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芷江受降:勝利之城見證「日落芷江」

抗戰遺迹和抗戰精神·尋蹤芷江受降:勝利之城見證「日落芷江」本報記者 唐湘岳 本報通訊員 龔衛國 唐召軍 《 光明日報 》( 2014年09月04日 05 版)

修建芷江機場資料照片

復修後的受降紀念坊楊志東攝

芷江,湘西邊城,因屈原《楚辭》中的「沅有芷兮澧有蘭」而得名。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飛抵芷江,交出百萬侵華日軍兵力分布圖,並簽字接受關於日本投降詳細命令備忘錄,芷江從此以「勝利之城,英雄之城」而聞名中外。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我們來到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飛虎隊紀念館,回望那段烽火歲月。

「飛虎隊紀念館坐落於芷江機場東邊,是目前國內唯一全面反映美國盟軍陳納德將軍率領飛虎隊援華抗戰的專題性紀念館。」芷江飛虎隊紀念館館長吳建宏介紹,紀念館主要由抗戰時期的中美空軍指揮塔舊址、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舊址、飛虎隊紀念館組成。

飛虎隊紀念館陳列館裡,大量中美飛虎隊員曾經使用過的學慣用品及原始照片,再現了當年飛虎隊員英勇抗擊日寇的輝煌戰績:70多年前,「飛虎隊」創始人陳納德先後率領18223名美國空軍將士、1161架飛機援華抗日,共擊落日機2600多架,打死打傷日軍66700人,為與外界隔絕的中國軍民運來了736374噸急需物資。

芷江機場始建於1936年10月,在中國抗戰史上留下了輝煌業績,享有「遠東第二大機場」的美譽。芷江機場擔負著對華北、華中日軍駐地的戰略轟炸,切斷日軍後勤補給線,封鎖長江、湘江和京廣鐵路運輸線,阻擊日軍向西南進攻等重要軍事任務。尤其是在1945年4~6月,中美空軍四百餘架戰機聚集芷江參加「芷江保衛戰」,在200多公里的戰線上擔負著掌握戰區制空權和戰場空中增援等任務。此戰以中國全勝、日軍慘敗而結束,成為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戰。

離開芷江機場,記者驅車沿320國道前往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前的受降紀念坊為四柱三拱門式建築,保持了特有的民族建築風格,顯示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它高8.5米,寬10.64米,厚1.1米,青磚砌就,水泥築底,鑲嵌明山石上,刻有國民黨軍政要人題詞。這是華夏大地唯一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的標誌性建築,被世界稱為「中國凱旋門」。

穿過受降紀念坊左拐往北50餘米處有三棟黑色木結構平房,左邊有當年何應欽的辦公室,右邊是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正中坐北朝南的一長排平房就是當年舉行受降儀式的地方—受降堂。房間里的一切,都保持著69年前的原貌。

「為什麼放在芷江受降呢?原因有四個,一是原先確定的江西玉山機場遭到破壞,沒有修復,而芷江機場交通便利。二是芷江機場的空軍實力雄厚,有數百架可隨時起飛作戰的飛機,向日軍降使展示空軍實力,可以對日軍產生一定的威懾作用,爭取受降會談的主動權。三是當時日軍在中國還有一定的實力,部分日軍有拒降心理,受降地點選擇在芷江,安全警衛可以得到保證。四是湘西會戰日軍慘敗,讓日軍在此段投降,能讓他們體會到『日落芷江』的滋味。」講解員宋美嬌介紹。

如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舊址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曾是盟軍遠東戰區第二大機場的芷江機場、中美聯軍空軍指揮塔,以及「芷江保衛戰」留下的歷史遺迹,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歷史見證。芷江,已深刻在中華民族與全人類的記憶中,永不磨滅。(本報記者唐湘岳本報通訊員龔衛國唐召軍)


推薦閱讀:

揭楊思琦譚小環等昔日風光今日落魄的10大港姐(圖)
日落風情霸佔夏季衣櫥 這抹亮眼的黃好正!丨衣帽間
日落滿江紅 天日可昭昭——千年回眸岳武穆
飛盤奇門遁甲測天像(日落扇形雲)

TAG:日落 | 受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