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論語》與孔子——自我超越自我實現

01什麼是《論語》?

《論語》是諸子散文裡面出現最早的作品,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

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這段話講的很全面也很準確,講了《論語》的作者,《論語》的內容,還有《論語》的書名。

《論語》裡面記載的是,孔子回答弟子的問題,還有弟子們相互之間談論的那些話,就是他們從孔子那裡聽來的,當年的弟子們都各自記錄了不少。等孔子死了之後,就把這些記錄編到一起,稱作《論語》。

《論語》的「論」也就是編纂的意思,按條,一條一條的編纂。這就叫《論語》。而它的作者呢,就是孔子的弟子,甚至還有弟子的弟子,而它的編纂時間也就是孔子死後,大約成書於戰國初年。

在戰國時期一直流傳著,一直傳到漢代,就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傳本,有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三種不同的傳本。今天我們見到的《論語》是在魯《論語》的基礎上,參考齊《論語》而編定的,共分《學而》、《為政》等二十篇。

篇名一般採用第一句話,這種傳本一直傳到現在。

02孔子簡單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代魯國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在一次宋國的政變當中被殺,後來他的家族就遷到魯國。

到了他的父親叔梁紇(he)時,在這一代家境就已經衰落了。

孔子早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成人,他在年輕時干過一些體力勞動,或者是比較簡單的勞動,給人家管理過倉庫,管理過牛羊,所以他自己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他說,我少年時代地位很低賤,所以能做這些粗活。但是,他勤學好問,堅持不懈,特別是他對周代的禮樂非常的感興趣。於是,在這方面他到處找人求教,他掌握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從三十四歲起,開始收徒講學。

後來,魯國發生內亂,孔子就來到了齊國,齊景公就問他怎麼治理國家,他對答如流,深得賞識,但因為大多是理論上的論述,沒有實際操作經驗,所以齊景公也沒有給予重用。

後來,他就回到魯國,做了一些官。先後擔任過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其中司寇是管理國家治安的官。

但這個時候,魯國政治已經很混亂了,國君大權旁落,由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三家大夫專權,孔子對這種局面極為不滿,適逢季孫氏接受齊車送來的女樂,孔子便憤然離開魯國。

從55歲時起,孔子帶領弟子到處奔波,先後到過衛、陳、曹、宋、鄭、蔡、楚等國,尋找機會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但一直未能奏效。

有的時候,他到了一個地方,受到人家的禮遇,但是呢,這個國家的統治者卻不能實行他的政治主張;還有的時候他受到別人的攻擊恐嚇侮辱,總之是到處碰壁。他曾經在陳蔡那個地方,斷糧,沒有飯吃,甚至還被當地的貴族派人給圍起來,很危險。

「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這句話,可以形容他當時的境遇。

就這樣經過十幾年的流浪,孔子滿懷失望又回到魯國,從此他就不再直接參与政治,就專門從事教育,整理古代文化典籍。

又過了幾年,他就在窮愁潦倒當中溘然逝去,終年七十三歲。

孔子從社會地位,身份上來說,是當時一個新興的士階層,儘管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但是他自己年輕的時候,社會地位很低,就是一個普通的士。

但是,他在當時社會和文化不斷的變遷中,不斷追求,頑強努力,他就能從一個貧賤少年,成為一個文化巨人,成為儒家學派的開創者,他積極從政,積極從事教育事業,他以畢生精力去整理和傳播古代文化,這一切最終使他成為一個文化上的偉人。

政治上應該說是失敗的,他到處碰壁,四處流浪,甚至是遭受誤解和打擊,但他從不言放棄,他是一個思想家,教育家,一個文化上的偉人。

03孔子思想的出發點

孔子的思想,突出體現在《論語》這本書裡面。

從政治上看,孔子極力提倡所謂的禮,這個禮是什麼?

禮表面上看是一些禮節儀式,但實際上,它代表了西周以來建立的宗法等級制度,同時還有維護這些宗法等級制度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

比如,禮首先表現在祭祀,祭祀的時候要有禮節,對鬼神祭祀,對祖先祭祀,對天地祭祀。

特別是通過祭祀祖先,祭祀的禮節儀式體現了當時的宗法禮儀等級制度,由誰主持祭祀,誰的地位就最高,一般就是嫡長子主持祭祀。

而在祭祀當中,什麼樣的人,哪一樣的貴族,用什麼樣的祭祀的用具,行什麼禮這都有嚴格的規定,這就體現了宗法等級制。

在生活當中的其它方面,也有都這種禮節的儀式,比如平級的人見面要行什麼禮,下一級的貴族見面要行什麼禮,生活起居吃飯,衣食住行,各級貴族又應該相應的怎麼處理。

比如吃飯的時候,用什麼器皿,奏不奏樂,奏什麼樂,欣賞歌舞,是什麼樣的規模,你的服飾,你的車,你的房屋要有什麼樣的規模,什麼樣的規格,這都是有嚴格的規定的。

這些都體現了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當然,另外比方說,在喪禮當中,一個人死了,他的那一級親屬行什麼禮,比如穿孝,穿什麼樣的孝服,穿多長時間,這都是由貴賤親疏這種等級來決定的。

所以,禮就體現了這種宗法等級制度。

和禮相對應的是樂,樂在當時不是作為文藝來欣賞的音樂,而是作為禮的一種附屬

這個道理很簡單,禮樂這種東西不光在古代,在現實生活當中也存在,古代比如說,祭祀的時候,要有禮,還要奏樂,天子即位,要有禮樂。

國家大軍出征,要有一定的典禮儀式奏樂,那麼樂配合禮,反映了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同時用這種樂來維繫人心,音樂一響,在莊嚴肅穆的音樂當中,大家面對一個共同的對象去行禮,那麼,通過樂就產生了感情溝通的作用。

在這種感染力當中,人們去共同的崇拜某一個對象,比如祖先或者天地,這使得大家的心靈溝通,使得大家在樂的熏陶當中,去體會體驗禮宣揚的那種倫理道德。

所以,樂是配合著禮來使用的。是為了加強禮的作用,對於人心有感染熏陶的作用,這道理很簡單,現實生活當中,仍然有禮樂,比如升國旗,奏國歌,前者就是禮,後者就是樂。

升國旗,奏國歌,人們到廣場上去看,並不是在看一般的文藝演出,而是通過這種莊嚴肅穆的儀式,去受到教育和感染,當大家共同的面對國旗行禮,聽到莊嚴的國歌的時候,大家的感情就溝通了。於是,大家就沐浴在愛國的情感當中。

那麼,西周以來建立的禮樂,它也是為了維護當時的這種宗法等級制度。為了陶冶人們的情操,使人們符合宗法等級制度要求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

而到春秋時期,就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局面,也就是宗法等級制度被破壞了,周天子的權威受到了削弱和挑戰,禮樂征伐不由周天子來主持,而是由諸侯霸主來主持。在諸侯國內,諸侯大權又旁落,大夫專權,大夫的家裡面又有他們的陪臣來主宰,這些家臣甚至是主宰了一個國家的大權,這都是違反禮的。

所以,孔子對此感到痛心疾首,他要提倡周禮,維護周禮。

比如,魯國季氏僭用天子之禮,「八佾舞於庭」。八佾(yi),就是八八六十四個人的樂隊,在院子裡面演奏,孔子就非常的氣憤,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為什麼這樣呢,他認為這是天子享用的東西,你作為一個大夫竟然盜用天子之禮,這是禮壞樂崩的表現,也就是向當時的等級制度挑戰。

孔子還強調為政首要「正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維護等級名分。

他特別嚮往西周的盛世,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那麼,孔子大力的提倡周禮,維護周禮,嚮往周禮,是不是說他是一個很保守的人呢?

我們怎麼看這種現象,實際上是有一定歷史社會背景的。當時,各國諸侯、貴族以及新興的實力人物為滿足私慾而爭權奪利,子弒其父,臣弒其君,篡奪、戰亂給整個社會帶來極大的災難。

孔子看到當時歷史變遷中的消極面,各種人物在這種社會的動亂當中,都沒有好命運,從天子,到諸侯,到大臣,到一般的老百姓。

孔子對現實非常的了解,他希望結束這種混亂的狀態,希望重新建立合理穩定的社會秩序,因為誰都不可能在這種動亂的社會當中得到好處。

所以,他就非常讚美嚮往西周盛世,其實,他並不見得真的要回到西周那個時代,而是希望能夠建立一種穩定而和諧的社會秩序。

希望各個階層的人們,能夠各安其位,以實現整個社會安定和諧,有條不紊,實際上這是一種對現實不滿的主張,是一種溫和的改良主義。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飽經動亂的人們,追求一種安定生活的願望。當然後代的統治者利用孔子這種思想,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其實上孔子的初衷並不是片面的去維護統治者的權力,而是指整個社會要有一個和諧的秩序,同時統治者要盡自己的義務。

04 「的學說是一種有進步意義的思想主張

那麼,如何實現維護禮的主張?

他又提出了仁的主張。仁者「愛人」,這在當時是一種思想進步的主張。孔子主張在不破壞等級名分的前提下,對包括一般勞動者在內的眾人給予尊重、同情和愛護。

他極力推崇「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人,也就是說能夠幫助別人的人,豈止是體現出了「仁愛」的思想,那簡直就是聖人,他要求弟子「泛愛眾」(《論證·學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要平等相待,你自己想怎麼樣,首先要考慮別人。

從仁的原則出發,把仁用到政治上,統治者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慾望,不要殘酷過度剝削老百姓,「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他告誡統治者使喚老百姓也要有限度,反對過度的剝削,他的弟子為季氏聚斂財富,他就非常氣憤,說,這簡直不是我的學生,你們這些弟子們,可以敲起鼓來進攻他,「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擊之可也」。

他提倡用文德安撫百姓,反對用暴力掠奪和征服,認為,統治者不要認為自己的財物少,國家窮,而應該考慮到不平均的問題,窮的太窮,富的太富。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他還講怎麼管理百姓,怎麼治理國家,你不要用暴力手段來征服百姓,也不要用暴力去限制他,把他圈在你這個國家裡,而是要用文德來感化他們,吸引他們,如果百姓來投奔你,你就要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是他的基本思想。

人家問他,怎麼治理國家?

他提出要足民,讓老百姓富裕起來,這是他的基本思想。

在這個基礎上,他又強調對老百姓要進行教化,反對濫施刑罰,反對嚴刑酷法。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他說,如果你用政令,用刑罰來約束老百姓,老百姓可能因為害怕而不敢犯罪,但是他們就不會懂得廉恥,他就不會有道德意識。

假如偷一點小東西就殺頭,那可能他不敢偷,但是,他沒有道德意識,認為不能偷東西,他做不到自覺的不偷。

那就需要教化,從根本上讓老百姓懂得禮義廉恥,這樣老百姓有道德感,有良知,他就自覺不會犯罪了,你沒有人在那裡監視,他也不犯罪。

這一點,雖然看起來它是一個政治方面的具體主張,對老百姓是教化為主,還是法令為主,以法治國,還是以德治國的問題,但是實際上,從本質上來說,反映了孔子對百姓的關心同情和愛護。

當然,孔子也提出了,要舉賢才。孔子這些主張是對春秋以來民本思想的發展。

仁為什麼還是一種道德修養?

孔子又把仁這種主張,應用在人身方面。具體來說,仁就是要在愛仁的基礎上,去克制自己的慾望,去自覺的維護倫理道德的規範。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在這個基礎上,去實現政治上的主張。

他特別提倡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鬥,獻身。去維護和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從此以後,志士仁人就成了最崇高的人,殺身成仁成了一種最壯烈和高尚的行為。

05關於教育與文藝

孔子還提出了一些教育和文藝的思想。

他提出有教無類,不區分學生的地位等級,出生貴賤,普遍的進行教育。而且還提出了具體的精闢見解。比如主張啟發式的教學,學習內容要經常複習等。

例如:「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多聞闕疑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等等。

他重視詩、樂對人的教育熏陶作用,主張「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從學詩開始,用禮來約束自己,而最後呢,是在樂的熏陶和感染當中,鑄就一個完美的人格。

孔子對《詩經》有很深的研究。他整理過詩經的音樂,又向弟子們傳授,多次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評價詩經,他講,詩,興觀群怨,論述了詩的社會作用。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來君,多識於鳥獸草林之名,闡述了詩歌的社會作用。

他還提倡,中和之美,文質的統一,讚美那種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作品。

當然,他還提出「放鄭聲」,批評詩經裡面那些就是從音樂上講,感染力太過分。超過了禮的限度,不夠溫柔敦厚,不符合中和之美。

所以,儒家後來提出了,發乎情,止乎禮。這些說法都是從孔子的思想里發展而來的。

06《論語》的文學特性

從形式上看,《論語》是語錄體散文集,裡面記載的都是簡短的語錄。淺顯生動,言簡意賅。

《為政》篇載:「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學而》篇載:「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

另外,就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

比如他講,真正的志士仁人,他就應該安貧樂道,那麼他就很具體的來描述自己的人生追求。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雲。」

為了增強表達的形象性,它還運用了豐富多彩的修辭手段。

比如比喻,理治國家需要德,要靠自己德行,少說話,就像北斗星在天上。

《論語》中還大量運用排比、遞進、並列、對偶等修辭手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這樣就顯得,循循善誘,這裡講的不是學習上的方法,而是人生的一種樂趣,一種人生的價值取向。在當時,很多人通過不同的手段去謀求財富,經商,有些人富起來了,而孔子的弟子們呢,跟著孔子,讀書學習,難免有些人產生思想上的懷疑和動搖。

我們在這裡學習,這不是比那些富貴的人更快樂嗎?

人家沒有重用你,你也不生氣,就說你地位很低,你也能安貧樂道,這就是君子啊。

孔子稱讚堯,高大啊,只有天是最大的,但是堯一樣偉大,這都體現了孔子雍容大度,學者風範。

07《論語》的寫作特點

除了記錄語錄之外,它還記載了一些生活的片斷。有一些簡單的情節和場面。讀起來,也是趣味盎然的。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子由在那個地方是武城的長官,用弦歌來教化老百姓,儒家提倡禮樂,孔子就笑話他,就這個小地方,還需要教化嗎,所以他說,「殺雞焉用牛刀」。

而子由就搬出孔子的話,來反問孔子,說,我當初聽老師說過,無論君子還是小人都要學道,學道就要通過禮樂對他們進行教化。

孔子讓子由一問,馬上就答說,各位,子由說得對,剛才我說的那是開玩笑的話。

這段對話,就非常幽默風趣,孔子首先表達了聽到弦歌之後滿意的心情,他覺得子由做得好,但是呢,他又覺得這個小地方,這麼嚴肅的講禮樂,好是好,確實有點大材小用啊。

這把當時孔子和弟子們談話時候的那種和悅,融洽的情景,真實的表現在了人們眼前。

像這樣的對話,生活片斷在論語中還有不少,這些地方有一定的故事性,有一定的人物關係。

《論語》還善於在記言中表現人物個性。

例如,在「子路冉有公西華曾皙侍坐」一章中,記孔子聽弟子各言其志,通過人物不同的言論和不同的表達方式,能夠表現出說話者的個性,論語裡面對孔子的個性表現得非常鮮明。

子路的直率自信、冉有的謙恭有禮、公西華的長於辭令、曾皙的瀟洒風度,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人物形象豐滿鮮明。

在孔子以前,還沒有專門以一個人物為中心,專門描寫主人公的言論、行為、生活細節,而在論語裡面,這些都描寫的非常具體,能夠使人看到,一個生動鮮明,敦厚寬敏,溫文爾雅的儒家大師的形象。

《論語》雖是語錄體,但它在記言中兼顧敘事寫人,生動活潑,凝練雋永。這對後代筆記小品類散文有深遠的影響。


推薦閱讀:

肌肉獸化人必備的8種身軀,超越虎背狼腰,吊炸天的坦克背
怎樣超越一個你討厭的人?
張兵:提高10倍成交率的第一步,是。。。
太陽的後裔能超越來自星星的你嗎?
《中國超越》即將登陸上海書展 張維為中國三部曲總結篇引學者熱議

TAG:自我 | 孔子 | 論語 | 超越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