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王立軍老師:漢字與古代喪葬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在清明之際,我們也看一看,那些與死亡、喪葬有關的漢字形體,包含著怎樣的歷史文化。
清明│漢字與古代喪葬
文 / 許蓓蓓 王立軍
《論語》:「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從中國古代,很早就形成了「重死」的價值取向,將喪葬儀式作為人生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到了後來,隨著禮儀習俗的發展,也逐漸形成了清明掃墓祭祖的習俗。在清明之際,我們也看一看,那些與死亡、喪葬有關的漢字形體,包含著怎樣的歷史文化。
甲骨文死 金文死 小篆死 古隸死
「死」字甲骨文寫作,左邊是一個跪在地上的人,右邊是一具枯骨,從人從歺會意,表示生者對死者的憑弔。跪著的人頭部低垂,表現悲痛哀思之情。《說文》:「死,澌也。人所離也。」這是一個聲訓,據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形體與魂魄相離。」揚雄《方言》:「澌,盡也。」澌的本義為水盡,古人多信魂魄的存在,在他們看來,死亡也意味著肉體和魂魄的分離,是人的生命走到盡頭,因此以澌訓死。死的本義是生命終止,後來發展出不少引申義。比如「死戰」、「死拼」表示拚命,付出最大的努力,以至於不惜以生命為代價的意思;「死路」、「死胡同」取「死」的「盡頭」的意義特徵;「死板」、「死腦筋」表示呆板不靈活的意思,從「死」的停止不動的狀態引申而來。
甲骨文喪 金文喪 小篆喪 古隸喪
「死」又可以稱「喪」。《白虎通》:「人死謂之喪何?言其喪亡不可復得見也。不直言死、稱喪者何?為孝子之心不忍言也。」死和喪都是生命的結束,但用語不同,喪是避免直言死的委婉說法。喪字甲骨文字形,從
,上面有許多「口」。
是桑樹,於省吾認為,這是一個形聲字,眾口字表示人死後親友的哭喊。「喪」是以「桑」為聲符。同時,在古人的觀念里,喪、桑也有意義上的關聯。例如,古代有「桑榆」一典,指日落時餘暉所照之處,常喻垂老之年。《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數端,謂之桑榆。」王勃《滕王閣序》:「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東隅為日出之處,以喻早年;桑榆為日落之處,以喻老年。意謂早年的時光已經逝去,但珍惜晚年的時光勤奮努力,還不算晚。以桑榆比喻人之暮年,生命將盡,正與「喪」的意義相近。另外,古代的發笄從用途上可分為吉笄和惡笄,前者用於行吉禮,後者用於行凶禮,二者的區別主要就在於質料的不同。吉笄通常用象牙為之,位尊者用玉,位卑者用骨。惡笄的材料較為複雜,常見有桑木、榛木、理木及莜竹等。普通喪笄用桑木,也取「桑」「喪」音同。《儀禮·士喪禮》:「鬠笄用桑。」賈公彥疏:「以髺為鬠,義取以發會聚之意。」也就是說,古代喪葬時,用桑木所做的發笄為死者束髮。民間俗語有「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的說法,認為「桑」象徵著「喪」,宅前栽桑會「喪」事在前;柳樹不結籽,房後植柳就會沒有斷子,即沒有後代。
桑樹
甲骨文葬 甲骨文葬 甲骨文葬 小篆葬
人死後需要埋葬。李孝定認為,「葬」字的甲骨文,左半為人之殘骨,右半是床,「象殘骨置床上,會意也」。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提出,「葬」字或作
:「從人在
中,
即棺槨之屬。
上有數點以表泥土,或加
,皆會葬義。」這種寫法,表示死者躺於棺木之中,上面的
表示數點泥土,謂棺木埋於泥土之中。另一個字形則加上了雙手
,把埋葬的動作表現了出來。但也有不少學者認為
表示草,「葬」的意思也就是將死者掩埋在荒草之中。殷商時期埋葬死者是用棺槨的,且有墓地。但在上古時期埋葬死者極為簡單,喪葬禮儀也很簡易。《周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也就是說,上古埋葬死者,在身體上裹上一層厚厚的草木,然後置於荒野之中,既不堆積土堆,又不種植樹木作為標記,同時也不計喪期。《孟子·滕文公上》:「上世常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吳越春秋》也說:「古者人民樸質,飢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葬」的小篆字形,正符合這一說法,該字形由「茻、死、一」三部分組成。《說文》:「葬,藏也。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茻」就是後來的草莽的「莽」字,表示密集的草叢;「死」指屍體;「死」下的一橫表示用來墊著屍體的草席,《說文》所說的「薦」就是草席。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的發展,人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禮儀制度也逐步發生了變化。原始時期簡易輕薄的喪葬之禮不復存在,變得繁縟和厚重。喪葬禮儀在社會生活中變得異常重要,成為維繫社會道德倫理和封建統治秩序的不可缺少的一環。《中庸》:「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備矣。」《大戴禮記·禮察》:「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信死忘生之禮眾矣。」如果侍奉死者如侍奉生者一般,則仁智兼備,社會穩固;反之喪葬之禮廢棄,則君臣關係會遭到削弱,導致倫理崩壞的嚴重後果。可見喪葬制度在當時的重要意義。
喪葬制度的這種變化在漢字字形中也得到了體現。由於後代十分重視喪葬,喪葬的程序也就變得十分複雜。人死之後,首先要入殮,也就是將死者穿衣入棺。殮分為小殮、大殮。小殮是對屍體進行洗浴、穿衣,然後在其口中放入米、貝、珠、玉等物,意為讓死者在歸陰之路上不受飢餓或有盤纏費用,稱為「飯含」。大殮即把屍體放入棺材。殮字本作斂,殮是專為殯葬而造的後出字,經籍中多作「斂」。《釋名》:「殮者,斂也,衣死也。」《說文》:「斂,收也。」《爾雅·釋詁》:「斂,聚也。」斂就是收束聚集的意思,從攴僉聲。攴表示跟手的多作有關;而聲符「僉」則有示源的作用。《說文》:「僉,皆也。」由亼、吅、從這幾個構件組成。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釋僉》認為:「亼」訓「三合」,「從」從二人,「吅」從二口,「人各一口,二人二口,二口相合,故為僉也。二口猶言多口,不必限於二也。」以手聚集某物使其全,就是斂和僉在意義上發生的關聯之處。從僉之字多有收束匯聚的詞義特點。殮是將死者整理儀容穿好衣服之後裝入棺中;撿是將物品拾撿起來;檢是查驗、檢束物品或事件使其規則整飭;匳是鏡籢,即盛鏡的竹匣,將鏡子收起來使其規整。
馬王堆一號木棺槨
古代盛放死者的棺也很複雜,分為櫬、棺、槨。櫬是最靠近屍身的棺。《左傳·襄公二年》:「穆姜為櫬。」《疏》:「櫬,親身棺也。以親近其身,故以櫬為名。」 櫬的外面就是棺。《說文·木部》:「棺,關也,所以掩屍也。」這是用聲訓的訓釋方法說明用棺的目的在於掩護屍體,延緩其腐爛。棺的最外面是槨。槨(槨)字從郭聲,從詞源來看,郭、廓、槨等詞同源,有「外邊」、「外緣」的意義特徵。如郭的本義是外城,指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廣韻》:「內城外郭。」廓是物體的輪廓,而槨是外棺。古代普通百姓是用不起槨的,能有一口棺材就不錯了。但上層的貴族覺得用雙層的棺槨還不足以防止屍身腐爛,於是往往使用多重棺槨。《荀子·禮論》中記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是說天子五棺二槨,諸侯為四棺一槨或三棺兩槨、大夫為兩棺一槨,士為一棺一槨。由此可見古代等級差別之大。
甲骨文賓 金文賓 小篆賓 小篆殯
屍體入殮後,並不立即下葬,有一個停柩待葬的過程,目的是讓親朋好友來弔唁,這就是「殯」。「殯」字從歺、賓聲。甲骨文的賓,其上像屋形,中間象人形;下面是「止」,象足形,表示有人自外而至。所以甲骨文「賓」字像人在室中迎賓之形。金文和小篆改從止為從貝,這是因為「古者賓客至必有物以贈之……故其字從貝。」(王國維《觀堂林集》)「殯」字從賓得聲,其實在意義上也是自賓字分化而來。《說文》:「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從歺從賓,賓亦聲。」《釋名·釋喪制》:「於西壁下塗之曰殯。殯,賓也。賓客遇之,言稍遠也。」以賓客之禮去對待停柩待葬之事,就是「殯」。王力《同源字典》把殯、賓列為一組同源字。
經過殮、殯之後,便到了喪葬儀式的最後一步了,也就是下葬。前文已說人類初期對屍體的處理很簡單,並不掩埋死者,而是僅僅置於荒草之中,後代才形成了用土埋葬的習俗。靈魂入土乃得安寧,墳墓成為了人的最終歸宿。「墳」「墓」在現代漢語中意義相同,二字經常連用,沒有區別。但在古代漢語中,二者的區別是明顯的。春秋以前,中原地區的墓葬是在地面挖坑,屍體放入後把土坑填平,上面不封土堆,稱作「墓」。《禮記·檀弓》:「古者墓而不墳。」《方言》卷十三:「凡葬而無墳謂之墓。」西周時期,長江下游的東南地區因為地下潮濕積水,因此不在地面挖坑,而是在地上用河卵石鋪砌出墓室,放入棺槨,然後用土沙埋起來,形成大土堆,稱作「墳」。春秋時期,中原地區結合了二者,形成了既有墓穴又堆土堆的墓葬。
小篆墳
墳原作「墳」,從土、賁聲。從音義關係上來說,墳、賁、獖、蕡等詞同源,其詞義特點是隆起而大的樣子。《集韻》:「賁,大也。」《尚書大傳》:「天子賁庸。」鄭玄註:「賁,大也。」公豬去勢後長得肥大,叫做「獖」;蕡指果實多而大,《詩經·周南》:「桃之夭夭,有蕡其實。」而「墳」本指高大的土堆,強調墳墓是高出地面的大土堆這一意義特徵。
甲骨文莫 金文莫 小篆墓
「墓」字從土、莫聲。「莫」甲骨文中,
是日,
是草叢,日在草叢中,表示太陽將要落下,也就是黃昏的意思。《說文》:「莫,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墓」字從「莫」孳乳,日落和人死,在古人看來,都是走到時間、生命的盡頭。《說文》:「墓,丘也。」這是人所歸葬的地方。
將死者埋入墳墓後,其家人要戴孝守喪,叫服喪。服喪期有長有短,據《禮記》記載,依據與死者的親疏關係,服喪期可分為三月、五月、九月、一年、三年等,至親一般是三年。服喪期間著孝服,不參加娛樂活動,不修邊幅,不辦喜事,並在特定的日期對死者進行祭奠,以寄託生者對死者的懷念和哀思。
文章來源:《漢字的文化解讀》,商務印書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