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仁,家國天下的博大情懷

文化自信系列談之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篇仁,家國天下的博大情懷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170217第五版  作者:王丹譽對父母的「孝」,對兄弟的「悌」,以及對大自然的包容,成為「仁」的核心思想中國古人特有的家國天下情懷,一直在影響當世,感召後人。2500多年前,孔子的這種情懷使他畢生致力於弘揚自己開創的儒家學說,因此成為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回到故鄉魯國修訂儒家經典「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他的這些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與弟子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言行語錄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最為著名的經典——《論語》。在這部偉大的經典中,集中體現了孔子學說的最高理想境界和儒家學說的思想核心——「仁」。《論語》記錄:「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等,可見,「仁」的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孔子的偉大思想既是時代現實需要的產物,更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他提出的「仁」就是繼承古代聖賢堯舜三王和周公等人的優秀思想而形成。舜幼年喪母,父親續弦並為舜生下同父異母的弟弟象。繼母特別忌恨舜,幾次想謀害他。父親知道真相後,決心休掉這個惡毒的女人。舜卻跪下哭求父親說: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沒有親媽,如果您休了繼母,弟弟象就和我一樣也失去了親媽……父親、繼母和弟弟都被舜的真誠所感動。此後,舜更加孝順父親、繼母,愛護弟弟。舜以孝道聞名於世,後來,接受了堯帝的禪讓成為一代明君。商湯出巡,見到百姓在野外圍獵時,從四個方向張開羅網,並且高喊祝詞,希望天下所有的野獸都能進入他們的羅網,從而成為他們囊中的獵物。商湯感嘆:不能過度捕殺!於是制止圍獵,並讓大家撤去了三個方向的羅網。從舜帝的孝道,到商湯的感嘆,無不體現出中國人關懷天與人的愛心。這些被孔子繼承發揚成為「仁」,尤其是以對父母的「孝」,對兄弟的「悌」,以及對大自然的包容,作為「仁」的核心思想。孔子一個重要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典出《論語》。是指自己所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也是孔子將「仁」變成政治主張的深刻總結。而他在這方面的具體實踐也有史冊的記載:當權者季康子向孔子請教國家如何消除盜竊,孔子則回答:「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這種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仁」,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一次,孔子在深山,遇到一名婦女在哭祭被老虎吃掉的親人。孔子問明緣由,才知道這位婦女一家人是為了躲避家鄉的苛刻的暴政,才逃入虎患猖獗的深山。孔子因此得出了「苛政猛於虎」的重要思想,就是後世仁政的思想淵源。這些閃光思想,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孔子也因此被奉為「萬世師表」「大成至聖」。「仁」的內涵從孝親敬老、興家樂業,走向濟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情懷在孔子之後兩百年,儒家學說的又一集大成的思想家——孟子橫空出世。「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孟子在孔子仁說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仁政」。他提出了「性善論」,作為仁政的理論基礎,只要通過不斷學習「人皆可以為堯舜」,把古代的民本思想發揮為「民貴君輕」的理論。儒家另一部與《論語》齊名的經典《孟子》,記錄了孟子這一偉大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把孔子的「仁」由原來對於從血緣關係向外延伸的個體人的關懷,推廣到對天下人的關懷。孟子因此獲得了與「至聖」孔子並列的「亞聖」稱號。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一位叫董仲舒的儒生在給漢武大帝上奏的《對策》中,圍繞「仁」這個傳統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最新理論。他將仁、義、理、智、信的「五常」,作為處理人倫關係的原則,為當時和後世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董仲舒在這篇著名的策論中,列舉了一個關於「仁」的經典事例:春秋時期,魯國國相公儀休看到自己家眷在織布,就雷霆大怒地休了管家務的妻子。在府中吃到爽口的「葵」,打聽到是自家園子里種的,又怒氣衝天地拔掉了園中長勢喜人的「葵」。公儀休義正詞嚴地告誡家人:我們全家已然享用國家豐厚的俸祿,你們再種菜、織布,這肯定會影響菜農和織女的生意,實質就是你們搶了人家活路!這則故事被司馬遷記錄在《史記·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中,和它被一同載入的還有一個經典故事就是「公儀休嗜魚」。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仁」依然在社會各個層面傳承發揚。從孝親敬老、興家樂業,真正走向濟世救民、匡扶天下的家國情懷。隋唐到宋,「仁」在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延伸……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在千里之外,看到好友滕子京送來一幅剛剛重修竣工的岳陽樓的畫作,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之嘆。其實,范公這種古仁人之心,既有源遠流長的儒家淵源,又有自己獨有的身世和感受。宋代王辟之《澠水燕談錄》中記載:范仲淹貶謫為邠州知州時,一次暇日(古代官員每十日休息一天,稱十旬休暇)帶領僚屬部下登臨高樓擺好酒宴,尚未開席,只見樓下幾個披麻戴孝的人在為死去的親人收拾葬具。范公立即詢問,原來是一位客居邠州的讀書人病逝,親屬想將他安葬在近郊,可是買不起棺木。范公感傷不已,立即撤宴,並慷慨解囊厚贈他們,讓其妥善辦理喪事。在場賓客感嘆不已,竟然「有泣下者」。范公的善舉不止於此。他還開創了著名慈善事業——義莊,不知救濟了多少困難的人,在中國歷史上傳承著雪中送炭的仁愛。從「先憂後樂」到「為生民立命」,是「仁」的不斷升華在宋代這個文化空前繁榮的時代,范仲淹與張載的互動,對程、朱的影響都有史跡可尋。從范仲淹「先憂後樂」到張載的「為生民立命」,也是「仁」從實踐到理論的過程。明正德九年(1514年),43歲的王陽明開始「致良知」——這個傳統「仁」思想的新探索。他提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並且,他在《與黃勉之書》《答歐陽崇一書》《答聶文蔚書》《與黃宗賢》等篇中,均對這一重要哲學命題進行深入研討。他在這一哲學思想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立言、立德、立功的完美人生,並且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知行合一」的典範。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國家掄才大典殿試結束之後,雍正皇帝拆啟密封的試卷,準備欽點三甲。開卷方知,新科探花(一甲第三名)為張若靄。滿朝文武得知探花是軍機大臣、大學士張廷玉的公子,都當場恭賀。而張廷玉卻立即跪拜堅辭:因若靄是我的兒子,萬萬不可。雍正說,試卷密封,閱卷你又迴避,有主考官的考評,又是朕的主意,無妨。張廷玉誠懇啟奏:臣兩代宰輔,已經世蒙國恩了,天下寒門子弟很多,還是讓給他們吧……張廷玉這種謙讓與心懷天下的仁心,也是乃父張英「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遺風傳承。……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心,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古往今來,仁,這種博大的情懷,一直在傳承,在弘揚,在發展……九十多年前,在嘉興南湖的一艘普通的畫舫中,剛剛宣告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就制定了「為了誰」這個最根本的原則。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把共產黨這種最可寶貴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總結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並且作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的工作和政策一切都要有利於人民,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答應不答應,做到這些就不愧對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群眾的事情就是我們的牽掛。這是「仁」,在我們歷史進程中的不斷升華!中華仁愛之道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170217第五版  作者:牟鍾鑒中華文明首先推崇仁愛,把愛人作為最高信仰。孔子講泛愛眾而親仁,孟子講仁者愛人,韓愈總括「博愛之謂仁」,從愛親人推而愛他人愛社會愛萬物,視天下猶一家,視天地萬物猶一體,這是有仁德者的博大情懷。尊重生命,關愛他人,是中華共同體存在的根本價值依據。在儒家看來,愛心來自人的本性,不由上帝賦予,不以愛神為前提,它乃是人類共同體正常生活的內在需要,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孟子·離婁下》),墨子所說「兼相愛,交相利」(《墨子·兼愛》)。反之,交相惡必然共相害。中華的仁愛之道的最大特色是落實為忠恕之道,由此而植入了平等互尊的要素,從而具有了超越等級制度和文化征服的局限的生命力,為當今人類多元文化實現和諧共生提供合理的文明途徑。忠道就是盡己之心幫助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希望他人自立發達,但不把自己特有的方式強加於人,這就引出一個恕道,用「恕」來保證仁愛的實現。孔子認為「恕」是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它的精髓在於推己及人、將心比心,體諒人尊重人,提倡互尊的愛,不僅反對仇殺報復,也不贊成把愛強加於人,因為那不是真愛,還會引起怨恨。恕道是中華文明博愛的最大特色,它在歷史上大大緩解了等級制度和民族矛盾引起的內部關係緊張,保障了不同族群和信仰之間的大致和諧。仁愛情懷再進一步落實便是通和之道。中華民族是一個很大的文化共同體,其民族格局是多元一體,其文化模式是多元通和,血脈流長,紐帶堅固。其緣由,一方面有以儒為主、佛道為輔的文化內核,向心力強;另一方面內部是多民族多元文化並存、相通、互補,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又勇於對外開放學習,不同的文化漸行漸近,彼此感通互攝,以和諧為主旋律,有衝突而沒有宗教戰爭,矛盾易於化解,文化共同體在不斷豐富與更新中發展。《易傳》講「感通」「會通」,莊子講「道通為一」,譚嗣同講「仁以通為第一義」,「通之象為平等」,「仁不仁之辨,於其通與塞」,提倡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內外通、人我通。會通者彼此由溝通而融會,相互攝取,其關鍵在於心靈相通。因此「通和」是最理想的族際關係與文明關係。——節選自牟鍾鑒《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
推薦閱讀:

情懷經年,素雪梅香
年少情懷總是詩
窮就不要再講情懷了
蘆花,那暖暖的情懷
《劍雨》:缺少的是情懷

TAG: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