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演繹十二生肖的魅力

書法演繹十二生肖的魅力

今天在新華網博客里看到「宇宙的邊在哪裡」的一篇《十二生肖之書法》的博文,覺得對於普通博友,還是書法愛好者來說,都是一次很好的了解與學習,特轉帖其內容,和各位博友一起欣賞學習。

十二生肖之書法【圖文】

書法,又稱「中國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從狹義講,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內容。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西方藝術家稱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因為它是用了線條表達情緒和營造氛圍。所以也是品位最高技巧最難的藝術。

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近代經過考證,關於中國文字起源,一般認為在距今約5000-6000年左右中國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創造了文字。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來有三大類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漢字則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實物畫出來。不過畫圖更趨於簡單化、抽象化,成為突出實物特點的一種符號,代表一定的意義,有一定的讀音…… 我們的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隸、楷、行、草,各種形體逐漸形成。在書寫應用漢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獨一的、可以獨立門類的書法藝術。

2009年9月30日,中國書法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的審批,列入第四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項目簡介為:「中國書法是以筆、墨、紙等為主要工具材料,通過漢字書寫,在完成信息交流實用功能的同時,以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從而表現出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的一種藝術實踐。中國書法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與演變而發展,歷經3000多年,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

中國古老的書法和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漫長歷史,讓我們沿著中國文字演變的過程,看看各種書法體寫出的十二生肖。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看看甲骨文,就知道我們的老祖宗是相當聰明的。創造的文字即簡單、又抽象,並且有高度地概括能力。十二種生肖動物「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們眼前,而且「牛」是「牛」,「羊」是「羊」,絕不會認錯。

二、金文

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體的總稱。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

與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筆道細、直筆多、轉折處多,為方形。金文有所不同,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用金文書寫的十二生肖的動物的「形」「意」還是蠻逼真的。

三、石鼓文

石鼓文,又稱石刻文、獵碣。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石鼓文處於承前啟後的時期,承秦國書風,為小篆先聲。石鼓文刻於十座花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稱為「石鼓文」。石鼓文與金文有較大差別,具有明顯的動感。石鼓文具有遒勁凝重的風格。字體結構整齊,筆畫勻圓,並有橫豎行筆,形體趨於方正。石鼓於唐代初出土於天興三疇原(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三疇原),以後被遷入鳳翔孔廟。五代戰亂,石鼓散於民間,至宋代幾經周折,終又收齊,放置於鳳翔學府。現存的石鼓文是宋朝收集的十石鼓,上面刻有文字,當時認為是描述周穆王出獵的場面,後來的考古考證認為是秦穆公時代的作品,有的字已經殘缺不全。當時由於尚沒有發現甲骨文,所以被認為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傳說中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時的《嶁碑》,刻詩文體格調與《詩經》大小雅相近。字體近於《說文解字》所載籀文,歷來對其書法評價甚高。主要作品有:《石鼓文》《嶧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會稽石刻》等。

上圖左面為先秦碑刻,可見「馬」字;右面為找的幾個石鼓文的十二生肖的字。

四、簡帛墨跡

書法藝術最重真跡,但秦漢以前的書法中的真跡,一般只有在簡帛盟書中才能見到。考古發現最早的簡帛墨跡,有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山西侯馬出土的戰國盟書(盟書即寫於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戰國帛書。

五、大篆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d2a170100hghg.html) - 書法演繹十二生肖的魅力_隴上江南_新浪博客

大篆,也稱籀(zhòu)文。因其著錄於字書《史籀篇》而得名。《漢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西周后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裡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由於周平王東遷洛陽,秦佔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展而來的。

大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風格,只是略有改變,筆畫更加工整勻稱而已。筆勢圓整。線條比金文均勻,無明顯的粗細不均的現象。形體結構比金文工整,開始擺脫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塊漢字的基礎。字體繁複,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

六、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製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

小篆的筆劃較細,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稱;在字形上呈長方形,結構往往有左右對稱的現象,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

七、隸書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李斯創立小篆後,也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漢朝的許慎在《說文解字》記錄了這段歷史:「……秦燒經書,滌盪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趨約易。」由於作為官方文字的小篆書寫速度較慢,而隸書化圓轉為方折,提高了書寫效率。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八、楷書

楷書,又稱正楷、楷體、正書或真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字體。其字形較為正方,不像隸書寫成扁形。楷書仍是現代漢字手寫體的參考標準。

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據傳:「孔子墓上,子貢植的一株楷樹,枝幹挺直而不屈曲。」楷書本筆畫簡爽,必須如楷樹之枝幹也。

九、草書

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說文解字》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許慎在《敘》里說「漢興有草書」,是以草書為一種書體之始。

十、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書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據張懷《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簡易,故謂之行書。」由是說而知:「行書」是「正書」轉變而成的。

十一、編後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殷甲、商金、秦篆、漢隸、晉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勝,更有蝌蚪文(也稱蝌蚪書、蝌蚪篆)、鳥蟲書(也稱蟲書、鳥書、鳥篆、魚書)精彩呈現(上圖左為禹王碑上的蝌蚪文;右為戰國時期鳥蟲書)。中國書法的寶庫中,還有中華民族各民族書法以及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種女性文字——女書書法,百花齊放、輝煌燦爛。

本文從十二生肖「東拉西扯」到中國書法,無非說明中國書法(文字)是歷史的真實寫照。愛我中華,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敲鍵盤的時候也要時不時的練練手、動動筆,勤腦健身,陶冶情操,即實用又藝術,人人可為之,何樂不為之?!不亦樂乎?!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d2a170100hghg.html) - 書法演繹十二生肖的魅力_隴上江南_新浪博客
推薦閱讀:

2018——2020年家運興,財祿旺,腰纏萬貫的4個生肖
霉運走遠遠的,財運貼的緊緊的!3大生肖得財緣,發橫財!
下個月好運降臨,獨佔鰲頭的生肖
生肖相衝的影響有多大
2018戊戌年生肖馬六大運勢詳解

TAG:魅力 | 書法 | 生肖 | 十二生肖 | 演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