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恆河大手印 第十六講

恆河大手印 第十六講
母音老人

『非經密乘第四灌頂之大手印,不能稱為大手印。』

這裡是講密宗關於『灌頂』的規定。我們稍微解釋一下『灌頂』的由來。灌頂是古印度的一種風俗習慣。太子即王位的時候,就要給他舉行灌頂儀式。要用四大海的水,把珠寶、香料、珍奇之物放在海水裡面。然後騎上大象,順著象牙把水灌到太子頭上。用這種形式祝福國王安樂、健康、長壽,祝福國家太平、國富民強、人壽年豐。灌頂是吉祥的象徵。釋迦牟尼佛恆順眾生,順應這種風俗,也給大眾灌頂。於是,灌頂儀規就在佛教里流傳下來了,密宗就很講究灌頂。但這裡講的『第四灌頂』是怎麼回事啊?密宗講究四種灌頂、五個地方,下面解釋一下:

第一種灌頂:光明灌頂。放光照佛子的頭頂。

第二種灌頂:甘露灌頂。用甘露水給佛子灌頂。

第三種灌頂:種子灌頂。觀想一個種子密咒,觀想到行人的心裡去。

第四種灌頂:執印灌頂。手結印契,加持於行人的五個地方。

這五個地方就是五方佛,故第四灌頂又稱『五方佛灌頂』。

第一個:中央。大日如來(有的經上說,是阿彌陀如來)。表示法界體性智。在行人的額頭上。

第二個:南方。寶生如來。表示平等性智。在行人的右肩上。

第三個:北方。不空如來。表示成所作智。在行人的左肩上。

第四個:東方。阿(音同觸ㄔㄨˋ)如來(不動如來)。表示大圓鏡智。在行人的心上。

第五個:西方。阿彌陀如來(有的經上說,是大日如來)表示妙觀察智。在行人的咽喉。

舉行五方佛灌頂儀式,在行人的額、右肩、左肩、心、喉五處加持,叫做『第四灌頂』。密宗規定:必須經過第四灌頂的儀式,才算是受了大手印這個法。若沒受過第四灌頂,就不能算是大手印。其實,這種人間的灌頂儀式只是個形式而已。真正的灌頂,要等到你證到等覺菩薩,受十方諸佛的灌頂,那才是真正的灌頂。印度是佛教的誕生地,印度國王傳位的時候採用灌頂的形式,釋迦牟尼佛也用這種形式給大家灌頂。於是,灌頂儀規就在密宗里流傳下來了。現在,密宗傳法時都要為學人灌頂。

『真實法爾,即是真正大手印。不修不整不散亂,即其最上法門也。』

『真實』,只有真如佛性才談得上真實,故稱『實相』。實相無相,無相而無不相。『法爾』,本來如此。我們的佛性,本來就是如此真實,與修行無關,本來就光明無量、妙用無窮。因為被無明遮蓋,便起現為凡夫(這也是妙用)。真實不虛、法爾本然,『即是真正大手印。』大手印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妙明真心,這是真正的大手印。第四灌頂只是形式,未必是真正的大手印;結個手印、修個法,也未必是真正的大手印。真正大手印就是我們的真心,它是不需要修的,它是根本沒有修整、沒有散亂的。若有散亂才需要修整,它沒有散亂,修整什麼呀?『不修不整不散亂,即其最上法門也』,這就是最上乘的法門。這個法門,就是當下認識真心,這才算真正得到大手印。當下認識真心,保護真心,使真心不跟境界跑,這是密宗最上乘的法門,禪宗也是如此。禪宗學人問師父:如何是佛?師父說:我給你講,恐怕你不會相信。弟子說:師父講誠實話,我怎麼敢不相信呢?師父說:你若相信,你就是佛。弟子當下了悟:噢,原來如此!弟子承當之後,綿密保任,幾年功夫就證成大道。他之所以能成道,是因為能直下承當,作功夫綿密保任。密宗的最上法門和禪宗一樣,它也這麼講,你現在知冷、知熱、知疼、知癢……這知覺性,就是你的真心,你時時保護它就行了。你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法身的妙用,通過境界識得真心。真心如鏡,境界似影,只認鏡子,不認影子。這樣作功夫,就是最上乘的大手印,就是最圓滿的法門,就是最快的成佛之道。

『「空、樂、明(明又稱智慧)」,空即無念,故又稱「樂、明、無念」。』

我們在前面講『道驗』的時候講過『空、樂、明』,是在用功修道的過程中自然生起的三種覺受。明不一定是亮光,是指心光發露,所以明又稱智慧。沒有妄念而了了分明,心空如洗,就是『空』的覺受。『空即無念,故又稱樂、明、無念』,有時候也把『空、樂、明』稱之為『樂、明、無念』。樂者,輕安快樂。這種快樂不是任何世間快樂能夠比擬的。明者,真心妙明。佛性光明大放,般若智慧顯發,必是光明磊落、瀟洒自在。無念者,未必一個念頭也沒有,有念而不住,當體即空,謂之『無念』。

前面講『道驗』的時候已講了很多,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不起修正心,又絕無散亂,以守護自心。如是無住、無緣、任運,而不違越自心明凈本體者,即同手執明燈,照破黑暗。即是善守護三昧耶。』

不起修正心,即剛才所講的『不修不整』;又絕無散亂,即剛才所講的『不散亂』。不修不整不散亂,即其最上法門也。『以守護自心』,以此最上法門來守護妙明真心。妙明真心,就是本覺智慧,它本來無相,本來無住,本來不動。它遍虛空、滿法界,本來沒有散亂。無論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它都是常恆不變的。因此,我們在做保任功夫,即守護自心時,不要起任何對治、取捨、修正之心,時時處處放下一切,空靈無住,方與真心契合。這樣才能證成大道。

無住者,沒有執著;無緣者,沒有攀緣;任運者,隨順環境。一切都是應因緣而起,不要隨著緣起而動心。環境是怎麼樣,我就怎麼樣。環境變化,我就跟著變化。不要加上任何主見,隨順一切因緣。如果你要自作主張,要這樣,要那樣,或者勉勉強強地隨順,那就不行了。『如是無住、無緣、任運,而不違越自心明凈本體者』,像這樣無住、無緣、任運,即不違越自心明凈本體(即自性也)。違越,就是違背、越軌。自性本來是不動不搖的,你卻動搖不定;自性本來是不來不去的,你卻來去不停;自性本來是不生不滅的,你卻生滅不已。這就是違越自心明凈本體!自性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的,你卻動動搖搖、來來去去、生生滅滅,不相應啊!我們要時時刻刻與本性相應,無住、無緣、任運,在在處處不違越自心明凈本體。若能這樣的話,『即同手執明燈,照破黑暗』,就像是手裡拿著一盞明燈,黑暗都被照破,眼前一片光明。前途坑坑窪窪也不怕,夜間走路也不怕。要想不跌入深坑,就要照破黑暗。不然的話,前面有坑,你也不知道啊!所以,我們面對境界不要動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如果你看到很好的發財機會,心就動了,這發財機會很可能害了你。為什麼這樣講?若你發了財,綁票的來了,把你綁去,敲詐勒索,豈不成了壞事!唐朝的龐蘊居士,他把萬貫家財都沉到湘水裡去了。他說:『金多亂人心。』財寶一多,心裡就亂,也惹人眼紅,擾得你不能安穩。它是禍水,不要它!如果我們只認妙明真心,不隨境界走,不被金錢、美色等所迷,佛性就會時時現前,心就不亂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一定要『一心不亂』,心一亂,就不能往生了。

我們要時時處處無住、無緣、任運,與自性心凈本體不相違越,就像手執明燈,照破黑暗一樣。若能這樣,『即是善守護三昧耶』。三昧耶是什麼?就是平等、誓願、不違越。平等者,佛與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自心明凈本體完全一樣,沒有高、低的差別。本來沒有苦海,只因眾生妄執妄取,才幻現出無邊苦海。誓願者,要使大家都從苦海中解脫出來,要發大誓願救度眾生。要向地藏王菩薩學習,『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要向普賢菩薩學習,恆順眾生,和眾生一起在六道里滾。不違越,剛才已經講過,這裡不再重覆了。我們要時時處處警覺,不要為境所迷,時時處處除垢障,把我們污染的習慣除掉。如果稍微受點挫折,就打退堂鼓,哎喲!這太苦了,手又痛,腳又麻,不修了、不修了。心裡悶,好難過,還是散散漫漫的好,去看看戲,或者和朋友聊聊吧。看著、聊著,不知不覺就到三惡道里去了。真要了生死,就要發大誓願,不能怕吃苦,要於行住坐卧中努力用功。僅靠兩小時,三、四小時的打坐還不夠,還要時時刻刻警覺,不為境界所迷,保護清凈的本性。這就是『善守護三昧耶』。

『如分別執著,豈唯違犯三昧耶?!』

反過來說,假若還是分別不息、執著不舍,那豈止是『違犯三昧耶』?那不僅僅是違犯三昧耶,而是六道輪迴的種子、地獄的種子。分別執著,分明是妄心亂動、不肯放下一己私利。這樣修法,如何與虛闊大道相應?諸位注意!不分別絕不是不知好醜,我們講的是不能『分別不息』,不能念念相續、剎不住車。起用的時候善惡分明、是非宛然,用過之後便無有粘滯,無有愛憎取捨,不留痕迹。若能如是,即現量而比量、比量而現量,這並不是分別。是好、是壞,心裡清楚得很,但並不是偏愛好人、厭惡壞人,我們希望壞人轉化為好人,希望好人更向上。

從前,僧團里有一個人偷東西,這就犯了『不偷盜』戒,並且再一再二地犯,當家師要把他趕出僧團。他痛哭流涕、哀求懺悔。因為他不是初犯,所以當家師不聽他懺悔,堅持要把他趕出去。可是方丈和尚卻要留他,再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當家師和一些正直的修行人對方丈說:『你如果留他,我們就都離開這裡。』方丈說:『你們就是都走,我也要留他。』當家師說:『走歸走,但話要說明白。你留他、不留我們,難道我們這麼多人裡面,就沒有一個好的,還比不上一個犯戒僧嗎?』方丈說:『正是因為你們每一個都比他強,我才留他,不留你們。你們到哪兒都還可以繼續修行。他若走掉,誰會收留他?他除了墮落,還會有別的結果嗎?』一席話說得大家深為感動,都不走了。那犯戒僧更是感動,從此一心學好,不但再不偷盜,而且努力用功修行,日後也得了成就。所以,不分別絕不是黑白不分、是非不辨。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為一己私利而愛憎取捨。這就是現量而比量、比量而現量,雖然現量沒有分別,而比量還是知道好醜。我們的佛性是有知覺的,不像木頭、石頭,但卻不可有分別執著。如果分別執著,豈止是違犯三昧耶,那是六道輪迴的種子,甚至要下地獄的。分別執著,後患無窮啊!

『永離分別執著,無所住而生其心者,乃能見徹三藏一切教義真諦而無餘也。』

上面講了,假如不離開分別執著,不但違犯三昧耶,而且後患無窮,所以要『永離分別執著』。你縱然家財萬貫,也執著不得,你能保得住嗎?保不住啊!因為你總要死的,你死掉之後一分錢也帶不走,還是兩手空空而去。終歸要放下的,捨不得放也要放。何不聰明點,現在就放下,從而得大智慧,得大受用呢?慢說死時,即使在眼前,你也未必能保得住它。釋迦佛說,錢財是『五家所共』。不是你自己的,是你跟五家所共有的。哪五家?水、火、盜賊、國王、親屬。你的財產可以被大水沖完,被大火燒光,被盜賊搶去,被國王沒收,被親屬爭奪。哪是你自己的啊?一旦五家來取,不管你放不放,總是要放下的。所以,我們放聰明一些,不要再分別執著了。要『永離分別執著,無所住而生其心』,於一切時、一切處都無分別執著,謂之『永離』。心不貪著、意不粘滯,謂之『無所住』。並非心如死灰,而是活潑潑地妙用現前,謂之『而生其心』。

果然如此者,『乃能見徹三藏一切教義真諦而無餘也』。我們果真能做到一切時、一切處都無所住著,而生起靈明、活潑的妙用真心,就能徹底明見佛法的真諦,通達無餘。假使我們做死功夫,『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最多證成阿羅漢果,那還在變易生死里。為什麼呢?因為他住在界外凈土裡不動,死在那裡,這又是一重生死。凡夫是分段生死,羅漢是變易生死。所以,我們要生起無住心,生起妙用無邊之心。《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師就是從這裡開悟的。針對神秀的偈子『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大師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是執著有,六祖大師此偈偏空。你說有,我就說空,其實兩個人都是偏見,所以五祖說『亦未見性』。有人認為,這是五祖恐怕擁護神秀的人加害六祖而故意假說的。其實這不是假說,如果是假說,五祖為什麼還叫六祖三更入方丈,再給他開示?五祖給六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啊,原來自性本來就是活潑潑的,不是空無一物,不是死在那裡不動啊!六祖感慨地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連說了五個『何期』,他活轉過來了。在此之前,六祖惠能大師所解,其實是偏空、是死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空到極點了,這也不是究竟。五祖看他是塊好料子,便用手中的杖子擊碓三下而去,暗示他三更入室,為他講《金剛經》,使他恍然大悟。

所以,我們不要作死功夫,要作活功夫,要時時刻刻起妙用。『渠今正是我』,都是我的影子,都是我的妙用。但『我今不是渠』,也不能執著在妙用上。我們不怕眾生、不怕有魔,這都是妙用,並不是空無所有。有人說,《金剛經》是講空,空無所有,那是錯誤理解,不對!《金剛經》是講妙用無邊,是顯現真心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有的,就有這樣美好的世界:黃金為地,七寶蓮池,八功德水,風聲鳥語,宣說法音。就是這麼好,當然是真有,怎麼會沒有?但這是妙有、不是實有,本來沒有,是阿彌陀佛、蓮池海會佛菩薩願力所化。頑空是錯誤的,實有也是錯誤的。真空妙有,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不空而空、不有而有。若能這樣,就是『永離分別執著』,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乃能見徹三藏一切教義真諦而無餘也』。三藏十二部佛法,浩瀚無邊的教義,統統能明了於心。三藏十二部無一不是描繪真心的,你領會了真心,就掌握了真諦。你就是家裡人,不再是門外漢,自己家裡的東西,你當然是一目了然而無所余。三藏十二部經,沒有什麼地方疑而不明,沒有什麼地方不能解釋,統統地知道,沒有剩餘的東西了。

『無作之修,以觀心為最要。』

『無作之修』,就是無功用行。將心修心,是有功用行,就是有修行之心、有心來修行。有功用行是初步,慢慢地過渡到無功用行,即『無作之修』。無作之修,『以觀心為最要』,觀心最為重要。我們前面講過,觀心就是警覺地看著念頭起處。念頭來了,問它從什麼地方來;念頭息下去了,問它到什麼地方去。觀心就是觀照,觀察它、照住它,這樣,念頭就不會亂起亂滅、遷流不息了。若不觀照,妄想紛飛、思慮萬千,你反而習以為常,不覺得亂,這怎麼能行啊?所以要警覺,要看好它。真心、妄心,你要弄清。觀照之心,還是妄心,因為這也是起心動念。沒有真心,就不會生起這個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時候,即正觀心的時候,不要分別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動的時候,能觀之心、所觀之念,就會一時脫落,那就『能所雙亡』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念都沒有了。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念佛也是觀照、也是止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行人的思想被佛號攝住,思想不動了,這就是止。自己念、自己聽,聽得了了分明,這就是觀。縱然不出聲,心念阿彌陀佛,也聽得清清楚楚,這就是照。照顧佛號、不雜用心,是止;照見佛號、明明歷歷,是觀。觀心,不是觀肉團心,而是觀心念。我們修心中心法,也是觀心。座上持咒、心念耳聞,念得字字清晰,聽得了了分明。座下觀照,警覺念頭起處,如貓捕鼠。一起念就看見,不隨念轉、不為境遷。念起即知,就是禪宗所說的『識得』,識得不為冤啊!

有人說,我不念佛還好,還沒妄念,一念佛就壞了,妄念多得不得了。念佛念壞了嗎?不是的!其實你沒念佛時,心裡亂得很,你沒覺察到罷了!你跟著妄念、跟著境界跑,一直在六道輪迴里轉。現在你念佛了,心靜了下來,看見了妄念、看見了輪迴之因,這是大好事!就像一間房子有個小洞,一縷陽光照進來,你看見那一道光線里灰塵飛揚。沒有光線的地方,看不見灰塵。其實處處都是灰塵,經陽光一照,它就顯現了。所以看見念頭是好事,這是慧光初顯。你希望一下子就不起念,正如希望一步登天一樣,哪有那麼快啊?這是學人的通病,都想一下子成功,一下子成佛,沒有這麼容易。說難也不難,曉得方法之後就去做,今天做、明天做、後天做,幾年功夫一定能成功。想一下子就成功、一天就成功,沒有這樣的事。我們修心中心法,有的人每天坐兩個小時,還覺得難過,勉強坐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這就壞在沒有恆心。於是,就改為散心念佛了,嘴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卻是妄想紛飛,這樣行嗎?這等於沒有念佛,不行的!

推薦閱讀:

恆河大手印 第六講
恆河大手印 第九講
帝洛巴於恆河畔口授那諾巴之大手印教法
若不曾見九十億恆河沙諸如來者,不能聞此法門!

TAG:恆河 | 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