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養生(轉載)

飲食與養生  俗語云:「葯補不如食補。」說明飲食營養是身健體康的根本。在我國古代養生家看來:「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這是說,藥物的作用只在「攻邪」,而人的機體要得到補益,精氣要獲得充實,必須服用「五穀」(粳米、麥、小豆、大豆、黃黍)、「五果」(桃、李、杏、栗、棗)「五畜」(牛、羊、豕、雞、犬)、「五菜」(葵、藿、薤、蔥、韭)。金元時期的道家李東垣認為,人的健康長壽全在脾胃健旺,元氣沒有損耗,而達到這一點的根本就在於胃對飲食進行消化、吸收,把營養物補充進人體。  所以,人們必須不斷地攝取營養以求健康長壽。孫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  一、飲食在養生中的主要作用  1、強身、防病   食物對人體的滋養作用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合理地安排飲食,保證機體有充足的營養供給,可以使氣血充足,五臟六腑功能旺盛。因而,新陳代謝功能活躍,生命力強,適應自然界變化的應變能力大,抵禦致病因素的力量就強。   飲食又可以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根據食物的氣、味特點,及人體陰陽盛衰的情況,予以適宜的飲食營養或以養精,或以補形,既是補充營養,又可調整陰陽平衡。不但保證機體健康,也是防止發生疾病的重要措施。例如:食用動物肝臟,既可養肝,又能預防夜盲症;食用海帶,既可補充碘及維生素,又可預防甲狀腺腫;食用水果和新鮮蔬菜,既可補充營養又可預防壞血病等等,均屬此類。   此外,發揮某些食物的特異作用,可直接用於某些疾病的預防,例如:用大蒜預防外感和腹瀉;用綠豆湯預防中暑;用蔥白生美預防傷風感冒等等,都是利用飲食來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2、益壽、防衰   飲食調攝是長壽之道的重要環節,利用飲食營養達到抗衰防老、益壽延年的目的,是歷代醫家十分重視的問題。中醫認為:精生於先天,而養於後天,精藏於腎而養於五臟,精氣足則胃氣盛,腎氣充則體健神旺,此乃益壽、抗衰的關鍵。因此,在進食時選用具有補精益氣、滋腎強身作用的食品。同時,注意飲食的調配及保養,對防老抗衰是十分有意義的。特別是對於老年人,充分發揮飲食的防老抗衰作用尤其重要。《養老奉親書》說:「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仰飲食以資氣血」。清代養生家曹廷棟認為,以粥調治頤養老人,可使其長壽。他指出:「老年有競日食粥,不計頓,飢即食,亦能體強健,享大壽」。因之編製粥譜百餘種,以示人食飲。   很多食物都具有防老抗衰作用,例如:芝麻、桑椹、枸杞子、龍眼肉、胡桃、蜂皇漿、山藥、人乳、牛奶、甲魚等,都含有抗衰老物質成分,都有一定的抗衰延壽作用。經常選擇適當食品服用,有利於健康、長壽。   在我國古代飲食養生法中,有豐富的調養經驗和方法,在食品選擇上,有穀類、肉類、蔬菜、果品等幾大類;在飲食調配上,則又有軟食、硬食、飲料、菜肴、點心等,只要調配有方,用之得當,不僅有養生健身功效,而且可以收到治療效果。  二、飲食養生的原則和方法  1、飲食要清淡  《黃帝內經》中就說過:「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意思是那些長期以魚肉葷腥為食者、貪圖膏粱厚味者,足以在身上發出大疔瘡來。他們生病就好像用空的容器接受東西一樣十分容易。古代帝王多沉迷於山珍海味、花天酒地的生活,但長壽者又有幾人?倒是深山古剎修鍊的道士、幽靜村莊里勤奮的農夫多獲高壽。古代養生家指出:「人們嗜食肥美厚味,容易產生半身不遂、痿厥、氣精喘逆、癰瘡等疾病。」孫思邈指出:「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時春夏取涼過度,飲食太冷,故其魚膾、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損於人,宜常斷之。」所以,粗菜淡飲實際上就是最好的養生食譜。古代養生家告誡人們,日常飲食安排主食宜用五穀雜糧,副食則以豆類、蔬菜、植物油為主。此外,飲食不僅要「素」,還要「淡」,滋味不要太過、太猛,喜食味道濃烈的食物容易誘發多種疾病,於養生不利。清代養生家陸以恬從對人身體的好處和害處著眼,分析了各種食物的利弊,值得人們注意。他說:「醫家謂棗百益一損,梨百損一益,韭與茶亦然。余謂人所常食之物,凡和平之物,如參、苓、蓮子、龍眼等,皆百益一損也;凡峻削之品,如檳榔、豆蔻仁、煙草、酒等,皆百損一益也;有益無損者惟五穀。」  2、食而有節。  飲食不僅要清淡,而且要節制,暴飲暴食,對人體害莫大焉。許多人過度飲食,甚至暴飲暴食,高脂肪、高熱量,不運動,營養物質積存,血脂自然就高上去,也容易發展成脂肪肝。疾病吃出來的確實不少。金元時的李東垣深刻地指出:「飲食自掊,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由生也。」  飲食有節,還要講究飲食平衡,不偏食,不過量。不要有過度的偏好,五穀雜糧,都要攝取一點。  3、定時進餐,養成習慣  定時是指進食宜有較為固定的時間,早在《尚書》中就有「食哉惟時」之論。有規律的定時進食,可以保證消化、吸收機能有節奏地進行活動,脾胃則可協調配合,有張有弛。飲食物則可在機體內有條不紊地被消化、吸收,並輸布全身。如果食無定時,或零食不離口,或忍飢不食,打亂胃腸消化的正常規律,都會使脾胃失調,消化能力減弱,食慾逐漸減退,有損健康。  我國傳統的進食方法是一日三餐,此三餐的進餐規律當為:  早飯宜好 經過一夜睡眠,人體得到了充分休息,精神振奮,但胃腸經一夜時間,業已空虛,此時若能及時進食,則體內營養可得到補充,精力方可充沛。所謂早飯宜好,是指早餐的質量,營養價值宜高一些,精一些,便於機體吸收,提供充足的能量。尤以稀、干搭配進食為佳,不僅攝取了營養,也感覺舒適。   午飯宜飽 中午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午的活動告一段落,下午仍需繼續進行,白天能量消耗較大,應當及時得到補充。所以,午飯要吃飽,所謂「飽」是指要保證一定的飲食量。當然,不宜過飽,過飽則胃腸負擔過重,也影響機體的正常活動和健康。   晚飯要少 晚上接近睡眠,活動量小,故不宜多食。如進食過飽,易使飲食停滯,增加胃腸負擔,會引起消化不良,影響睡眠。所以,晚飯進食要少一些。也不可食後即睡,宜小有活動之後入寢。《千金要方·道林養性》說:「須知一日之忌,暮無飽食」,「飽食即卧乃生百病」。  若能經常按時、按量進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則消化功能健旺,於身體是大有好處的。   4、烹調食物要得法,注意調和五味、陰陽、寒熱  道教將食物按味分為酸、苦、甘、辛、咸五種,它們又都有著陰陽的屬性,叫做「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同時也有「五味入五臟」之說。酸入肝,甜入脾,咸入腎,辣入肺,苦入心。比如酸養肝,但攝入過多,則肝氣過旺,氣克脾土,脾胃就會受到損傷。辛辣過多則會上火,過度飲酒,易導致酒精性脂肪肝,因此要講飲食平衡,五味調和。特別是多食用蔬菜、水果、雜糧。掌握食物的這些性質,加以適當的調配,就能夠達到養生的目的。因為它們對人體會產生各種影響,人們在烹調過程中若能做到陰陽相配,就不會或陰凝膩滯,或過於辛熱燥烈。但究竟應該吃何種性質的食物,則需按自己的體質而定。中醫常把人分為四種類型:正常健康型、陰虛型、陽虛型、陰陽兩虛型。  陰虛型體質的人,常出現手足心熱、煩心、口乾、便秘、舌質紅等癥狀,故宜食性甘寒、甘涼或甘平之物,具體說來有:小米、小麥、大麥、玉米、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扁豆、白木耳、紫菜、豆腐。水果方面,可選擇鴨梨、香蕉、柿子、大棗、青果、西瓜、蓮子、百合、獼猴桃。肉類可用白鴨肉、鵝肉、雞蛋、鯽魚、青魚、黃花魚、龜肉、甲魚、蛤蜊等。此外,常食白木耳、黑木耳、蓮子、大棗等亦有效果。  陽虛型體質的人,往往表露出面色蒼白、怕冷、小便清長、便溏薄、脈沉細、身體白胖,故應食些益氣助陽的食物,具體說來有: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麻雀蛋、蝦等。而水果不能吃得太多,尤其是水分多的水果要少吃,但可食用鮮荔枝、楊梅、桃、櫻桃、杏、葡萄、菠蘿、石榴、椰子、桂圓、桔子、蘋果等。這類體質的人特別要忌食生冷及屬寒性的食品。  陰陽兩虛型體質的人有的以陰虛為主,兼見陽虛;有的人則以陽虛為主,兼見陰虛;還有的人會同時出現陰虛或陽虛的徵候。這類體質的人宜選用奶製品、蛋類、肉類、骨髓等。水果、蔬菜合口味能吸收且無害的都可以食用。   5、進食要注意情緒、心情  安靜愉快的情緒有利於胃的消化,樂觀的情緒和高興的心情都可使食慾大增,肝疏泄暢達則胸胃健旺。反之,情緒不好,惱怒嗔恚,則肝失條達,抑鬱不舒,致使脾胃受其制約,影響食慾,妨礙消化功能。古有「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可便食」之說。故於進食前後,均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力戒憂。《論語·鄉黨》中說:「食不語」。進食時,應該將頭腦中的各種瑣事盡量拋開,把注意力集中到飲食上來。進食專心致志,既可品嘗食物的味道,又有助於消化吸收,更可以有意識地使主食、蔬菜、肉、蛋等食品雜合進食,做到「合理調配」。同時,也可增進食慾。古人所說的「食不語」及「食勿大言」(見《千金翼方》),就是要人們在吃飯時專心致志,說明自古以來,早已認識到專心進食有利於消化的道理。倘若進食時,頭腦中仍思緒萬千,或邊看書報,邊吃飯,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飲食上,心不在「食」。那麼,也不會激起食慾,納食不香,自然影響消化吸收,使其危害健康。 進食宜緩是指吃飯時應該從容緩和,細嚼慢咽。《養病庸言》說:「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咽下」。這樣進食,既有利於各種消化液的分泌,食物易被消化吸收;又能穩定情緒,避免急食暴食,保護腸胃。急食則食下易化,暴食則會驟然加重腸胃負擔,還容易發生噎、嗆、咳等意外,是應當予以重視的。  6、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  這是飲食養生的原則之一,對於保證機體健康是有很好作用的。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飲膳正要》一書中說:「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概括地指明了飲食四時宜忌的原則。  7、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體質、個性、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分別予以安排  飲食養生不可一概而論。例如:胃酸偏多的人,宜適當多食鹼性食物;而胃酸缺乏的人宜適當選擇偏於酸性的食品,以保證食物的酸鹼適度。體胖之人,多有痰濕,故飲食宜清淡,而肥甘油膩則不宜多食;體瘦之人,多陰虛內熱,故在飲食上宜多吃甘潤生津的食品,而辛辣燥烈之品則不宜多食  8、大部分食品不宜生吃,需要經過烹調加熱後變成熟食,方可食用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使食物更容易被機體消化吸收。同時,也使食物在加工變熱的過程中,得到清潔、消毒,除掉一些致病因素。實際上,在人類取得火種以後,吃熟食便成為人類的飲食習慣,以致發展為烹調學。孔子的「膾不厭細」,也是著眼於熟食而言。故飲食以熟食為主是飲食衛生的重要內容之一,肉類尤須煮爛。《千金要方·養性序》說:「勿食生肉,傷胃,一切肉惟須煮爛」,這對老年人尤為重要。   9、食物療法  清代養生家曹庭棟云:「以方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飲食調攝於未病。」認為用藥物治病,不如在起居飲食上加以調理,使病無從生,何須用藥物?這種觀點是極其正確的。中國古代的食療強調按人體質的性質不同,進食相應的食物,一可補充營養,二能調整體內的陰陽,從而增強脾胃功能,既強身健體又可治病。這就需要人們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掌握食物的不同屬性,根據「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來指導進食,就能獲得養生的效果。  10、進食後,做必要的調理  明代何良俊承繼孫思邈的思想,提出了一種「食後將思法」,云:「平旦點心訖,即自以手摩腹,出門庭緩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後,還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行訖,還床偃卧。」「食飲不宜急行走,不宜大語喚遠人、嗔喜、卧覺。食散後,隨其所業,不宜勞心力。」現在簡介如下  ⑴食後摩腹   《千金翼方》說:「平日點心飯訖,即自以熱手摩腹」,又說:「中食後,還以熱手摩腹」。食後摩腹的具體方法是:吃食以後,自左而右,可連續作二、三十次不等。這種方法有利於腹腔血液循環,可促進胃腸消化功能,經常進行食後摩腹,不僅於消化有益,對全身健康也有好處,是一種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養生法。   ⑵食後散步   進食後,不宜立即卧床休息。飯後宜做一些從容緩和的活動,才於健康有益。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攝養枕中方》中說:「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進食後,活動身體,有利於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而以散步是最好的活動方式。  ⑶食後邊散步,邊摩腹,則效果更佳。  《千金翼方》將其歸納為:「食後,還以熱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行訖,還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頃之氣定」。這是一套較為完整的食後養生方法,後世多所沿用,實踐證明行之有效。   11、注意飲食禁忌   禁忌一:在人類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有些動、植物於人體有害,吃入後會發生食物中毒,如海豚、發芽的土豆等,對人體有毒,誤食會影響健康,危及生命。因而,在飲食中,應多加小心,仔細辨認。早在兩千多年前,漢代醫家張仲景就提出了有關食品禁忌的問題。在《金匱要略》中,分別有《禽獸魚蟲禁忌井治》和《果實菜谷禁忌並治》兩類,指出:「肉中有朱點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諸肉及魚,若狗不食,鳥不啄者,不可食之」,「生果停留多日,有損處,食之傷人」,「果子落地經宿,蟲蟻食之者,人大忌食之」。這些飲食禁忌,至今仍有現實意義,在飲食衛生中,應予以足夠重視。   禁忌二:過分飢餓,則機體營養來源不足,無以保證營養供給。消耗大於補充,就會使機體逐漸衰弱,勢必影響健康。反之,飲食過量,在短時間內突然進食大量食物,勢必加重胃腸負擔,食物停滯於腸胃,不能及時消化,就影響營養的吸收和輸布;脾胃功能因承受過重,亦會受到損傷。其結果,都難以供給人體生命所需要的足夠營養。氣血化生之源不足,必然導致疾病的發生,無益於健康。《管子》說:「飲食節,……則身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命損」。《千金要方·養性序》進而指出:「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澼」,人在大飢大渴時,最容易過飲過食,急食暴飲。所以在饑渴難耐之時,亦應緩緩進食,避免身體受到傷害。當然,在沒有食慾時,也不應勉強進食,過份強食,脾胃也會受傷。《呂氏春秋·孟春紀》說:「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曰爛腸之食」,《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梁代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也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飢強食則脾勞」,這些論述都說明了節制飲食定量的重要養生意義。  轉自道教之音
推薦閱讀:

[轉載]虛空之道
[轉載]因緣與果報
【轉載】歲月清歡,執手就是幸福
男女交往的最高境界-理性男人和聰慧女人(轉載)
[轉載]對職場年輕人的情感真心話

TAG:飲食 | 養生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