一日之中下十一個時辰的干支。
乙庚日,從平旦寅時的干支是戊寅時辰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一日之中下十一個時辰的干支。
丙辛日,從平旦寅時的干支是庚寅時辰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一日之中下十一個時辰的干支。
丁壬日,從平旦寅時的干支是壬寅時辰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一日之中下十一個時辰的干支。
戊癸日,從平旦寅時的干支是甲寅時辰開始,然後才能依次排出一日之中下十一個時辰的干支。
凡是知道了太一的日氣,就能定出當日之中每個時辰干支來。知道了值日的干支才能找到子午流注法中說的「子時在泉的尺脈」,「午時司天的寸脈」是何經脈,這叫定寅時時辰法。
定「寅」月的方法和定「寅」時時辰的方法,都是從寅開始。從一年的年氣之中,定年氣開始,有合以每個月月建的法則術數。從一日之中,有太一的日氣,合以十二時辰的法則數理。早在西周漢代時,就已使用,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雞鳴平旦命名。又用十二天干地支來表示它。
【寅時】為平旦,為平光,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在《五運行大論》中把這交替的時辰叫「在天為玄」的時間。「丑之終,寅之初,天色反黑」,只有在這個時辰,專論東方,別的時辰,別的時間,都沒有這種六氣五行生化的大法。尤其是定寅時法中說:
五九五更二點徹。二八五更四點歇。三七平光是寅時。四六日出寅無別。五月日高三丈地。十月十一月四更二。仲冬纏到四更處。便是寅時君須記。
這些話,說法久遠,人多嘴雜,各持己見。有《易經》知識的人和無《易經》知識的人,都認為自己有知識,都來亂解釋它,打開網站,解釋的語言鋪天蓋地,其結果說得亂了章法,更不知道怎樣應用。其實這都是用太陽日出日沒的語言定寅時的方法。看懂的人又為了顯示自己的文采,把話又改寫了一遍,成了:
正九出乙入庚方,二八出兔入雞場;三七發甲入辛地,四六生寅入戊方;月五齣艮歸乾土,仲冬出巽入坤方;有惟十與十二月,出辰入申仔細詳。
這種改寫的用法,是否完全符合《定寅時法》中說的意思,我不做解釋,我們把五運六氣運轉中,氣的生成與診脈在實際應用中的做法,聯繫到原文的語言來解釋和符合一遍,也就明白了。
比如把甲日,己日,用法於陰陽,和以術數,合以天光,把太一甲己的日氣加到丙寅太陽的做法中,或在甲己日用子午流注法給人診脈時,正是用到「甲己還加甲」,必須要從甲子時,查到寅時,從而知道甲、己日的日氣合到了甲子旬中。甲子的氣位,是少陰的氣位。古人用兩點(- -)表示成「陰」,用一點再延長(—)表示成「陽」。把《醫宗金鑒》中說的「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乘著氣動靜生陰陽,陰陽之分為天地」用到「定寅時法」這裡,不要扯別的。任何一日的寅時平旦的時辰,都必須用陰陽表示出來,都是太極、太虛分成陰陽兩儀,兩儀分四象的時間。在陰陽黃金策(徹同策)劃中。兩點為陰爻,兩點下加一點陽爻,叫少陰。(同太極分兩儀的命名)所以叫太一甲日,己日的日氣,合到了少陰的氣位。在用子午流注法以日氣為準,診脈時,甲、己日,在泉的尺脈一定是少陰的脈象。知道了兩個點下加一橫是代表少陰,其餘的「正九五更」指的是每年農曆的正月,九月的時間,甲己日五更天的寅時,是陰陽分成了兩儀,從少陰的氣位開始,即從少陰經開始。從「丙寅」時辰至「癸酉」時的時辰,在正常的情況下診到的脈象都應該是鉤脈,鉤脈的沉、浮由知南北政中,從而知道是浮,還是沉。
同理:二八五更四點歇。比如把乙日,庚日,用法於陰陽,和以術數,合以天光,把太一乙、庚的日氣加到戊寅少陽的做法中,或在乙庚日用子午流注法給人診脈時,正是用到「乙庚丙作初」,必須要從丙子時,查到戊寅少陽時,從而知道乙、庚日的日氣合到了甲戌旬中,甲戌的氣位,是太陰的氣位。太陰,古人把太陰用四點( = = )表示,在陰陽黃金策劃中。四點的陰爻,叫太陰。所以叫太一乙日,庚日的日氣,合到了陰陽分成兩儀,太陰的氣位。在用子午流注法以日氣為準,值日診脈時,乙、庚日,在泉的尺脈一定是太陰的脈象。知道了四個點是代表太陰,其餘的「二八五更」指的是每年農曆的二月,八月的時間,乙、庚日,五更天的寅時是從太陰終止的氣位開始,「歇」同「終止」,從「戊寅」時辰至「癸未」時的時辰,在正常的情況下診到的脈象都應該是太陰的沉脈,從而知道太陰脈的前、後是什麼脈象。
同理:三七平光是寅時。比如把丙日,辛日,用法於陰陽,和以術數,(術:辦法。數:數到第幾天的日氣)合以天光(六氣位的經脈,古人用五星來表示,故為天光),把太一丙、辛的日氣加到庚寅陽明的做法中,或在丙辛日用子午流注法給人診脈時,正是用到「丙辛從戊起」,必須要從戊子時,查到陽明庚寅時,庚寅為平光。從而知道、丙日,辛的日氣合到了甲申旬中,甲申的氣位,是少陽的氣位。古人用一點並延長為一橫( — )表示為陽,在陰陽黃金策劃中,一橫為陽爻,一陽爻下加一陰爻,叫少陽。所以叫太一丙日、辛日的日氣,合到了少陽的氣位。在用子午流注法以日氣為準值日診脈時,丙、辛日,在泉的尺脈一定是少陽的脈象。知道了一陽爻下加一陰爻是代表少陽,其餘的「三七五更」是平光,指的是每年農曆的三月,七月的時間,丙、辛日五更天的寅時是從陰陽分兩儀,少陽氣位開始。從「庚寅」時辰至「癸巳」時的時辰,在正常的情況下診到的脈象都應該是少陽的浮脈,從而知道少陽脈的前、後是什麼脈象。
同理:四六日出寅無別。比如把丁日,壬日,用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合以天光,把太一壬、丁的日氣加到壬寅陰分的做法中,或在丁、壬日用子午流注法給人診脈時,正是用到「丁壬庚子居」,必須要從庚子時,查到陰分壬寅時辰,從而知道壬日,丁的日氣合到了甲午旬,甲午的氣位,是陽明的氣位。其餘的「四六日出」,指的是每年農曆的四月,六月的時間,與三月,七月別無不同。
同理:五月日高三丈地,比如把戊日,癸日,用法於陰陽,和以術數,合以天光,把太一戊、癸的日氣加到甲寅時辰陰分的做法中,或在戊癸日用子午流注法給人診脈時,正是用到「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必須要從壬子時查,到陰分甲寅時辰,再從甲寅時辰查到乙卯時辰。從而知道戊日,癸的日氣合到了甲寅旬中,甲寅的氣位,是厥陰的氣位。在陰陽黃金策(徹)劃中。太陽從甲寅時的平光又升至三丈的高地,為到了卯時的時辰,陽光已充滿,又叫老陽。老陽,古人把老陽用兩橫(=)表示為太陽。在陰陽黃金策劃中。兩橫為陽爻的老陽。所以叫太一戊日,癸日合到了厥陰的氣位。其餘的「五月日」,指的是每年農曆的五月的時間,日,為太陽日出,戊癸日五更天的寅時到卯時,都是從厥陰的氣位開始,從「甲寅」時辰至「癸亥」時的時辰,在正常的情況下,診到的脈象都應該是厥陰的脈象,從而知道厥陰脈的前、後是什麼脈象。
同理:十月,十二月四更二。農曆的十月和十二月,四更天為少陰,五更天才到太陰。寅時平光的時間來得更遲。仲冬纏到四更初,指的是到了仲冬大雪的節氣時令的時間,而五更的時辰相當於四更天的開始。這就是用陰陽的法則,把一年之中365天,太一的日氣合到五運六氣的運轉的辦法,天老地荒,萬年不變,既能找到寅時,又能推其天地,定出何時辰五運六氣走到了何氣位,人的氣血流到了何經脈。這便是中醫郎中在寅時必須牢牢記住的方法,故最後一句說「便是寅時君須記」,都要按照時令的次序,移光定位,人的脈象必須按時應之,脈象應則順,脈象不應者病,逆者亡之。然而中醫的郎中們,國醫們根本都不用。所以說中醫只是一個實踐主義者,經驗主義者。他們是用實踐的經驗,常年繼承著中醫的醫理,繼承著中華的傳統文化。
有了定寅時的方法,再以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雞鳴平旦命名。在中華大地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乃至於八方,只要以當地,當時,看太陽的日出日沒以及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論時間,論時辰,就不必擔心人的氣血應天時的誤差了。所以《醫宗金鑒》中說的「運氣當審常變歌」非常準確:「未達天道之常變,反說運氣不相應,即知正常的常理,再審不定變化情,任由千百雜合病,都在天時地化中」。這都是在審察當時、當地的天時,為何時;地化,為何化;人病在何病。彼時,彼地,彼化,論病,論脈,才為無差繆。所以網上說「定寅時的方法」沒有用了,要用北京的時間來定寅時,看病,診脈,都是錯誤的。
拄其間鍔未殘
推薦閱讀:
※天道酬勤書法作品欣賞52幅 【書法園地】
※(2)1.4六經的天道次序及其衍化
※《天道》:最成功的牛人,是最善於4G思維的人,大家怎麼看?
※真理天道 性理真傳
※應天道,盡人事,從風水命卦看人間萬物!
TAG: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