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軍國主義帝國

世界上第一個軍國主義帝國---秦

lost菜鳥 等級:狐天王 送禮物 發消息

樓主

秦國的很快就擴展到四川、河南、山西、湖北等地。也就是說,秦國不僅擁有關中產糧區,而且擁有天府之國(註:已是李冰建造都江堰之後)和中原廣袤的產糧地。秦軍長期(超過百年)擁有規模巨大的軍隊,糧食上基本是依賴以上產糧區。更不用說在統一六國以後了。舉個例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載,秦末陳留尚有秦「積粟數千萬石」。《中國全史》里說,秦漢之際十多年間,敖倉之粟取之不竭,其存糧是非常之多的。楚漢彭越攻下昌邑旁二十餘城,「得秦谷十餘萬斛,以給漢王(劉邦)食」,從而幫助劉邦成就了霸業。秦建於滎陽、成皋間的敖倉是當時最有名的糧倉,「積粟甚多」。    當時秦國的國民基本只有兩個生存選擇,一個是農耕,一個是兵役,這兩個任務都是圍繞強大的軍事機器的。尤其重要的是,秦王朝的軍隊後勤供應,特別是糧食供應,在商鞅變法後,形成了嚴格的體系。反觀亞歷山大,靠純軍事實力征服了廣大地區,並沒有建立統一的國家制度,這看起來更象是一個不同國家不同部落形成的鬆散聯盟,它的糧食供應、後勤保障基本上依靠對被佔領區的武力掠奪,根本未形成制度。關於經濟實力秦王朝當時實行中央集權的經濟管理體制,在商鞅變法後已經有專門的中央財政部門負責全國徵稅工作。當時不僅僅有農業賦稅,還有鹽政、鐵政,更有山川之稅。西漢的董仲舒曾說秦朝「專川澤之利,管山林之饒……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以這樣的經濟實力和充足的後勤供給能力來看,一旦戰爭爆發,在國力上,馬其頓人已輸了先機。憑藉這樣的國力,秦王國動輒可以動員三十萬以上的軍隊長期作戰,而馬其頓呢?我實在看不出來在這個方面馬其頓怎麼就強於秦了?   事實上秦國包括後來的秦王朝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軍國主義帝國,整個國家就是一部戰爭機器。當時世界上唯一擁有百萬軍隊的國家,常規兵力是當時世界上其他大國的十幾倍。這樣的國家無論是一次戰爭所能動用的力,還是進行持久戰爭的能力,都是空前的。 軍事制度方面,由於商鞅變法,秦國成了法制國家,賞罰公正 馬其頓沒有這樣的制度。我這裡想展開說說秦朝的軍事制度是如何的強大。秦代兵制是以個體兵農合一的郡縣徵兵制,並實施戰時軍功賜爵制度。秦國以軍功考核升遷,不管他是出身如何,立功有賞,打敗仗的有罰,所以戰場上人人奮勇,以求軍功。當時齊人善於御劍技擊,但荀子曾說 「齊國的技擊,不能碰上魏國的武卒,魏國的武卒,不能碰上秦國的銳士,一碰上,就象以卵擊石了秦國對徵兵對象的要求非常嚴格,主要來源是「什伍」內的編戶齊民。身份低於「士伍」的賤民和奴隸沒有正式服兵役的權力,即使從軍,也只能作「徒兵」。而且對徵兵對象的體格有嚴格規定,體形較小者,體格贏弱者只服勞役,不服兵役。由此可見,秦國的作戰部隊基本都是體格健壯、訓練有素的青壯男子,而且這樣的軍隊在戰場上勇往直前,毫不退縮,可謂精銳之師。當時的軍隊有禁軍、宮城近衛軍和京畿駐軍,以及郡國兵(分為內郡和外郡,當時秦設立天下三十六郡),駐守邊防的邊郡兵,另有來源於少數民族的屬國兵。    秦代軍隊的指揮和組織系統已經比較完善,最高軍事長官稱「上將軍」或「大將軍」,以下還有「尉裨將」、「裨將軍」、「將軍」等較高級的武職。各地還有「郡將」,負責當地軍政大權。從秦兵馬俑的出土狀況來看,秦軍的軍隊指揮系統已經完全獨立出來,並且採取很多措施保證戰時軍隊指揮系統的安全和指揮上的連續性,適應更大規模的作戰。這已經與春秋時代大不相同。軍隊指揮官不用再身先士卒,他的主要作用是指揮大規模的戰役。一場規模宏大的戰役完全不取決於指揮者的個人武力,這不能說不是一個進步。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兩邊軍隊指揮員素質的比較。將才方面,亞歷山大大帝的統帥才能在古代能夠與之比肩的屈指可數。塞琉古、托勒密、安提柯的將才如何不好說。秦國時期相近的名將有司馬錯、樗里疾、甘茂 號稱古今殲滅戰第一的白起,統一六國的王翦、王賁和蒙恬等名將。中國有史以來有能力組織指揮超大規模會戰如一次戰役指揮20萬以上的名將不超過10個,而秦時的白起和王翦就具有這種能力和戰績(註:比如解放軍戰將千員,而真正具備指揮大規模會戰能力的將領只有林彪和粟裕兩人,這也是現今林粟二人日益受到推崇的原因)。相信這些名將遇見馬其頓諸將時,就作戰經驗、軍事方略等方面絲毫不輸於對方。而且戰爭規模越大,對秦將越有利。況且當時中國的軍事思想發展已經很成熟了。戰國時諸子百家活躍,兵家是最活躍的一家。漢初張良、韓信整理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其中戰國末期和秦朝初年的兵家占極大多數。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秦軍是如何訓練的。秦軍對各兵種,不僅僅有技術訓練,而且還有戰術訓練,並配備有一套嚴格的考核制度。秦軍步兵,主要訓練和考核項目是使用弓弩。秦制規定,發弩者如果射不中目標,罰二甲,縣尉也要受到處分。使用弓弩的力量大小和射者與箭靶的距離都有明確的標準。騎兵與車兵,主要訓練和考核項目是駕馭戰馬。戰馬體格應在五尺八寸以上,稱為「驀馬」。按秦制規定,驀馬如未經過嚴格訓練,不能用作騎馳或駕車作戰,或不能按命令賓士,在這些方面考核成績太差,負責馬匹飼養和訓練的官員和相關人員都要受到懲處。對駕車馭手的訓練、考核也有規定,不能駕馭戰車者,教官要受罰,馭者要補償與訓練時間相等的徭役。    在裝備方面,有人認為秦軍裝備原始,很落後,其實有不少錯誤。秦代軍隊的兵器分為遠射兵器、長兵器、短兵器三類:遠射兵器有弓、弩、箭;長兵器有矛、戈、戟、鉞、殳、鈹;短兵器有青銅劍等。另外還有防身的甲、盾(無戈《秦始皇陵與兵馬俑》)。秦末時主要長兵器已經演變為矛和戟。戈已經面臨淘汰,到西漢時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台。根據《中國全史》介紹,秦時的矛長達6.3 米,並有秦兵馬俑出土的文物為證。實際上秦軍的長矛的長度和馬其頓軍隊的長矛相似。原文還說,「秦軍著皮甲。」這也是不確切的。根據出土文物,將士身著的甲衣由金屬扎葉製成,不同兵種著不同形式的甲衣。秦軍「帶甲百餘萬」,當然大量配備是動物的皮製作而成的複合甲,輕便堅韌,雖然遠不及金屬甲堅硬,但負擔輕,靈活方便,使得軍隊可以靈活的實施各種殺傷技巧,並能保持長時間作戰而不疲勞。穿皮甲和金屬鎧甲在近距離博殺時各有優劣,穿金屬甲有時能抵擋兵器的殺傷,但靈活性大大降低。鎧甲的主要保護作用在於對劈砍的防衛,對銳利兵器的刺傷效果卻並不是很好,實戰證明,刺傷的殺傷力要遠遠大於砍傷。不知馬其頓軍隊的鎧甲能否抵擋的住秦軍銳利的長矛。    1998年挖掘的秦陵地下宮城軍備庫陪葬坑,這一發現,結束了我國古代軍事研究中秦代無「盔」的歷史。目前,從坑中共清理出土石質鎧甲80多領,頭盔30餘頂,這些鎧甲和頭盔,均採用質地均勻的青灰色石灰岩石片和扁銅條連綴而成,可稱為「銅縷石甲、石胄。」 頭盔的共同特點是:圓形頂片和四周連綴向下的70多個側片組成。有的頂片中心還鑽有裝飾纓絡的小孔,頭盔總重約3公斤。用來製作這些盔甲的石片表面打磨光滑,邊緣切割整齊,做工精細,工藝高超,造型精美。    秦軍中有弩、步、車、騎四個獨立兵種,中國通史引用秦簡《效律》的介紹,兵器與兵種的配置取決於作戰的具體環境和具體戰術:山林川瀆地形複雜,宜為「步兵之地」,「車騎二不當一」;丘陵平原為「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兩軍於平地淺草相拒,為「長戟之地」,「劍盾三不當一」;叢林地帶為「矛梃之地」,「長戟二不當一」;崎嶇險阸為「劍盾之地」,「弓弩三不當一」。從這裡不難看出,秦漢時代戰術思想與兵器兵種配置的一般關係。    秦軍中最重要的是弩兵。恩格斯在論述古代戰爭時曾特別指出:「軍隊的力量在於它的步兵,特別在於它的弓箭手。」 秦代,最強大的兵種應該輸於弓弩手,弓弩「言其聲勢威響如怒,故以名其弩也」。弓弩手已成為一支完整而相對獨立的兵種,由「善發強弩、遠而必中」的摧鋒之士組成。在戰術上形成與車兵、騎兵的密切配合,而且對射手的選拔也格外慎重與嚴格。作為秦代的弓弩手,他們必須是年輕健壯的「材力武猛者」,經過至少兩年的培訓才可作為射手初入軍陣,兵馬俑二號坑弓弩手的形象正是這些「材力武猛者」的生動寫照。立姿射手體形稱,身材高大。秦代弓箭手有輕裝與重裝之分,輕裝弓箭手稱作「引強」,重裝弓箭手稱「蹶張」。這是以引弓的不同方式命名的。引強是指用手臂張弓,赴張則是用足踏張弓的強勁弩手。秦俑二號坑有334 件弓弩手兵俑編成了一個獨立的小方陣。    戰國時期有四弩:夾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夾弩、瘦弩較輕便,發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壘;唐弩、大弩是強弩,射程雖遠,但發射速度較慢,多用於車戰和野戰。史記所載「機弩矢」,是由機弩所發。這種機弩裝有箭矢的弩一個個連接起來,通過機發使之叢射或是連發,就可達到無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當然這只是推測,目前尚無實據。青銅弩機在戰國時期才大規模地登上戰爭舞台,《戰國策》就曾有「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砂子、少府、時力,距來者皆射六百步之外。」的記載。這樣遠射程、大張力的勁弩,單靠人的臂力拉開恐怕是困難的,只有採用「蹶張」才能奏效。據考古學家王學理先生估計,威力最強大的弩弓的射程當大於六百步(合今831.6 米),張力也當超過十二石(合今738 斤)。《中國全史》接受了這種說法,書中提到「大弩射程竟達900 米」。當然也有不少專家不承認這種說法,如「十二石的弩是難以令人相信的」(見《中國科技史探索》)。楊泓的《中國古兵器論叢》里也說:「(戰國時的弩)可射六百步,看來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做一個最大的折扣,當時秦軍採用的是六石的強弩。根據兵器力學基本原理,助推力減半,射程只減少約三分之一強。這樣的話,十二石的韓弩如果能勁射八百多米,那麼六石的秦弩則可以勁射五百餘米,訓練有素射術精良的秦軍弓弩手中並不缺乏神射手,他們層疊反覆,次第發出強大的箭雨,有如現代戰爭中的槍林彈雨,不知遠古時代遠非銅牆鐵壁的馬其頓兵團如何抵擋秦軍的第一攻擊波?   本人翻閱了一些西文資料,其中關於古希臘弓弩和弩手的記載射程為300到400米但是這些都是關於兵器的數據記載。沒有找到關於馬其頓兵團中弩手作用如秦軍弩手那麼重要的記述,也沒有查到希臘弓弩手如何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詳細記述,更沒有找到考古資料以證明希臘弓弩手的突出地位。   秦兵馬俑坑分1,2,3,4號坑,根據中國軍隊的傳統,1號坑為中軍,以輕裝步兵、戰車部隊和重裝步兵為主。2號坑為左軍, 由弓弩手,騎兵部隊和戰車部隊組成。4號坑為右軍,沒有挖掘出兵馬俑,據說是由於當時建造四號坑的刑徒被組織去攻打起義軍去了。3號坑為後軍,實際上指揮部。值得注意的是2號坑的部隊最前方的一角排列著一個弓弩組成的方陣。方陣四周均是持強弩的立姿射手,外圍強弩手的內側則為持弓的跪姿射手。這種列陣方法,在軍陣的前方和兩翼將形成異常密集的火力。明確的反映出當時戰爭中的程序和步驟。敵軍迫近時,立姿射手先發強弩,繼之跪姿射手再發弓箭。一起一伏,迭次交換,從而保證箭矢不絕,產生持續的攻擊波,使敵軍衝鋒的勢頭得到遏制。此後就是戰車的進攻,中國戰車是有別於西方的戰車的,戰車上有以馭手,左右都有重甲士兵,所以可以應付左右的攻擊。兩翼由於有戰車群,這樣可以利用戰車來反覆衝擊對方的兩翼,同時中央開始移動,由輕裝步兵先遠程進攻,後由戰車輪次衝擊,後續步兵消 滅敗潰的殘敵。因為騎兵分配在兩翼,這樣,可以有騎兵作為協同戰車部隊,切斷敵的退路。從秦兵馬俑的4個俑坑的布局來看,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秦代軍隊軍事素質與布陣技術的規範化。    秦地處西北,長期與戎狄雜居,被東方各諸侯國視為戎狄,排斥於華夏之外。善於養馬御馬,這就為騎兵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內地養馬的成本太高,而秦國擁有甘肅寧夏的山下草原。特別是甘肅的山丹馬場,是我國境內最大的馬場。從周王朝開始至今,此地成為中國著名的養馬基地。根據《中國全史》的估計,秦馬總數當在10萬匹以上。《史記·白起傳》里曾記載,秦趙長平之戰時,「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騎兵為「一軍」獨立編製,單獨執行任務,對戰局勝負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配合主力全殲趙軍四十萬人。這個戰例從一個側面也可旁證出秦國已有騎兵。據專家估計,蒙恬戍邊三十萬大軍對付匈奴,騎兵部隊應在三四萬以上。    《文獻通考·兵考二》上曰,秦之故地「上郡、北地、隴西之地多騎士」。可見秦騎兵的素質非常高。戰國及秦代的騎兵配有齊全的鞍韉,但是沒有馬鐙這對馬上的格鬥戰十分不利,所以當時的騎兵主要武器為弓箭,作戰以騎射為主,少量的使用青銅劍、戟作戰。過去一般認為古代中原地區馬鞍出現在西漢時期,而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陶鞍馬,馬背上所飾的馬鞍,其前後兩端略略隆起,中部低凹,屬低橋鞍。它的發現將馬鞍出現時間提前了一百多年。馬鞍的使用在騎兵戰術史上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可以使騎兵的雙手進一步獲得解放,有效地增強了騎兵的戰鬥力。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就是為了讓騎兵便利於在馬上使用弓箭。所以戰國時的騎兵普遍都裝備弓箭的武器。根據二號坑出土的陶鞍馬,秦軍完全具備了騎射的能力。戰國時期,由於統一戰爭需要,秦大力發展騎兵部隊也是必然的。從而形成了豐富的騎兵建設和作戰經驗,為漢強大騎兵部隊的產生提供了準備條件。

推薦閱讀:

楊君:怎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
恐怖主義者為何總是覬覦世界大國
共產主義的全面解讀
福山依然是「福山主義者」
不要隨便打出「種族主義」這張牌

TAG:世界 | 軍國主義 | 帝國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