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吧:愛得有分寸孩子才優秀

愛得有分寸 孩子才優秀

大洋新聞時間: 2013-11-14來源: 廣州日報 陸語嫻著

  成功教育的標準是什麼(1)

  剛跟老公在一起的時候,有一次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朋友,身邊的人對於他的職位只是一提而過,卻拚命說他非常厲害。朋友說,他最厲害的不是表現在工作上,而是他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大女兒考上了北大,小女兒考上了清華,當時曾轟動一時!如今兩個女兒都已經從美國著名大學博士畢業,都在全球500強工作,其中一個女兒,不到三十歲,已經在美國買了價值千萬元的別墅。最後,另一朋友不無艷羨地對他說:要是我兒子有你女兒一半的出息,我就含笑九泉了。他連連謙虛地說這並沒有什麼,根本算不得什麼成功。我只當這是客套回答。

  那時候我們還沒有辰辰,可是我對他是如何教育孩子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我們的盛情要求下,他沒有拒絕。對於如何教育一雙女兒,他並沒有多說,只說女兒小時候那段時間,他和妻子適逢考研究生,幾乎每天晚上都在學習,孩子可能受了熏陶,所以也很熱愛學習。另外,他和妻子並沒有十分苛求孩子的成績,任由她們自己發展,至於她們不但考上北大清華,還雙雙赴美留學,這隻能說是孩子給他們的驚喜。

  不過,對於成功教育,他卻跟我們分享了很多。他說:「在我兩個女兒一起考上北大清華的時候,當時一家影響較大的報紙寫了她們的故事,隨後有出版社找到我們,希望我寫一本關於教育和成長的書,本來我也想答應,可是隨後參加了一次論壇,使我放棄了這個念頭。我不想去誤導別人。」

  他告訴我們,當時有一家電視台邀請了幾位成功父母來和大家談經驗。他們的孩子,有的剛剛上了頂尖學府,有的已經畢業在世界500強工作,在大家眼裡,個個都是精英。論壇一開始,主持人就要求嘉賓談談自己是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的。可是,輪到他的時候,他說:「我真的想不起來特別成功的地方,何況現在她們剛剛考上大學而已,未來是怎麼樣的還很難說。」

  當時,其他人都像我們一樣認為他比較謙虛,他卻搖搖頭:「我並不是故意謙虛以博得好名聲,而是我認為成功不是這樣來定義的,它不應該這麼膚淺。因為孩子考上了名校,所以我們就成了成功的父母,孩子就成了教育成功的典範,這太不負責任了。如果以孩子是否考上名校來衡量是否成功,也太狹隘了。當年還聽說北大畢業的學生出來賣豬肉,那時候大家是否又會覺得這是一個失敗的教育例子呢?」

  這位父親的話使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都深思起來。確實,很多家長衡量一個孩子是否成功就看他是否考上了頂尖學府,畢業後是否飛黃騰達,只要達到了這個標準,那就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敗的。我們都是以結果為導向的,至於過程,通常是被忽略的。打個比方,還是那些父母,還是那些教育方法,如果他們的孩子沒有上頂尖學校或者進入世界500強,即使他們的教育也有獨到之處,肯定不會被認為是成功的。

  成功教育的標準是什麼(2)

  我由衷地佩服這位父親,他並沒有在養育女兒的成功上沾沾自喜,而是看到了更深層次的問題。最後,他跟我們說:「我女兒在美國買了別墅,很多人都非常羨慕,我卻越發覺得自己當年做得不夠。現在我小女兒在500強里工作,每天都承受很大的壓力,如果可以,我反而希望她能花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生活,讓自己更輕鬆一點。」

  在世俗的標準里,只要一個人進入了世界頂尖學府,有著其他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和地位,這個人就是成功的。這種觀念延續了千百年,很多家長也被這個觀念驅使著。可是能達到這種標準的人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人只能進一所普通的大學,有的甚至連大學都沒有上過,做著一份平凡的工作。如果以前面的標準來衡量,除了金字塔上的那些人是成功的,其他人都是失敗的。這也就造成家長們更關心的是孩子的成績,而本來最為重要的孩子的精神狀態是否愉快,心理是否陽光卻被放到了次要地位。正因為這種主次顛倒的作為,讓很多孩子不僅失去了快樂的童年,也失去了成年以後享受生活的心態。

  回想當年,張國榮跳樓自殺的時候,我們多少人唏噓和不解。我清楚地記得,當我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身邊一位男士感慨道:「唉,怎麼就這麼想不通呢!他多出名啊,我要是他的話,我做夢都能笑醒,怎麼都不會自殺。」

  我想,張國榮風光的背後肯定有著我們無法感受的痛苦。如果一個人不是對世界極端厭惡,對生活極端絕望,他是不會選擇自殺的。近年來,名人自殺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些人在我們眼裡,已經到達了財富和名譽的巔峰,本是值得所有人羨慕的人,卻選擇了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究其原因,這些風光和財富已經無法使他們眷戀這個塵世,他們在精神空虛和自己編織的牢籠里苦苦掙扎,最後只能選擇結束生命。

  如果一個人內心缺乏信念和寧靜,再多的成功也無法為他帶來真正的快樂。心理學家指出:幸福指數是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如果只教會了孩子去追求名利、成功,而荒蕪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他即使成功了,內心也不會快樂。

  我並不是說我們就不讓孩子去努力、去成功了,而是說,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的人生觀,而不是給孩子功利主義的「熏陶」。只有讓孩子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該如何努力,如何面對失敗和挫折,讓他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他才能在人生和成功之路上走得更遠。反之,精神空虛的人,經常會找很多寄託物,有的寄情於遊戲,有的沉迷於煙酒,甚至吸毒,而這些東西只能暫時麻痹眼前的痛苦,會使人越來越空虛,越來越迷茫。

  若要讓孩子終生覺得幸福,便要賦予孩子感受愛和享受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僅僅鞭策他去成功。

父母越用心,孩子越糟糕嗎

  周末,家裡來了一男一女兩位客人,都是老公的朋友,因為孩子的問題使他們束手無策。

  據先生自己介紹,他的孩子上小學六年級,他對獨生兒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好好學習,將來出國留學,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他說他知道慈父多敗兒,所以對孩子相當嚴厲,每當孩子犯了錯誤,他都會嚴厲批評。孩子小時候很怕他,這套教育方法還算管用,但小學三年級後,孩子越來越叛逆,現在更是敢公然對抗,甚至逃學打架。有人告訴他,對孩子不能過分嚴厲,否則會適得其反。先生聽後覺得有道理,看來嚴厲這套方法不適用自己的兒子,所以他改用懷柔政策。孩子做得不對,他不再批評,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好好學習,更向兒子許諾:只要你好好念書,爸爸什麼都答應你。可孩子不但不理解他的苦心,反而常常以不去讀書相威脅。

  最後,他說:「我明白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剛有了這小子,在他的智力開發上我太太就特別捨得花錢,他的每門功課我們都給他請了最好的家教老師。在這樣的條件下,他還是學不好。軟的硬的我都試過了,這小子是軟硬不吃啊!」

  女士是一家企業的財務總監,她說自己平時特別注重孩子的教育,不存在為了工作疏忽孩子的情況。為了孩子能夠出類拔萃,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親自擔負起孩子的啟蒙教育,給他聽國樂,陶冶他的情操;給他念唐詩,培養他的文化底蘊。對於孩子的品格教育她也相當用心,見了人一定要禮貌地問好。孩子小的時候特別聰明乖巧,深得周圍人的稱讚。她覺得自己就算養不出一個神童,也會培養出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嘛。可為什麼孩子七歲後卻越來越糟呢?

  我向王女士建議道:「你要重新給自己定位,在家裡你不是財務總監,是孩子的媽媽,盡量不要跟孩子說什麼你該做,什麼你不該做。本來孩子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因為你的提前告訴,孩子這種能力越來越弱。另外,孩子本身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你只要精心呵護他這個能力,尊重他的做法就行,不需要事事給他畫好框框,讓他按照你的要求去做,這樣會把他的創造力都破壞了。」

  女士擔心地說:「這孩子現在表現出特別討厭我的情緒,要是我完全由著他,他會不會像馬兒脫了韁?」我耐心地說:「孩子表現出討厭你,正是因為他內心極度渴望自由,而你恰恰剝奪了他的自由。當你給他這種自由的時候,他會慢慢地再度接受你。至於孩子會不會脫韁,短期內這種情況確實可能存在。長時間被壓抑的孩子,一旦獲得自由,總會想著雙倍享受自由。你不用著急緊張,讓孩子把內心的壓抑發泄出來,對後期的恢復有好處。」

  女士笑著說:「聽你說了這些,你沒給任何改變孩子的方法,全部是針對父母的啊!」我也笑了:「改變孩子,必須從改變自己開始。」

向「暴力愛」說「不」(1)

  為了鍛煉辰辰的自理能力,我們讓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個為期三天的訓練班。在送辰辰去學校的那天,我看見了有趣的一幕。

  一個媽媽蹲在孩子面前,滿臉不舍,不斷地叮囑他:「寶貝,這次出去一定要好好聽老師的話,不能調皮。這幾天你不在媽媽身邊,媽媽肯定連覺都睡不好,一定會特別想寶貝的,寶貝會不會想媽媽呢?」孩子沉重地點點頭。當老師叫所有的孩子集合時,那位媽媽緊緊地抱住孩子,一邊擦著眼淚,一邊繼續叮囑,那場面幾乎有種生離死別的感覺。老師過來催了好幾次,媽媽才萬分不舍地放開了孩子,轉而央求老師:「老師,這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您千萬多費心了啊!」她又低頭繼續對孩子說,「寶貝,想媽媽了就叫老師打個電話給媽媽。」

  另一個媽媽的做法正好完全相反,她愉快地牽著孩子的手,微笑著對孩子說:「寶寶,這次出去一定會發生很多好玩的事,寶寶回來可要好好給媽媽講講哦。你看,有些小夥伴已經在集合了,你趕緊去找你的小夥伴吧。」孩子放開媽媽的手,像放出籠子的小鳥一般朝其他小朋友跑去,回頭還朝媽媽比划了一個勝利的手勢。媽媽回了他一個同樣的手勢。而之前那位媽媽,始終一臉憂傷地看著孩子。

  三天後,我去接辰辰,又遇到了這兩位媽媽。前一位媽媽一把把孩子摟到懷裡,嘴裡不停地說:「寶貝,你終於回來了,來,讓媽媽看看,有沒有傷到哪裡,其他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老師對你好不好?」對於這些問題,孩子一律以搖頭作為回答。

  另一位媽媽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是:「寶寶,給媽媽講講這三天里有趣的事吧!」孩子滿臉興奮地開始講述,比如把鞋子穿反了;摔了一跤;比如有一個小朋友半夜說夢話等等,孩子講得眉飛色舞,媽媽聽得津津有味。

  於是,我問這位媽媽真的這麼放心孩子嗎?她莞爾一笑:「其實孩子在外,我也非常擔心,可是如果我把這種擔心表現出來,孩子出去就會對自己不自信,覺得自己沒有獨自出去過,肯定不行。所以我就跟他說希望聽到他在外面有趣的見聞。這麼做一來轉移了孩子害怕的情緒,二來告訴他未來的三天里會有很多新奇好玩的事,讓孩子充滿期待。至於我的擔心和牽掛,我自己消化就行,沒必要轉化到孩子身上。」

  我不禁為這位媽媽的睿智喝彩!

  有一次,我老師聊天的時候順便問了問兩個孩子在那三天中的表現。老師告訴我,前一個孩子在那幾天中一直悶悶不樂,晚上睡覺的時候一直吵著要媽媽,和其他孩子也不合群。孩子的媽媽一天打好幾次電話問孩子的情況,她跟孩子媽媽說沒必要這樣,可孩子媽媽依然我行我素。而後一個孩子呢?他非常愉快地度過了那三天,把那幾天有趣的事物用心地記下來,他說回去要講給媽媽聽。孩子表現出來的勇敢和樂觀讓人覺得驕傲。

向「暴力愛」說「不」(2)

  後來有一次,我又見到了前一位媽媽,聽她跟孩子的對話,似乎在勸孩子接受她的意見。她對孩子說:「寶貝,畫畫不好玩,它會把你的漂亮衣服弄髒,而且畫得再好也沒什麼用,能成為畫家的有幾個啊?可是數學就不一樣了,關係到以後的考試、升學,媽媽都是為了你好啊!」孩子則一聲不吭。

  如果讓我們回憶一下自己的成長路程,想想父母對我們說得最多的話,可能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可是我們往往都不領情,覺得自己被愛捆綁了,沒有自由,所以父母愛得辛苦,我們也受得吃力。當有一天,我們自己有了孩子,卻也不自覺地把這句話反覆告訴孩子。

  很多時候,這種愛產生的傷害比打罵孩子產生的傷害更加嚴重。最大的區別在於,打罵孩子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摒棄,並且認為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而打著「為了你好」的口號的父母不但沒有意識到自己錯了,甚至覺得自己愛孩子愛得很徹底,絲毫不覺得自己有錯。所以,如果父母打罵孩子的時候,孩子可以提出抗議,他的情緒就得到了宣洩,這種打罵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就相對減少了。但當父母拿出「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個法寶,於是,孩子連提出抗議的權利都被剝奪了。

  很多父母以為:如果我放任孩子不管,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我愛護孩子,絕對不讓他受到傷害,那我就是一個無私的父母。殊不知,不恰當的愛的表達方式是最大的傷害,甚至這種傷害還披著「華麗」的外衣——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不可以說不!

  比如,孩子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父母一聽就極力阻止,不管孩子如何保證自己會小心,會按時回來,父母都堅決不同意。理由很簡單:萬一你受傷了怎麼辦?沒有大人陪伴太危險了,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於是,孩子就趴在窗邊看著外面的天空。孩子喜歡看小說,父母會說:「你的任務是學習,看這些書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純粹浪費時間,我都是為了你好!」

  在一連串「為了你好」的聲音中,孩子的種種想法和願望都「流產」了,而且不能提出抗議,否則就是不理解父母的苦心,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在這頂大帽子下,父母理所當然地干涉著孩子的一切事情,從行為到愛好到思想。孩子對父母的一切安排不得有異議,不得反抗,不得委屈。

  其實,當父母說出那句「我是為了你好」的時候,孩子的某種天性已經被壓制了。捫心自問,我們到底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其實我們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意願替孩子在走他的人生之路,卻要冠冕堂皇地打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的口號,使自己的所有行為合理化。

  看到很多孩子還在父母愛的「暴力」下辛苦的壓抑著,我總是無比同情他們。什麼時候他們的感受才會被父母重視?什麼時候他們才不用承載父母那麼沉重的愛呢?

你患了愛的強迫症嗎

  故事發生在南方一個小城市,父母都是金融系統的國家幹部,自從兒子出生後媽媽就一直帶著兒子睡,這一睡就是整整十九年,直到兒子考上大學。

  兒子高考成績不是很好,考了一所外地的大學。到開學報到的時候,他死活不肯自己一個人去讀書,媽媽只好撇下工作送兒子去報到。到了學校,兒子不肯住在宿舍,媽媽便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陪他住了些日子,直到實在不能耽誤工作了這才回家。開學兩個月里,每個周末她都風塵僕僕地去看望兒子,陪兒子住兩天,然後抹淚回家。

  兒子的大學生活只維持了三個多月,他就無論如何都堅持不下去了,花八千元錢雇了輛車連夜回了南方。媽媽苦口婆心地勸兒子回學校,但兒子怎麼都不肯回去。母親拗不過他,只好同意暫時休學,等慢慢適應了再回學校去。這一次孩子的父親不答應了。夫妻倆因為孩子是否應該回學校上學的事爭得不可開交。媽媽哭成淚人兒:「我給他準備了所有需要的東西,半輩子的積蓄也都留給他讀書用,可他為什麼就是不肯好好讀書呢?不讀書將來能做什麼呢?」

  爸爸感嘆自己管得了龐大的金融機構,卻管不了老婆孩子。孩子則顯得更有理:「如果從小讓我自己睡,怎麼會有今天的事?」一家人爭來吵去,最終還是爸爸選擇了妥協。

  孩子雖然在媽媽的日夜照料下讀完了大學,但成績平平,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到頭來還得靠爸爸的關係到當地一個小儲蓄所工作,至今沒有談女朋友——他不敢談戀愛,因為沒有媽媽在身旁,他睡不著,睡不好。

  故事中的孩子也許身體很健康,但其實他已經嚴重殘疾了,他的自理能力甚至還不如一個幾歲的孩子。我們都認為成年人的智力如果跟幾歲的孩子一樣,那就是弱智。可自理能力奇差無比,其後果絕不亞於智力問題。

  很多媽媽樂於跟孩子一起睡,並且認為自己應該這麼做,所以很多孩子上小學甚至初中了還和父母睡在一起。她們也知道這樣下去不行,可是她們又會無奈地說,孩子離不開我啊!到底是孩子離不開父母,還是父母離不開孩子?我在這裡斷言,只有離不開孩子的父母,沒有離不開父母的孩子。

  前文中的兩位媽媽已經患了「愛的強迫症」。孩子三歲之前,確實需要父母在旁照顧,可是過了這個年紀還不讓孩子獨立,這種愛就過頭了。其本質原因就是為了讓自己在孩子的生活中顯得至關重要,潛意識裡就不想讓孩子獨立,離開自己,才會製造這種孩子離不開自己的假象。她們把自己離不開孩子歸結為孩子需要自己。與其說這種行為極愛孩子,不如說極愛對孩子的那種擁有感。這些看似無私的母愛,其實不過是極端自私的另類表現。

  古語有云:愛之適足以害之。不要親手用愛來毀掉自己的孩子。

 小心孩子的「糖衣炮彈」

  前不久,一個朋友跟我開玩笑說,現在的孩子一個比一個精,絕對是不折不扣的馬屁精。如果問「是爸爸好還是媽媽好?」他會回答:「全部都好。」這種情景幾乎在每個家庭中都出現過。我們總是特別享受孩子逗我們開心的那一刻。漸漸地,我發現一個規律,很多父母這樣問孩子的時候,孩子一開始總會誠實地回答是爸爸好還是媽媽好,被回答好的那個,肯定是心肝寶貝地特別開心。但是被回答不好的那個,肯定就會不是滋味。比如孩子有某種要求的時候,家長會說:「你剛才不是說爸爸最好嗎?那你去找爸爸啊!」

  這個時候,孩子往往有兩種表現,一是改口說媽媽比爸爸好,二是賭氣不理人,覺得媽媽果然很不好,然後彼此都不開心。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也就變得精明了,總會說:「都好。」

  當然,並非每個孩子都會這樣做。我記得曾經有兩個孩子告訴我他們的小秘密。一個說:「其實我還是覺得爸爸好,可是這樣媽媽就會拒絕我的要求,所以我才故意說媽媽好的。」還有一個正相反,他說:「我每次都說媽媽不好,所以她拚命想我說她好,就答應我很多要求,所以我不能說她好,否則她就不討好我了。」其實,孩子懂得大人的情緒是一種本能,他能分辨爸爸媽媽是高興還是不高興,當然也能知道自己怎麼做爸爸媽媽會高興。因此,為了獲得家長的誇獎,他不得不開始說一些迎合長輩的話語。

  對於孩子的「糖衣炮彈」,老公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給我講了一件事。有一次他面試一位候選人,這位候選人在高談闊論的同時,指著他說,像你們這樣的中老年人如何如何。他當時那個鬱悶啊,雖然他已經不是二十多歲,但是怎麼也不能算中老年人吧!我笑著問老公最後錄取人家了沒,他搖了搖頭。我說你也太小心眼了吧!老公一本正經地說:「這麼不會說話怎麼做事啊,如果面對客戶,對著一個三十幾歲的女士叫人家大媽,誰會高興?」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灌的「迷湯」會開心地跟周圍的人說:「這孩子就是嘴巴甜,以後出去不容易吃虧。」這確實是事實,會說話的孩子肯定要比其他孩子吃得開,大人也是如此。可是我們要正確對待讚美和奉承的區別。兩者最本質的區別就是目的,讚美是為了使別人獲得快樂,而奉承是通過取悅別人達到自己的目的。

  孩子和大人一樣,他也會誇別人。面對孩子的誇獎時,我們往往比獲得任何人的誇獎都高興,還會用「童言無忌」等詞來形容孩子話語的真實性。面對孩子的誇獎,最好的做法是真誠地向他道謝,至於額外的獎勵,建議最好不要有,否則會助長孩子以哄家長來達到自己目的的行為。

  所以,家長擺正心態非常重要,不要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學會了說假話。這樣,家長一來不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二來也容易使孩子養成虛偽的性格。

別讓孩子抓住你的「把柄」

  樂樂的父母要去國外出差,請求我們代為照顧女兒樂樂,我和老公爽快地答應下來。辰辰從小就是一個人,看看他如何與其他孩子相處,絕對是件好事。

  有一天吃完晚飯,我和老公在客廳看雜誌,辰辰和樂樂在旁邊寫作業。兩個孩子開始聊天,辰辰說:「我們班的王小英最小氣了,每次只吃別人帶的零食,自己的都藏起來偷偷吃,我們都不喜歡她。」樂樂接著說:「我最討厭我們班的余依依,她最勢利眼了,只喜歡跟衣服穿得漂亮的小朋友玩,而且她還老跟老師打小報告,我們決定都不要理她了。」

  我和老公對視一眼,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就在背後議論別的小朋友呢,這長大了還得了啊?於是,我嚴肅地對兩個孩子說:「同學間應該相互友愛,如果發現其他小朋友有缺點,應該幫助他們改正,而不是在背後說人家的壞話,還要記住一點,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缺點,要學會包容。」老公在旁邊附和,我還想說什麼,辰辰卻搶先說:「媽媽,你這麼說不對!」我反問道:「哪裡不對?」辰辰義正詞嚴地說:「你回到家不也經常跟爸爸說哪個朋友好相處,哪個朋友很自私嗎?為什麼你們可以說,我們就不可以說呢?」

  我和老公面面相覷,平時我們聊起這些的時候,總覺得孩子還小,從不避諱孩子,原來孩子一直都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下潛移默化。如果這次辰辰不反駁我,可能我都意識不到。事後,我跟老公商量,以後絕對不能在孩子面前聊這些事情了,孩子在場的時候,要多誇別人的優點。

  還有一次,辰辰跟樂樂商量:「樂樂,周末我們自己玩吧,我不想帶著小寶一起玩。」(小寶的媽媽經常會把小寶送過來一起玩。)樂樂想都沒想便說:「我早就不想跟他玩了,他反應太慢了,每次都拖我們的後腿,真是鬱悶死了。」

  辰辰接著說:「那我們周末早點出去,這樣小寶來了也找不到我們,你說好不好?」

  樂樂高興地答應了。

  我和老公在旁邊聽得很是鬱悶,小寶憨厚老實,幹嗎不帶人家一起玩呢?老公覺得應該教育一下辰辰,他來到兩個孩子中間,開始給他們講道理。哪知老公話還沒說兩句,辰辰振振有詞地說:「爸爸,不是你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嗎?」老公立刻「石化」,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我忍不住笑老公:「這話可不就是你說的嗎?結果你兒子就給徹底執行了。」老公鬱悶地說:「那我說的也是事實嘛,總不能在家就什麼話都不說了吧!」我們想來想去,最後決定儘可能地避免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雖然我們無法保證在孩子面前做得滴水不漏,但是只要我們有心,那麼負面影響一定越來越少。

  中國有句古話:言傳身教,言教不如身教。如果父母教育孩子的是一回事,自己做的又是一回事,如此言行不一,那麼讓孩子參照哪套標準呢?

家有小小「破壞王」

  有人說,孩子是天生的破壞者,常常把好好的東西破壞殆盡。可很多時候,孩子的破壞性行為,換個角度看就是創造性行為。因為他不會被各種規矩所束縛和控制,敢於另闢蹊徑,不按照成人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所以經常有創新之舉。看見孩子的破壞行為,家長不要下意識地想著去改正他,也許不經意間,一個小小的發明家就被這樣扼殺了。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剛進小區的時候看見一對母子對峙著。孩子的媽媽手裡拿著一把戒尺,怒氣沖沖地說:「這個鐘買回來還不到一個月你就把它拆成這樣,你存心跟我過不去是不是?」

  孩子手裡拿著已經損壞了的鐘:「等我以後再裝回去不就可以了嗎?」

  他媽媽一聽這話更加生氣:「你這都拆了幾個了,有一個裝回去過嗎?」說著,又追過去打孩子。

  我看著那個媽媽消失的身影,心想有一個這麼富有探索精神的兒子,她是多麼幸運啊!

  記得辰辰三歲的時候,有一天我回到家裡,發現客廳里一片狼藉,他的玩具四分五裂地躺在地上,客廳里瀰漫著很濃的香氣,我心想這是不是老公剛送我的香奈兒香水啊,果不其然,旁邊靜靜地躺著那個小巧的瓶子,裡面的液體所剩無幾。我那個心疼啊!

  辰辰見我回來,怯怯地看著我:「媽媽,我想看看裡面有什麼,為什麼會這麼香?」辰辰這句話消除了我的火氣,從他的話里我知道他不是存心破壞。

  其實,孩子的破壞分為有意和無意。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這種破壞都是無意的。可是等孩子長到三歲甚至更大的年紀,他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看見什麼都要問一問,如果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他就會親自動手。我們不妨在當孩子有疑問的時候,給他一個友好的表情,告訴他各種東西的用途,耐心地給他解釋他感興趣的那些問題,有的時候不妨陪著他一起做「肢解」工作。

  不過,孩子的破壞行為並不一定完全都具有創造性。

  有一段時間,辰辰特別喜歡幫我做事,天天跟個小尾巴似的跟著我。我要喝水,他搶著給我拿杯子,卻經常因為燙而把我心愛的杯子摔碎了。我要化妝,他搶著給我拿化妝水,卻把梳妝台上的瓶瓶罐罐都弄得東倒西歪的。我因為心疼這些東西,就經常阻止他幫我做事。

  有一天,辰辰很認真地問我:「媽媽,你是不是覺得我特別笨?」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問,只好摟住他,揉揉他的頭髮安慰道:「怎麼會呢?在媽媽眼裡,辰辰一直是個聰明的孩子。」

  可辰辰不相信地看著我:「那你為什麼不讓我幫你做事呢?」

  我意識到我的做法可能打擊孩子的熱情和積極性了。為了使辰辰相信我並沒有嫌棄他幫倒忙,也為了消除他的挫敗感,我盡量找一些適合他能力的事情給他做。

讓孩子走出去

  我們往往因為各種各樣的擔心而不敢放手,生怕孩子出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當我們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不妨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擔心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能不能24小時跟著孩子?

  事實上,我們就是缺少這種豁達。我們希望自己的小心謹慎可以使孩子規避一切傷害,讓他健康平安地長大,但是如果因為這種擔心就把孩子關在家裡,顯然不可取。就像我們深知飛機如果失事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希望,卻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不坐飛機一樣。汽車交通意外的頻率更高,可是我們出門依然開車。誰會放棄這些交通工具長途跋涉去辦一件事呢?那麼在孩子身上,我們怎麼就做不到了呢?我想當家長想明白這個問題時,就不會再畏懼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社交能力了。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一直是父母容易忽視的。一來很多父母過於注重孩子的成績,好成績超過一切,對於孩子的社交能力往往並不重視;二來總認為孩子還小,不用著急,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了,抱這種心態的父母不在少數。但是在這裡我想說一句話:孩子不會自動如你所願。

  孩子的社交能力主要來源於兩方面:通過觀摩父母和周圍的大人待人接物而來;通過與其他人相處而來。

  一位媽媽曾經告訴我,她以前經常帶孩子出去玩,但是每次出去孩子不是磕著這裡,就是碰到那裡,爺爺奶奶心疼得不得了,後來為了避免麻煩,周末乾脆就陪孩子在家玩了。

  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磕磕碰碰是再正常不過的,就算偶爾流點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能很多家長覺得我這樣說太狠,怎麼可以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受傷呢!其實避免孩子受傷有很多種方法,而最下策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待在家裡,或者亦步亦趨地跟著孩子。有的家長安慰自己,說現在孩子還小,等以後孩子大了,他就不這樣了,或者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等上了大學,他就再也不管啦。可是真的等到孩子上大學了,肯定還是管。有一句話:要管的人一輩子都要管,不管的人早就可以做到。因為看管孩子是一種習慣,而習慣是人一生中最難改變的東西。

  作為合格的家長,不是把孩子保護得「水泄不通」,而是在平常的生活細節中教會孩子辨別危險。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好孩子,否則僅靠父母的保護,再盡職的父母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

  平時,父母可以多與孩子交談,讓他學會識別危險。比如,與男生單獨待在一個房間可能遇到哪些情況,並讓孩子明白哪些情況具有潛在危險。家長一定要注意,在談論這些話題時,不要針對孩子,只要真誠地說出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和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錯誤一定要指出來嗎?

  周末,我和老公要參加一場宴會,晚上九點多的時候,我和老公回到家,發現阿姨一個人坐在客廳看電視,驚訝地問阿姨孩子這麼早就睡了?阿姨說辰辰在我們房間里,但是孩子說不要打擾他,說他要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

  過了大概十幾分鐘,辰辰終於從我們房間里出來了,我心裡有了不好的預感,不等我反應過來,辰辰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爸爸,帶我們進了房間。

  果然,房間里那面空的牆紙上都是辰辰的傑作,旁邊躺著我新買的兩支幻彩口紅,基本上已經毀了。老公看著那面牆,呼吸急促起來。

  辰辰興奮地拉著我們走到他的畫作前:「媽媽,這是我送給你和爸爸的畫,這個是月亮,我的畫筆只有顏色不會發光,然後我就在你的檯子上找了兩支筆,這月亮就有光了,是不是漂亮多了?這裡是一條河,然後這裡是村莊。你說現在的城市太喧鬧了,等你和爸爸老了就想去一個充滿自然氣息的地方養老,我畫的你喜歡嗎?」

  阿姨這時候跟了進來,看見房間被弄成這樣,忍不住自責:「都怪我,不應該讓他單獨待著。」

  我阻止阿姨繼續說下去,拍拍辰辰的小臉,認真地告訴他:「辰辰畫的畫太棒了。」

  辰辰聽了我的讚美,小臉發光,有些懷疑地看著我:「為什麼爸爸和阿姨的表情都這麼奇怪呢?」

  我趕緊撞了撞老公,老公違心地說:「爸爸是太吃驚了。」

  辰辰心滿意足地去睡覺了,老公鬱悶地說:「這哪是驚喜啊,簡直是驚嚇嘛!」

  我笑著說:「其實孩子只不過是畫了一幅畫而已,如果他是梵谷,在我們房間畫了這樣一幅畫,我估計你都會把整面牆裱起來。」

  老公不敢苟同地說:「可問題是我們的孩子不是梵谷。」

  我不以為然地說:「梵谷小時候,他父母也不知道他長大後會成為舉世聞名的畫家啊!」

  老公不再和我辯駁,只是指著牆問我:「這裡怎麼辦?如果有客人來,我們就讓人這麼參觀?」

  我示意他先睡覺,什麼事都等明天再說。

  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我對辰辰說:「媽媽今天要去看一個朋友,好想把辰辰的畫帶出去給阿姨欣賞,可是你畫在牆壁上,媽媽帶不走。如果辰辰當初畫在紙上就好了,這樣媽媽往包里一放就可以了。」

  辰辰想了想說:「媽媽,那我再在紙上畫一幅,你帶出去好嗎?」

  我驚喜地說:「辰辰願意再畫一幅當然好了,媽媽跟辰辰商量一件事吧,為了辰辰的畫作可以讓更多人欣賞,也為媽媽攜帶起來方便,以後辰辰把畫都畫在紙上可以嗎?」

  辰辰慎重地答應了我的這個要求,我也按照他的要求給他買了熒光彩筆。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在牆上作過畫,更沒動過我的口紅了。

媽媽的「一千零一夜」

  從辰辰會開口說話起,我就開始給他講故事了。對於一個剛會說話的孩子來說,也許他根本不知道媽媽在給他講什麼,但是我相信他能感受到媽媽在用愛跟他交流。那時候,故事對於我們而言,僅僅是母子間培養感情的一種交流方式,辰辰從來不會挑剔故事,更不會問我情節。我每次給他講故事,他總是瞪著烏溜溜的眼珠看著我的嘴巴和表情。兩歲的時候,他慢慢能聽懂故事了,於是開始和我交流,常常在我講故事的停頓中追問:「媽媽,後來呢?」

  從辰辰三歲開始,我和他約定,只要我沒有特殊情況,每天晚上都會給他講一個故事。但是有的媽媽會跟孩子保證,一定每天講一個故事。雖然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做法卻不太可取,講故事更應該注重質量。比如,媽媽這天晚上特別忙,可是為了兌現對孩子的承諾,匆匆給孩子講一個故事完成任務。再如,媽媽發著燒,可是孩子記得媽媽曾經答應過他每天都要給他講一個故事,對於大人的承諾,孩子是非常重視的,雖然媽媽明白告訴他自己身體不舒服,他也會不依不饒,媽媽只好拖著病體吃力地講故事。這樣也就失去了講故事的意義。

  經常看見這樣的情況,有些孩子不管父母當時在做什麼,自己有需要就要求父母立刻放下手中的事,來滿足自己的要求,一刻都不願意等待。父母經常感慨孩子沒有體諒心,其實孩子並不是天生沒有體諒心,而是父母后天培養的。

  所以,我和辰辰的另一個約定就是,講故事的時間是在我和辰辰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之後。我是這樣給他解釋的:「媽媽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之後可以更專心地講出好故事。而辰辰是個很有上進心和責任心的孩子,要是你沒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媽媽就急著給你講故事的話,你心裡記掛著還沒完成的事,就不會專心聽媽媽講故事了,這樣媽媽的積極性就受到打擊了。」辰辰非常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

  有些孩子非常喜歡聽故事,父母就利用這點和他們談條件,比如:「你把作業做完了,我就給你講故事。」「你先洗澡,我才能給你講故事。」這是講故事大忌之—。請不要「要挾」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威脅了。這樣做會降低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一旦有其他興趣可以取代的時候,父母會發現撒手鐧對孩子已經不起作用了。另外,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彆強,如果父母以要挾的形式滿足孩子的願望,孩子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處處要挾父母,和父母談條件。

  給孩子講故事,對於改變孩子的毛病,克服孩子的不良心理都有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媽媽會講故事,就不用再反反覆復向孩子灌輸道理。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吸收故事的養分,慢慢和故事中的人物產生共鳴,形成替代。這樣,媽媽不用說教,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皆大歡喜。

給孩子一條退路(1)

  周末,我和老公帶著辰辰去散步,路過一個廣場,發現很多人擠在一起,原來是一家專門生產奶粉的公司聯合某電視台舉辦了一次「寶寶爬行」比賽。最終勝出的寶寶將成為這個公司的形象特使,還有一筆不菲的獎金。

  一聲哨響,活動開始,戲劇的一幕出現了。活動方對參賽的寶寶的要求是,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全程只能爬到終點。孩子太小,根本不明白比賽的意義,有的孩子東張西望,有的孩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還有的孩子一離開父母乾脆放聲大哭……場面極其熱鬧。

  可是令人失望的並不是孩子的表現,而是家長的表現。有的家長見孩子不動,在旁邊拚命地喊,「寶寶,加油,快跑,快跑」,甚至忍不住用手推孩子。其中有一個孩子不小心磕到了,做媽媽的只是隨便替孩子揉了兩下,然後就推自己的孩子前進。更有甚者,手裡拿著寶寶平時喜歡的東西,在孩子面前一米處引誘著孩子不斷前進去夠這個東西,等孩子快夠到的時候,再離孩子遠一些。

  這個情景讓我想起了逗狗,把肉提得高高的,讓狗一下一下跳上來咬。我本身很反感這種行為。

  曾經有人做過一項試驗,用這種方法來引誘孩子,次數多了之後,孩子就會興趣索然,甚至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更因為被引誘卻得不到而產生惱怒的情緒,致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

  我忍不住在旁邊說:「這種比賽簡直是在虐待孩子。」

  旁邊一位媽媽聽我這麼說,覺得受了侮辱,立刻反駁我說:「這怎麼可能是虐待孩子?贏了比賽,孩子就能上電視,成為明星寶寶了。」

  我心想,這麼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明星是什麼,更不會因此而感到成功的喜悅,是父母在意孩子是不是明星寶寶,畢竟抱一個拍過電視廣告的孩子出去,是一件多麼值得驕傲的事。

  這位媽媽繼續說:「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有一句話說,要贏在起跑線上,我看應該是贏在起爬線上。要是寶寶沒有上進心,以後怎麼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呢?我們也是為了寶寶好。」

  這位媽媽說的有一定道理,現在社會的競爭確實激烈,大人的生活環境都很緊張,並且壓力巨大。可是把這種壓力移植到還不會開口說話的寶寶身上,這種想法正常嗎?即使真的要培養寶寶的上進心,要靠這種比賽來達成嗎?

  比賽結果很快就要揭曉了。最後卻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大賽規定,誰先爬過終點線誰就是勝利者,可是最終有兩個孩子完成了任務,一個是手先過了終點線,一個是腳先過了終點線。結果兩位寶寶的媽媽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冠軍,誰也不肯讓誰,從爭執到開罵,主持人想勸解,還被其中一位媽媽推了一把,場面混亂不堪,寶寶嚇得大哭起來。

  兩位媽媽各不相讓,到最後也沒分出個勝負。

給孩子一條退路(2)

  過於看重某一次比賽結果,本來就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贏了不沾沾自喜,輸了不垂頭喪氣,這才是父母應該具備的心態。如若父母不能保持這種心態,必然影響到孩子,孩子會在父母的言行中感受到緊張、焦慮的心情,從而變得焦慮不安,即使真的贏得了比賽,也是得不償失的。

  很多人以為,不滿一周歲的孩子能知道什麼啊?確實,孩子不會說,不會走,可是再小的孩子,他都能夠感受到父母什麼時候是開心的,什麼時候是不開心的,因為他是非常敏感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充滿愛意地逗他玩的時候,他會沖我們笑,我們很生氣、很兇惡的時候,他會嚇得大哭起來。

  在跟媽媽們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們之所以會做出類似這樣的不當行為,是源於很多不必要的擔心。比如上面的這位媽媽,擔心如果不這樣做,孩子會沒有上進心。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可是孩子要接觸的人絕對不僅僅是父母,他也是社會人。現代社會的競爭如此激烈,孩子在平時的耳濡目染下會漸漸地具備社會屬性,父母完全不需要過早地去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而是應該努力讓他具備平和的心態。

  但是,很多父母總是疑惑社會氛圍的作用。對於社會氛圍的重要性,我是有親身體會的。

  記得辰辰7歲的時候要參加市裡的器樂比賽,因為我對他的興趣一直持放任自流的態度,所以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樣,三四歲就學各種樂器,因此他一直擔心自己的架子鼓輸給其他小朋友。辰辰的這種焦慮心情越接近比賽越明顯,甚至到了坐立不安的程度。

  我鼓勵他:「只要你已經努力了,不管拿了什麼名次都沒有關係,何況,媽媽相信你只要在這幾天仍然和平時一樣練習,不去擔心比賽結果,保持好心情,你一定會發揮出色的。」

  辰辰在我這裡得到即使他發揮得不好也沒關係的信息後,精神狀態明顯鬆弛了不少,回到琴房去練習了。這中間他還會有反覆的時候,但是不再問我拿不到第一名怎麼辦,而是問我怎麼才能不緊張。

  最終,辰辰真的拿了第一名,本來我還擔心他得了第一名會沾沾自喜,打算和他慶祝完就找機會跟他說說勝利的時候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心態。沒想到,辰辰並沒有出現我擔心的情況。

  其實,很多孩子本身對輸贏並不在意,他們只是擔心父母失望,甚至責罵,所以才會產生一定要贏的心理。可是從長久而言,這種心理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負面影響。孩子特別爭強好勝算不得什麼缺點,可是與之相隨的是孩子不能承受失敗,一旦遭受挫折就容易自暴自棄。

  所以,現代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父母要做的就是卸下孩子的思想包袱,給他一條退路,讓他更輕鬆地上陣,這遠比拚命給他壓力好。


推薦閱讀:

聽孩子把話說完——願天下所有的孩子吉祥如意!
孩子教得好不好,看這7個表現就知道
精選黃豆8種做法,補鈣長個還聰明,孩子都喜歡,收藏啦!
扎克伯格二女兒出生,全世界爸爸都該學學有錢人怎麼帶孩子
孩子害羞怎麼辦

TAG:孩子 | 優秀 | 書吧 |