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租房能成為「新市民」的首選嗎?

政府企圖強力扭轉 " 必須買房 " 的心態

多年不推宅地的張江,突然規劃 920 萬平方米住宅,其中 890 萬平方米將採用租賃模式。而在公布不久的《上海市住房發展 " 十三五 " 規劃》中,上海預計新增各類住房約 170 萬套,而其中商品房僅有 45 萬套,租賃住房 70 萬套,保障性住房 55 萬套。未來的上海,新增住房將以租賃住房為主。

不管是上海力推租房,或是雄安新區不新建一套商品房,還是廣州前段時間的 " 租購同權 ",都是在堅決貫徹 " 房子是用來住的 " 之思想。

長期以來," 居者有其屋 " 在中國特指 " 居者有產權 ",而不僅僅是有個住的地方。從 2013 年開始,社科院每年發布的報告都顯示,中國家庭住房自有率都超過 90%。雖然在統計方法上存在一些問題,但還是遠遠超過了一些發達國家。

社科院博士後李宏瑾曾對歐美各國曆年住房自有率進行過對比,發現住房自有率高的國家,都是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而住房自有率低的國家則大多為經濟發達的國家。比如美國家庭的住房自有率就長期低於 65%。

不斷強化 " 房子是用來住 " 之概念,最核心的意圖應該是,希望利用行政手段,降低 " 必須買房 " 的觀念,讓租房住成為市民尤其是新市民的首選,從而達到控制房價的作用。

所以,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瀋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這 12 個城市,成為了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城市。可以判斷,中國全面開啟了發展住房租賃產業的大門。

開發商搖身一變成了 " 包租婆 "

在新的土拍模式,要求 " 開發商自持 + 保障房 + 公租房 ",其中 " 開發商自持 " 是個新邏輯。2016 年 12 月,萬科豪擲 109 億在北京拿下 2 宗全自持地塊,正式拉開了房企自持帷幕。

從字面釋義,自持即房企自己持有地塊。舉例來說,某宗地塊房企自持比例為 100%,就意味著該地塊上所有的建築體量需房企自己持有且不得轉讓、出售。

更誇張的是,在某些地方,地價達到了政府限價後,開發商開始比拼自持比例,你自持 40%,我自持 50%,那麼這塊地就是我的。還有更恐怖的,當競買人報出自持住宅面積比例同為 100% 時,競買方式轉為競住宅自持年限,當自持年限為 70 年時,最先報出自持時間達到 70 年者確定為競得人。

如果站在租房者的角度,必須要說明,機構化供房一般都能提供穩定的品質預期,但土地成本高,租金回報率低,開發商不是傻子。

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傑曾表示,如果萬科在住宅用地蓋房子出租,租金回報率大約為 3%,扣除 20% 稅收,最終租金收益率只有 2.4%。當前房企融資收緊、成本上升,2.4% 的租金收益率是無法支撐企業的。

所以,房地產過去高速發展的十幾年裡,開發商很少會整體持有房屋,只租不賣的。原因很簡單,賣的利潤高,回收成本時間短啊。所以,如果 " 開發商自持 " 真的成為了大趨勢,那麼小的房企,會因為資金鏈斷裂,被迫離開或轉型,剩下的只有大型房企,且帶國字頭的居多。

如果房價一直漲的預期被持續打破——

租房的意願和房價的關係,非常微妙。如果房價非常高,但 " 一直漲 " 的預期長期存在,那麼居民就可能害怕 " 上不了車 " 而在高位選擇買入;如果房價下滑,且 " 一直漲 " 的預期被堅定地打破,就非常會動搖購房者的決心而選擇長期租房。

在北京密集出台樓市調控政策後,北京房地產市場降溫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非常多的小區出現了降價百萬的現象。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北京二手房價 4 個月來累積下跌 8%,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 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跌 0.4 個百分點,幅度僅次於跌幅最大的三亞。

不僅價格出現了嚴重鬆動,成交量也在逐月下滑。具體來看,北京市住建委信息顯示,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合計簽約 87601 套,同比跌幅達到 35.4%。

2015 年開始,房地產價格出現又一輪暴漲,隨後的兩年時間裡,以一線城市為代表,部分二線城市跟隨,國內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大波 " 牛市 "。最典型的兩種聲音是 " 一線房地產稀缺,將繼續上漲 " 和 " 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必將崩盤 "。從調控結果來看,這兩種分析都沒有成立。

但是,至少對北京而言," 房價一直漲 " 的預期絕對被打破了。在北京,很多媒體常討論學區房的問題,圍繞的焦點,一直是 " 學區的價值 ",似乎買學區房完全是為了孩子讀書。讀書,固然是學區房的核心價值,但很多購房者不會告訴你的是,購買學區房,最主要的算盤還是看重它 " 一直漲 " 的趨勢。如果明確告訴你,學區房買來,砸手裡了," 一直漲 " 的預期不存在,購房者還會如此看重它的學區價值嗎?

不過,對於一線城市,很多潛在購房者最大的疑慮在於,收緊樓市的政策能維持多久?畢竟此前調控政策的反覆無常,已經讓很多購房者不再對政策的穩定性盲目樂觀。所以,能不能打破房價一直漲的預期很重要,能不能 " 持續 " 打破房價一直漲的預期更是關鍵。

如果租房的體驗不低於自有住房 ——

推廣租房,更重要的是改善租房體驗,重寫租房文化。

對於大多數中國租房者來說,租房生活充滿了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種種屈辱體驗。痛點很多,最主要的有租價高企、租金隨意上漲、租客無故被驅逐、換房頻率極高等。據 2016 年的一份租房報告顯示,在北京,租客平均換房時間為 11 個月,大部分在 8-14 個月之間。

必須要坦誠,這些痛點,並不完全是房東的責任。年輕人厭惡租房,大部分都對租房抱有短期心態,這種短期心態,自然會投射到行為中,比如不太愛惜房子,房東房客之間的糾紛就會很多。

總之,租房是一件很不美好的事。但如果專業和成規模的租賃市場興起,房東房客之間的權利義務會變得規範,租房的體驗可能不會低於自有住房。

開發商自持的房子,以後都是要拿來租的,這對租客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增加租賃房源,穩定租賃關係。目前我國住房租賃市場中,90% 的房源都是私人住房。如果開發商普遍自持,無疑使得住房市場中,供給一方更加充足。在大多數擁有成熟租賃市場的國家,機構和政府是供房主體。

第二,由開發商自持,專業的企業經營,可以使租賃市場自開發階段就進入統一的、規模化的規劃、建設,有利於產品的標準化和後期服務的標準化,從而提高房源質量和服務品質,促進整個租賃市場的規模化發展。

第三,住建部原部長陳政高曾表示,中國房屋租賃市場主要是二手房和舊房,一手房還比較少。房子太破太舊,直接影響入住的心情。而開發商自持用於租賃的房屋,都是新房,能讓租客有個好的體驗。

正是因為中國的住房租賃市場極度不發達不規範,所以 " 居者有其屋 " 變成 " 居者有產權 " 更加理所當然。

原網頁已經由 ZAKER 轉碼以便在移動設備上查看查看原文


推薦閱讀:

香港市民要求特赦七警 梁振英出面接請願信
逾四萬香港市民集會反「港獨」撐釋法
香港「佔中」旺角清場後示威者再度聚集霸佔道路 市民喝倒彩(多圖)
少一點「小市民的心態」
香港旺角部分被佔領區域通車 梁振英希望市民多前往消費

TAG:租房 | 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