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十講 道家的「道」

第十講 道家的「道」

介紹完了孔子的「仁」,我們再來談談老子的「道」。

《道德經》開篇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第一章)「道」如果能夠直接表達出來,就不是真正的「道」,「道」如果能夠直接給予確定的名稱,這個名稱一定不是真正反映「道」的名稱。一旦下定義就破壞了「道」的本義。「常」者真也,被定義出來的「道」一定不真了。

明朝的王陽明也說:「道不可言也,強為之言而益晦;道無可見也,妄為之見而益遠。夫有而未嘗有,是真有也;無而未嘗無,是真無也;見而未嘗見,是真見也。」王陽明的意思很清楚,「道」不可言說,一言說就破壞了「道」,越言說,「道」的真實含義離我們越遠。 所以,老子的「道」是什麼,是不可以說的,能說出來的,就不是「道」。悟到「道」的,與佛教的悟到「自性」的境界是一致的,那種境界據佛經的記載是四個字——「不可思議」。那麼「道」到底應該怎樣理解呢?我們就姑且「強為之說」吧。

為了讓世人理解「道」,老子還是撰寫了《道德經》,洋洋五千言,想盡辦法讓世人領會他所說的「道」。他用的是形容描繪的方法,比擬的方法。

「道」的特性有以下幾個。

一是「道」的唯一性。

老子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說:「有一個東西是渾然一體的,在天地之前就已經出生。寂然無聲,虛寥無形,獨自確立而不可改變,周期運行而不會停止,可以成為天下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道」,再勉強取名為「大」。廣大而流逝,流逝而遙遠,遙遠而回返。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的是它自身的狀態。

這裡有兩個重點,要了解。一是,道無所不在,它周流六虛,充盈萬物。但它卻並不就是萬物,它的獨立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個絕對的整體,它不會因任何緣故而發生變化,所以它是最究竟的。二是,老子的「道」先於天地存在,這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道」就是它的原因,自己是自己的原因。類似於西方哲學講上帝時說的:「I am who I am.」意思是:我就是一直如此,我就是原先所是的。莊子所說的「自本自根」就是這個。這種境界,在邏輯上來講,是有問題的,但它是存在的。

老子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第十四章)「不可致詰」即不可刨根問底,不非要確切地說出「道」是什麼,避免將「道」片面化。「有物混成」(第二十五章)形容「道」不可拆,這強調的是「道」的整體性。「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混沌故不可分割,不分割保持完整,才具有生命力。所以,在老子那裡,「道」不可以分割,只能整體把握。

第二,「道」能生萬物,它是萬物的母親。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章)注意,這個「生」字用得特別好。「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

「道」首先是「母」,「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天地間任何事物都是從「道」這一母體脫胎出來。「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第六章)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第二十章)唯我與眾不同,我注重的是萬物之「母」,這個「母」就是「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有那麼一個由萬物混成的東西,生於天地未畔之前。它寂靜寥廓,獨立不變,循環運行不息,可以成為天地之「母」。我不知如何命稱它,勉強用「道」稱呼之,勉強用「大」來形容之。「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第五十二章)

第三,「道」不凝固僵化。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第五章)「芻狗」即草紮成的馬牛羊祭品。祭祀神靈必須不斷更新草紮成的馬牛羊祭品,才能保證祭品新鮮,神靈馨悅。祭品用完就丟,就像過河拆橋,不符合世俗所說的「仁」,故稱其「不仁」。天地的運行也需要藉助具體的萬物來實現,萬物扮演了「芻狗」的角色。「道」就是這樣,其所藉助的每一具體物存在時間都是暫短的,隨時被新的一撥取代。「道」就是在不斷地棄取具體物中實現自身的存在。聖人治理百姓亦然。有些治理措施當時是合理的,給百姓帶來了好處,但後來情況變了,需要更換新的措施。可是有些目光短淺的百姓想不開,不願意變革。聖人為了實現對百姓更大更根本的愛,必須犧牲一些百姓眼前利益,這是對某些百姓表現出的不仁。天地之間如同大風箱,氣體不斷更新,什麼都沒留滯,但又具有容納無數氣體的能力。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說「道」既是「無」,又是「有」。「無,名天地之始」,意味著過去的結束了,新的過程開始了。「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無」中有「妙」,「妙」者,有前途但不確定之意,所以「無」意味著事物不會凝固。「常有,欲以觀其徼。」「徼」,苗頭也,跡象也。「有」非既成的固定之物,而是事物過程的開始,內含著發展前途。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但肯定是豐富多彩。總之,無論是「有」還是「無」,都包含著變動不居的意思。「窪則盈」,不斷地往下陷才會不斷有新東西充實進來;「敝則新」(第二十二章),掰掉老的才能長出新的;「大盈若沖」(第四十五章),能漏空的器皿才能盛入無窮之物。「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道」的運動就是不斷否定舊的;「道」的功能是在靈活性中實現的;有形的東西永遠被無形的東西所激活。總之,這些對「道」的描繪和形容就是要說明「道」是活的,永不凝固,所以說「道」是最強大的生命力。

第四,「道」是最大的包容。

「道」的胸懷最大,無所不包。「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第六十七章)

如果非得說「道」像什麼,所像的東西無論多麼大,最終還是把「道」貶低為渺小。「道」之「大」不是簡單的空間之大,而是哲學之大。其哲學之大的內涵包括:模糊不計較,一計較就渺小,成大事者遇小事經常糊塗。「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第二十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道」的性質是混一萬物,恍惚而不分彼我;利萬物而不爭。母親不與女兒爭美,父親不與兒子爭本領高,神不與萬物爭強。女兒的美為母親所賜,兒子的本領為父親所賜,萬物之強為神所賜。「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第八章)高層次的善只對萬物有利,不與萬物相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章)「道」利萬物就是為萬物注入生命力並激活之;反對單極化,追求共存共榮。「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天下都認為某一個東西美,結果忘記了這個美的東西離不開丑的東西的襯托。沒有了襯托,美就不成其為美了。善也是一樣,沒有不善者的襯托,善就不成其為善。所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第二章)這個世界不能只關注矛盾的一方而忽略矛盾的另一方。要容納矛盾的各個方面,不能單極化。

老子追求的是包容萬物,而不是相互對抗。老子這一思想後來演變為儒家的「中庸」——雙贏。

《中庸》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第三十章)萬物共同生長,互不妨害,各行其道,互不碰撞。紛繁具體的微觀事物如同無數條流淌的小河,而宏觀的大法則同大江大河匯合萬物,波濤洶湧。天地的巨大繁榮就在於萬物各自生存、發展、彼此共存共榮。


推薦閱讀:

修道應該怎麼拜師入門,入門之前需要怎樣打好基礎?
43、道家修身功夫術語(十四)坎離交媾 乾坤交媾 離坎刀圭
道家的「玄關」是指什麼?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道家學派書籍?
道家、儒家、佛家三家做人、做事、修心的成功哲學

TAG: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