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崦嵫之時的天鵝哀歌——格拉祖諾夫《降E大調薩克斯管協奏曲》研究 黃 鍵
19世紀後半葉,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愈顯重要。民族主義的深化使其本質發生根本改變,逐漸演變為保守勢力的統治工具和口號。政治上的緊張局勢讓很多俄羅斯音樂家很難適應,紛紛遷居國外,尋找穩定的藝術環境。其中包括拉赫瑪尼洛夫、夏里亞斌(Chaliapin Fedor Lvanovich,1873-1938)、海菲茲(Jascha Heifetz,1901-1987)、普羅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霍洛維茲(Vladimir Samoylovich Horowitz,1903—1989)等。進入三十年代,斯大林的「政治大清洗」運動愈加加劇俄羅斯藝術家外流。但這並沒有阻擋住俄羅斯音樂的發展。隨著西方作曲技術在俄羅斯的進一步認可,十九世紀後期,俄羅斯專業音樂已正規化並有新的發展。在創作上以繼承俄羅斯民族音樂傳統和吸收歐洲新的創作技巧相結合,培養了大批音樂家。他們為俄羅斯專業音樂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在世界樂壇留下光輝的一筆。然而,站在今天,彷彿已經習慣將俄羅斯音樂的代表人物圈定為柴可夫斯基、五人團,和後來的拉赫馬尼洛夫、肖斯塔科維奇等。而對於兩代之間承前啟後的格拉祖諾夫知之甚少,很多專業性的西方音樂史也一筆帶過。究竟是他真的在歷史維度中微不足道,還是因為某種原因而被長久忽視?這需要將歷史重新召回。亞歷山德羅·康斯坦丁諾維奇·格拉祖諾夫(Alexander Konstantinovich Glazunov),1865年出生於聖彼得堡一個富有的出版商家庭。童年就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音樂天賦,從小跟隨業餘鋼琴家的母親練習鋼琴,十一歲學習作曲。15歲跟隨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學習,兩人建立了終生友誼。由於勤奮刻苦,不到兩年便完成音樂學院四年的課程,里姆斯基感嘆道:「他不是每天進步,而是每時每刻都在進步②。」16歲完成《第一交響曲》,由巴拉基列夫指揮首演,震驚俄羅斯音樂界的同時也為他打開了職業音樂家的大門。同年遇到著名音樂保護人貝利亞耶夫,並成為「貝利亞耶夫音樂圈」③的核心音樂家。1899年被委任為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作曲教授,1905年出任該校院長至1930年。1907年先後被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授予博士學位。期間1922年由於對蘇聯專業音樂教育的突出貢獻,政府授予「共和國人民藝術家」稱號。1928年,格拉祖諾夫赴維也納參加舒伯特音樂紀念活動後,相繼在歐洲和美國等地指揮演出,後定居法國。1936年3月21日因病治療無效在巴黎逝世。格拉祖諾夫一生創作頗豐,包括九部交響曲(第九部未完成)、三部舞劇及大量的室內樂作品等。尤以《第八交響樂》和獻給海菲茲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蠻聲樂界。「然而格拉祖諾夫最驚人的音樂不是交響樂,而是室內樂的小作品」 ④。這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晚年創作的《降E大調薩克斯管協奏曲》。作為俄羅斯民族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傳承者,格拉祖諾夫繼承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靈魂和精髓。創作中積極吸取豐富的民間音樂和舞蹈節奏型,同時傾向於包羅丁的莊嚴宏大和里姆斯基精緻的管弦樂配器技巧,進入晚期音樂更傾向於流暢和平靜。一、創作背景分析晚年的格拉祖諾夫,情緒一直很憂鬱。其時的四個事件對作曲家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並對其音樂創作風格有決定性的導向。首先是在1928年為里姆斯基的《鮑里斯·戈登洛夫》配器版本進行辯護時,遭到阿薩費耶夫等青年音樂學者的人身攻擊,對作曲家的尊嚴和人格遭受極為嚴重的侮辱,內心的屈辱又有誰人能辯、何人能解?這也是作曲家離開祖國一去未返的真正原因。其次是晚年背井離鄉的孤苦凄零。格拉祖諾夫於1928年歐洲旅行演出後定居巴黎,最終客死他鄉。當時法國是整個歐洲的藝術中心,很多俄羅斯音樂家在巴黎定居,巴黎幾乎成為俄羅斯藝術家的第二個故鄉。但作曲家面對陌生的環境,老年離家的無助和內心的孤獨、凄涼之情是無法言喻和難以忍受的。再次是晚年的疾病困擾,支氣管炎、內耳炎感染、風濕病症越來越嚴重。作曲家生理機能的衰退必然會對心理有影響,又加之酗酒、抽雪茄,無疑對於病症是雪上加霜,嚴重影響了作曲家的身心健康與藝術創作。最後,其一生奮鬥的音樂事業抱憾而終。自1905年起作曲家擔任彼得堡音樂學院(後更名列寧格勒音樂學院)院長,近三十年如一日,為俄羅斯的專業音樂教育鞠躬盡瘁,培養出大批新一代享譽世界的音樂家,其中不乏拉赫瑪尼洛夫這樣的國際大家。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幾乎耗盡他所有的才華和精力,作曲家一生的音樂創作靈氣也隨之枯萎,在此期間的佳作乏善可陳。時至晚年回顧往昔,昨日傾其心血的付出依稀歷歷在目,內心的激情卻化為失落的無聲哀嘆。本該是桃李滿天下、安享晚譽之時,卻因為固守最後的民族浪漫主義陣地而遭到侮辱性的人身攻擊。終因聲譽俱毀而抱憾終身。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中,格拉祖諾夫走向了晚期。《降E大調薩克斯管協奏曲》是這一時期最集中和精鍊的集大成之作,為晚年的作曲家證明其大師身份的最後光華。為了儘可能完整的再現《降E大調薩克斯管協奏曲》的創作詳情,有必要澄明其創作歷程。早在1932年作曲家就為薩克斯管創作四重奏(Saxophone Quartet in B major,1932),作品為作曲家帶來榮譽的同時,蘇聯當局開始有意壓低作曲家(影響格氏在俄羅斯音樂中的定位),「因為格拉祖諾夫深受西方享樂主義影響,而這一影響的直接證據就是為『資產階級樂器』——薩克斯管譜曲」[1](p.66)。但格拉祖諾夫並沒有因此停止對薩克斯管的探索和嘗試,正如他於1933年寫給施泰因貝(MaximilianOseevich Shteinberg,1883-1946)⑤的信中所說,「真正打動我的是它(薩克斯管)明亮的音色和清晰無比的音調特性」[1](P.68)。對於薩克斯管敏感和熱愛為創作《降E大調薩克斯管協奏曲》埋下了種子。1933年12月14日在巴黎舉辦俄羅斯音樂家音樂會,演出曲目中包括格拉祖諾夫的《薩克斯管四重奏》。眾多聽眾中,西歌德·拉舍爾⑥(Sigurd M Rascher,1907—2001)是最激動的一位,因為他聽到的是一位音樂大師靈魂深處的真誠傾訴和對薩克斯管樂器性能的熟練掌握。音樂會後拉舍爾懷著激動的心情去為格拉祖諾夫道賀,並於第二天到大師住處拜訪,懇請為薩克斯管創作一首作品。作曲家在聆聽完拉舍爾精彩無比的演奏後爽快地答應了請求。但由於此後病情加重,到1934年3月17日左右才開始動筆。創作期間,格拉祖諾夫和拉舍爾曾多次商議修改。5月4日作品完成後便題獻給拉舍爾,名為《為薩克斯管和弦樂隊而做的協奏曲》(Concertoin E flat majorfor Saxophone and String orchestra,Op.109)。1934年11月26日在托德·貝恩(TordBenner)的指揮下由拉舍爾首演於瑞典南部尼雪平市(Nykoping)的尼古萊(Nikolai)教堂⑦。第二天再次由拉舍爾在諾瑞斯考平市(Norrskoping)和同一樂隊協奏,一年之內演出近50次,極大地擴大了作品的知名度。1935年由魯道克(Alphonse Lechuc)公司在巴黎出版。同時出版商加上了鋼琴改編譜的創作人A·Petiot。如前所述,樂曲是由格拉祖諾夫創作完成並題獻給拉舍爾的[2](PP.66-67)。時至今日,這首協奏曲因其作品的完整性和對薩克斯演奏技術的深度挖掘,被公認為薩克斯管的經典之作,也是格拉祖諾夫晚年的閃光之作。二、音樂文本解析作品完成後,格拉祖諾夫於1934年6月4日寫給施泰因貝格的信中詳述了作品的整體結構布局,「我已經完成了薩克斯管協奏曲,包括總譜和鋼伴。樂曲完成於bE大調。第一部分是清楚而細緻的展示,小快板、中板速度,4/4拍,結束在g小調。第二部分經過一個短小的發展後,是如歌的行板,開始於降C大調;短暫的2/4拍後進入個小的Cadenza。結尾開始於Cadenza之後,伴隨著緊縮的12/8拍c小調的賦格段,所有先前出現的音樂元素又一遍出現,一直到結束部分為bE大調。」[1](PP.68-69)在經過對樂曲曲式分析後發現,樂曲是建立在奏鳴曲式基礎上的單樂章協奏曲。以下進入到音樂文本分析:音樂分析圖示第一部分:呈示部段 落主部【1】連接部【3】副部【5】小節數1-2627-4041-67音樂主題抒情主部主題副部主題速度布局Allegro ModeratoAllegro Scheizando調性布局bE大調g小調-bE大g小調第二部分:展開部段 落展開(一)【9】展開(二)【13】展開(三)【16】展開(四)【19】Cadenza【21】小節數68-104105-120121-143144-164165-203音樂主題大三和弦三連音主題兩個音組的詼諧主題速度布局Come prima AndanteCon moto 76Andante sostenntoPiu mosso AllegroModerato調性布局bE-bC-bEbEB-e-E-bEE-bE-c賦格段的連接第三部分假再現部再現部段 落賦格段【24】主部主題第一發展【27】主部主題第二發展【35】副部主題再現【37】主部主題再現【41】大三和弦三連音主題【44】詼諧主題再現【46】主部主題再現【48】大三和弦三連音主題【50】小節204-217218-249250-261262-281282-301302-309310-317318-325326-345音樂主題Cadenza兩個音組變形主部主題模進主部主題模進副部主題下行大二度嚴格模進呈示部主部主題完全再現大三和弦三連音動機發展Cadenza主題與隱性發展調置主部主題移調模進大三三連音和Cadenza主題速度布局AllegroPiu ModeratoAnimando Allegro112-120Allegro120-112Piu mosso 132Allegro138調 性c小調bE大調f小調bE大調g小調bE大調bE大調如圖所示(譜例1),第一部分是呈示部,共67小節。譜例1樂曲開始由整體弦樂隊奏出由五個音構成的主部主題,旋律抒情而寬廣,具有典型的俄羅斯音樂風格。十小節主部主題後,【1】段中薩克斯管以弱的力度奏出由主部主題變化發展而來、具有很濃郁憂傷色彩的獨奏主題。mm.13-14兩個後半拍帶有上二度波音性質的三連音將樂曲帶入恍惚悠遠的回憶中。經過mm.13-14兩個帶有上二度波音性質的後半拍三連音將樂曲帶入恍惚悠遠的回憶中。從第四小節出現的六個重屬音,音樂的進行因為思念而凝固,作曲家的沉思在孤獨的嘆息聲中進入對往事深情的召喚。繼而是m.18上行和弦連接,在【2】中旋律出現第一個小高潮,經過努力思索,往事的閘門被慢慢打開,記憶的流水開始向前涌動。然而作曲家似乎有所顧忌,小心翼翼地經過mm.21-22下行過渡後又落在重屬音上,與前面相比低一個八度,卻長達四小節。音樂又陷入對往事靜靜地沉思中。同時,弦樂奏出屬和弦為連接部向屬方向轉調做好準備。由【3】開始為連接部。前三小節是連接部主題,四個小節的旋律是主部主題變形。前八後十六和前十六後八的音型讓音樂上以少許堅定地信念去重溫昔日美景。第二句是連接部主題的上三度模進。【4】是和副部的連接,作曲家的回憶愈加緊促,中音提琴也緊密地跟進,彷彿聽到對昨日激情的回憶而心跳緊促一般。弦樂隊主部主題的再現後,引入副部主題【5】,諧謔曲性質的小快板。由g小調屬音的上行八度和三連音以及十六分音符的連續推進,將副部帶入略顯激動的情緒中,與先前憂鬱的主部主題形成鮮明對比。經過【6】連接進入富有跳躍的技巧性段落【7】。此段充分顯示了作曲家對薩克斯管的熟識。連續的十六分連吐音型和為了換氣而設置的前八後十六、每小節中完整的漸強漸弱、弦樂隊採用充滿跳躍的撥弦等,成功地烘托急促緊張的情緒氛圍。六小節的技巧展示完成後,依然用屬音連接更加活躍和富有生機的【8】(m.60)。速度更快、力度更強,最後經過漸快的半音下行級進在g小調主和弦上戛然而止,將呈示部推向高潮。由上所見,呈示部是以回憶樂思為整個音樂發展核心的。其中包含思鄉之情和對往事故人的深深懷念。故而呈示部整體顯得憂傷而彷徨,具有強烈的抒情特徵,這也是格拉祖諾夫俄羅斯藝術風格屬性的顯現。【9】為展開部,主部主題再次出現。弦樂隊的持續長音和弦,營造出一幅美麗的俄羅斯風景油畫。展開特性由【10】開始呈現,降號遞增為bC大調鋪墊。隨著m.82靜美的薩克斯管聲部奏出,彷彿看到靜靜頓河邊長滿野花的美景,流淌的河水與色彩斑斕的小花相映成趣、別具風味。這極具靜謐的樂景,將人們重新拉回對往事和故土的深情回憶中。此時的格拉祖諾夫已經離開祖國整整六個年頭,思鄉的情懷一直縈繞在作曲家的心懷,故土、故人、往事等等,只要是關於祖國的一切都能勾起他深深地懷念,在此彷彿能聽到他思鄉的噗噗心跳。第一展開部是由【11】中兩句四小節上行樂句開始的,作曲家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回憶更加清晰。【12】中力度的變弱和三連音連續進行,讓旋律愈顯激動,隨後彷彿作曲家又被拉回到孤寂的現實之中。強烈的孤獨感籠罩在他周圍,晚年客居他鄉、疾病纏身。而更主要的是專業環境的寂寥,隨著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等堅守在民族浪漫主義陣地上老一輩的去世,格拉祖諾夫等和青年學者形成了兩大陣營,青年士氣漸長而老輩逐漸逝去,孤立無援的他連最後的聲譽也被剝奪,這讓格拉組諾夫倍感苦楚。在此,我們聽到的不再是一顆孤寂的心的呻吟,而是一個被淚水浸泡的靈魂的嗚咽。在m.103大三和弦的結束,是對幸福嚮往的心靈慰藉,也許只有女兒的陪伴讓他了以為慰。從【13】(m.105,譜例2)段的第五小節進入第二展開部。大三和弦的三連音預示了對昨日幸福的回味和對明天的美好憧憬。三連音的運用是整部作品的特色。譜例2第二展開部由四個樂句組成,後三句是第一句的變化重複,以大三和弦琶音構成的上行與下行錯落疊置,讓明朗幸福的色彩幾度於恍惚不定的夢境中搖曳。仿若在俄羅斯廣袤的森林中,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灑在鬆軟的地面上,微風輕輕的撫弄著樹葉讓這點滴的光束撲朔迷離一般。這時,弦樂隊小心翼翼地用和弦長音保持這如夢的朦朧,生怕打攪此時的祥和與絢麗。二樂句是首句降六級bⅥ轉調,力度稍強、音樂動力性更大。三句是二句下行小三度轉調,採取嚴格模進。音樂在【15】本段的高潮部分有了變化,最後一句略微帶點激動(Agitato poco),依舊是大三和弦的琶音,在恍惚中回到了bE大調。經過【16】B大調過渡,音樂進入由四樂句組成的第三展開部。調性由B大調轉入e小調,曲調平緩而優美,作者彷彿已找到嚮往的美景而流連忘返。【17】是作品中最動人的段落,樂句四小節下行後,二句是一句上行純四度模進。進入【18】,力度漸強和m.139bC大調轉調,採用開放性終止。第四展開由【19】段開始的。速度回到每分鐘63拍,卻更富有激情。在調號安排上,作曲家有意將薩克斯管聲部用bF大調置換E大調,等音調的處理也是作曲家對薩克斯管作為移調樂器的熟悉。bF大調的三連音重音將樂曲驟然轉入莊重和激動的情緒,作曲家彷彿欲言又止,並沒有衝破阻擋的羈絆。在【20】中,經過先前五次轉調和連續的四連音樂曲第一次推向展開部高潮,作曲家以倔強的性格將前面有所顧忌的藝術宣言一吐為快。具有象徵性的薩克斯管四個最高音的連續出現,表明作曲家堅持自身藝術理念的態度和決心。剛進入【21】,主部主題又次再現既是前面高潮的回落,又是華彩樂段連接。經過四小節的調性過渡後,進入四小節3/4拍的連接。依然是象徵光明與勝利的大三和弦琶音。再經過四小節發展轉回4/4拍,音樂進入c小調屬七和弦D7為華彩樂段做好準備。華彩樂段(譜例.3)是充分展現演奏者技巧的段落,作曲家按照拉舍爾的意見進行修改保留,因此在音域設置和技巧展示兩方面相得益彰。譜例3運用三連音、四連音和八分音符有機地將E-F-#D-E和B-C-#A-B兩音組在不同音區連接組成前半部華彩,後半部分從慢到快由輕巧的連跳音組成,輕快而富有活力。最後在隨意的三組上行和下行音組中結束於G大調。進入【22】,主部主題在低音提琴聲部出現,模仿華彩中的兩個音組以緩衝音樂情緒。華彩樂段中的興奮與激情就像沒有充分釋放一樣,音樂在這一段中依然充滿生機與活力。【22】至【26】段是全曲最高興的段落,作曲家採用跳躍的八度級進發展了一個拱形旋律線。隨後的五個二度上行、八度下行的音組再次將樂曲推向另一個充滿激情的小高潮—賦格段。這段詼諧的12/8拍樂段由【24】、【25】組成。【24】作曲家特意安排薩克斯管獨奏,富有生氣地與【25】連接。小提琴的賦格歡快跳躍。隨著音樂的快速律動,【26】小提琴持續發展,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也奏出賦格主題。然而快樂總是稍縱即逝,雖然最後兩小節執意挽留,但終是惘然。展開部分的發展成果是將情緒由思鄉轉入到對音樂信念的宣講。運用主題發展和三連音和弦琶音將音樂探究到更深的精神疆域。整個音樂從而開始步入到作曲家的思想之境,是格拉組諾夫晚期音樂風格的總結,也是堅守民族、浪漫主義的宣言段落。其中一些音樂元素和信念為結束部的總結和升華埋下伏筆。樂曲的結束部為假再現和再現部兩部分。【27】開始進入主部主題假再現,上行純四度到下屬方向的bA大調。更富有號召性的發展,堅定了作曲家對藝術信念的堅守,薩克斯管高音域的漸強推進,強烈地表達了作曲家最深沉的藝術宣言。然而昔日的誹謗猶然迴響,禁不住傷心落淚,【29】第三小節是對弦樂聲部的迴響,正是表達這般意味。音樂是【28】在弦樂組材料的發展變化。【30】主部主題再次出現在下行小三度的C大調上,發展的遞進表明作曲家思想的彷徨和徘徊。但是【31】、【32】的力度漸強將堅定宣言的情緒逐步遞進,音樂繼續發展【28】弦樂組的材料上。作曲家在此使用了弦樂替代薩克斯聲部和八度重疊聲部進行的發展手法,以及內聲部分開三度演奏使本段更加宏豐寬廣。【34】是【33】的上行減四度模進。主部主題的連續三次再現在【35】,上行小七度的bD大調上,將情緒由濃濃的思鄉情懷升華為堅定的藝術宣言。同時在假再現中充分的領略到作曲家運用模進發展的純熟技巧。【37】至【40】(譜例.4)是副部主題的下行大二度嚴格模進,低音聲部相較更加密集。譜例4同時作曲家加強三連音來塑造依依不捨的情感。採用摘取骨幹音的方法,在省略最後部分結束的同時,用三連音變化再現了副部主題的第二部分。【41】、【42】主部主題在薩克斯管聲部完全再現,隨著音樂的進行原來抒情的思鄉主題進一步發展,力度愈強、弦樂隊伴奏織體愈加複雜(三連音對四連音)將主部主題得以升華再現。音樂在這裡變成了一個號召、宣言,一個對藝術、對人生總結性主題,更是作曲家生命日薄崦嵫時悲壯的天鵝之歌。【43】更加激動,兩個持續的長顫音把樂曲的情緒帶入到了心潮澎湃、激動不已的氛圍中,再次將樂曲推向高潮。【44】是大三和弦三連音琶音主題的變化再現。將前八後十六和前十六後八相結合,變化再現二展開。沒有三連音上下錯落,從而較前面在情緒上更加肯定和積極,完全變成了對藝術信念慷慨激昂的傾訴。【46】、【47】是【22】的變化再現。【46】採用了八度持續半音下行級進的技法。【47】則在後半拍依舊運用【22】的骨幹音型。進入【48】,主部主題上行小三度在bG大調再現,發展進行到【49】時回到了高八度主部主題bE大調。【50】中連續四組主三和弦琶音的上行推進,一步步逼近最後的高潮。最後的音樂情緒充滿對光明的嚮往。代表光明的大三和弦琶音大量湧現,作曲家心中的熱情之火越燃越烈。孤獨和憂傷的主題最後也化成堅定而富有力量的號召,是對勝利的預言和藝術信念執著的聲張。【55】前兩小節開始,作曲家總結性的運用大三和弦的琶音變化發展,對樂曲做最後的總結性闡釋。特別是薩克斯管超高音G和最後結束音——倍高音C的吶喊(譜例.5),彷彿是將生命中的屈辱和孤寂衝破層層顧慮,化為對無法磨滅的藝術信念在樂曲結束的一刻井噴而出,是作曲家留給俄羅斯民族和浪漫主義最後的含淚高歌。譜例5在再現部中經過痛苦的折磨和孤獨的礪煉後,作曲家將孤獨、憂傷的抒情主題凝練升華為堅定和富有號召力的動機。大量運用象徵光明與勝利的大三和弦及強音保持,用憤慨的聲音告訴世人真理永存和對人類至高藝術信念追求的執著和不悔。作曲家以其倔強的個性和堅定的藝術信念為自己划出最後一方晚期民族浪漫主義音樂的世外桃源,靜靜地洗清曾經的屈辱、慢慢癒合自己失去的尊嚴。這部作品作為格拉祖諾夫日薄崦嵫的最後一部大型作品,時間已經證明了其所捍衛的藝術信念價值所在。三、 藝術特徵闡釋格拉祖諾夫的這首薩克斯管協奏曲以其獨有的創作手法融合作曲家晚年成熟的思想境況,形成個性獨特的藝術特徵。鑒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發展主題時運用模進的大膽創新。樂曲中主題共有四個,分別是主部主題、副部主題、大三和弦三連音主題和詼諧風格主題。主部主題一開始就由弦樂隊奏出,憂傷而寬廣的旋律具有典型的俄羅斯民族音樂的抒情特性。正是這個主題在樂曲的各個部分通過模進貫穿,將樂曲的各個部分緊緊地統一。再現部更是將模進手法運用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主部主題五次在不同調性上出現的轉調模進,在發展音樂的同時,強化了聽眾對作品的整體認知。通過模進發展主部主題達到了提綱挈領、統一全曲的作用。副部主題的發展雖然只有一次,卻幾乎建立在完整的嚴格模進上。出現在m.41的副部主題旋律流暢而激動,樂曲在假再現部分的m.262中,向下大二度模進將副部主題完全再現。就連低音弦樂撥奏也是整體大二度下行模進。如此完整和大膽的運用模進,在樂曲中實屬少見。大三和弦的三連音主題模進是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作者運用大三和弦琶音與三連音等各種音型多次結合出現。運用大三和弦特有的光明特性,為樂曲發展塑造多種積極因素。這個主題一開始出現在展開部中的二發展(m.105)。以主調大三和弦琶音在三連音上呈示,然後在不同的調性上模進。在二發展後直到再現部中的m.326出現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大三和弦本身具有的色彩是對光明的追求和最後勝利的決心,但琶音上行、下行以及三連音的安排造成對光明的迷離和恍惚感,視乎觸手可及,但又如鏡中月、水中花,可望而不可及。直到最後部分主調三和弦琶音的連續出現和持續上行模進,宣告了對藝術信念最後的決心和宣言。詼諧風格主題,由華彩部分的骨幹音組成。在假再現中兩次出現都為變化模進。再現部中有多次出現,除了在調性的模進和發展外,同時在音型上也有很多變化。第二,音樂語言的豐富靈活性。表現在曲式、調式調性,旋律織體和力度表情記號運用等方面。在這部作品中,作曲家並未遵守奏鳴曲式的調性安排(這也是晚期浪漫主義協奏曲的一個特徵)。呈示部中,主部主題為bE,副部主題不在屬方向的bB大調上卻出現在bB大調的關係調g小調上。展開部中離調和換調更加頻繁,分別在bE-bC-bE-B-e-E-bE-E-bE-c呈現。帶有插部性質的假再現中,主部主題在下屬調再現,副部主題卻出現在它的下行大二度f小調上。再現部的調性也沒有統一在主調,g小調的詼諧主題將這一情況延展。而且在總譜中為了便於演奏,作曲家特意在【16】、【19】安排了等音調寫作以便於演奏(譜例.6)。譜例6【16】中作者將弦樂隊安排為B大調,薩克斯則使用bA大調替代升G大調的八個升號,薩克斯演奏實際音高為bC大調,等於B大調。同樣在【19】中,薩克斯管用bD大調替代#C大調。旋律織體方面《降E大調薩克斯管協奏曲》具有典型的俄羅斯抒情性,這是在豐富的俄羅斯音樂溫床上孕育出的奇葩。優美的旋律和寬闊的織體是作曲家常用的作曲技法。格拉祖諾夫在繼承民族樂派的創作技巧同時,還吸收了柴可夫斯基的史詩性抒情方式,作品兼具很強的可聽性和強烈的戲劇性於一身。尤其是協奏織體選擇以抒情見長的弦樂隊,更加豐富了作品的抒情性特徵。同時該作品又有自己的旋律特徵,即三連音旋律音型。三連音與不同和弦和音程交織上下的旋律波動,造成跌托起伏的律動和延綿不絕的感情起伏。特別是在展開部後尤為突出。由於三連音固有的節奏特性,三度以上旋律音程上下錯落的連接,在連貫的基礎上造成了恍惚又連綿不斷、不舍不離的感覺,展開二部分無疑是最佳例證。而三連音的快速連續級進則造成緊張和富有生機活力的音樂效果,我們可以在12/8賦格段和再現部體驗到其魅力所在。三連音的連續上行又是號召和象徵勝利的決心與表象,再現部最後結束時高潮的推進正是由它完成。節拍選擇上靈活多變、安排巧妙。除在呈示部中僅用4/4拍外,展開部和再現部中靈活地將4/4、3/4、12/8等安排在樂曲中,對發展音樂主題和音樂情緒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賦格段的12/8和副部再現的12/8堪稱是妙筆之作。力度和表情記號眾多是本作品的又一大特徵。甚至一段音樂中的每個小節都有漸強漸弱的力度標記。極強極弱的對比反差,造成了音樂的強烈戲劇性對比。也可由此洞見,作曲家晚期作曲技術的嫻熟和情感世界的複雜。物質、精神生活的雙重危機,給作曲家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創傷,榮譽與屈辱的巨大落差給作曲家的晚年生活造成了巨大陰影。在作品中音樂發展幾次彷彿欲吐又收,面帶憂鬱的微笑和揮之不去的憂傷將幾度要釋放的激情掩埋。直至樂曲最後的再現段落中,才將聚集的憂傷和屈辱凝練成對藝術信念勝利嚮往的決心和宣言。而這一切都與運用力度和表情記號緊密相關。第三,不拘傳統的曲式結構。《降E薩克斯管協奏曲》採用了非嚴密結構的奏鳴曲式,是浪漫主義後期新型民族風格的單樂章協奏曲。在形式結構上保持奏鳴曲外部形態的同時,由於受浪漫主義影響,在內在結構安排上各個部分比例與結構有較大變化。呈示部取消了原有的雙呈示部,壓縮為高度緊湊的單呈示部。弦樂隊奏出主部主題後,由薩克斯管直接將主題通過變奏奏出。經過副部進入展開部。通過四個展開段落的發展,樂曲由華彩段第一次推向高潮。最後部分由假再現和再現部組成。假再現在音樂的表現上沒有造成整個音樂的高潮和終結,且調性沒有回到主調。再現部主部主題完全再現後,依次將樂曲中各個主題元素地最後總結性地變化發展,在結束處達到全曲最後高潮。同時在樂曲內部又有奏鳴曲式和套曲原則相結合的典型特徵。整個樂曲為奏鳴曲式,其中又包含了三樂章的套曲原則。呈示部以小快板為主,相當於奏鳴曲式的快板樂章;展開部由於進一步深入挖掘情緒表現,速度以Moderato為主,可視為慢板樂章;最後部分是全曲的總結與升華,不論在音樂表現方式上還是思想挖掘深度上,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速度快而且風格壯麗,相當於套曲末樂章。最後,這部做品作為格拉祖諾夫崦嵫之時的藝術宣言,絕非泛泛之言、也不是嬌柔作態和膚淺造作,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深情傾訴和一生藝術信念鑒證的天鵝之歌,是深邃的情感體驗和醍醐灌頂的心靈感悟。與格拉祖諾夫的《bE大調薩克斯管協奏曲》音樂形式完美與思想內容深邃相比,在二十世紀前期的其餘三大薩克斯管經典曲目⑧中,保羅·克里斯頓(PaulCreston,1906-1985)的《奏鳴曲》(Sonata .Op.19,1939)略微顯得匆忙和慌張,伊貝爾(JacquesIbert,1890-1962)的《室內小協奏曲》(Concertino da Camera,1935)則有點欠流暢性,伯恩哈德·海登(Bernhard Heiden,1910-2000)為薩克斯和鋼琴而作的《奏鳴曲》(Sonata,1937)則在作曲技法和形式上都有未成熟之憾。更別說德彪西的《摩爾風格薩克斯管狂想曲》了,「只不過是一份薩克斯管和鋼琴合奏用的樂譜···看得出他下筆倉促而樂思也頗為艱澀。」[5](p.85)除了無可否認的大師作曲技法和強烈的印象主義色彩值得褒獎外,更多看到的是德彪西應付差事之缺憾。故而,格拉祖諾夫的《降E大調薩克斯管協奏曲》不僅是其晚期的經典之作和人生總結,也是世界薩克斯管曲庫中的一顆璀璨之星。時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各大薩克斯管比賽參選曲目。如果說格拉組諾夫抱憾而終,那麼這部作品就是他在日薄崦嵫之時的天鵝哀歌。注 釋:① 格拉祖諾夫的《降E大調薩克斯協奏曲》在薩克斯管作品的歷史上地位十分重要。國外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有多篇論文對其進行詳盡的分析和研究。但由於我國薩克斯管的整體發展相較滯後,在很長時間內對該作品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上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各大音樂院校薩克斯管專業的設置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群體開始注意這部作品,並列為專業學習的必奏曲目,由此其重要性逐漸慢慢凸顯。經筆者查核,在目前已發表的學術論文中,僅有卞祖善先生關於格拉祖洛夫的《俄羅斯交響樂大師—紀念格拉祖洛夫140周年誕辰》和刊登於雲南藝術學院學報的《格拉祖洛夫的經典-bE薩克斯管協奏曲》兩篇。尚未出現系統分析該作品的文章,本文的完成僅是拋磚之效。②參見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MacmillanPublishers Limited,Glazunov詞條;③ 該音樂圈是繼五人團後的又一個俄羅斯民族音樂團體,由里姆斯基—科薩 科夫領導。④Stanley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nd Musicians. 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80. Glazunov詞條.⑤ 施泰因貝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作曲教授,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女婿;曾向格拉組諾夫學習配器,並與格拉組諾夫旅居法國期間一直保持聯絡,留下的信件是研究格拉組諾夫很好的史據;⑥ 西格德·拉舍,20世紀最為著名的薩克斯演奏家之一,1907年出生在德國。1934年擔任丹麥皇家音樂學院薩克斯教授,1939年移居美國。他在薩克斯管領域中對於超吹的探索,使薩克斯的演奏音域拓展到四個八度多。⑦ AlexandreGlazounov: Concerto PourSaxophone Alto avec l 』orchestre de cordes, Sigurd M Rascher;參見網址:http://www.classicsax.com.2011年9月12日上網;⑧ 根據美國著名薩克斯演奏家托馬斯·萊利(Thomas Liley)所見,二十世紀薩克斯管的四大核心曲目分別為伯恩哈德·海登的《奏鳴曲》,克里斯頓的《奏鳴曲Op.19》,以及伊貝爾的《室內小協奏曲》和格拉祖諾夫的《降E薩克斯管協奏曲》;具體可參見[6](p.61);參考文獻:[1] André Sobchenko. Letters from Glazunov the saxophone concerto years.SaxophoneJournal, September/October, 1997; pp.66-70.[2] America Collected Papers of the Saxophone, 1988, Spring.[3] Glazunov. Saxophone Concerto In E Flat,op109. New York; Edwin F Kalmus Publisher of Music.[4] Stanley Sadie.The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Limited,1980.[5]朱秋華.德彪西傳[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6][英]理查德·英厄姆.薩克斯管[G].任達敏[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7][美]格勞特,帕斯卡利.西方音樂史[M].余志剛(譯).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8]錢亦平,王丹丹.西方音樂體裁及形式的演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9][美]保羅·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樂[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