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文藝片出爐!2018姜文、賈樟柯、婁燁新片帶動市場大爆發
2015年,王小帥《闖入者》上映,這場「事先張揚的謀殺案」票房僅為1003.6萬。
2016年,吳天明《百鳥朝鳳》上映,方勵「驚天一跪」跪出了7957.8萬票房。
2017年,馮小剛執導的《芳華》3天破3億,《岡仁波齊》累計票房破億,《七十七天》截至目前將近9700萬票房。
乍一看,華語文藝片的確迎來了自己的「春天」。但其實,塔尖上的光輝無法掩蓋整個塔身的黯淡。就在《岡仁波齊》、《二十二》、《芳華》票房暴走的同時,《老獸》、《八月》等一批小成本文藝片票房難以觸達500萬。
今年,內容為王成為了電影市場的關鍵詞,文藝片也的確比去年多了更多「一戰成名」的案例,而且在叫好的同時也有叫座的代表。不過,如果就此判定文藝片市場轉暖,尚有些為時過早。
因為,明年才可能是文藝片真正的「春天」。
娛樂產業(yulechanye)根據影片票房預期,行業內外口碑,內容影響力,及內容的現實意義,評選出了2017十大文藝片和2018最受期待十大文藝片。與大家共同探討。
文化獵奇激活觀眾的興趣點,文藝片呈現「生存鏈」
去年,《路邊野餐》、《長江圖》在市場掀起了不小的反響浪潮,雖然最終票房成績不理想,但讓一批小成本文藝片看到了希望。
今年,如果說率先上映的《八月》無法令人滿意,那麼從暑期檔開始《重返狼群》、《忠愛無言》、《岡仁波齊》卻在好萊塢大片的夾擊中順利「過關」,其票房成績遠超出預期。
復盤今年電影市場的文藝片表現來說,口碑並非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無論是《芳華》還是《岡仁波齊》亦或者《重返狼群》,都是題材佔據了絕對的上風,某種程度上說,是文化獵奇激活了觀眾的興趣點。
「新鮮感」,這讓文藝片無論遇到好萊塢「爆米花」的夾擊還是國產「重工業」的合圍,都可以保持著極高的辨識度。
例如《岡仁波齊》之所以可以逆襲成功,在於其獨特的藏區文化吸引了影迷的目光,隨之而來的則是關於信仰討論的熱門話題。
有意思的是,今年電影市場呈現出了「文化獵奇——紀實——敘事——隱喻」的文藝片生存鏈,去年以《路邊野餐》、《長江圖》為代表的「詩意」風今年並不叫好。
獎項光環無法加持票房,影迷沒「進步」只是變得「佛系」
2017華語十大文藝片的榜單中,每一部都有「獎項光環」。其中,《嘉年華》入圍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雖然最終無緣大獎,但卻在金馬獎發光發熱。而《暴雪將至》和《不成問題的問題》都是東京國際電影節歸來的產物。
此外,《八月》、《老獸》、《相愛相親》又是台灣金馬獎的「集體代表」。今年上映的文藝片和去年相比,「國際大獎」更偏重於亞洲。一是符合釜山、東京、金馬扶持青年導演和小成本文藝片的基本路線,二是紀實類的創作風格在亞洲顯然更具文化共鳴。
但文藝片突圍的,卻是獎項光環比重最少的。目前,票房成績前三甲分別是《芳華》、《岡仁波齊》、《七十七天》。三部作品,沒有一部有重量級獎盃加持。而獲獎後馬上上映的《暴雪將至》、《老獸》並沒有因為得獎來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
雖然,很多人將這種現象歸結為影迷理性觀影的一種「進步」,但其實更多是影迷觀影的「佛系」心態。在很多影迷看來,參賽片或者得獎片對他們的吸引並不大。能否得獎和得了多少獎,基本不會去改變他們選擇電影的初衷。
這樣的市場信號,似乎給文藝片提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佛系」影迷的增多,讓其生存環境變得持續惡化。
藝聯作用難發揮,文藝片依舊步履維艱
去年10月16日,由中國電影資料館、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百老匯電影中心等多家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藝術院線聯盟。就此,百家影院加盟了首批「藝聯」,許多文藝片電影人呼籲多年的「分線發行」終於有了進步。
但讓人比較失望的是,今年藝聯助推的《八月》、《老獸》、《相愛相親》並沒有在票房成績上體現太多的變化。
其實,藝聯的作用本身就難以對文藝片起到太大的幫助。目前,內地仍然沒有推行電影分級制度,在電影審查上仍然沒有絲毫放鬆的跡象。反而在《電影產業促進法》中,對海外參獎和「地下電影」進行了進一步規範。
而影迷的觀影素質和觀影需求的轉變,並不會因為藝聯的出現而有立竿見影的變化,「有片沒觀眾,有觀眾沒影片」的硬性矛盾依然存在。
除了馮小剛執導的《芳華》外,其餘小成本文藝片在投資和製作上仍然面臨嚴重的資金困難,而願意投身於文藝片投資的除了小部分專註於文藝片投資的公司外,也只有嘉映、安樂這樣有香港背景的公司願意出手相助。
不過,文藝片真正的「坎兒」是明年,明年文藝片所呈現出的「面貌」和今年完全不同。毫不誇張的說,能否推動文藝片市場進步,則必須「押寶」明年推出的電影能否成功。
大導集體出手,資本、明星翻倍式增長
近兩年,賈樟柯、婁燁、姜文都沒有新作推出。2018年,幾位重量級導演都有電影上映,在市場號召力上明顯要強於近兩年。
其中,頻頻受到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喜愛的賈樟柯,將推出《江湖兒女》。而久未露面的婁燁,也將有新作誕生。而姜文籌備許久的《俠隱》以及徐浩峰新片《刀背藏身》都有極大的可能定檔2018。
除了導演外,主演陣容顯然是最大的看點。在最受期待的榜單中,除了已經定檔1月的《大世界》和去年就已經拍完的小成本驚悚片《中邪》外,其餘八部都有明星參演,而且在數量和質量上要遠遠高於近兩年。
近兩年,文藝片基本上維持著「一片一星」的標準配置,但實際效果並沒有想像中好。單個演員的市場號召力,很難帶動影迷的觀影熱情。而明年《江湖兒女》除了「鐵打」的女主趙濤外,廖凡、徐崢、馮小剛的組合無疑備受影迷期待。
而婁燁新片《蘭心大劇院》中,鞏俐搭檔趙又廷的組合則最具「新意」。而姜文新片《俠隱》中金城武、姜文、彭于晏的「硬漢碰撞」、曹保平新片《她殺》中范冰冰和黃軒的「懸疑柔情」都將有足夠的話題度來激活觀眾。
文藝屬性較強的作者電影必將希望通過有市場號召力的演員帶動票房,而有流量的演員也勢必希望通過高逼格的文藝片來錘鍊演技。二者的不謀而合,猛然推高了文藝片的票房天花板。
而且隨著文藝片體量級的增大,資本的投入度明顯增強。例如此前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的《路過未來》,據悉製作成本達到了3000萬,而且由江志強主導的安樂影業主投。而以七萬成本聞名的驚悚片《中邪》,今年去戛納展映時其「豪華」的出品方和發行方令人艷羨,騰訊、萬達、貓眼等12家公司集結在此。
檢驗觀眾的2018,才是文藝片真正的轉折年
隨著文藝片投入力度的加大,2018年備受期待。而一種電影類型市場能否突破的關鍵,也取決於「領頭羊」能否推動市場進步。
從目前來看,起碼明年上映的文藝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而這也讓2018年,成為了檢驗影迷觀影素質是否提升的關鍵年。
雖然影迷向來以「內容」為第一評判標準,口碑、明星、獎項都無法左右觀眾的選擇,但頂級導演的新片還是有著極高的誘惑力,更為重要的是,對於文藝片市場來說,2018年可能會變得尤為關鍵。
資本,永遠是逐利的。投資成本陡然上升的文藝片,勢必也希望能夠在票房成績上得到增強,但一旦推出的電影難以在市場取得太大的反響,那麼對於躍躍欲試的電影公司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傷害。某種程度上,大導新作是一個檢驗市場的標杆,成則進,敗則退。
華語電影在海外存在感持續走低,如果大導新作都無法在內地影市掀起些許浪花,那麼缺乏明星號召力、又難以在國際大獎上有所斬獲的中小成本文藝片又有什麼希望呢?
備受關注的大導慘遭滑鐵盧其實並不稀奇,突如其來的資本和商業化很難讓其扭轉「貧窮的習慣」。 那麼矛盾和衝突之下,如何保證藝術和商業的平衡就成為了考驗導演的關鍵所在。
市場,真正需要的是「領頭羊『的挖掘。無論2018年會交出怎樣的答卷,文藝片似乎都要迎來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推薦閱讀:
※春天裡的第一場車展
※中國化妝品市場有多大?
※餐飲分析| 小龍蝦行業有1000億市場,兩三年內將出現超大品牌!
※中國富豪登陸北美地產市場 一天「吃下」一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