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知識彙編(第九篇)——禪宗叢林清規

中國禪宗知識彙編

(第九篇)

編者按:

「禪」即生活!「禪」一旦在生活中發揮功用,就可以活潑自然,不受個中慾念牽累,到處充滿著生命力,可以扭轉現代人類生活意志的委靡,明白生活的真實和本性。

「禪」是一種人生哲學,是一種超越自我、回歸自我的人生境界,禪在當今社會的價值依然非常明顯。禪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與社會生活的融和越來越多,禪的意趣越來越遍布世間。

「禪」是一種洞察人生命本質的藝術,用來解放心靈,達到「心靜則佛土凈」的理想。

當今社會又一次興起學習禪文化的熱潮。由博主搜集編輯而成的《中國禪宗知識彙編》,以答問的形式,將繁雜的禪宗知識細化為簡明扼要的條文。網友們可以據此對禪宗的教理、修行以及文化影響與融合作深入的了解與探究,以期達到人中精英的禪者。

第九篇 禪宗叢林清規

何謂「叢林」?

何謂「清規」?

何謂「百丈清規」?

叢林清規創製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百丈清規」的真實性遭到過怎樣的質疑?

禪門叢林制度在中國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傳統佛教對僧人的衣食住行有哪些規定?

印度佛教為何反對僧人從事勞動?

馬祖百丈師徒為何要破除印度佛教戒律?

「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是怎樣的過程?

《禪門規式》核心是一句什麼樣的口號?

叢林制度中有哪些細節吸收了道家思想?

叢林制度融合了哪些儒家的禮樂觀?

叢林制度迅速普及原因是什麼?

叢林之中「天下為公」體現在哪?

叢林清規發展到後世有何變化?

叢林清規對中國文化貢獻如何?

《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內容是什麼?

《禪苑清規》對《百丈清規》有哪些發展?

《百丈清規》建立遭人物議的原因是什麼?

通行本《百丈清規》的體例和主要內容是什麼?

《敕修百丈清規》有哪些主要內容?

元代欽定《百丈清規》有哪些主要內容及意義?

怎樣概括真正的叢林集團生活?

從林風規的核心是什麼?

叢林清規對僧侶制度最根本的改變是什麼?

叢林清規的平等和嚴整有何體現?

為什麼說清規內部還是佛的戒律?

寺院中的上下等級關係如何?

禪宗叢林生活的「平等」原則如何體現?

禪宗從林中怎樣處理收入與支出?

「寶壽生薑辣萬年」說明什麼?

「普請」是怎樣的集體勞作制度?

百丈懷海為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農禪制度如何適應了小農經濟?

禪宗叢林管理學的側重點在哪裡?

僧徒犯戒應該怎樣處置?

佛教戒律嚴格的好處是什麼?

何謂寺院「四十八單」?

住持和尚是怎樣產生的?

朝廷對從林有哪些干預權力?

新住持入寺的儀式稱什麼?有何規定?

住持晉院、升座儀式是怎樣的?

寺院何以要隆重舉行新住持晉院、升座儀式?

主持和尚對寺院有哪些管理任務?

何謂「兩序」執事?

「掛褡」、「討褡」是怎樣的住宿制度?

清規之下僧人每日應怎樣行動坐卧?

「四大班首」分別是誰,擔任什麼工作?

負責經濟財務的僧人還要擔負何職?

負責監察事務的僧人如何稱呼,有何職責?

負責應接及外務的僧人如何稱呼,有何職責?

負責教育的僧人如何稱呼,有何職責?

負責綱紀司法的僧人如何稱呼,有何職責?

方丈侍者共有幾位,各司何職?

寺院里負責日常飲食的僧人如何分工?

禪寺莊園由何人維護?

那種僧職相當於今天的「圖書管理員」?

禪寺為社會做了哪些福利工作?

眾僧的分工合作充分體現了哪些佛法精神?

僧眾每天時間表是怎樣的?

僧人每天的行動要嚴守怎樣的紀律?

禪堂內外奉行怎樣的教育方法?

法堂和禪堂有何用途?

《禪門規式》創立的禪寺是怎樣的?

禪堂建築風格在元明以後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禪堂內的布置如何?

為什麼有的禪堂里不供佛像?

僧眾在禪堂座位的安排是怎樣的?

「別立禪居」的意義是什麼?

禪宗為什麼「不立佛殿,唯樹法堂」?

何謂法器,主要的法器有哪些?

禪堂中的鐘鼓法器有何功用?

禪堂中有哪些唄器?

宗賾的生平和主要思想是什麼?

《禪苑清規》反映出哪些時代特點?

《禪苑清規》對童行出家有哪些規定?

《禪苑清規》對從林的禮制怎樣要求?

《禪苑清規》規定如何繁複瑣碎?

《禪苑清規》哪些職務是百丈沒有設立過的?

「大小便利」一節對僧人如廁的方法有如何規定?

《龜鏡文》對設立各種職務的必要怎樣說明?

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禪院清規?

現代叢林中保留了哪些清規?

何謂結夏與結冬?

叢林冬期大請職是怎樣的活動?

禪宗「貼單」公布的內容是什麼?

何謂「打七」?

叢林歲末的會計報告稱什麼?

何謂「叢林」

叢林,僧侶聚集、修道的場所,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禪宗寺院,所以也被稱為禪林,在禪宗興盛以後教、律等各宗的寺院也有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的。所謂「叢林」,是比喻的說法,其中有兩層含義:一是說眾多的比丘一處和合,如同大樹叢聚,所以僧眾聚集的地方為「叢林」;叢林也借喻草木生長有序,用以表示在其中修行的禪僧有嚴格的規矩和法度。

佛教禪宗從曹溪六祖惠能之後,三傳至於百丈懷海,百餘年間禪宗的僧人只是師徒之間的心性傳授,多數禪僧都是岩居穴處,或寄住在律宗寺院,比如達摩祖師就是寄居嵩山。到了唐中期(785—806年),禪宗思想開始繁榮,禪師講授佛法經常在一處聚徒多人,修禪辦道。這種聚集場所規模開始不大,到唐末五代之間,南方開始有了大規模發展。馬祖道一開始提倡農禪,要求禪僧自耕自食,在山林之中建立禪院。他的弟子百丈懷海因為禪宗學人弟子聚眾之處,經常尊卑不分,說法住持魚龍混雜,於是折中大小乘經律,制定了《百丈清規》,提倡「別立禪居」,這就是叢林發展的初始情況。

現代的叢林制度一般都是從《百丈清規》和它的注書《百丈清規證義記》等援引發展。關於禪宗叢林的行事和古德風規,在道融的《叢林盛事》、慧彬的《叢林公論》、慧洪的《林間錄》、凈善的《禪林寶訓》、無慍的《山庵雜錄》中可以看到。

何謂「清規」

清規就是中國禪宗寺院(叢林)組織的規程和寺眾(清眾)日常行事的章則,也可說是禪林發展從而創行的僧人的制度。中國佛教從東晉道安首創僧尼規範三例以後,寺院開始廣泛建立,各門各宗隨時有在戒律之外另立禁約的行為,如支遁創立眾僧集儀度,慧遠創立法社節度等等。

現代禪宗所遵守的清規產生於禪宗叢林產生之後。因為中國禪宗自達摩東來後三百年中,禪僧大部分住在律院或岩穴、樹下,沒有自己的寺院修行場所,直到唐朝「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才開始建立禪宗自己的寺院,百丈懷海參照大小乘經律,制定叢林規矩,撰清規二卷,廣為流行,世稱古規、古清規,百丈清規,這是禪宗清規的開始,從此以後天下叢林都根據這一類制度作為寺院生活的儀則。

禪宗清規的種類大略有:前元敕修的百丈清規,以及百丈清規證義、禪苑清

何謂「百丈清規」

百丈懷海制定「清規」使禪宗的體制更為漢化,對禪宗自身的發展發生過巨大的推進作用。

以往禪宗僧侶多半住在律寺。隨著禪宗的蓬勃發展,僧俗參學日漸增多,在律寺中居住對於說法和主持的不便,慢慢凸現出來。從道一起,禪僧們便開始另闢叢林,但當初尚未有叢林制度。有鑒於此,百丈懷海決定予以改革,制定「清規」。他折中大、小乘戒律,以便於禪僧修習為宜,倡議另立「禪居」;樹年高德勛、獨具禪學見地者為禪居「長老」,或稱「化主」,住於方丈。又規定,為表明佛法超越言象,「不立佛殿,唯樹法堂」。參學僧侶不分高下、多少,一律住於僧堂;在僧堂內置「長連床」,供打坐參禪。除了入室請益(聽禪師開堂說法),任憑學者勤惰,或上或下不拘常例。還規定,禪院僧眾「朝參夕聚」,「長老上堂升座,徒眾雁立側聆,賓主問難,激揚宗要」,其用意在於「依法而住」。「清規」還特別指出「行普請法」,即上下均力,開荒自給,要求僧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另外,對禪院日常事宜也做了種種細緻規定。

「百丈清規」使禪宗的體制更為漢化,對禪宗自身的發展發生過巨大的推進作用。別立禪居,使禪院僧侶直接從普通寺院中分離出來,成立獨立自主的部分。如是,禪宗作為佛教的一個宗教,最終成為歷史事實。

「百丈清規」的真實性遭到過怎樣的質疑

雖然現在的史料已經無法得窺《百丈清規》的原貌,但是在一些相關的資料中還保留了大量的信息,《景德傳燈錄》卷六也有懷海傳並其《禪門規式》等等相關的介紹,而陳詡所撰寫的《洪州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是在百丈示寂後四年完成的,是迄今為止關於百丈最早的資料,其中卻沒有提及《百丈清規》的存在。國內外的部分學者就此事實對百丈時代清規存在的說法提出了質疑。

1939年,木村靜雄在《古清規考》一文中對此就提出了質疑,近藤良一根據一些史料線索而認為百丈時代並沒有清規的存在,他的理由主要有:一是《洪州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中對清規隻字未提;二是沒有百丈清規的記錄在百丈的嗣法弟子以及在百丈門下參學過的禪僧傳記中;三是「百丈清規」的用語最早是出現在12世紀的《禪林備用清規》中。

在《塔銘》中也可以看出百丈塔銘碑也記載了一些鑒戒,比如:應有依止及童行出家,悉令依院主一人,僧眾並不得各受;住山徒眾不得內外私置錢穀等等。這些規定直接透露了百丈對戒律的重視。另外在《禪苑清規》卷十有《百丈規繩頌》,《禪門規式》全文內容都可在《百丈規繩頌》中找到,所以百丈清規的真實性還是有一定依據的。

禪門叢林制度在中國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佛教傳入中國,經過短暫的適應就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禪宗佛教,禪宗是最重視自律的派別,中國佛教清規的制定可以追溯到東晉時代的道安大師,他是根據當時佛教內部出現的人對戒律的鬆弛等一些問題,而制定了《僧尼規範》和《法門清規》,但禪宗寺院完成建立清規,則是以百丈懷海禪師開始,並且對後來佛教叢林產生重大的影響。

當時中國的佛教有很多宗派,如法相宗、天台宗等,由於這些宗派的貴族色彩濃厚,生活自理能力差,依附士大夫的布施,在發展中漸漸式微。禪宗因為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理論較為適合群眾,最重要的是禪宗不排斥生產勞動,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禪風,所以能夠在失去外部布施的情況下生存。由此可知禪宗比其他宗較能適應新的環境,所以其他宗衰落而獨禪宗獲得發展的機會。但是禪宗的實際生活、生產狀況與舊的戒律發生衝突,禪宗在唐發展以後,由於僧眾日增,集體生活的約束、生產勞動組織、勞動成果分配等等,都是現實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懷海禪師決心實行清規的改革,為禪宗發展掃除障緣,百丈禪師根據風情、地理、人士風俗等,結合了佛教大小乘戒律中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分,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因此衍生了《百丈清規》。

傳統佛教對僧人的衣食住行有哪些規定

原始佛教的戒律和制度,規定僧人除了應當遵守心性修養,和行為上等等的戒律外,還規定了僧人個人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各種制度。佛教僧人認為要淡泊物慾,生活力求簡單,不在衣著上費心,而以修行、道德、慈悲來莊嚴自己,才能夠開闊無限寬廣的世界。

衣:不過三衣。多的就要布施給其他僧人或者需要的人。甚至,揀拾人們拋棄了的舊布和破布,一條一條地湊成衣服來穿,這便叫做「糞掃衣」。在中國的佛教便改穿中國式的大袍,也有乞化百家衣布,補破衲雜而成的,就名為「破衲衣」、「補衲衣」。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袈裟」的原型。

食:「過午不食」,僧人要堅持每日中午一食,最多是早上、中午兩餐。因為僧人把飲食只看做維持生命和醫治餓病的藥物。

住:要求僧人隨遇而安。屋中野外,鋪上隨身攜帶的坐具—領,或草織蒲團一個,兩足跏趺(俗稱為盤足),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休息打坐了。

行:赤足或芒鞋,光頭安詳行走。在印度佛教中至多上面打了一把傘。中國佛教將雨傘換了箬笠。除此一身以外,大不了帶供給飲料和盥洗之用的一個凈水瓶,作吃飯之用的一個缽盂,其餘可能帶些經卷而已。

印度佛教為何反對僧人從事勞動

印度的佛教徒中出家僧人一般都採取不從事生產勞動,以乞食維持自修的生活方式,這在佛教早期的典籍中甚至進行了規定:釋迦牟尼說,出家僧尼應乞食為生,不營生產,不持金錢,其正業是「一禪(坐禪)二誦(誦念、研習佛經)」或加「三勸化」(講經說法)。乞食制度,本是根據當時印度民眾供養出家修道之士的風氣而建立。至今東南亞一帶仍多數沿襲這種習慣。所以在佛教剛傳入中國時,職業僧人們也不勞動。

從史料來看印度的國情和中國不太相同,首先是僧人集團的出身很好,地位很高,當地群眾有供養僧人的傳統習俗;二是印度地處熱帶,終年氣候溫熱,適宜僧人們野外露宿,所以他們可以不需要多餘的衣物;三是熱帶植物繁茂,有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和根莖可以隨意取食。而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農耕國家,歷史上就崇尚自力更生,往往視乞食為好逸惡勞的行為,另外氣候和自然條件也不像熱帶那麼適宜野外生存,有的地方連食水都很困難,如果不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加以改變,仍相沿在印度的生活方式,僧人的生命都難以為繼。所以不能沿襲印度佛教的修行戒律。

馬祖百丈師徒為何要破除印度佛教戒律

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有一對師徒對禪宗的貢獻非常巨大,這就是馬祖道一和百丈懷海。馬祖道一創建了叢林,百丈懷海訂立了叢林清規,開啟了禪宗叢林清規制度的中國化,也為禪宗後來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這對師徒對禪宗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倡導了「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禪學思想。

惠能禪宗經過一段時期發展,以往戒律對於禪宗僧人基本喪失拘束作用。石頭希遷給丹霞天然講戒律,天然竟然掩耳就走。這樣的情形對一個宗教組織的發展並不是十分有利的,所以禪門改革戒律的另一面,就是要重新制定自己的戒規。這種摒棄以往的戒律、重建禪門規誡的形式,體現了禪門戒律觀一破一立、破立一體的格局。百丈清規的創製是中國僧眾自食其力、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演化的結果。百丈清規的創製雖然是源於禪門僧團倫理髮展的內在需要,但對於印度佛教戒律而言,它的叛逆性和獨創性還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創製新規的百丈懷海一開始就被視為「破戒僧」。從佛教倫理的角度看,這種破除具有獨創性佛教倫理特色。

為何說「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

在達摩開始傳授的禪宗建立之初,禪宗僧侶大多棲住於律寺,時日一久,難免會因為佛法理解的不同而產生矛盾,所以馬祖道一便離開律寺,在荒山另建叢林,作為修行場所。這時候的禪宗經過百多年發展也已經有一定的規模,禪師們競相模仿,建立叢林寺院。之後因為禪宗叢林的發展,百丈懷海禪師承繼開創叢林的馬祖道一禪師,立下一套極有系統的叢林規矩——百丈清規,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就是從此而出的。百丈禪師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曾經也遇到許多的困難。因為傳統佛教一向以戒為規範的生活,經過百丈禪師的改革而為農禪生活,因此有人批評他的行為是外道。但是百丈懷海在百丈山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禪門清規,這就是聞名於世的《百丈清規》,這也是禪宗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由於《百丈清規》的制定,叢林經濟得以自給自足,並有其特有的教團組織,所以在會昌法難之後,禪宗仍能一枝獨秀地屹立於亂世,乃至傳燈一千多年而不衰微,馬祖與百丈師徒建立叢林制定規式的過程可以說是自然形成的,這也是禪宗發展的必然。

《禪門規式》核心是一句什麼樣的口號

禪宗中流行的「做無求人,做自由人」一句話是百丈懷海的禪行中最響亮、最鮮明的口號,也是《禪門規式》核心所在。

闡釋《禪門規式》中這種無求其實是包括無佛求和無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的貪求。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做無求人還有無求布施,爭取經濟上自給自足,生活上不依賴他人供養的獨立和自由的內涵。《禪門規式》中所說的做自由人,正是體現不染境法,不受二障纏縛的心解脫的禪行本色。在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的小農經濟環境中傲自由人也是反映了禪宗僧團力圖擺脫對外在布施的依賴。隨緣放曠,任性逍遙,正是「做無求人,做自由人」的獨立人格的表現。

「做無求人,做自由人」的基礎就是農禪並舉,禪教結合,這也是百丈禪師畢生努力的目標。《禪門規式》將勞動入禪從制度上加以規範,這在禪宗史上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這可以說「是佛教適應於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國情,使自身中國化的一個重大步驟」。

叢林制度中有哪些細節吸收了道家思想

叢林制度自百丈禪師創建之後,到宋代規模越來越大。叢林的設立目的就是供增眾生活修持,但是它的產生實際是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包括道家樂於自然的思想,可謂融合禮樂真義和佛教戒律的典型。它吸收了道家任運隨化,親近自然的思想,所以真正的叢林生活,絕對是做到處處平等,事事有規矩。

從僧璨《信心銘》中的「任性合道,逍遙絕惱」,到楊歧派宗杲的「隨緣放曠,任性逍遙」,禪宗哲學的這一任運隨緣的人生觀,主要來源於道家的《莊子》哲學、道家的任運隨化。印度佛教因為釋僧們的貴族出身並沒有解決在世俗間實現崇高的問題。而中國的道家思想則提供了答案。道家強調萬事萬物,一切都是「性分自足」,所以應當「隨遇而安」。道家的這種人生哲學給因為失去佛教神秘感而茫然的禪宗信徒以巨大的啟示,所以他們在叢林中一切不必索解、強求,任緣隨化,日常的吃飯、穿衣就是證佛。這其中由百丈懷海產生的禪宗洪州一系的思想最具備這一特點,他們隨行隨居,在山林中自耕自食,逍遙學法。另外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也在這山林水雲間得到了最好的應用。


推薦閱讀:

家庭養花知識大全04
八字知識之一三二:旺夫旺妻
避免火災悲劇,消防知識綜合資料
論知識的不確定性(轉)
入山看地基本風水知識

TAG:中國 | 知識 | 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