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交響樂】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
d小調第五交響曲,又名革命交響曲,前蘇聯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創作於1937年,同年11月21日在列寧格勒首演。
(馬里斯·楊松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肖斯塔科維奇本人稱這部作品是「一個蘇聯藝術家對於公正批評的實際的,創造性的回答。」這是由於1932年以來,隨著蘇聯加強整頓國內的體制,藝術受到「社會主義寫實」教條路線的指導,結果連早已揚名世界的肖斯塔科維奇的作品,亦受到蘇聯當局的批判。這部作品就是作者在這種情況下所完成的。d小調第五交響曲規模宏大,風格鮮明,具有「貝多芬的精神」,因此此曲也常被比擬為《命運交響曲》,或被評為「新貝多芬風格」的交響曲。雖然此曲的直接理念被認為是「人性的設定」,但是樂曲並不設標題,而以純音樂構成。
在斯大林的大清洗下,肖斯塔科維奇仍是一位貧民,過著悲慘的流浪生活。1936年演出時,斯大林出席觀看了歌劇《姆岑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在莫斯科的首演,第一幕還沒結束便憤然離場。1月28日,一篇題為《不是音樂是混亂》的文章出現在《真理報》上,對這部歌劇及其作者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所有人都知道這篇未署名文章的背後是誰,風向一下轉變,各大報紙和樂評人紛紛對《真理報》利爪下的獵物口誅筆伐,各省的工人與農民聚集在廣場上揚聲抗議,轉眼之間,肖斯塔科維奇變成了「人民的敵人」。 一年後,作為贖罪,他完成了《第五交響樂》,將它獻給斯大林。這部作品為他贏回了一度失去的聲譽,令他正式成為蘇聯音樂界第一人。
d小調第五交響曲其戲劇性、尖銳的弦樂跨度主題似乎預示著矛盾緊張的悲劇廝殺即將上演,然而從樂隊深處浮現出一段歌詠旋律,如同從遙遠年代飄來的神秘歌曲——那絕不是游吟詩人的調情歌謠,而是支離破碎、帶有尖利、意外的變調與離調的高難度詠嘆,發出受傷金絲雀喉嚨里的顫音,隨即轉化為崇高、靜思、幾乎休止的音型緩慢流動,又意外地轉變為一陣急速、陣雨、戲謔般的運動。隨著交響曲的展開,孤獨肖氏那分裂的古怪形象躍然出現:一半在充滿猜忌和恐懼的古拉格群島般的無情現實里漠然地戴著眼鏡屏息靜氣逆來順受,另一半卻在抽象音響中盡情地質問、嘲諷、痛快淋漓地爆發靈魂的熱量。
(海丁克指揮)
d小調第五交響曲沒有像肖氏其後創作的幾部交響曲那樣在蘇維埃作曲家協會內部掀起集體成員辯論,但由於官方現實主義反映論藝術觀點向來認為無具體內容、無鮮明形象旋律的音樂十分可疑,結果導致大家的批評口徑最終還是漸漸趨於嚴厲——著名作家亞歷山大·法捷耶夫都能洞察秋毫地指出:「樂曲結尾部分聽起來不像是指出了走向慶祝和勝利的出路,而似乎是在發泄對現實的不滿和進行懲罰和復仇。」
(帕佛·賈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