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古代蛇文化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蛇是很有誘惑力的動物。儘管在山上、樹林里、田野中,甚至於在水裡,都能看到它,但不論在哪裡,只要有蛇出現,就會吸引著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會圍上來看,尤其是小孩子們,更是興奮萬分。而且,不僅喜歡蛇的人要飽覽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帶著恐懼的心情遠遠地瞧著它。可見,在人們心目中,對速總還有幾分害怕,也難免有些神秘之感。這種動物是如何演化來的,它對中國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影響。

蛇圖騰崇拜在我國原始社會中長期存在。在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發現有蛙、鳥的圖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還有蛇的圖像;從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頭、鳥獸的圖像,這些圖像有些可能就是當時的氏族圖騰。有趣的是,傳說中的漢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據《列子》中記載:「皰犧氏、女蝸氏、神龍(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山海經》里有「共工氏蛇身朱發」之說。在伏羲部落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赤龍氏、青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等11個氏族,它們可能是以各種蛇為其圖騰的氏族。在上古時期人們信仰蛇神,尊蛇為始祖神,這在很多上古創世神話傳說中都有所體現。《楚辭天問》載「女媧有體,孰制匠之?」王逸注為「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七化」,其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亦云「伏羲鱗生,女媧蛇軀」將女媧當作象徵女陰的蟠蛇圖騰;《太平御覽》卷七八引《帝系譜》載「伏羲人頭蛇身,以十月四日人定時生」,《拾遺記》卷二又載「蛇身之深,即羲皇也」

將伏羲當作象徵雷電的「兩頭蛇」圖騰。相傳伏羲也認為自己受胎是自己的母性始祖與蛇接觸的結果,認蛇為自己的始祖,自稱是蛇的後裔;據《山海經·海內經》的記載上古時期人們還把五帝之首的黃帝軒轅氏認為是象徵雲氣的「四蛇相繞」圖騰等,諸如此類關於蛇的美好形象的記載比比皆是,說明上古時期蛇被認為是人類的始祖而倍受崇拜。這是人們對於自身的繁衍充滿著極大的神秘感和不解,給蛇賦予女色的象徵意義。人們也觀察到了蛇其外形與男性的生殖器相似,從而生成「蛇——性」文化,以蛇為性的象徵是帶有世界性的原始觀念。「蛇圖騰崇拜」便成了在生殖崇拜和性文化的融合下形成一種原始崇拜,將其視為神靈與龜合為「四靈」之一的「玄武」。

通觀蛇文化的前前後後,雖然其表現形式多樣,但其生成基本上就是以上幾種質點的交互發展。比如「夸父追日」,即有飾蛇的質點,也有蛇追日求生的質點,其中還有「虹--蛇」觀等信仰因素。在整個蛇文化的發展演變中,有兩個特點是不容忽視的。第一,蛇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相互影響與交流的產物。第二,本民族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不同的審美觀念或審美觀念發生變化,往往會使一個故事形態發生善惡對變,因地方而發生變通性和變異性。總之,蛇文化深深影響了中華民族,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推薦閱讀:

如何寫好古代文?
談古代治吏之長策
中國古代四大楷書名家名作,極品!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我國古代對磁的應用過程

TAG:文化 | 有趣 | 古代 | 今日頭條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