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鴻謨的看鼻色診脾病方法_王鴻謨,看鼻色診脾病,中醫色診法_中醫講堂

王鴻謨的看鼻色診脾病方法來源:中國中醫 網站編輯:喜梅 出稿時間:2010-10-08 點擊:

西醫所說的脾臟是儲藏血液的重要器官,無論位置、功能、疾病都和中醫的脾臟有天壤之別。西醫的脾臟就算完全摘除了,人也能正常生活,但是中醫的脾臟是後天之本。我們出生之後都要吃飯,飲食是營養的來源,也是能量的來源,所以保證我們吃飯喝水營養來源的脾臟就叫做「後天之本」。因為脾所消化吸收的飲食營養能夠變化成氣血,所以中醫又把脾稱做「氣血生化之源」。

脾位於腹部的中央,所以脾的色部也就位於人的顏面的中央,也就是鼻頭。我們都認為自己的鼻頭是尖的,實際上你仔細找一找,你的鼻頭有一個小坑,這是中醫的一個穴位,叫做素髎穴。這個部位也叫做面王,因為鼻頭在顏面五官中的位置最高,高高在上,就像王者一樣。鼻頭主脾病,這也與臨床實踐基本吻合。

脾主運化,主要指運化飲食水谷。脾主升清,可以將飲食營養向上輸送到心化生心血,輸送到肺化生肺氣,所以脾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脾還主運化水濕,將人體內部多餘的水份清除。脾的特性是惡濕喜燥。

當脾有病時,人的運化、升清功能失常,水谷、水濕不運,消化功能減退,也可能形成脾不統血、清氣不升。常見癥狀有食後腹滿脹痛、食少便溏、四肢倦怠、水腫、乏力,或見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內臟下垂,或出現便血、崩漏、紫癜等各種出血性疾病。我把脾病的主證概括為:納呆、腹脹、腹瀉、便溏。納呆是不想吃、吃不下,腹脹是食後腹脹,腹瀉是大便稀、水糞分開,便溏是大便稀、水糞不分。

不論是懂醫的也好,不懂醫的也好,都懂得一句話,叫做「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個胃實際上包括脾胃兩者。所以,一個人只要脾胃的功能健全,即使他得了再嚴重的病,能吃下飯營養就能得到補充,能夠喝得下藥去這個病就能減輕、得到治癒。所以中醫叫做有胃氣則生。只要脾胃功能正常,就有存活的希望。

脾臟色部的正常氣色是紅黃隱隱。一般脾臟色部比其他色部的顏色略微偏黃、明亮潤澤、飽滿順暢,這是平順之象。如果脾臟色部暗淡無光,那麼意味著脾臟很可能有病變。

曾經有一個病人,病得很嚴重。當王鴻謨先生去看他的時候,他躺在床上,昏睡不醒,已經大便失禁多日,而且便中有較多暗淡的血液,這在中醫看來是「脾不統血證」。他的面色萎黃,但是他鼻頭的地方是黃色,而且是明亮潤澤的,這是還有救的徵兆,後來經過積極正確的治療得以康復。這就叫「有胃氣則生」,他的脾不統血,是脾虛引起的,但是他的胃氣尚存,所以經過七服藥,血就止住了,又經過一個月的調整,經過補脾健脾之後,他可以下床走動了。這就是一個特別典型的雖然病重、但胃氣猶存,所以可以治療的例子。

相反來說,有一些人病可能不太重,比如有相當一部分就是腹瀉的病人,卻久治不愈,看起來也就是一天拉幾次肚子,也並不重,但是一旦出現了鼻頭這個部位顏色發乾,而且是沒有光澤的黃色,往往標誌著這個病是比較重的,治療起來是相當困難的。


推薦閱讀:

棒棒醫生:中醫的兩個根本問題
6個現象,判斷經絡通不通;只用1招,疏通經絡百病消
治病的層次
中醫針灸減肥的優勢
戰略打法上,中醫就是醫界的樂視

TAG:中醫 |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