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鶴丨家族故事:孩子實現深度自我認同的精神臍帶

點擊頁腳左側「閱讀原文」,收看【紫藤親子學堂】視頻

文丨侯瑞鶴(微信號:zitengqinzi)

有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發現:那些對於家庭傳承了解比較多的孩子,他們的適應能力也更強,這意味著他們能夠減緩壓力。

我們對於家族歷史知道得越多,就越有控制自己人生的意識,自尊心就越強,也就越相信自己的家庭做得更成功。為什麼知道家庭歷史會影響我們的表現呢?答案就在於家族能夠提供更多的心理上的歸屬感,即我們是屬於某一個家族的感覺。

這一點對於我們注重家族傳承的文化尤其適合,我們民族文化心理的土壤和紐帶中,家族信念佔據著核心位置。看看春節億萬人千里回家團圓的盛大文化儀式,就知道家族在我們心理上的意義了。

一個人對家族的認同與歸屬感,直接或間接影響了他的自我認同感

在一個心理團體成長小組中,一個組員報告說:「我常做一個夢,總是找不到家的感覺,像個無家可歸的人一樣四處遊盪,醒來後感覺很空虛。」他祖籍在南方的一個農村,父親努力打拚在京城安了家。小時候,通常是爺爺奶奶來京城照看他,小時跟著父親回過一次家鄉,現在已經沒什麼記憶了,現在爺爺奶奶現都已去逝。

團體在分享討論時,諮詢師提到了家族認同的議題,這位組員受到啟發,決定抽空回老家去看看,給爺爺奶奶上個墳。沒想到這一行讓三十多歲的他感觸很多,當他站在爺奶的墳前時,感覺自己像是找到了家一樣,他想像著自己和這塊土地的聯繫,是屬於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員,心中變得格外的踏實和平靜。神奇的是,自從給爺爺奶奶上了墳後,就不再做那個無家可歸的夢了。

看來他的自我找到了安放的家,他找到自己的根,找到了與世界的最初聯繫。

了解家族故事,可以幫助孩子認同祖先的優秀品質

我的公公在世的時候,曾經講過祖上傳下的一個故事。某朝某代,祖上曾是一名武狀元,遭到小人陷害被抄家,當時忠誠的管家為了保全家族血脈,偷偷攜狀元兩幼子出逃,逃到黃河附近,為了安全起見,把兩子分開放到了不同地方寄養。其中一子即是先生家的祖先。

我把這些故事經過加工講給兒子,兒子聽得不只是津津有味,而且那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更是令我動容。他舉起了自己的小胳膊,在我面前晃了晃,「媽媽,我是不是也一樣地厲害」。我說:「那當然,因為你是英雄的後代,你的身體里流著英雄的血啊」。

兒子特別愛聽家族的故事,還有我和先生小時候的故事。很好玩的是,兒子有一天說:「媽媽,你再給我講些姥爺小時候克服困難的故事吧,那樣可以幫助我克服困難,增長勇氣和信心。」(這些話主要是從故事中聽到的,他其實並不太明白意思,只是懵懂,但可以用到合適的地方)。我真的是被驚到了,他說出了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

家族的故事幫助孩子與世界相聯結

現在的孩子,擁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但同時,他們也失去了很多精神上的皈依。獨生子女、晚育、核心家庭的結構等因素結合在一起,使父母在養育孩子時多了很多前人沒有的焦慮,客觀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真實自然的人際互動和聯結變得越來越少,神性的與宇宙在象徵意義上的聯結感也被人為的切斷了。

以前的孩子可以聽老人講述祖上代代相傳的故事,春節時去家族的祠堂里拜祖,節氣時去上墳,那一張寫滿名字的家譜圖,那一個個每年添新土的墳頭下安息著爺爺奶奶、太爺爺太奶奶等,他們都與我們有著關係。我們通過與祖先的精神聯繫,與這個宇宙相聯結。在這種和自己有關的故事和體驗中,我們感受到自己是這個宇宙中的一員,感受到神性的光芒。這與迷信沒有關係,這恰恰是人類精神上找尋自我的路徑。

兒子未見過他的爺爺,一次小朋友們一起吹噓自己都有什麼時,兒子發現自己有奶奶沒有爺爺,就問我他的爺爺呢。我告訴他,爺爺已經去世了。他問那現在在哪裡,我說,爺爺安息在地下(兒子在老家看見過墳,知道墳下面埋著去世的人),就像樹葉離開大樹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里一樣,但他的靈魂和我們的祖先,也就是爺爺的爺爺、爺爺的爺爺等住在一起,在天上那顆最亮的星星上,他們能看到我們,我們卻看不到他們,祖先們愛我們,他們一直都在守護著我們。

家族是我們民族深層心理的信仰,就像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一樣,人在世間是孤單的,但天上的父卻可以給我們提供庇佑。我們的信仰不在天國,而在現實的家族。基督教徒通過上帝,我們通過祖先與宇宙產生精神上的聯結。

家族的故事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滋養我們精神和心靈的文化以及一些儀式(比如民間的喪葬儀式,一七二七的哭,非常符合面對喪失時,人們哀傷的心理恢復過程),因為感覺不符合西方的現代化標籤,正在一點點被我們丟棄和破壞。

記得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榮格在他的《分析心理學理論與實務》一書中曾經說過一段話,大意是:西方文化是科學,但是我們不能認為自己是科學,就否定其他文化的科學性,東方文化是另一種關於人與自然、人與世界關係的更奧妙的科學。而且,他還說,未來的世界需要東方文化,沒有東方文化不可能解決現在人類面臨的發展難題。

近些年常常會發現,我們扔掉的東西,別人拿走後像得了寶一樣,我們才發現,咦,原來自家這東西是寶貝呀。缺少文化上的自信,我們的選擇和決定往往相互矛盾,不能成體系,讓人不明就裡。一會這樣,一會那樣。

一個人缺少自信,就會覺得什麼都是人家的好,失去了獨立思考和判斷力。那這自信從哪來呢?我認為至少要對自己的家族自信。不管你是出自寒門還是權貴,你都可以有家族的自信,關鍵是你怎麼來解讀家族的精神。自信不是狂妄自大,認為自己天下第一,而是不管你的境況如何糟糕,你都不會放棄自己。所以,流放的王族會重振大業,是因為他相信自己是王者,最後能不能成大業不重要,關鍵是他在為之而努力,他沒有自暴自棄。

有一種觀點認為:貧窮是一種思維方式。你認同了什麼樣的人生,就會努力經營什麼樣的人生。

附:心理學家總結了不同的家族變化過程

一種是上升的家族史。

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到努力工作,克服困難,家族越來越興旺。父親對孩子說,「那時候,我們家很窮,一無所有,但是我的爺爺很能幹,慢慢地開了一個手工小作坊……」

一種是下降的家庭史。

母親對孩子說:「那時候我們家族非常顯赫,經過一次事件,我們失去了一切」。

一種是起伏的家庭史。

父母告訴孩子:「咱們家族的變化過程,有起有落,我們家曾經很富有,祖上在京城做過官。但是,後來,遇到了挫折,家族敗落,然而,我們家很努力也很團結,後來做小生意,一點點地又做成了大企業......」


【版權聲明】網路轉載請完整註明作者和出處:「轉自公眾號「紫藤親子育兒」,作者丨侯瑞鶴(微信號:zitengqinzi)」;紙媒用稿及商業用途,請後台聯繫獲得授權。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即刻加關注!

▼點擊頁腳左側「閱讀原文」,收看【紫藤親子學堂】視頻


推薦閱讀:

深度揭秘!那些20幾歲拿到百萬年薪的人,到底牛逼在哪?
深度好文,如何畫禽鳥,一看便知!
9部深度剖析教育的中外紀錄片,不容錯過!
專業分享 | 帶您深度解讀【椎關節錯位】及其鑒別診斷
自戀是天生的?深度解讀自戀型人格

TAG:孩子 | 故事 | 精神 | 自我認同 | 家族 | 自我 | 認同 | 深度 | 臍帶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