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VR更重要的,是每天早上踹你一腳的那個人
虛擬現實代表作《黑客帝國》。
我們關心VR到底能改變什麼,我們更關心VR不能改變什麼。被稱為「VR教教主」的嚴鋒說:「VR很受關注,然而別忘了生活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文/何馳
「我們都努力成為別人,從前在小說里,後來在電影里,如今在遊戲里。」
「VR教教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是個技術癖,他天天在微博里大談特談VR,甚至預言:「將來一定會出現VR教。」
「虛擬現實與佛教頗有相通之處。《金剛經》里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人們會因迷戀幻象而更加執相,還是會看空一切而破相?」嚴鋒說。
他甚至預言:「將來虛擬現實發展到一定程度,現在的許多尖銳問題都解決了:光棍問題、住房問題、交通問題、貧富問題、意識形態問題……美分黨獲得虛擬綠卡,偽文青流浪虛擬大理,各得其所,皆大歡喜。」他還給這段話加了一個「#VR教拯救世界#」的標籤。
然而,VR終究逃不過「虛擬」一詞的劫數。美國傳媒學家麥克盧漢曾說:「任何技術都傾向於創造一個全新的人類環境。」虛擬現實其實是現實世界的一種鏡像,是沒有體積、重量、密度、溫度、壓強等物理屬性的比特(Bit)宇宙,它的七大特質是:模擬性、交互作用、人工性、沉浸性、遙在、全身沉浸和網路通信。(美國哲學家邁克爾·海姆)
希臘藝術家Eugenia Loli的《海灣生活》。她的這一系列作品都透露著如夢如幻的浪漫風格。
虛擬世界的操作者依然是人
在創世論中,一切皆由上帝造,《聖經》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照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同理,虛擬世界中的一切皆由人造,它不過是人類想像力的一次變現,低級的人類想像是回憶和聯想,高級的人類想像是創造性的幻想,只不過早年是表現在宗教神話虛構、文學藝術創作、審美鑒賞、科技探求和哲學玄思之中,今天則是表現在VR之中。
無論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主宰者永遠都是活在現實中的人。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去改造現實世界,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對現實世界進行模擬和建構,創造出一個個虛擬世界。
虛擬世界的建構者和操作者依然是人。因為是人,所以逃不開人性的宿命。凡是真實世界存在的場景,凡是真實世界存在的人類行為,凡是真實世界存在的社會關係,凡是真實世界發生的故事,在虛擬世界裡都會若隱若現地表現出來。
未來零售虛擬現實購物。
有人擔憂,虛擬現實作為人類將光、電、色、能、數與信息集於一體構成的新天地,會對現實世界中的倫理道德產生重大衝擊,既涉及兩性、婚姻家庭、親戚朋友、自由平等、強權與博愛,也涉及人的生態環境意識、可持續發展工程,以及有關個人、集體、族群、組織和宗教教義的認同與共識。有樂觀者認為,這種衝擊會進一步推動以公正、協同性、人道主義、快樂主義、社會責任、全球合作、世界主義等為核心內容的普遍倫理。但許多悲觀者也可以列出一萬種反例予以還擊。
「像行屍走肉一樣活著,還是像好人一樣死去,哪一個更糟呢?」這句《禁閉島》里有名的台詞,是一場關於人生道路的選擇,也是一次對人類靈魂深處的發問。
別忘了生活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在《黑客帝國》里,縱使電腦晶元能夠為人類鬥士與感官連接的神經元模擬出以假亂真的信號,使一具具被囚禁的人類軀體產生置身於陽光明媚、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繁華街市的錯覺,他們仍選擇醒來面對冰冷、黑暗、嚴酷的真實世界。
《盜夢空間》里的科布,也做出同樣的選擇,在夢境與現實之間,無怨無悔、執著地選擇了現實。他們的原因是一致的——人的尊嚴和人生的意義:人有為自己的人生道路選擇方向的自由,以及開疆拓土過程中披荊斬棘的生命的質感與厚重。剝奪了這一份主觀能動性,人便淪為存在意義被預先設定了的「物」,淪為只剩下感官刺激而迷失了思想和靈魂的「缸中之腦」。
以VR技術設計的家庭遊戲,在家就可以玩高爾夫。
是的,你很關心VR到底能改變什麼,但我更關心VR不能改變什麼。
請記住「VR教教主」嚴鋒的那句話:「VR很受關注,然而別忘了生活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我知道,你想永遠活在VR營造的美麗新世界裡,但是別忘了,每天早上踹你一腳的那個人:
「喂,醒醒,該上班了!」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雜誌第469期。
推薦閱讀:
※調得一手好情的重要性
※吳冠軍:「性的問題」何以重要?
※致敏感的人:你其實沒那麼重要
※老婆重要還是老媽重要?
※六大類冤親債主,最後一類,非常重要!
TAG: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