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郵票長城極限片欣賞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智慧和血汗建成的歷史豐碑,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 從1995年10月開始至1999年5月,郵電部發行了普28「長城」3枚,普29「萬里長城」5組21枚普通郵票。兩套郵票風格相似,只是票名不同,普28票名是長城,而普29票名是萬里長城(明)。同時普28的三枚票所展示的地點在普29中再次出現。兩套票共計24枚,展示了長城自山海關、老龍頭、慕田峪、八達嶺、居庸關、娘子關、雁門關、嘉峪關等21個雄關和城牆的英姿。在此之前還發行有T38長城及普21等長城圖案郵票。 現以長城普票極限片方式展現各組長城的雄姿及簡介資料:
普28《長城》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郵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日期3-1 金山嶺 0.60 25×20 P13×12 1995-10-5 3-2 山海關 2.30 25×20 P13×12 1995-10-5 3-3 老龍頭 2.90 25×20 P13×12 1995-10-5
普29《萬里長城(明)》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郵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日期21-1 虎山長城 0.05 25×20 P13×12 1999-3-1 【虎山長城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著名景點老龍頭就是長城入海的最東端頭部分,有「中華之魂」的盛譽。位於山海關以南4公里處的渤海之濱,北連長城,南入渤海,是現在明萬里長城最東端的起點。老龍頭地勢高峻,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因而名「老龍頭」。也是萬里長城唯一集山、海、關、城於一體的海陸軍事防禦體系。 21-2 九門口 0.10 25×20 P13×12 1998-11-1 【九門口位於河北撫寧縣城東北51公里處,距山海關12餘公里,與遼寧省綏中縣交界,是河北境內明長城東端薊鎮重要關隘,以雄奇、險峻著稱。九門口偌大的關城,橫陳在條石鋪砌的河灘之上,兩端與峭壁相銜,九座巨大的拱形水門巍然聳立,一字排開,雄踞於兩山之間的峽谷之上。遠望九門口,其形如多孔橋,只是那威嚴整齊的城牆垛口和兩側高聳的敵樓,明確地告訴人們,這是拒敵的屏障,是長城的重要關隘。 21-3 山海關 0.20 25×20 P13×12 1999-3-1
【山海關,又稱「榆關」,又名臨閭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位於河北秦皇島市東北10餘公里處,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是萬里長城形象代表之一。 21-4 黃崖關 0.30 25×20 P13×12 1997-9-1 【黃崖關亦稱小雁門關,是萬里長城在薊縣與興隆縣之間的主要關口和通道,為薊縣境內唯一的一座關城。海拔高度300米,關城東西兩側崖壁如削,山勢陡峭雄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著名的雄關險隘。由於山崖在夕陽西照時,反射出萬道金光,故名黃崖關。關城由正關、水關、東西稍城和烽火台組成。 21-5 金山嶺 0.40 25×20 P13×12 1999-3-1 【金山嶺長城,是長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一,位於河北灤平縣與北京密雲縣交界地帶的燕山支脈。金山嶺長城依山憑險,起伏跌宕于山水之間,形勢極為雄奇。尤其此處敵樓密集,構築精巧,形式多樣,為萬里長城中旅遊勝境之一。 21-6 古北口 0.50 25×20 P13×12 1997-4-1 【古北口長城由北齊長城和明長城共同組成,包括卧虎山、蟠龍山、金山嶺和司馬台4個城段。古北口是山海關、居庸關兩關之間的長城要塞,為遼東平原和內蒙古通往中原地區的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21-7 黃花城 0.60 25×20 P13×12 1999-5-1 【黃花城長城又稱金湯長城,位於懷柔縣城關鎮西北29公里,距北京60公里。是北京界內少有的山水相連的長城,因仲夏時節這裡的屋宇村舍會被淹沒進漫天的黃花之中而得名。懷柔城區西北築有城關,即黃花城(古稱黃花鎮),有「京師北門」之稱。黃花城長城東連懷柔,西接延慶,北通內蒙古高原東部,南守昌平明皇陵,是北京北部的戰略要衝。明朝對此地防務十分重視,地理位置重要,所以此段修築十分精細。 21-8 慕田峪 0.80 25×20 P13×12 1999-3-1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距北京城73公里,是北京著名長城景點之一。慕田峪長城的構築有著獨特的風格,這裡敵樓密集,關隘險要,城兩側均有垛口,特別是正關台三座敵樓並矗,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段長城西接北京昌平縣的居庸關,東連北京密雲縣的古北口,為明代所修築,為京師北門黃花鎮的東段,自古被稱為拱衛京師、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關口之一,被稱為「危嶺雄關」。現在慕田峪所保留修復的長城,是全國明長城遺迹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 21-9 八達嶺 1.00 25×20 P13×12 1997-9-1 【八達嶺位於北京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和傑出代表。八達嶺長城也是萬里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 21-10 居庸關 1.50 25×20 P13×12 1997-9-1 【居庸關位於北京昌平區境內,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並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三關。 21-11 紫荊關 2.00 25×20 P13×12 1997-9-1 【紫荊關位於河北易縣城西北40餘公里的紫荊嶺上,關城東為萬仞山,千嶺聳立,峭壁懸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與盤石口相接;城北為拒馬河,谷寬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黃土嶺,背千山萬壑,層巒疊嶂。紫荊關城就建在這依坡傍水、兩山相夾的盆地內。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紫荊關漢時稱上谷關,東漢名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庄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宋、金時名金坡關,後因山上多紫荊樹易名紫荊關。 21-12 平型關 2.70 25×20 P13×12 1999-3-1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上,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後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 21-13 娘子關 3.00 25×20 P13×12 1998-11-1
【娘子關在河北、山西兩省交界處,為晉冀的咽喉要地,是長城的著名關隘,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位於太行山脈西側河北井陘縣西口,山西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關外古道,蜿蜒起伏,為著名的燕趙古道。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於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故得今名。 21-14 得勝口 3.20 25×20 P13×12 1999-3-1 【得勝口長城位於山西大同西北約40公里與內蒙古豐鎮交界處,始建於明初嘉靖28年(1549),與大多數長城建於高山竣嶺不同的是此段長城建在一片開闊地上,牆體和墩台均為黃土夯築,由於年久失修與風雨剝蝕及人為毀壞,今已較殘破。 21-15 偏關 4.20 25×20 P13×12 1998-11-1 【偏關,位於山西偏關縣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外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偏頭關。「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這是古人對偏關的讚譽。 21-16 雁門關 4.40 25×20 P13×12 1999-3-1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于山西省代縣縣城以北約4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 21-17 邊靖樓 5.00 25×20 P13×12 1998-11-1
【邊靖樓亦名譙樓、鼓樓,在山西代縣城內,意為靖邊安民之意。邊靖樓建於明代洪武7年,明成化7年火焚後增台重建。樓上懸掛有「聲聞四達」、「威鎮三關」、「雁門第一樓」等三塊額牌匾。邊靖樓被長城專家考定為長城第一樓,歷與應縣木塔齊名,素有「代州鼓樓應縣塔,正定府的大菩薩」之稱。 21-18 鎮北台 5.40 25×20 P13×12 1999-3-1 【鎮北台位於陝西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紅山頂上。鎮北台是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物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和「萬里長城第一台」 之稱。鎮北台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鎖扼邊關要隘,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要塞之一。台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 21-19 花馬池 10.00 31×26 P11.5 1999-5-1 【寧夏鹽池縣原名花馬池城,建於天順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明代在黃河以東修築有兩道邊牆,大部分在鹽池縣境東北。河東牆也稱「二道邊」,起自靈武橫城至鹽池縣城,長387里,至今仍有不少遺迹。這道邊牆俗稱「頭道邊」,基本沿隋長城的路線修築,並將其大部分掩蓋,這是目前寧夏保存較完好的一段長城。它是我們國家從山海關到嘉峪關長城的一部分,「花馬池」長城郵票圖案展示的就是鹽池縣境內的這一段。鹽池縣因境內有眾多產食鹽的池和湖而得名。百姓在此地以鹽易馬,故名「換馬池」,諧音花馬池。 21-20 三關口 20.00 31×26 P11.5 1999-5-1 【三關口長城位於寧夏永寧縣西北邊境的賀蘭山東麓,距銀川市40餘公里。賀蘭山有大的山口37個,三關口也稱赤木關,克夷門,是其中的隘口之一,此關口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在關口處可看到殘斷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原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建有關隘。明代與勝金關、大武口(打磑口)和鎮遠關合稱為寧夏「城防四隘」。當年修築長城時,這裡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今日三關口雖已經殘掾斷壁,但不失當年雄奇險峻,蜿蜒壯麗,仍可想像到當年金戈鐵馬,烽火狼煙的戰爭場面。 21-21 嘉峪關 50.00 31×26 P11.5 1999-5-1 【嘉峪關長城在嘉峪關市西南隅, 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 建於1372年。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關城四隅有角樓, 高兩層, 形如碉堡。登關樓遠望, 寨外風光盡收眼底。 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迹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明代1488年以後,才開始進行浩大而全面的修築長城工程。經過270年的漫長歲月,先後共有18次大規模的修築工程終於完成,明代萬里長城,再不是單一的一道高牆,而是修築成「層層布防」的縱深防禦體系,重點地區還修築了多道城牆、關隘。 明長城自山海關到嘉峪關段,長度為6700千米(13400華里),經過我國北方七個省、市、自治區(一說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以西的布隆吉,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東起遼寧省的鴨綠江邊,西止於甘肅省嘉峪關,這便是我們通常說的現在還能看到的萬里長城。明長城無論從工程技術水平和設防的嚴密程度,都是以前的長城無法比擬的。在此意義上,可以這樣說:我們今天看到的萬里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連結於秦始皇時期,完善於明朝。 2011.7.9日集郵貼吧此貼 http://tieba.baidu.com/f?kz=1135315391 T38長城四季景色極限片
|
推薦閱讀:
※六大美出天際的國內賞櫻勝地,挑戰視覺極限,你去過幾個?
※今年奧斯卡強得挑戰人類極限,只有1994才能相提並論
※【建在魔都】超極限建築正式動工,上海開建世界首個五星級「深坑酒店」
※《極限挑戰第三季》中極限男人幫都有誰?
※還在健身房裡從容的卧推? 來試試更極限的徒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