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人住的變遷 帶你欣賞阿拉伯建築【原創】
老街街景
富有阿拉伯特色的建築只有從博物館裡還能看到20世紀初卡達人的住房,或者更準確的說--窩鋪。房子就地取材,而當地實在也沒什麼材可取,所以房子也就簡陋到極點。一種是用粗麻布搭起帳篷,帳篷里掛一塊毯子區分內外,剛進門的地方用石頭搭個爐灶,就成了一個家。另一種用椰棗樹枝條捆成片,立起來作為牆,上面鋪上椰棗樹葉作屋頂,室內再用枝條隔出前後室。只有清真寺和貴族住宅才用石頭作材料。
窩鋪五、六十年代開始,卡達人的生活好了一些,一般人也開始住上石頭住房。每一家是一個大院套。四面高牆足有三米左右,牆上沒有窗戶,阿拉伯人是不讓外人看到他的家庭生活的。牆都用大石頭壘成,所有的住房沿院牆內側而建,中間圍成一個院子,利用一面院牆作屋牆,這樣節省原料,也節省空間,因為這樣壘起來的牆都超過三十公分厚,實在佔地方。牆兩面抹上灰泥,頂部搭上杯口粗的木棍,上面鋪竹席,最上面一層鋪油氈,壓實,住房大功告成。基本上普通人家的住房都很小,每個房間也就六到八平米的樣子,房間里會在院牆上掏兩個壁櫥,只有朝向院子的牆上才會有一扇窗戶。卡達人很少採用風房,富有之家會在住房上再建一個大廳用於聚會、納涼,當然朝外的一面也沒有窗戶。
五、六十年代卡達人居住環境
八十年代開始,卡達建起了現代意義上的別墅,每個成年人,政府會無償給他一塊地用於建別墅,如果有困難,政府發放無息貸款,如果還有困難,可以申請公房,對於單親有子女、孤寡、殘疾人可以免租金。卡達人的別墅,高大軒敞、花木扶疏,完全的西式格局,只是在外部裝飾上還保留阿拉伯的傳統,由於水電免費,一般都有漂亮的花園和游泳池。85%的卡達勞動人口在政府供職,下午一點之後就休息,花園洋房成了他們的安樂窩。
如今的別墅
這些是經濟開發區旁邊的別墅
別墅前是遊艇想一想卡達人在此之前是怎麼度過的,一年裡有七個月是酷暑,陽光暴烈,即使是晚上,溫度也超過三十度,每一滴水都很珍貴,沒有多少可吃的東西,一般是椰棗維持他們的生命。卡達人短短几十年從四壁透風的窩棚搬入極盡奢華的別墅,靠的只有兩個字-忍耐。
傳統的阿拉伯建築
在今天的多哈,你不但能看到傳統阿拉伯風格的建築,你也能看到不遜於任何地方的高樓大廈~~,下面都是在多哈經濟開發區所拍,大家欣賞一下~
可以看到多哈很多地方還在施工
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收山之作)
——註:所有圖片文字都是原創!
◆迪拜:25元游迪拜棕櫚島[首頁置頂]◆土耳其:抓拍土耳其美女 ◆迪拜:20元游沙迦◆土耳其:伊斯坦堡爾建築 ◆迪拜:沙漠中的冰雪世界◆卡達:光腳騎駱駝的國慶閱兵式◆迪拜:金燦燦的黃金市場◆卡達:全球定位機器人騎手◆迪拜:七星級酒店奢侈自助餐◆卡達:親王博物館裡的老爺車◆迪拜:自助游攻略交通篇◆卡達:卡達人住的變遷◆迪拜:零距離接觸世界小姐◆卡達:一夜巨富!◆沙迦:20元游沙迦◆卡達:多哈souq waqif◆阿布扎比:55億美元扎伊德清真寺◆澳門:第一眼澳門
推薦閱讀:
※健身達人第四季:專項練習之臀腿肌群
※教你變成泡妞達人
※三分鐘成為衣櫥整理達人
※去明星化」玩的是噱頭 網紅達人撐起素人節目
※職場達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