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抗菌藥物耐葯不可避免

經過 80 年的使用歷史,關於抗菌藥物我們似乎已「深度掌握」,然而那些年我們一直信奉的所謂「真理」或「常識」卻有可能是錯的。

人類「發明」了抗菌藥物?

臨床上第一個安全而有效的抗菌藥物就是百浪多息,該葯是 1931 年合成的一種磺胺類藥物。而實際上,百浪多息並非首個被「發明」的抗菌劑,人類也不是最初的「發明者」。

遺傳分析顯示,細菌早在 20 億~25 億年以前就「發明」了抗菌藥物和抗菌藥物耐葯機制。細菌利用這些「武器」互相殺滅,同時利用耐葯機制保護自身抵抗這些「武器」,而時間上要比我們知道抗菌藥物的存在時期要早上 2000 萬倍。

為了佐證這一論斷,2011 年開展了一項研究,從新墨西哥州卡爾斯巴德洞窟群中一處深洞穴內,採集洞內石壁上的細菌進行培養。該處洞穴已與地表分離長達 400 萬年,且之前從無人類涉足。 研究者從樣本中培養出了很多種細菌,驚訝發現每一種細菌對至少一種現代抗菌藥物是耐葯的,且大部分是多重耐葯;耐藥性不僅針對一些天然抗菌藥物,而且還對 20 世紀 60~80 年代才發明出來的人工合成藥(包括氟喹諾酮類、達托黴素、利奈唑胺)都具有耐藥性。

揭秘真相意義:經過 20 億年的微生物進化戰,微生物已經「發明」抗菌藥物針對到了幾乎每一種可能的生化途徑,同時進化出耐葯機制保護自身規避這些途徑的侵害。因此,尚未被人類發現的抗菌藥物耐葯機制其實在自然界已廣泛存在了。耐葯發生必不可免。

濫用導致耐藥性的發生?

這句話經常被提及,似乎是說若我們能消除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那麼就不會再發生耐葯了。然而,所有抗菌藥物用藥都會通過殺滅細菌引起選擇壓力的,合理用藥會像不合理用藥那樣同樣產生細菌選擇壓力。

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可以且應當停止不合理用藥,因為不合理用藥並無益處;相對應的,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必要的,因為這樣可以降低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揭秘真相意義:我們要接受這一事實,即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也終將會引起耐藥性的發生,但是合理用藥對患者乃至社會的獲益要超過其所帶來的累積危害;而由於不合理用藥毫無益處,因此沒有理由支持這樣用藥。

實際上,我們必須消除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不是為了避免發生耐葯,而是為了在獲取抗菌藥物用藥益處的同時減緩耐葯的發生。

服完處方量能預防耐葯?

這句話的起源已不得而知,似乎可追溯到 20 世紀 40 年代。儘管這種想法已深入人心,但是沒有數據支持感染癥狀體征緩解後繼續使用抗菌藥物能減少發生耐葯。

相反,多項研究發現短療程治療不太可能引發耐葯,這與自然選擇的基礎原則相符。其中每項臨床試驗都比較了短療程治療與長療程治療,涉及多種急性細菌感染(如蜂窩織炎、鼻竇炎、肺炎、尿路感染等)。結果發現,短療程治療同樣有效,耐葯事件也發生較少。

揭秘真相意義:這種說法應當改變了,即更新為「短療程更佳」!。應告知患者,如果感覺已經康復、感染癥狀緩解,那麼應向醫生諮詢以決定是否可以早些停葯。

另外,臨床醫生也應當接受這一觀念,不要害怕「定製」療程。急性細菌感染(不包括慢性感染如骨髓炎、結核或放線菌病)癥狀緩解後持續使用抗菌藥物,已不再使患者受益,且很可能製造細菌選擇壓力引發抗菌藥物耐葯。

除了以上 3 個誤區,還有兩個常見的關於抗菌藥物的誤區值得我們重視:

  • 發生抗菌藥物耐葯通常是感染部位細菌出現新突變導致的?

  • 殺菌葯比抑菌葯療效好且不易發生耐葯?

  • 推薦閱讀:

    免疫認知史:導致疾病的機理
    第五課 十神認知(2)
    為什麼要遠離「窮忙」?
    顛覆思維 | 深入淺出解釋「第一性原理」
    賺錢三大核心

    TAG:藥物 | 認知 | 避免 | 顛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