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防骨折,宜靜不宜動?錯!

體育鍛煉對防止骨質疏鬆具有積極作用,缺乏運動會造成骨量丟失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跟蹤結果,老人骨折後1年,5人中有1名老人因此而死亡,這一比率高於乳腺癌的死亡率,並且椎體骨折後死亡風險增加9倍。事實上,伴隨骨骼老化、骨質流失而來的骨質疏鬆症導致的慢性腰背疼痛、關節疼痛、駝背變矮等幾乎是每個老人都要面對的。如何預防、確診、治療這一慢性疾病?專家建議,邁入50歲的門檻,就應該做個骨密度檢測,確定是否達到治療基線,尤其是女性,停經後骨骼退化特別快。

女性比男性

更骨脆更易骨折

廣東省中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陳海雲介紹,省中醫院每年因骨折入院治療的患者約有2000例,其中老人最多。

導致老年骨折的元兇是骨質疏鬆,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骨骼老化、骨質流失、骨強度差,伴隨而來的骨質疏鬆症是每個老人都要面對的。

有些老年人在受到輕微創傷(如從平地摔倒、坐車過程中顛簸一下)或日常活動如咳嗽、打噴嚏,就發生了骨折,醫學上稱之為脆性骨折或骨質疏鬆性骨折。我國大多數中老年骨折是因為骨質疏鬆引起的脆性骨折。「據統計,50歲以上中老年人,有1/3婦女和1/12男性會有一次脆性骨折。」陳海雲說,女性比男性更脆弱,更骨脆易折。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骨質疏鬆症患者第一次骨折後,往往很容易再次骨折。而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為髖部骨折、椎體骨折、前臂骨折等。

絕大部分骨折發生在胸腰段,是全身骨強度明顯降低的表現。椎體骨折發生後,新的椎體骨折或其他部位骨折風險大大增加,「因此椎體骨折是預測再次骨折發生的最重要指標」。而髖部骨折的後果則更加嚴重——老年人髖部骨折後,不得不長期卧床,康復緩慢而且肌肉無力感強,往往鬱郁而活。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跟蹤結果,骨折發生後1年內,20%的患者死於各種併發症,而55%的患者會發生殘疾,椎體骨折後死亡風險更是增加9倍。

50歲後建議

檢測骨密度

骨質疏鬆症是典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慢性病,而且早期血液檢測不到,自己感覺不了,因此造成很多人骨折後才知患上該病。陳海雲認為,最理想的是儘早篩查發現,儘早治療。「如高發的女性群體,一般49歲後很多人進入更年期,停經後進入老年期,機能退化快,更應注意。」

陳海雲建議,最先可以採用B超、X射線來檢查腕部、腳踝等處,簡易測量骨密度,幫助醫生在發生骨折前確診骨質疏鬆症,還建議使用亞洲骨質疏鬆篩選工具(OSTA)進行BMD基線測量。正常骨密度狀態值超過-1;而-1至-2.5則為骨量低下的黃燈警告;-2.5以下則已進入骨質疏鬆階段。「如果這時已經有非暴力骨折,那麼未來骨折將有近兩倍的機會,應該考慮治療。」

至於治療,專家表示,根據由澳大利亞專家於2011年2月發布的研究顯示,口服雙膦酸鹽藥物是目前能有效治療骨松症的一類藥物。

推薦閱讀:

第13期科普:極危險!學校體育課上隱藏災難的前滾翻
骨松與骨折為何總形影不離
肩胛骨骨折X光片
腳踝骨折怎麼做才能恢復的快?
唐佩福教授 7-《髖部骨折圍手術期處理》之血液的奧妙 | 阿聯筆記

TAG: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