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學「唯識」的視覺,解讀一代心學宗師王陽明所言「心與花同歸於寂」的別裁
溫州二中. 青弘老師
佛教講,萬法唯心,這個唯心,其實不是唯心主義的唯心。而是指一切事物,如果不起心動念,那麼就不會與此事物相應,換言之,這件事物與自己(心)無關。王陽明的心學,闡述心乃是無善無惡,即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之心。事實上,與佛教的「唯心」「唯識」,頗有相似之處。王陽明被流放貴州龍場而悟道,深刻明了指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三十八歲在貴陽首倡「知行合一」,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等於不知,行而不知是為盲行。五十歲以後專弘「致良知」。五十六歲時將自己的思想歸納為四句,被稱為「四句教」。因此可以說四句教即是代表王陽明的哲學思想,乃是其「心學」之宗旨。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王陽明由紹興起征廣西思恩、田州前夕,其弟子王畿和錢德洪因對「四句教」的理解產生分歧,雙雙來到王陽明跟前請求賜教。先生曰: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此是徹上徹下語,自初學以至聖人,只此功夫。初學用此,循循有入,雖至聖人,窮究無盡。堯、舜精一功夫,亦只如此。先生又重囑咐曰:二君以後再不可更此四句宗旨。但凡事物、事理都有其「因緣」,有一顆「因」的種子,在條件具足的情況之下,才能發芽紮根,長成茂盛的植株,再而得其「天時、地利、人和」之「緣」,方能結出良好的果實。近段時日,小子在思索王陽明的心學究竟源於何?
王陽明的知己湛若水在《陽明先生墓志銘》中,對先生評價有這樣一句話:初溺於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於辭章之習,四溺於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等博採眾家之後,由博反約,回歸儒家。先生博學而篤志,從小便對「佛」、「道」之學,痴迷成疾。這可能是他與生俱來的一種天性、本能。佛學中有說,一切眾生都會帶著前世的習性和記憶轉世投胎。而王陽明充滿傳奇的一身,也有野史傳說,先生乃是金山寺一個「老僧」轉世。寺中封閉了五十年的一個禪房,牆上題有一偈: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那麼,王陽明與佛學究竟有幾分淵源?
從先生年譜來看,他從小痴迷佛、道之學,在人生成長中多次想遁隱山林修習佛道法門。可見「佛學」與「道學」在他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一種潛意識的依賴和寄託。他在去往龍場驛的路上,遭錦衣衛追殺時,得以逃生,那時,他萬念俱灰,心裡又一次想遠離世俗,藏於山林修學「道法」,那麼「佛」、「道」二學,究竟有些什麼值得先生這般痴迷?執著?甚至在人生困頓,了無生路的情況之下,成為他心底唯一期待的「光芒」和「希望」?
佛、道二學闡述「有為法」和「無為法」,講究「出世」也主張「入世」。以一顆出世之心去做入世之事,便是人生大智慧。陽明先生在人生的轉折點,最關鍵的時刻,正是選擇了行「有為法」的道路,以一顆出世之心去做入世之事,勇敢的拿起和無畏的擔當,因而在人間成就了大業!佛法四萬八千法門,他僅運用了佛學中的冰山一角,汲取了佛學一點點智慧,得以消化運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可謂人中龍鳳也。在龍場悟道,參悟到「心外無境」、「萬法唯識」,一切主宰全賴「心」!從而建立了「心學」,提倡「心外無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等,在人間自如識別「人心」,開化「人心」!
先生游南鎮,一「友人」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能與陽明先生同游南鎮的這位朋友應該與陽明先生的「關係」不錯?或此「友人」乃是帶著引號?或此人是先生的上級官員或同僚?因為他的來訪,先生便攜弟子隨行招待同游南鎮也未可?至於此人是誰?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先生回答的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此「友人」敢提出挑畔性的問題,且陽明先生又做了巧妙的答覆。此話又成為流傳後世的經典對白,可見此句值得深究,深寓禪意也。
那「友人」說,你說「心外無物」,但山裡的這株花樹自開自落,與我的「心」有何關係?難道我來看它時,它就開了,我要不看它,它就不開了嗎?先生答,你不看這朵花時,這朵花與你的「心」同歸於「寂」。這裡的「寂」是什麼?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大乘起信論》稱:「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歸於「寂」!「寂」一字,佛學中有「寂滅」涅槃之說。「涅槃」、「寂」、「圓寂」、「寂滅」,指進入一種不生不滅之狀。不起心動念,心便不動。《中論》中說: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達至清涼寂靜,不現煩惱,眾苦永寂之中道。因大智慧故,斷離煩惱障、所知障等,不住生死迷惑。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可見人心變化之大,思想之複雜,每一動,每一念,不論是行、住、坐、卧,無不是因,無不是果。先生此語,涵蓋了「因果之說」。因那人起心動念,岩中花便因他而「顏色」明白起來。因他生念,故而「花」在他心內生,又將在他心內滅去。雖不是「心」主宰花之生死,而「心」卻主宰自己的思想和意念。「生」與「滅」皆只是一念生俱生,一念滅俱滅。他的「心學」提出:「心外無物」。道不在心外,而在心內。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工作中,我們的每一念,每一動……都有可能讓我們更近於「聖人」或更疏於聖賢路!先生在「心學」中提出「心外無物」,與佛學「唯識宗」所講的「唯識無境」很相似,但「唯識宗」的理論更高於先生所表達的「理」。
唯識宗主張「萬法唯識」,宇宙間的一切均為「識」所變現。在原始佛教那裡,「識」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身識構成。唯識學增設了「末那識」「阿賴耶識」展開為「八識」。阿賴耶識被看做為根本識,前七識均依第八識才得以轉啟。「識」是否可以用世間法則認知,膚淺的理解為是「心」?即心識?即意念?宇宙萬有的來源、特性與變化規則的這種緣起論,學界稱之為「阿賴耶緣起」,即「種子」。所謂「種子」,是指貯存於阿賴耶識中的能夠生起各各不同的事法潛在能力。貯存於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現起為各各不同的境相與心識,因為這些境相與心識是眾生能夠覺知到的(現)、生滅不生滅不已的(行)。種子與現行之間的關係是因生果,果熏因的關係。「種子」在各種條件聚合時即緣生相應的現象,這是因生果。前七識將其自身所具種子生現行的結果,就產生了兩類法,即有為法與無為法。有作為,有造作之法,即由因與緣和合而成的一切法。此處又聯想到陽明君所提倡的「心外無物」。如能煉達心外無物,非色非心法,是否可以升華到「不生不滅,無去無來,非彼非此,絕得絕失」之境界?
「來看此花」,則「此花」因緣而「生」。諸法本性空寂,而幻起主觀的、虛妄的計度,並妄執此自性而不舍,故而「此花一時明白起來」。盡虛空,遍法界,不生不滅的真如法性,也就依他起的根本體性而生。「唯識學」之義,一言以蔽之,即是「助道心理學」。王陽明的心學,亦是「心理學」。他人生中三次為國家作戰所取得的功績,與敵方打的就是「心理戰」,以「攻心」而取得勝利!唯識學雖然「很科學」但它究非科學,因為佛法雖然可以「很科學」但佛法是超越科學的。而且唯識所研究的主題,亦都是「心理學」方面,所以有些人便把唯識學當作「佛教心理學」來研究。同理,唯識學也非「佛教心理學」而已,因為心理學是世學,俗學,所談的是「世諦」,而唯識學則是「出世法」所參究的卻是「出世諦」,出世之正理。故兩者不可混同,更不可斷章取義。因為佛及菩薩慈悲開示唯識正理,是為了幫助世人修習正道,不為別的。又,唯識學所處理的「心理問題」,都是修道者在修行過程中會碰到的種種現象或困難,以及如何去面對、排除等。那麼「唯識學」的「唯識」二字,究竟是什麼意義?唯識學指出,一切萬法皆是「識」的變現,皆是依識的本體所變現的「見分」及「相分」此外並無他物,故說「唯有識」。華嚴經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陽明君所指出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與「唯識學」又有何關聯?此二者,恐怕是「密中有顯」。
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過三重境,如何能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對於「中道」,孔子也曾提出,佛也曾提出。然而他們所說法一則是入世,一則是出世。不離於對世間有情的悲心、菩提心,而能證得大覺。道在物先,物在道中,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所以,佛學其根源是為了幫助世人開智,讓修學者心生悲憫,以眾生平等的視覺倡導眾生和睦相處,離苦得樂。王陽明五十歲以後專弘「致良知」說道: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此處用的便是佛教語:正法眼藏)。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生中得來。自經宸濠、忠、泰之變,益信良知足矣忘患難,出生死,所謂考三王,建天地,質鬼神,俟後聖,無弗同者。
先生明確指出:心之本體乃是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如果能夠認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變(辯),了解一切萬法都是不實在,因而斷除妄執,就可以了生脫死,回歸涅盤清凈之體。佛學中的「唯識」思想認為宇宙的一切,山河大地也好,日月星辰也好,乃至人的知、情、意等的一切心靈活動,都是我們各人的唯識所變現,於是產生各種千差萬別的現象。如果我們能夠泯除心識的虛妄分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則能如實地了悟世界的實象,不為紛亂動蕩、光怪陸離的現象界所迷惑,練達不動於心。即是陽明先生所說「心外無物」之境也!因為人們有我愛、我見、我痴、我慢等四大根本煩惱,對於「自我」所引發許許多多貪瞋痴的行為,造諸惡業,於生死之中,不能得到解脫。
先生說心本無善惡,正如古人講的,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其實把心參透了,天下大道就一如了。所以王陽明最終留下四句教,教人修善斷惡,以斷惡故,而達到「寂」,證「心學」之真諦!
推薦閱讀:
※什麼是唯識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二、總明所入位次
※成唯識論疏翼 第四冊 卷七 五、別解五無心位──二無心定
※成唯識論述記 第十八卷
※成唯識論本文抄第八卷(大正藏226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