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客家鬚髮習俗

古時候,人們鬚髮都不剪,認為隨意傷害身體和頭髮是不孝的舉動。所謂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當然,此「不剪」並非完全不動鬚髮,而是一般在一個人12歲後不能再剪髮。12歲為自己的第一個本命年,每個人都有「完燈」一說,12歲雖然沒有舉行成人禮,但基本上可看做成人,從那以後都是不能剃頭的。而且在舊時嚴格的時候還有規定,「膚受損者,不可應試」。也就是說你被官員打了扳子就不能去參加科舉考試了。但在成人禮後也有特殊的情況可以剃頭。比如打仗受傷,因為那是為君主盡忠,所以不受這個禮節的限制。當然你也可以違反,但會被認為不孝,雖然不會殺頭,但一旦被扣上「不孝」的帽子,以後的人生也是生不如死了。其中我們耳熟能詳的「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就可以從側面看出在古代人們對鬚髮的重視程度。  在清代,男女也是均蓄髮留辮子。男人按滿族習俗剃去額上頭髮,形成前額半圓形,將余發後梳成獨辮垂於身後,講究者以「松三饋」辮子為美。在河源客家地區,也有的人因頭髮稀少,便把成綹的假髮摻和編成辮子,民間俗稱「續帘子」。民國時期,因倡導剪髮辮,大多數剃成光頭,有剪成齊肩短髮者,俗稱「兩道毛」。也有剪成分頭和背頭的,民間稱之為「洋頭」。年輕人有剪為平頭的,俗稱「娃娃頭」。70年代以後,又有學生頭、運動頭。80年代後青年人留披肩發、梳把子,已不稀罕,人們把新潮髮式中的輕鬆式、休閑式、波浪式戲稱為「母雞窩」,把飄逸式、俊逸式呼為「重檐歇山式」。  總的來說,古代最常見的髮型有以下六種:一、結鬟式;二、擰旋式;三、盤疊式;四、反綰式;五、結椎式;六、對稱式。  到了民國初期,人們的鬚髮不再是不可動的了,而是男女都剪掉辮子,留短髮,或有的男子剃光頭。過60歲以上的男人習慣留鬍鬚,婦女的頭髮也多梳髮髻,插銀髮簪,女孩五、六歲開始不剃頭髮,等頭髮長到尺把長便留毛辮,出嫁時則梳盤龍髻,男孩在額頭留一塊方頭髮,俗稱「豆腐裝」。城中始有剪齊肩、齊耳短髮式者,名曰「短髮頭」。年輕女性又喜歡把前額頭髮梳至眉上,剪作弧狀,俗稱「做花尖兒」、「劉海兒」,鬢角還喜歡插花。小兒髮式多為在腦後留一小撮發,名曰「拽住」、「脖臍」。僅留頭頂頭髮並紮成小把子的稱為「橛撅兒」。這都屬嬌寵的孩子髮式,大多數兒童為光頭,或在前額上留髮至囪門上方,下沿前齊,被客家人稱之為「茶壺蓋」。在囪門處剪留為半圓形者,稱為「寶蓋」。今兒童及少年髮式以平頭、運動頭或一邊倒者居多。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我市一些鄉村男青年則理「西裝頭」,青年婦女盛行剪辮留短髮。中年老人留須越來越少,老年婦女仍梳發鬃。改革開放後,為趕時髦男青年留長發、電發,也有人剃「平頭裝」、「西裝頭」,老人多剃光頭或「陸軍裝」,女青年多留短髮或電發、直發等,老婦女以剪短髮為多數,兒童多剃「平頭裝」、「學生裝」。
推薦閱讀:

「客來敬茶」的習俗由來已久
中秋節是怎樣來的?各地習俗?
解密春節習俗:古人如何進行拜年
春節習俗之三
哈薩克族有哪些習俗?

TAG:習俗 | 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