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常:孝經?二十四孝批判(2)
孝經·二十四孝批判(2)
孝經批判
——移孝作忠於人民
第一章《開宗明義章第一》之批判
——人民在孝道體系中缺位
開宗明義章第一
(原文)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譯文)孔子在家裡閑坐,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
孔子說: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人們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那是為什麼嗎?
曾子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說:學生我不夠聰敏,哪裡會知道呢?
孔子說: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原來位置坐下,我告訴你。人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詩經·大雅·文王》篇中說過:怎麼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稱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批判)《開宗明義章》是《孝經》的第一章,我希望讀者在讀此章時,腦子裡能存有以下幾個問題:
1、孔子是孝文化的創造者嗎?
2、孝文化的源頭在先王嗎?
3、孝文化為中華民族之獨有嗎?
4、何為孝文化?孔子提倡的孝文化體系如何?人民處於什麼位置?
一、孔子不是孝文化的創造者,而是倡導者
筆者曾經無知地認為,孔子是中國孝文化的創造者。筆者也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筆者身邊的許多人和筆者一樣,往往也認為中國的孝文化是孔子創造的,曾經和我一起爭論過《孝經》的朋友最初也持有這種觀點。沒讀《孝經》時,筆者萬萬沒想到這是一種錯覺。實際上,在《孝經》的第一章中,孔子說的第一句話就說明了孝文化不是自己的創造。孝文化的源頭不在已,而在先王。所謂「先王有至德要道」說得就是孝道的源頭。
孔子身處亂世,在他那個時代,即春秋時代,中國正處於一個偉大的社會變革時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社會出現了代表新的生產力的新興階級——地主階級。這個階級要代替沒落的奴隸主階級,走上統治階級的舞台,對奴隸社會的舊制度、舊文化進行著種種挑戰,往昔那種天下順從、上下無怨、鄰里和睦的局面已經不存在,社會動蕩不安。這個時候的孔子放眼世界,看到的是周天子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不斷。一些小諸侯國紛紛被強大的諸侯國吞併等等亂象。如何結束社會動蕩?有沒有一個「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的方法來使天下復於平靜呢?這是孔子思考的問題。當孔子把目光投向相對平靜的所謂先王時期時,他看到了「孝」。認為先王時代之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因為先王具有至高無上的品德,踐行了孝道。因而孔子就提倡以孝道來「賓士天下」,並把孝道看成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產生的根源」。孔子發現了孝,一生就倡導孝。因而也就有了宣揚孝道的《孝經》。由此可見,事實的真相是,孔子並不是孝文化的創造者,而是孝文化的倡導者,繼承發展者。
二、中國孝文化的源頭不在先王
孔子說,孝道的源頭在先王。先王者,字面意思指前代君王。《孝經》中的先王則是指上古的賢明君王。他們是炎黃、堯舜、大禹以及夏、商、西周的賢明君王。因而孔子所謂孝道的源頭在先王的觀點,實際上是說這些人是孝道的發明創造者。
讀《孝經》時,我曾反問,孝道的源頭在先王嗎?並就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孝道的源頭並不在先王,它是隨著人類的形成與發展而產生髮展的,並且因為國家、民族、地域等因素的不同,而各有異彩。
何為孝?孝的概念是什麼?所謂孝,在中國孝有兩方面的內容,或者說是兩個種類的孝。一種是子女對父母的孝(或者說後輩兒孫對前輩祖宗的孝)。這種孝說白了就是以親情為紐帶,以感恩為依據,以報恩為行動,以道德倫理(有時以法律)為約束機制的一種養老文化。中國人說養兒防老,說得就是這個道理。親情使人行孝時心情愉快,感恩使人行孝時心甘情願。道德倫理(有時是法律)則是對不孝行為的一種約束、鞭策。另一種是社會下層對上層以及下級對上級的孝。觀人類歷史發展,孝首先是隨著人類的形成而產生的。遠古的原始人在面對生老病死時,最先是父母長輩對後輩兒孫在養育過程中生產了愛,後輩兒孫在感受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時候,產生了對父母長輩的辛勞養育感恩報恩的感情,於是孝便誕生了。由於原始人過著群居生活,原始的孝存在於每個原始人群中。那時候,青壯年外出打獵或種地,老年和小孩子則留在他們居住的山洞裡或山洞附近活動。在母系氏族時代,母親被絕對崇拜,孝文化以維護母權為特徵。到了父系氏族時代,孝文化由維護母權轉為維護父權。家庭誕生之後,孝又存續於家庭中,並且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隨著部落、部落聯盟、國家等社會組織的誕生,存在於家庭的孝,被移植到社會統治集團中,即所謂移孝作忠,形成了社會統治集團中的以「君君臣臣」為特徵的下對上的忠孝。
從孝道的產生和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出,孝文化是與人類同步的,非是炎黃、堯舜、大禹以及夏、商、西周的賢明君王們發明創造的。他們跟孔子一樣,對於孝文化,也僅僅是發現者,倡導者,繼承發展者。
三、孝文化非中華民族所獨有,它是人類共有的文化。
關於孝文化是否被中華民族所獨有,讀《孝經》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為孔子沒有跟他的學生曾子講這個問題。因此嚴格地說,下面的文字不是對《孝經》的批判,而是對一些人認為「孝文化為中華民族所獨有」的觀點進行的批判。
在實際生活中,如果注意留心一下人們的議論,就會發現許多人認為,孝文化是中國的獨有的文化,並且認為它是中華民族優於別國其他民族之處。這是一種錯覺。孝文化並非中華民族所獨有,它是人類共有的文化。放眼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的孝文化。因為外國人也要面對生老病死,外國人也要養兒育女,養老送終。因而,我們看到外國的人也在孝敬父母,他們並沒有把自己的父母拋到荒郊野外不管,他們也跟我們一樣,對自己的父母養老送終。否則的話,他們的民族就難以存在發展。在外國人的心中,父母也是偉大的。他們有自己的父親節、母親節。在父親節和母親節里,他們感恩自己的父母,向父母祝福,帶父母郊遊,為父母購買禮物。在佛經里有許多是講孝的經,如《地藏經》、《盂蘭盆經》等。基督教信徒尊稱上帝為「天父」, 伊斯蘭教的信徒對他們的真主安拉也有著深深的「尊父」情結。由此可見,外國人不但有孝文化存在,而且還反映到他們的宗教裡面。那種視孝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獨有文化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那種認為孝文化是中華民族優於別國其他民族之處,是一種妄自尊大。一方面妨礙了中國人對自己孝文化的自審,另一方面妨礙了中國人對外國孝文化的交流與學習。
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一樣,孝文化貫穿於中國華民族始終。它在過去、現在存在,在未來也存在。所不同的是,孝在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在中華民族的道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人以孝與不孝判斷一個人的好與壞,以順與不順判斷子女的孝與不孝。在中國一個人如果不孝,就會被懷疑可能對朋友、對長官、對皇帝不忠。不忠不孝之人,一定是臭不可聞之人,就會被社會批評,甚至被社會拋棄。中國人最怕被人說「不孝」。這就是中國孝文化的特色。
四、《孝經》中的孝道體系及其缺陷
《開宗明義章第一》講的是《孝經》的主題。一是說明《孝經》講的是孝道,二是講孝道的源頭在先王,第三就是講孝道的體系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這段話講的就是孝道的體系。由此我們可見,《孝經》中的孝道體系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是存在於家庭內部的兒女對父母的孝,二是成人之後,建功立業,效力於國君的孝。在這個體系中,有兩個孝的對象,一是父母長輩,二是國君。
筆者在讀《孝經》中的這段文字時,總覺得感到彆扭,彆扭在什麼地方,當時是想不清楚的。一日,在一位朋友家中的藏書中發現了一本文革時的《老三篇》。心中忽然一亮,覺得找到了自己看《孝經》感到彆扭的原因。那就是在孔子倡導的孝道體系中,缺少一個重要的孝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人民。《老三篇》是讀者小時候常讀之書。內有《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其中許多內容至今仍能背誦。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思想中最為光輝的思想。中國共產黨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之所以能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和建設新中國,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他們的道德體系中,把人民作為孝的對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曾經想,孔孟思想維護中國封建制度二千年,為何不能維護封建王朝?當我發現《孝經》的孝道體系中人民缺位時,我覺得自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那就是在孔子的孝道中,孝敬的對象沒有人民。從《孝經》誕生之日起,人們研究《孝經》已經二千多年,一直沒有人發現《孝經》中孝道體系的這個缺陷。這是一個遺憾,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發現了這個缺陷,並第一次把人民放在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共產黨人的宗旨。這無疑是對中國孝文化發展的巨大貢獻。有人看到共產黨曾經批判過孔子,就說共產黨是反對孝道的,這是大錯特錯的。一來他們誤解「批判」一詞,一提到批判就想到打倒,二來他們看問題只看表面,不看實質,因而看不明白共產黨非但不是孝道的反對者,而且還是孝文化的繼承者,創新發展者。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現象,那就是有人把孔子提倡的孝文化拔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說什麼現在的人們道德淪喪,要救二十一世紀,唯有孔子。試問,一個人民缺位的道德體系(或者說思想體系)能救世嗎?顯然是不能的。
五、身體之用:《孝經》思想的閃光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是筆者讀《孝經》感到舒服的句子。有人曾經這樣解釋《孝經》中的這句話:人的身體是父母給的,父親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長壽,子女如果不愛護自己的身體,使之毀傷,就會令父母傷心,這是不孝。這句話不排斥這個意思,但不是其主要意思。因為孔子後面緊跟的一句話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是說,身體是用來踐行孝道的,讓父母不擔心自己的健康僅僅是行孝很小的內容。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才是最終的目的。由此可見,身體對於行孝者是何等之重要。應該說,這是孔子孝道中最為閃光的地方,是值得稱道的。然而由於孔子是二千多年前時空里的人物,他的這個思想於今,就顯得不適時宜了。因為這個觀點是孔子針對當時社會的時弊提出來的。到了今天,孔子的這個觀點猶如一個小花襖,已經不合適今人穿戴了。對此今人應該採取批判的態度,改造、繼承、發揚之。
中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有一句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筆者在上小學時唱過一首《打乒乓》的兒歌。那時候,我們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在世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並且「小球」推動了「大球」,為中國外交事業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在這首《打乒乓》兒歌中有這樣一段歌詞:「……打乒乓為得啥?紅小兵回答的最響亮,增強體質為人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如果我們不去計較這首兒歌的文革色彩,就會發現這首兒歌最閃光的地方就是把人民當作孝敬的對象,回答了把為人民服務納入孝道之後,身體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很顯然,這是一個更高的境界。在中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毛澤東是最早對身體之用有此覺悟的人。他在1917年4月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號上,以「二十八畫生」署名,發表的《體育之研究》,闡述了他對身體之用的基本觀點。
在《體育之研究》中,毛澤東首先指出:「武風不振,民族之體質,日趨輕細。此甚可憂之現象也。」並解釋體育說:「體育者,人類自其養生之道,使身體平均發達,而有規則次序之可言者也。」在闡述「體育在吾人之位置」時說:「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顧知之者或寡矣。或以為重在智識,或曰道德也。夫知識則誠可貴矣,人之所以異於動物者此耳。顧徒知識之何載乎?道德亦誠可貴矣,所以立群道平人己者此耳。顧徒道德之何寓乎?體者,為知識之載而為道德之寓者也。其載知識也如車,其寓道德也如舍。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
筆者小時候上學時,對毛澤東的「德智體全面發展」思想印象深刻,讀毛澤東的《體育之研究》才知道,毛澤東在年輕時就有這種思想了。「三育並重,然昔之為學者,詳德智而略於體。及其弊也。僂身俯首,纖纖素手,登山則氣迫,涉水則足痙。」毛澤東看到「故有顏子而短命,有賈生而早夭,王勃盧照鄰或幼傷或坐廢。此皆有甚高之德與智也,一旦身不存,德智則從之而隳矣。」而與其相反的則是「惟北方之強,任金革死而不厭。燕趙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涼州。清之初世,顏習齋李剛主文而兼武。習齋遠跋千里之外,學擊劍之術於塞北,與勇士角而勝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豈道乎?顧炎武,南人也,好居於北,不喜乘船而喜乘馬。此數古人者,皆可師者也。」
毛澤東對身體之用的思想,可視為是對孔子孝道中的身體之用觀點的批判、改造,繼承和發展。毛澤東的這一思想,是當今讀《孝經》的人應當補上的一課。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自己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對金鎖玉關的批判皆虛言!
※國學家剩下的工作就是勸進了-權力批判--梁發芾的博客-搜狐博客
※淺論南宗正宗—批判胡孚琛龍虎三家相見丹法(二)
※張 力 的 消 解——禪學的佛學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