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堡太極拳里認知張三丰思想
06-10
從趙堡太極拳里認知張三丰思想趙堡太極拳傳人非常犟倔,一直堅持稱自己的太極拳屬武當內家拳,創史人是張三丰,雖然老輩口傳心授,並有手抄本傳延,但是做為後學把拳練好就行了,發生和發展在什麼地方是拳史專家研究的事,隨著學習的深入,尋真、證真、悟真,才能守真保真,真源是圓心也是道心,證本求源,找到太極拳的真諦才能步入太極拳殿堂,保永久不凸不凹。一開始學習趙堡太極拳把拳架練規距了,可還感覺相距甚遠,那麼學會太極拳推手,可還是感覺不足,太極那個圓大無邊小無內到底有多深厚,一旦學進去才知道無窮無盡,它不是會太極拳搏擊自衛就可稱為太極拳家了,真正融入到太極拳殿堂你會發現真,在尋真中內知於心和神氣之妙,在守真中知明正道而行不損,更知行使圓滿,要功滿三千而德滿三千的道理。太極拳是心身合一,意氣相通的拳法,它的無極是形成生命而看不見摸不著的內真,精氣神經絡等,它相連的是生命內在的組合,這和組合多維互連的太極形式構成相通互聯,而背絲扣是連聯互為契合心知的一種現象;太極拳是內外相通於神知體覺的自我管理,是見真知真保真守真如常的內功修習,是通而知均勻的稱量,當習煉太極拳到練開、練松、練柔、練通,激活、促進、平衡、排濁時,自可達到神清氣爽,步伐輕靈,內氣充盈。吸收、分布、代謝、排泄自理為安,和諧一氣。拳架運行通臂、通背、通備之能有渾圓貫通,完整一氣之能,左右相通、上下相通、前後相通、身手相通、根梢相通、內外相通、心身相通、意氣相通、文武相通,這就是背絲扣在體內形成的連聯意氣、勁道、渾元一體的現象。這種內疏是觀自在覺通的神明,至此知玉帶朿身護體,解鈴開扣,通透心身。這種動如猶龍首尾相連,行似玉帶根梢相通,內文外武謹微嚴控的拳法,心神融通觀意氣真妙,綠自內疏外舒兩字的相聯相識,身心意氣結綠親愛,自願相守不離,守妙如玉,守真如常,安康應得。認知太極拳從動作運行於流行氣主宰開始理會內外疏通,對待筋骨、經脈、架構、意氣相聯貫通而達到內知數數息聯神明,處處光明得大光明,處處相聯得全體相聯,也是行深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之時,要度一切苦,舍不利己長久和圓滿的垢而得子,子為天子。孔子、老子、孟子、孫子都是稱自己是看見天機的孝子。張三丰原名張邋遢,張君寶是一道人所取,張三丰五歲時得眼疾,家人四下求醫無效,一道人見之身骨奇材,願為其一治,家人同意,道人為張三丰療疾數月後重見光明,張三丰從此與道結緣,家人感謝道人恩德常年走動,供衣供香,張三丰因此常去道觀,對玄學深感興趣,並有獨到見解,常使道師無言以對,難以回答所問,道長稱張三丰起名為張君寶,老君所賜奇材,日後必能為弘揚道法做出貢獻,張三丰受鼓勵激奮,越發對玄學感興趣,認為此生與佛道有緣,18歲告別家人投奔少林寺,在覺圓大師門下修習佛法,歷經30餘年對修金剛和圓覺不得入門,師講你去雲遊走動拜見高人明師指點,張三丰在廣歷中認識到修金剛之法需有武當之功,不當不為真,只有真武才能不壞、不衰、不敗,用全真和純陽衡量一切修行才是正道,從此入道修行,通過一生認識所得三教合一才能一統貫通理明,後改名張三丰。太極拳為圓,行圓見真守真而保真,進而懂勁、神明,階級上乘。完整對身外動行的交錯、長短、虛實、動靜、速度、力量、平衡、不足、空缺、差異變化自然而知是怎麼回事,差勁是什麼地方給勁不足,動緩交錯什麼不及,對體內架構運行的充盈支持、互為、匹配、相助概知,當行拳從左到右,從下到上,從內到外,從後到前,漸漸對金剛三大對就會有深刻的理解。任何事物的發生髮展都有它形成的動機和發展規律,經過對太極拳不斷深入的學習和理解,對太極拳的創造動機和發生、發源、發祥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塑本求源,找出太極拳的真正含義才能更好的達到太極拳為人類健康服務的真正意義。太極拳到底是教下兒女任龍任虎行方便,還是願天下英雄豪傑延年益壽的目標和價值問題,人們習武是為了什麼目地。張三丰從學於少林寺,知金剛不壞、不衰、不敗是成就圓滿之身的唯一法,這完整長久的能力非達金剛難成,成此道必需有武當之法,不當不為真,只有真武才可成為金剛,做到長久,這是佛道儒相融,三教合一互通、互解、互成的竅。張三丰明此理後又從道重修,在他的學道過程中歷經全真派王重陽、丘處機文化熏啕,行老子隱修派規矩,習火龍真人長壽之法,尊呂祖天人合一圓滿相應互為之理,從歷經歷學歷煉中感悟出人生真諦,在他書寫的<<無根樹>>和<<尺寸篇>>中可以看出他對傳統文化和人生的認識和體會,這是天意、佛意、道意、人意,人心合道心,長久是人類最大的願望,願天下英雄豪傑延年益壽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願望,這追求和願望是道意,也就是道指。行真武之道可金剛不壞,佛、道、儒文化互乘相通,難解難分,互為互補,這就是竅道,融會貫通理為一貫。從他創造的太極拳中可以看出內含佛道儒等多元文化綜合為一,一個沒有閱歷的人是不可能集如此大智慧創造太極拳的。太極拳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結晶,是集天功人合而成就的。在趙堡太極拳第一式金剛三大對運化中可以看出張三丰對金剛的理解,柔和通順,積柔成剛,內疏外伸,動作嚴謹無缺,金剛三大對外行左右、前後、上下嚴謹無懈,動行無任何破錠;內里前後、左右、上下通順,經血氣脈通順;心前與古人認知溝通,後與近和後現代文化接軌厚古簿今;心身內與外認識,無微不至,內外竅互聯盈虧益損善養;左右顧盼動行嚴謹認真,在武知逢閃必進,逢進必閃,寓下必上,寓左必右,聲東擊西,虛實分明之理,至此文武兼并,理融貫通,明長識短,尺兮、寸兮、微兮、精兮自明,自行長久之道不偏,那有不長久之理。這就是張三丰創造太極拳的動機和運行規律,明張三丰心意,無為而無不為,任你說一千道一萬,明益損爭長理短長久是根本,至此可知皇帝千呼萬喚尋找張三丰的意義:一個渾元通透的人,一個知過而不及的人,一個看透人間世事的人定是一個高人,知如何長久生死好壞的人有誰不求。而知此道有誰會放棄一生追求,落入宮門貪富貴。當身運通心融體覺感於神,內外逐漸開始認識,當層層深入心意氣和融入機體傳導運知中,內見內識開悟,內外相關感覺和覺悟是心融入於身的知見,見真而守真,真是精氣神,內運流通無阻,內景圖和修真圖巳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修鍊者積氣化神合道境界,我界與神界相合,知我前程,感覺在前。太極拳是心身合一、天人合一、性命融通於神的自衛強身拳法,把太極拳當做一門徒手搏擊術或時尚體操藝術表演可惜了老祖宗千年的修行認識,它是人類進化發展史中鮮活的人對人體內見、內修、內療、內健之功,是經過無數理論融通上升認識轉為為人類自身解決身心煩惱的最善良、最原始、最樸素的自我意氣疏通心身的康體功法,太極拳的產生是集合了中國數千年文化修行認真再貫徹到動作的生動表現。孔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再: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俱。另:苟志於仁矣,無惡也。這些老祖宗的教誨都是從人類文化進程中總結出來的結晶。趙堡太極拳推手十六字要訣:看手看肘,從正領偏,讓而不讓,身隨意行。和拳架要求的中、正、平、圓、輕、靈、柔、活八字要領與儒道釋文化相通。一個文明的產物到來是極不容易的,真正認識到它的文明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有些人以太極拳的名義達到想當然的目地是徒勞的,小認識想大發展是不可能的,我也有過自以為是的錯識,這種認識非常普遍,就像我學習太極拳追求過招法、用法等,最終才知道太極就是一個圓,這個圓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諸多方面的修養,一切修行圍繞的都是人生圓滿這個圓,最終就是文明。修身要通,修文要綜,修藝要精。一切小乘之法都是建設大乘的之法的要件,而不是全部。練虛合道,大文化大認識,獨圓其真,至純不雜,真武也。真武通融博識,天地合心,心通天地,此與神見,神見意氣,感念覺分離,從正守正。太極拳道從增強有氧量、促進流通、提高抗體開始,通過內動力提高保活力不失,內疏通外舒展,開闊胸懷柔和肢體經脈,心身平和,漸漸對維持生命功能的各項素質加強和認識,保持內精氣神充沛,外動作活力不失,內疏意氣相聯,外舒柔和心身血脈,內外共修,從不斷的文化素養中提高識別,動作謹慎,嚴謹無懈,這附合武當之意,也附合人類健康發展的願望,武術追求的是自衛防身,戰勝邪惡,而真正的邪惡是侵蝕機體的生老病死痛,只有真武才可達到永葆真常如一,青春活力、動力永遠不衰唯有武當,這就是張三丰太極拳的創意,也是人類一直探索解決的如何能再生和病老痛苦的最大問題。能永行此道,永保此道,真行此道者,保你健康,全真者真太極也,至此可理解張三丰願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也可理解張三丰從僧而道,認真務實的求學過程。毛主席說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體育運動的根本是增強體質,而不是爭狠斗勇,處處是擂台和戰場。從武術專業的角度看體質增強技術才能提升,體質是一切的基礎,離開基礎一切都等於零,加強基礎建設才是增強人類最根本的建設。世間運動形式多樣,趣味的、時尚的、競技的、養生的五花八門,有些運動是摧殘生命的,運動強度上去了,生命質量下降了。當一個渾元一體和修為不足者對決時,它們的可比性可想而知。張三丰視技擊為太極武事之末技何也,當對互應、匹配、洐接、相連熟知無過,必熟武之應用原理,武事只是道中一斑,身正不令而從,身不正雖令而不從。中國文化的根源於道,中國文化的來源源於神,此神是千萬年人們認識社會和自然的智慧結晶,武術歸於道為人類健康發展所用,武術歸於看家護院只能成為武夫或打手,假如人人都成為武林高手,世界之爭永無休日,武術成為道藝,向著光明發展。武術的終極是止戈為武,是和平與美好,是通過武術運動和武術精神提升人們的體質和靈魂,而不是可被利益集團操縱和利用的趣味有賞運動。有道而不行,有真而不守,人們急於求成,要創造世界,改變世界,把最樸實,最善良的內質提高交給科學改善,殊不知當人類將世界的一切為人所用時,地球的壽命將會縮短,世界性的毀滅就要來臨,守本不失的發展才是人間正道。當人們能始終如一的保持一種活力狀態,就要一如既往的做到保真、保活、保常的修行,永葆這種能力就是永葆青春不老。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單一文化組成的,所有客體成就了主體的存在,當主體出現問題時,通過客體能發現存在的問題,而學習太極拳也一樣,通過數理的認識,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太極,去圓自己附合天地之夢。行的是天人合一文化,守的是中正平圓道理,做的是糾錯管理,心中裝的天地,演義的是傳統文化的給予,動行的是謹微控制合道的方法,這種以道而生,以文而養,以祖傳而積累生成的功法護持,那有不提高素質何不能行久的道理?趙堡太極拳發生在武當山,發源於河南溫縣趙堡鎮,發祥和發展在西安。張三丰守道家無為不爭之規,但他為人類健康探尋做出的卓越貢獻,可敬可泣。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你了解24式太極拳的步法?
※張祖意合太極拳功法 43-61式
※練習陳式太極拳的八項最基本的要領
※太極拳入門系列(十一)——太極實用功法
※談陳式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陳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