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多種原因讓文憑在中國「貶值」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27日文章】題:文憑失靈
在中國,因以前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難得,獲得大學學位曾是取得成功的捷徑。現在已今非昔比。同中國的許多事情一樣,從出口鞋到興建高速鐵路,高等教育也出現過大躍進,這使人們對高等教育質量和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產生了懷疑。
今年夏天,預計中國將有700萬大學生畢業。中國授予的博士學位已經超過世界上最大的博士授予國美國,2009年被授予博士學位的學生達到5萬人,而10年前只有1萬人。此外,據教育部公布的數字,中國還有127萬人在國外學習,人數居世界之最。僅在去年就有28.5萬人到國外學習,比2009年增長24%。中國學生最想去的國家是美國,隨後是澳大利亞、日本、英國、韓國、加拿大和新加坡。
這樣大幅度的人才增長使大學畢業生的求職變得越來越難。這還使人們對教育的質量產生懷疑,因為學位授予非常容易。
在這場爭先恐後地獲得更多正式教育的熱潮中,許多人忽視了這樣的事實:在中國,成功需要的不光是學歷。關係、政治敏銳性、社交技能、個性以及吃苦耐勞更加重要——這是新一代中國人需要在校園外學到的生活能力。
儘管如此,中國的父母們還是繼續將其來之不易的儲蓄用於子女的教育,相信更高的學位會帶來更好的工作、更豐厚的薪水。
比如,梁明偉(音)的父親給自己兒子的一生做了周密的規劃:在中國讀完本科之後,兒子將去美國學習兩年,取得碩士學位。父親支付全部學費,隨後兒子回到北京,結婚後再生兩個孩子。
在中國各地,像梁這樣的父母有成千上萬。但是,時代變了。大量回國留學生的學位正在貶值。他們現在擁有的學位不再像10年前那樣特殊,更比不上20年前。
大學畢業生已經不能像過去那樣在跨國公司找到他們認為會獲得的高薪工作。
對國內培養的大學生來說,日子更加艱難。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統計,2008年畢業的大學生有30%以上沒有找到工作。對已經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來說,平均起薪是每月大約1500元。大多數畢業生想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以及東南部的大城市就業,那裡競爭激烈,生活費用高。中西部有很多機會,但是願意去那裡就業的人寥寥無幾。中國的年輕人將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生活預期,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因為他們多數是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
[文章內容均轉載自互聯網,並不代表本站立場,僅供讀者參考。] TAG: 中國推薦閱讀:
※中國第一美女「朱愷淇」如何歷練成中國第一美女導演
※自豪中國三十年!
※加拿大對中國有錢人關「移民門」?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養指導工作委員會公共營養師培訓中心
※蒼井氏在日本處於什麼地位? 哪些才是日本的貴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